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物理模擬試題:拋體運動

字號:


    2016高考物理復(fù)習(xí)檢測訓(xùn)練:《拋體運動》
    1. 如圖所示的曲線為運動員拋出的鉛球運動軌跡(鉛球視為質(zhì)點),A、B、C為曲線上的三點,關(guān)于鉛球在B點的速度方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為AB的方向
    B. 為BC的方向
    C. 為BD的方向
    D. 為BE的方向
    2. (2012·廣州一模)如圖a,甲車自西向東做勻加速運動,乙車由南向北做勻速運動,到達(dá)O位置之前,乙車上的人看到甲車運動軌跡大致是圖b中的(  )
    3. 一人站在平臺上平拋一小球.球離手時的速度為v1,落地時的速度為v2.不計空氣阻力,下圖中能表示出速度矢量的演變過程的是(  )
    4. 在無風(fēng)的情況下,跳傘運動員從水平飛行的飛機上跳傘,下落過程中受到空氣阻力,如圖所示的描繪下落速度的水平分量大小vx、豎直分量大小vy與時間t的圖象,可能正確的是(  )
    二、 雙項選擇題
    5. 關(guān)于運動和力的關(guān)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不受外力作用的物體可能做直線運動
    B. 受恒定外力作用的物體可能做曲線運動
    C. 物體在恒力作用下可能做勻速圓周運動
    D. 物體在變力作用下速度大小一定發(fā)生變化
    6. 一小船在河中xOy平面內(nèi)運動的軌跡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 若小船在x方向始終勻速,則y方向先加速后減速
    B. 若小船在x方向始終勻速,則y方向先減速后加速
    C. 若小船在y方向始終勻速,則x方向先減速后加速
    D. 若小船在y方向始終勻速,則x方向先加速后減速
    7. 如圖所示,用一根長桿和兩個定滑輪的組合裝置來提升重物M,長桿的一端放在地上通過鉸鏈聯(lián)結(jié)形成轉(zhuǎn)軸,其端點恰好處于左側(cè)滑輪正下方O點處,在桿的中點C處拴一細(xì)繩,繞過兩個滑輪后掛上重物M,C點與O點距離為l,現(xiàn)在桿的另一端用力,使其逆時針勻速轉(zhuǎn)動,由豎直位置以角速度ω緩緩轉(zhuǎn)至水平位置(轉(zhuǎn)過了90°角),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重物M做勻速直線運動
    B. 重物M做變加速直線運動
    C. 重物M的速度是ωl
    D. 重物M的速度先減小后增大
    8. 一小船欲渡過寬為d的河流,船頭方向始終與河岸垂直,河水的流速v1與時間t的關(guān)系如圖甲所示,小船在靜水中的速度v2與時間t的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設(shè)小船從t=0時開始出發(fā),t=t0時恰好到達(dá)河對岸,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小船到達(dá)河對岸時的速度為v0
    B. 小船過河的平均速度為v0
    C. 小船到達(dá)河對岸時的位移為d
    D. 小船到達(dá)河對岸的過程中做勻變速運動
    9. (2012·廣東模擬)質(zhì)量為2 kg的物體在xOy平面上做曲線運動,在x方向的速度圖象和y方向的位移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質(zhì)點的初速度為5 m/s
    B. 質(zhì)點所受的合外力為3 N
    C. 質(zhì)點初速度的方向與合外力方向垂直
    D. 2 s末質(zhì)點速度大小為6 m/s
    三、 非選擇題
    10. 如下圖所示,水平面上有一物體,小車通過定滑輪用繩子拉它,在圖示位置時,若小車的速度為5 m/s,則物體的瞬時速度為多少?
    11. 如圖所示,一艘輪船正在以4 m/s的速度沿垂直于河岸方向勻速渡河,河中各處水流速度都相同,其大小為v1=3 m/s,行駛中,輪船發(fā)動機的牽引力與船頭朝向的方向相同.某時刻發(fā)動機突然熄火,輪船牽引力隨之消失,輪船相對于水的速度逐漸減小,但船頭方向始終未發(fā)生變化.求:
    (1) 發(fā)動機未熄火時,輪船相對于靜水行駛的速度大小.
    (2) 發(fā)動機熄火后,輪船相對于河岸速度的最小值.
    第四章 曲 線 運 動 第1講 曲線運動 運動的合成與分解
    1. C 2. C 3. C
    4. B
    5. AB
    6. BD
    7. BC
    8. AD
    9. AB
    10. 把小車的速度v1分解為拉繩的速度v1'和使繩轉(zhuǎn)動的速度v1″,如下圖甲所示,則v1'=v1cos 30°,物體的速度v2分解為沿繩的速度v2'和垂直于繩的速度v2″,且v1'=v2',如下圖乙所示,則v2==v1cot 30°=5 m/s.
    甲
    乙
    11. (1) 發(fā)動機未熄火時,輪船運動速度v與水流速度v1方向垂直,如圖所示,故得此時船相對于靜水的速度v2的大小為
    v2== m/s=5 m/s
    又設(shè)v與v2的夾角為θ,則cos θ==0.8.
    (2) 熄火前,船的牽引力沿v2的方向,水的阻力與v2的方向相反,熄火后,牽引力消失,在阻力作用下,v2逐漸減小,但其方向不變,當(dāng)v2與v1的矢量和與v2垂直時,輪船的合速度最小
    vmin=v1cos θ=3×0.8 m/s=2.4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