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毛筆的筆頭是圓錐形的,我們使用毛筆寫字是豎管執(zhí)筆,因為管豎鋒才能正,才能在正鋒的前提下輔以側鋒從而限度地發(fā)揮毛筆這一特有工具的書寫功能。即通過各種提按、頓挫的運動產生出不同節(jié)奏和富有審美價值的線條。
相對而言,鋼筆則須斜桿執(zhí)筆,這是依據(jù)鋼筆自身的特點所決定的。由于鋼筆筆尖較硬等特點,若用毛筆的執(zhí)筆方法執(zhí)鋼筆,那是無論如何也難把字寫好的。鋼筆的筆頭是斜面式而非圓錐形,其筆尖由兩塊對稱的小鋼片所組成,有的鋼筆筆尖尖端還多帶有一個金屬小圓點也由兩半對稱合成,但往往不容易被人發(fā)覺或者知道卻并不在意。根據(jù)鈍性和銳性對立統(tǒng)一性原理,鋼筆線條的藝術性表現(xiàn)。其真正的奧妙也就在這里。我們甚至可以把它看成是毛筆筆頭圓錐形的一個濃縮物,既然如此,它的功能我們就不能小視了。
目前常用的鋼筆大致有兩種,即上面談到的和俗稱美工筆的硬筆書法筆,美工筆包括折尖鋼筆(把筆尖折成一個角度)和彎尖鋼筆(即弧形鋼筆,將筆尖彎成一個弧度)兩種,由于書寫時在壓力和磨擦力的作用下兩塊小鋼片的尖部微微錯位(弧形鋼筆比較明顯),這種微妙的變化需作書者非常注意才能體察得到,它使筆尖與紙的接觸面除了正面之外還有因筆尖錯位而形成的左、右兩個側面。即便是筆尖帶有金屬小圓點的鋼筆,書寫時也多是利用正面和左右兩個側面觸紙。和毛筆一樣。鋼筆的正面視為中鋒。兩個側面則視為側鋒;正面為主,兩邊側面為輔。這就難怪有人在使用美工筆等類型的鋼筆寫字時高唱毛筆化傾向的調子了,這也正是說它不可小視的原因。這一切都有賴于鈍性和銳性的矛盾性原理所促成,所以我說鈍性是硬筆書法工具中所固有的本質特性,鈍性是表現(xiàn)硬筆書法藝術的內核。我們設計新型的硬筆書法書寫工具,也只能依據(jù)鈍性學原理去研制。因為是斜桿執(zhí)筆,鋼筆的尖、面配合才如此完美協(xié)調,從而使鋼筆這看似平常的書寫工具發(fā)揮出了巨大的潛能,即有效地書寫出具有微妙變化、不同節(jié)律的優(yōu)美線條,在發(fā)展中逐漸成了自身的獨特體系。
毛筆由于筆毫的蓄墨通過各個角度的轉換、起倒使墨經筆尖到達紙面,從而順利地完成了整個書寫動作。鋼筆則主要依靠筆肚從后方源源不斷地把墨經管道由筆舌輸送到筆尖,從而使鋼筆也自如地再現(xiàn)了線條的生命。盡管毛筆“老大哥”書寫時能威風八面。而鋼筆“小弟弟”在運動中又何嘗不是四面受敵,即上下左右四個面。毛筆使用整個圓錐型才能完成的書寫任務,鋼筆卻只須毛筆圓錐形中相應的一個小斜面便如愿以償了。事實上,鋼筆等硬筆的出現(xiàn)是書寫工具進入現(xiàn)代信息社會的一次重*。也正因為如此,硬筆才取代了毛筆作為實用工具各方面的工作,促使毛筆書法真正進入到純藝術領域中去。
在書法領域里,毛筆書法固然重要,而硬筆書法卻也少它不得。有人說毛筆書法像彩色電視機,硬筆書法像黑白電視機,總之硬筆書法不如毛筆書法。毛筆書法和硬筆書法究竟誰優(yōu)誰劣,那要看具體到每個人在實際運用中的修為和造化。啟功先生書贊:筆不論鋼與毛,腕不論低與高;行畫如亂水通人過,結字如懸崖置屋牢。譬如武當劍法和少林棍法,一軟一硬,一柔一剛,你不能說武當劍法比少林棍法神妙,或者說少林棍法比武當劍法厲害。因為妙不在于劍棍而在于人,精深的功夫和上乘的境界必須從悟化中來,而悟化靠的是扎實的功底和深厚的學養(yǎng)來支撐,這也是毛筆書法和硬筆書法共同追求的目標。我們常說的作為用筆極則之一的錐畫沙不就是硬筆之所為嗎?究竟孰優(yōu)孰劣,那是不必再爭論的,實在是修煉在個人,而玄妙則存乎一心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