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高二開始努力,所以前面的知識肯定有一定的欠缺,這就要求自己要制定一定的計劃,更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相信付出的汗水不會白白流淌的,收獲總是自己的。高二頻道為你整理了《高二語文必修一復習知識點》,助你金榜題名!
1.高二語文必修一復習知識點
常見關(guān)聯(lián)詞可分為以下幾類復句:
1.轉(zhuǎn)折關(guān)系
盡管……可是……雖然……但是…………卻…………然而……
2.假設(shè)關(guān)系
如果……就……、即使……便……、要是……那么……、倘若……就……、既然……就……
3.條件關(guān)系
只要……就……、只有……才……、無論……都……、不管……也……、即使……也……
4.因果關(guān)系
因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那么……、之所以……是因為……
5.并列關(guān)系
不是……而是……、一邊……一邊……、一方面……一方面……、有時……有時、既……又……
6.承接關(guān)系
一……就……、起先……后面……
7.遞進關(guān)系
不但……而且……、不光……也……、不僅……還……、雖然……但、不僅……還……
8.選擇關(guān)系
不是……就是……、是……還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
2.高二語文必修一復習知識點
重點虛詞
因
①趁機: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②趁機:不如因善遇之。
③就、于是: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
④趁勢、趁機:因擊沛公于坐,殺之。
⑤趁機:沛公如廁,因招樊噲出
⑥順著,憑借:踐華為城,因河為池
⑦沿襲、繼承:蒙故業(yè),因遺策
⑧借助,依仗:因人之力而弊之
⑨根據(jù),依據(jù):因人施教
⑩又,引導,通過:因賓客至相如門
乃
①于是:乃遂私見樊於期。乃遂收樊於期之首,
②才:臣乃得以報太子。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③就、于是:乃請荊卿曰樊於期乃前曰。乃為裝遣荊軻。
④至:乃今得聞教。
⑤竟然:而乃以手共搏之
⑥你的:家祭無忘告乃翁
⑦乃爾:這樣
為
①替: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
②成為:皆為XX,成五采。
③替、做,謀劃:誰為大王為此計。
④敬酒,祝: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結(jié)成)
⑤對,對付:君王為人不忍
⑥認為:竊為大王不取也
⑦是: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⑧疑問語氣詞,呢,何辭為?
⑨被: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3.高二語文必修一復習知識點
荊軻刺秦王
【詞語】
荊軻、拜謁、督亢、謬誤、偏袒、扼腕、厄運、濡染、怯懦、淬火、猝然、忤逆、鐵杵、創(chuàng)傷、創(chuàng)辦、目眩、鯫生
箕踞:一種輕慢傲視對方的姿態(tài)
戮沒:殺戮和沒收
拊心:搥胸,這里形容非常痛心。
【成語】
切齒拊心:咬牙捶胸,形容極端痛恨的樣子。又作切齒腐心
無可奈何:沒有辦法,無法可想
圖窮匕現(xiàn):比喻事情發(fā)展到最后,真相畢露
發(fā)上指冠:形容極度憤怒。
悲歌擊筑:用以抒寫悲壯蒼涼的氣氛。
變徵之聲:常作悲壯之聲。
【文學常識】
《戰(zhàn)國策》既是一部國別體史書,又是一部歷史散文集。又稱《國策》,由西漢末年劉向編訂。
4.高二語文必修一復習知識點
燭之武退秦師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盡的編年體史書,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又稱《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因為《左傳》、《公羊傳》、《谷梁傳》都是為解說《春秋》而作,所以它們又被稱作“春秋三傳”。
通假字
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已同矣)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共通供)
秦伯說,與鄭人盟(說通悅)
失其所與,不知(知通智)
一詞多義
辭
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推辭)
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
(言辭,詞句)
《歸去來兮辭》(一種文體)
若
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假如)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及,比得上)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
微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沒有,用來表示
一種否定的假設(shè)或條件)
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稍微,略微)
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
(深奧,微妙)
動刀甚微(輕微)
周室卑微,諸侯相并(衰敗,衰弱)
鄙
越國以鄙遠(邊邑,以……為邊邑)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淺陋)
蜀之鄙有二僧(邊境)
過我而不假道,鄙我也(輕視,看不起)
鄙臣不敢以死為我(謙辭,謙稱自己)
古今異義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古義: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
今義:請客的主人。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古義:出使的人。
今義:出門時所帶的包裹、箱子等。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義:那人。今義:妻子。
詞類活用
名詞做狀語
夜縋而出,見秦伯(在夜里)
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在東面)
名詞做動詞
晉軍函陵,秦軍氾南(駐軍)
動詞做名詞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恩惠)
形容詞活用做動詞
鄰之厚,君之薄也(加強,削弱)
使動用法
若不闕秦,將焉取之(使……消減)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使……滅亡)
意動用法
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以……為疆界)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以……為邊界)
特殊句式
判斷句是寡人之過也
省略句(燭之武)辭曰:臣之壯也
若舍鄭以(之)為東道主
敢以(之)煩執(zhí)事
倒裝句以其無禮于晉
佚之狐言于鄭伯曰
夫晉,何厭之有
5.高二語文必修一復習知識點
1、慮雍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2、總此十思,宏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3、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閣序》)
4、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王勃《滕王閣序》)
5、東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閣序》)
6、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蘇軾《石鐘山記》)
7、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歸有光《項脊軒志》)
8、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歸有光《項脊軒志》)
9、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姚鼐《登泰山記》)
10、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11、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離騷》)
12、寧溘死以XX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屈原《離騷》)
1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屈原《離騷》)
14、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屈原《離騷》)
15、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16、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孔雀東南飛》)
17、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zhuǎn)移。(《孔雀東南飛》)
18、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孔雀東南飛》)
19、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孔雀東南飛》)
20、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東南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