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寒假電視臺記者社會實踐報告

字號:

摘要: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對于我們是一種很好的鍛煉機會。雖然參加的時間短,但也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通過親身體驗社會實踐活動也能讓自己更進一步的了解到社會,同時也在實踐中增長知識,鍛煉自己的才能,培養(yǎng)自己的耐性等。重要的是檢驗一下自己在學校里所學的東西是否能被社會所用到,通過這次的實踐活動,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的存在處,因此,要全心全意地投入自己選擇所要做的事,認真去完成。
    關鍵詞: 電視臺 實習記者 社會實踐
    網(wǎng)上傳得厲害,據(jù)說是“長的寒假”來了。難得長達五十天的假期,我也早就有打算去電視臺見識見識他們的運營方式,從學校跋涉到家里的第二天我就跑到了縣電視臺,去碰碰運氣。
    到了睢縣電視臺,我并不認識什么人,只能一個一個詢問我應該去找誰,后來跑到新聞部主任的辦公室,敲門沒人應,對面的門卻開了,出來的員工告訴我主任現(xiàn)在出去開會去了。沒辦法,只能下次再來。
    在這里說下我去電視臺的原因,我的專業(yè)名叫網(wǎng)絡與新媒體,說白了學的就是新媒體,既然有新媒體那么就有傳統(tǒng)媒體。報社、通訊社、電視臺類的媒體就是傳統(tǒng)媒體。學新媒體萬萬不能忘了傳統(tǒng)媒體,而我們常接觸的還是電視臺,電視臺的新聞部就是適合去實踐的地方了。但去電視臺實習也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容易,第去未果,接下來的好長時間都因為其他事情沒去成,不過這個念頭卻一直在我的腦海里,過完年的某個上午,陽光很好,我就又跑到了電視臺。這次很順利,復印下身份證,我就進新聞部開始了一周的實習生活。
    新聞部主要負責每天新聞播放需要的新聞素材,需要畫面,需要聲音,于是新聞部主要的工作就是攝像和寫稿兩大項。這看似簡單的兩項其實并不那么容易勝任,剛開始我以為自己在學校做過攝影記者,也扛過攝像機,可以很容易的搞好工作,但我錯了。
    一、 手抖、走動
    第一天下午,本來陰沉的天氣開始慢慢飄雪,部里的人就去縣氣象局進行采訪,拍完了氣象局人員口述接下來的天氣狀況后也要取些空鏡,這時候主任讓我和另外一個實習生拿著攝像機去拍拍空鏡,這時候問題來了。我握著攝像機就走動了起來,但我并沒有意識到什么,這時候主任奪過攝像機,就說是誰教你走動著拍的?我沒搞懂什么意思,他說你看我怎么拍,他把鏡頭對著氣象局的設備區(qū)衛(wèi)星天線,然后就托穩(wěn)了攝像機開始錄,畫面里的天線在轉(zhuǎn)來轉(zhuǎn)去,這時候我突然懂了,錄畫面,起碼在空鏡的時候一定要保持畫面穩(wěn)定,在電視那么大的屏幕上面不要說走動造成的畫面抖動了,就算是絲毫的抖動都會在電視屏幕上被放大數(shù)倍,電視臺的新聞節(jié)目往往抖動都是微乎其微的,使其不容易被察覺,這才算是合格的畫面。這時候主任又開口了,你看CCTV的新聞聯(lián)播,哪個在空鏡的時候是走來走去的?那樣拍出來的畫面能看嗎?能在好幾十寸的電視屏幕上播放嗎?你想想自己看著那樣的畫面暈不暈?
    我沒話了。突然想到以前看的一個帖子,大致意思是說進入工作之后就別再說你在學校的那些事。很明顯,在學校有時候是需要這樣拍視頻的,在拍重大事件的時候或者其他適當場合是需要邊走動邊錄制的,但是不同的情況要不同對待。
    還有手抖的問題,一只手握著腕帶,另一只手拖著鏡頭的下方,總之一定要保持畫面的穩(wěn)定,這是基本要求。這些觸動是在學校學不到的,也正是我需要的。
    二、 口播、現(xiàn)場出境記者
    上鏡記者分不同的類型,有主持人的形式,也有現(xiàn)場口播介紹的形式。在外錄制采訪視頻的時候,很多時候是需要現(xiàn)場出境記者口述來個大致的介紹,也作為一個引子來吸引觀眾。
    我們縣今年招商引資了好多企業(yè)來落戶發(fā)展,制鞋業(yè)是一個重頭戲。在采訪兩家制鞋企業(yè)的時候需要記者口述來介紹,于是我們幾個實習記者就被推了出來,口述的話并不用太長。但是你要去組織語言,要流暢的同時也要注意語氣的停頓,表情和語氣都要正確,身體也不能晃動。
    要求說的很清楚,但是并不是很容易全部做到位。首先是組織一段有條理、有主題的語言,我們一共三個實習記者每個都上去試了好幾次,剛開始時組織語言,“觀眾朋友們大家好,這里是……”,來來回回來改動了好多次,印象特別深的是“睢縣制鞋產(chǎn)業(yè)園”這幾個字,念著很繞口。好不容易組織好了語言,流利的用普通話說出來對于第上場的記者來說也不簡單,這些都到位后,你的語速、表情又是一個問題,以及介紹“某某企業(yè)”的時候你的手勢動作,后就是表情要自然,面無表情但是也不能太嚴肅。
    對我來說這是很有趣的上鏡,說錯了好多遍才成功,我在錄制的過程中還會無意識的搖晃,是的,估計是緊張,成功錄制上鏡后,我真的覺得受益匪淺,勇氣、智慧、冷靜、坦然都是必要的因素。
    三、 寫稿
    新聞記者除了基本的適應能力、溝通能力外,還要具備專業(yè)的寫作素養(yǎng)。標題、#報告# #2016年寒假電視臺記者社會實踐報告#、口播、同期聲都是需要事后編輯的對象。在電視臺播出的稿件也有其特殊的地方,電視臺播出的畫面不少是沒有錄制的原聲音的,都是主持人后來加上去的解說詞,這解說詞就是你需要編輯的。把現(xiàn)場上鏡記者的口播、在采訪任務時的同期聲、以及主持人說的解說詞糅合到一塊,這就是電視臺所需的稿件樣式。
    在我寫出了一篇稿件并通篇檢查過后便把它交給了稿件編輯,然后我就站在她旁邊看她需要修改的地方??偟膩碚f稿件大病沒有,但是小病不斷。經(jīng)常有些個別的字需要修改或者刪掉,比如我在稿子里寫的“睢縣”要改成“我縣”,其他不必要的描述也是能刪的就刪。雖說在學校學了《新聞采訪與寫作》,但是真正在單位寫稿件還是這,許多在學校沒學到的東西,忽略的東西,都需要不斷的工作經(jīng)驗積累,一點一點的撿起來。
    實習七天,很快就結(jié)束了。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就會有不同的體驗,在電視臺的七天除了學習以外大的收獲就是認識了新朋友,有19歲就在新聞部工作現(xiàn)在已經(jīng)17年的主任,有二十多歲快結(jié)婚的編輯,也有像我一樣實習的大學生。很感謝電視臺提供的實習機會和新聞部前輩的指導和照顧,作為媒體專業(yè)的學生,我真的很感激這次在電視臺的實習經(jīng)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