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寫生對光影的認識

字號:

一、光與影的繪畫語言
    光與影是重要的繪畫語言之一+它在表達物體的色彩、體積、空間感以及營造畫面氣氛方面,有著其他語言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并非所有的光線都適合于繪畫表現(xiàn),尤其在繪畫寫生訓練中,對于光線的選擇有著嚴格的要求:
    1.太強、太弱的光不可取。光線過強,亮暗部反差太大,不利于表現(xiàn)物體暗部結構,易使暗部變悶不透氣;同時,過強的光線還會減弱亮部的層次,使亮面蒼白,不利于體積感的表達,太弱的光線會使物體亮暗部的界限模糊,削減了物體的明暗層次,使很多重要的結構,細節(jié)隱沒在暗影之中,無法表現(xiàn)。
    2.太散的光線不可取。寫生時,畫室內出現(xiàn)多個光源時,物體上就會“光怪陸離”,被各種高光,投影分割得支離破碎,色調失去和諧統(tǒng)一感。多光源會造成明暗調子分布秩序混亂,缺少足夠經(jīng)驗的學習者容易將畫面畫花、畫碎。
    3.不穩(wěn)定的光線不可取。不穩(wěn)定的光線往往會造成物體上的明暗調子各層次分布的位置在寫生過程中不斷地移動改變+使初學者不易把握+給寫生帶來困難。 因此,在寫生時,我們要選擇單一的、亮度適中且位置較為固定的光源布光,如:采用燈光或采用朝北窗口射人的自然天光。通常采用照相用的落地燈配以200瓦的白熾燈泡作為燈光作業(yè)的照明。有時若暗部顯得太黑,還可在物體暗部附近設置一塊灰或白的反光板以輔助暗部的照明,使暗部的結構得以顯現(xiàn)、燈光照明時,光線集中,亮暗對比強烈,明暗交界線及各部分調子分布都非常清楚,易于初學者研究和掌握明暗調子規(guī)律。當學習者有了一定燈光作業(yè)的基礎,對于明暗調子規(guī)律有所掌握時,再進行自然光的作業(yè)練習。自然光較燈光更為柔和,亮暗部對比不是很強烈,能清晰而自然地呈現(xiàn)物體的形狀及結構。自然光照射下的物體,各明暗調子層次之間的過渡比較微妙,這一點需要學習者依據(jù)明暗調子規(guī)律細心地加以辨析、歸納。提煉,使調子的運用既能呈現(xiàn)美感,營造畫面氣氛,又能貼切地表達形體結構、空間感與質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