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四川德陽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字號:


    四川德陽2016屆高三二診語文試題
    一、現(xiàn)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①用微波爐煮粥熱飯已經(jīng)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在微波爐中,微波扯著水分子猛烈晃動,微波的能量就變成了水分子運動的能量,這樣食物就被加熱了。
    ②同樣是電磁波的太陽光,跟微波爐里的微波在本質(zhì)上并無區(qū)別,它們身上攜帶 的能量可以作用于個頭更小的電子。我們可以把原子核看成地球,電子就像在周圍運行的衛(wèi)星。如果要把衛(wèi)星送上高空的軌道,需要火箭提供動力,相應的,當衛(wèi)星 從高空軌道返回到低軌道或者地面時,則會釋放出能量。同樣在電磁波的作用下,電子可以在軌道間跳來跳去(躍遷),吸收或者放出能量,更重要的是,這種電子 的跳躍行為,可以在原子之間傳遞,當一個原子的電子從高軌道跳下后,能量傳遞給旁邊原子的電子竄上高軌道,太陽光的能量就這樣在專門的原子間傳遞下去,直 到能量被匯集到一個反應中心分子身上。
    ③由于收集到的能量巨大,反應中心分子的電子連同大量能量一下就被“崩飛”了出去,沿著“氫離子大壩”(細 胞中一種帶有ATP合成酶的膜結(jié)構(gòu))開始奇異之旅。在高能電子“飛行”中,一個叫PQ的醌類分子會把它攔下。為了正負電荷的平衡,PQ會在“氫離子大壩” 的下游俘獲一個氫離子,當它再次把電子投出的時候,會把氫離子釋放到大壩上游。這樣一來,氫離子就被源源不斷地送上了大壩,從而形成氫離子濃度差,推動三 磷酸腺苷合成酶運轉(zhuǎn)起來。
    ④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還有一大幫輔助分子幫忙,辛勤地進行電子傳遞和能量輸送過程。于是,大名鼎鼎的光合作用開始了,地球生命史迎來了輝煌的篇章。今天,我們還能從光合細菌身上看到營建第一個“氫離子大壩”的生命的影子——原始、簡陋,卻孕育了生命的未來。
    ⑤順便提一下,這里所說的電子軌道高低,是指軌道能量的高低,與電子到原子 核之間距離的遠近沒太大關(guān)系。電子在原子核外的軌道并不是連續(xù)的,只有能量合適的電子才能運行在特定的軌道上,當然要在這些軌道間躍遷也需要特定數(shù)量的能 量。也就是說只有特定能量(即特定波長,因為波長跟能量呈反比)的電磁波才能驅(qū)動這個過程。太陽光是個不同波長的電磁波攪和在一起的大雜燴,所以特別顏色 的光被吸收了,如今我們看到的滿眼綠色,實際都是植物“吃”剩下的殘羹冷炙。所以光合作用其實并不是太陽光驅(qū)動的,而是太陽光中特定能量即特定波長的電磁 波驅(qū)動的。
    ⑥另外,光合反應中心在電子傳遞游戲中投出了第一個球,為了維持正負電荷守 恒,它需要從其他地方的搶電子。最初,在光合細菌中提供電子的是硫化氫,這種東西在地球上可不多。很遺憾,到目前為止,最初這些細菌利用氫的過程我們了解 還很少。后來,水分子中的電子成了新興的藍藻的掠奪對象,同時氧分子被釋放了出來,光合作用就這樣運轉(zhuǎn)起來,我們賴以生存的氧氣就是光合生物的代謝產(chǎn) 物。
    (選自《冷浪漫·新生》,有改動)
    1.下列關(guān)于原文內(nèi)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微波爐工作時,微波扯著水分子運動,在運動過程中,微波的能量轉(zhuǎn)變成水分子運動的能量,食物被加熱。
    B.太陽光和微波都屬于電磁波,他們攜帶的能量可以作用于個頭更小的電子,而電子可以吸收或者放出能量。
