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進新課,板書課題。
1、談話:從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學習20以內進行加法。今天有學校領導和老師來指導我們的學習,你們愿意和老師一起認真學習9加幾嗎?……現(xiàn)在請同學們開火車進行口算(師出示口算卡片 )1+910+7……
2、出示課件:課本主題圖
同學們這是學校運動會的場面,比賽開始了,看運動場上多熱鬧哇!同學們有的在跑步,有的在跳繩,有的在跳遠,有的在踢毽子,還有的正在為參加比賽的運動員加油。為了給運動員解渴,他們還預備了一些飲料,已經(jīng)喝了一些。小明問:“一共有多少盒飲料?”踢毽的和跳遠的一共有多少人?
二、新知學習:
1、解決“一共有多少盒飲料”的題目。
讓學生思考解決題目的方法,小組內交流,互相啟發(fā),共同解決這個題目。
組織交流解決題目的方法。請小組的代表向全班同學先容本組解決題目的方法。
(1)點數(shù)出結果接著數(shù),數(shù)出結果。
(2)教師講解一般方法,再用“湊十法”算出結果。
(3)充分肯定學生探索的方法,并以“你喜歡哪一種方法”為題,讓學生交流自己的體會,加深學生對各種解決方法的熟悉。
(4)強化“湊十法”。
教師先指出:紙箱內有9盒飲料,箱外有4盒飲料,這兩部分合并在一起,就是現(xiàn)在有的飲料。所以要用9+4計算。(板書:9+4)
問:怎樣算出9+4的得數(shù)呢?
讓學生重述湊10的過程:放進箱里1盒是10盒,箱外面還有3盒,10盒加上3盒一共是13盒。
在學生思考的基礎上,教師總結:由于9+1得10,所以算9+4,先把4分成1和3;9加1得10,再加3得13。
板書“=13”。讓學生齊讀算式。
2、解決“踢毽的和跳遠的一共有多少人”的題目
(1)引導學生觀察畫面題目:“踢毽的和跳遠的一共有多少人?”
(2)讓學生從畫面上收集數(shù)據(jù),找出:踢毽的有9人,跳遠的有7人
(3)教師口述:踢毽的和跳遠的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踢毽的9人與跳遠的7人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計算。算式是9+7。(板書出算式)
(4)讓學生講應怎樣算?得數(shù)是幾?(同坐交流)
(5)全班交流,完成計算(答應學生用不同方法想出得數(shù))。
3、總結規(guī)律:“湊十歌”
4、出示課件:你還能提哪些用加法算的題目?小組討論,匯報交流。
三、知識應用:
1、教師出示課件1:
你能完成上面的式子嗎?9+3和9+7的得數(shù)是多少呢?
2、出示課件2:9加9、2、4、7、5、3、6、8
四、知識拓展:
1、小結:夸大湊十法的應用。
今天我們學習的20以內的進位加法。前面計算的9+4、9+7兩題的得數(shù)都超過了10,就是進位加法。
這節(jié)課我們具體研究了9加幾的計算方法,計算9加幾的題目,可以用數(shù)的方法,也可以用計算的方法。(湊十法)
2、出示課件:題目小結
五、練習鞏固
1、數(shù)學游戲:找朋友
(1)課前給一些同學發(fā)數(shù)字卡片 ,說明游戲規(guī)則:一位學生手拿卡片 9+站在講臺上說:“我是9,我的朋友在哪里?”拿卡片 的同學輪流跑上臺說:“我是()”,我是你的好朋友。”全班同學說算式并解答。
(2)開始游戲。
2、作業(yè):
9+5=9+6=9+()=159+()=119+3=9+2=9+9=9+()=139+8=9+4=9+7=9+()=16
板書設計:9加幾(湊十法)
9+4=139+7=16
課后反思:本節(jié)課給學生提供了動手操縱、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機會,通過這些數(shù)學學習的重要而有效的方式,使學生的學習活動真正成了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學習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進新課,板書課題。
1、談話:從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學習20以內進行加法。今天有學校領導和老師來指導我們的學習,你們愿意和老師一起認真學習9加幾嗎?……現(xiàn)在請同學們開火車進行口算(師出示口算卡片 )1+910+7……
2、出示課件:課本主題圖
同學們這是學校運動會的場面,比賽開始了,看運動場上多熱鬧哇!同學們有的在跑步,有的在跳繩,有的在跳遠,有的在踢毽子,還有的正在為參加比賽的運動員加油。為了給運動員解渴,他們還預備了一些飲料,已經(jīng)喝了一些。小明問:“一共有多少盒飲料?”踢毽的和跳遠的一共有多少人?
