兒童學藝術的常見四誤區(qū)

字號:

誤區(qū)一:
    五音不全沒法改變
    孩子的“五音不全”主要體現在唱歌的音準上,會走音跑調;唱歌像說話、說歌,沒有高低音之分,不入調;唱歌時音忽高忽低,唱不準組成旋律的每個音;孩子普通話的咬字發(fā)音不準,影響唱歌時的音準。
    對“五音不全”的孩子,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訓練糾正:
    培養(yǎng)孩子的聽音能力。音準和聽音能力有很大的關系,聽音能力差的,彈和唱完全是兩個調。成人可以演奏樂曲或者用錄音機放歌曲讓孩子聽后跟著唱,有條件的可以讓孩子學一種樂器,讓孩子邊彈、邊聽、邊唱,聽聽彈的音和唱的音是否一樣準確。
    家長不要讓孩子清唱歌曲。清唱會使孩子起音不準,更容易走調,要讓孩子跟著琴唱,或者跟著錄音機磁帶唱,剛開始小聲地跟唱、練習。
    很小的孩子并不能判定是否是五音不全,只有等孩子上幼兒園,在平時的學習和觀察中才能發(fā)現孩子唱歌是否真的跑調。確實有一些孩子,天生對音準不敏感,對節(jié)奏不敏
    感,但還是可以通過訓練有所改變。家長平時可以選擇一些適合孩子的歌曲,比如找一些音律不寬的音樂,使孩子在自然聲區(qū)里唱歌,另外讓孩子多聽音樂也很有幫助。
    誤區(qū)二:
    學舞蹈一定要練苦功
    身邊的媽媽經常訴苦,“孩子學舞蹈很辛苦,每次送她去學,看到老師讓孩子壓腿,孩子的痛苦表情都讓我不忍心看!”
    建議家長要順其自然。如果孩子有這方面的天賦,并且對舞蹈很感興趣,那么可以讓孩子接受一些專業(yè)的訓練,如果是這樣,那孩子肯定是要吃些苦頭練基本功了。但大部分普通的孩子以后并不會從事舞蹈專業(yè),如果強迫孩子苦練反而會使孩子對舞蹈產生厭惡甚至恐懼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