    C.要將衛(wèi)星送入高空軌道,需要火箭提供動力,電磁波就像提供動力的火箭,可以使電子躍遷從而傳遞能量。
    D.在電磁波的作用下,太陽光的能量通過電子在原子高軌道上的靈活運動進行傳遞,并最終匯集在分子上。
    答案:D(理解失誤,據(jù)原文“電子可以在軌道間跳來跳去”和“當一個原子的電子從高軌道跳下后,能量傳遞給旁邊原子的電子竄上高軌道”可知,電子不僅僅只在高軌道上運動)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只要氫離子源源不斷地被釋放,形成氫離子濃度差,推動三磷酸腺苷合成酶運轉(zhuǎn)起來,進行電子傳遞和能量輸送,光合作用就可以開始了,地球迎來了生命史輝煌的篇章。
    B.電子軌道高低與電子到原子核的距離關(guān)系不大,高軌道指能量高的軌道,低軌道指能量低的軌道,電子就在高低軌道間進行能量輸送。
    C.電子在原子核外的軌道并不連續(xù),光合作用的運轉(zhuǎn)過程中,由特定能量即特定波長的電磁波驅(qū)動能量合適的電子在特定的軌道上運行。
    D.最初光合細菌利用氫的過程我們了解并不多,但可以確定,提供正負電荷守恒的電子是它從硫化氫中搶來的。但硫化氫太少,于是藍藻光合過程中搶的是水分子中的電子。
    答案:A(以偏概全。在電子傳遞和能量輸送過程中,還有一大幫輔助分子的幫忙。)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反應中心分子的電子沿著“氫離子大壩”開始“旅行”的原因是當太陽光的能量匯集于一個反應中心分子上,這一分子能量聚集太多,使它的電子和能量被崩飛。
    B.PQ在攔下高能電子后,必須通過俘獲和釋放氫離子來解決正負電荷不平衡問題,所以光合作用過程中,通過氫離子來平衡正負電荷是重要因素之一。
    C.雖然最初的光合作用原始而簡陋,卻孕育了生命,今天我們依然可以從光合細菌的身上看到這一過程,說明光合作用的運轉(zhuǎn)因素沒有什么太大的改變。
    D.太陽光的顏色并不是單一的,而是有不同的顏色,光合作用中,特別顏色的光被吸收,留下的綠色僅僅只是植物吸收能量后的“殘羹冷炙”。
    答案:C(最初的光合作用孕育了生命的未來,不是生命;從文末可知,最初提供電子的是硫化氫,后來是水分子,有所改變)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公諱奎,字宿藝,姓薛氏,絳州正平人也。三世皆不顯,而以公貴。初,太宗皇帝伐并州,太師①以策干行在,不見用。公生十余歲,已能屬文辭,太師顧曰:“是必大吾門,吾復何為?”乃不復事生業(yè),務施貸以赒鄉(xiāng)閭。后五十年,公始佐今天子參政事,為世名臣,如其言。
    初舉進士,為州第一,讓其里人王嚴而居其次,于是鄉(xiāng)里皆稱之。淳化三年,再 舉乃中,授隰州軍事推官。始至,取州獄已成書,活冤者四人。用薦者拜大理寺丞、知莆田縣,悉除故時王氏無名租,莆田人至今以為德。及居蜀,尤有善政。民有 得偽蜀時中書印者夜以錦囊掛之西門門者以白蜀人隨之者萬計且觀公所為公顧主吏藏之略不取視民乃止。老媼告其子不孝者,子訴貧不能養(yǎng)。公取俸錢與之,曰: “用此為生以養(yǎng)。”母子遂相慈孝。人皆以公為仁恩。蜀人喜亂而易搖,公既鎮(zhèn)以無事,又能順其風俗,從容宴樂。及其臨事,破*發(fā)伏,逆見隨決,如逢蒙之射而 方朔之占,無一不中。
    拜參知政事。公入謝,上曰:“先帝嘗言卿可用,吾今用卿矣?!惫娓屑ぷ?勵。而素剛毅,守節(jié)不茍合,既與政,尤挺立無所牽隨。欲繩天下,無細大,一入于規(guī)矩。往往不可其意,則歸臥于家,嘆息憂愧,輒不食。家人笑其何必若此,公 曰:“吾慚不及古人,而懼后世譏我也?!泵鞯蓝?,明肅太后欲以天子袞冕見太廟,臣下依違不決,公獨爭之,曰:“太后必若王服見祖宗,若何而拜乎?”太后 不能奪,為改他服。太后崩,上見群臣,泣曰:“太后疾不能言,而猶數(shù)引其衣,若有所屬,何也?”公遽曰:“其在袞冕也。然服之豈可見先帝乎?”上大悟,卒 以后服葬。