二、新知學習:
1、解決“一共有多少盒飲料”的題目。
讓學生思考解決題目的方法,小組內交流,互相啟發(fā),共同解決這個題目。
組織交流解決題目的方法。請小組的代表向全班同學先容本組解決題目的方法。
(1)點數(shù)出結果接著數(shù),數(shù)出結果。
(2)教師講解一般方法,再用“湊十法”算出結果。
(3)充分肯定學生探索的方法,并以“你喜歡哪一種方法”為題,讓學生交流自己的體會,加深學生對各種解決方法的熟悉。
(4)強化“湊十法”。
教師先指出:紙箱內有9盒飲料,箱外有4盒飲料,這兩部分合并在一起,就是現(xiàn)在有的飲料。所以要用9+4計算。(板書:9+4)
問:怎樣算出9+4的得數(shù)呢?
讓學生重述湊10的過程:放進箱里1盒是10盒,箱外面還有3盒,10盒加上3盒一共是13盒。
在學生思考的基礎上,教師總結:由于9+1得10,所以算9+4,先把4分成1和3;9加1得10,再加3得13。
板書“=13”。讓學生齊讀算式。
2、解決“踢毽的和跳遠的一共有多少人”的題目
(1)引導學生觀察畫面題目:“踢毽的和跳遠的一共有多少人?”
(2)讓學生從畫面上收集數(shù)據(jù),找出:踢毽的有9人,跳遠的有7人
(3)教師口述:踢毽的和跳遠的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踢毽的9人與跳遠的7人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計算。算式是9+7。(板書出算式)
(4)讓學生講應怎樣算?得數(shù)是幾?(同坐交流)
(5)全班交流,完成計算(答應學生用不同方法想出得數(shù))。
3、總結規(guī)律:“湊十歌”
4、出示課件:你還能提哪些用加法算的題目?小組討論,匯報交流。
三、知識應用:
1、教師出示課件1:
你能完成上面的式子嗎?9+3和9+7的得數(shù)是多少呢?
2、出示課件2:9加9、2、4、7、5、3、6、8
四、知識拓展:
1、小結:夸大湊十法的應用。
今天我們學習的20以內的進位加法。前面計算的9+4、9+7兩題的得數(shù)都超過了10,就是進位加法。
這節(jié)課我們具體研究了9加幾的計算方法,計算9加幾的題目,可以用數(shù)的方法,也可以用計算的方法。(湊十法)
2、出示課件:題目小結
五、練習鞏固
1、數(shù)學游戲:找朋友
(1)課前給一些同學發(fā)數(shù)字卡片 ,說明游戲規(guī)則:一位學生手拿卡片 9+站在講臺上說:“我是9,我的朋友在哪里?”拿卡片 的同學輪流跑上臺說:“我是()”,我是你的好朋友。”全班同學說算式并解答。
(2)開始游戲。
2、作業(yè):
9+5=9+6=9+()=159+()=119+3=9+2=9+9=9+()=139+8=9+4=9+7=9+()=16
板書設計:9加幾(湊十法)
9+4=139+7=16
課后反思:本節(jié)課給學生提供了動手操縱、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機會,通過這些數(shù)學學習的重要而有效的方式,使學生的學習活動真正成了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學習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