    以疾告歸其政。天子曰:“吾不可以數(shù)煩公?!蹦嗽t優(yōu)公不朝,而使視事如故。居歲中,數(shù)以告,乃得還第。景祐元年八月庚申,公薨于家,年六十有八,贈兵部尚書。太常議曰:“謚法,一德不懈曰簡,執(zhí)心決斷曰肅。今其狀應法?!蹦酥u曰“簡肅”。(選自《歐陽文忠公文集》)
    【注】①太師,薛奎父親的贈號。
    4.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民有得偽蜀時中書印者/夜以錦囊掛之西門/門者以白/蜀人隨之者萬計/且觀公所為公/顧主吏藏之/略不取視民/乃止
    B.民有得偽蜀時中書印者/夜以錦囊掛之西門/門者以白蜀人/隨之者萬計/且觀公所為/公顧主吏/藏之略不取視民/乃止
    C.民有得偽蜀時中書印者/夜以錦囊掛之西門/門者以白/蜀人隨之者萬計/且觀公所為/公顧主吏藏之/略不取視/民乃止
    D.民有得偽蜀時中書印者/夜以錦囊/掛之西門/門者以白蜀人/隨之者萬計/且觀公所為/公顧主吏藏之/略不取視/民乃止
    答案:C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諱”,古代對君主、尊長名字避開不直稱叫諱,規(guī)矩是“諱名”不“諱姓”,即在死后的君主或尊長的名前加“諱”字,以示尊重。
    B.“進士”,是指在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殿試考取后進入會試的讀書人,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的統(tǒng)稱,意為可以進授爵位之人。
    C.“參知政事”,簡稱“參政”,唐宋時政務長官之一,與同平章事、樞密使、樞密副使合稱“宰執(zhí)”;宋代以參知政事為副宰相。
    D.“謚”,是指對古代帝王、貴族大臣或有地位名望的人死后加給帶有褒貶意義的稱號,以總結(jié)他一生最主要的功業(yè)成敗和品德的優(yōu)劣。
    答案:B(“通過殿試考取后進入會試”錯,“會試”與“殿試”互換)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薛奎自其曾祖父三代都沒有顯達,而薛奎十余歲就能寫文章了,因此父親對他寄予厚望,認定他能光大門第;后來薛奎參與政事,輔佐皇上,終于成為宋朝的名臣。
    B.薛奎為官有善政,任隰州軍事推官,平反冤獄,挽救了四個被冤枉的人性命;任莆田縣令時,全部廢除舊時王氏無名目的租稅;到蜀地做官,更是有好的政治舉措。
    C.薛奎為人剛毅,堅守節(jié)操,不隨便附和別人,參與政事之后,更加堅持原則,不受別人牽制。太后想穿天子禮服拜太廟,大臣們猶豫不決,薛公直諫,阻止了太后。
    D.薛奎因病要求告老還鄉(xiāng),皇上下詔準許他不用上朝,也不用處理政務;薛奎去世后,朝廷追封他為兵部尚書;太常根據(jù)他一生的功德,為他議定的謚號是“簡肅”。
    答案:D(“下詔準許他不用上朝,也不用處理政務”錯誤,應為“下詔準許他不用上朝,卻讓他像原來那樣處理政事”)
    7.把中文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太師顧曰:“是必大吾門,吾復何為?”乃不復事生業(yè),務施貸以赒鄉(xiāng)閭。
    譯文:薛公的父親看著他說道:“這個孩子一定會光大我家門第,我還要干什么呢?”于是不再從事其他的產(chǎn)業(yè),而致力于發(fā)放借貸來
    周濟鄉(xiāng)鄰。(“顧”、“大”、“務”各1分,全句大意暢順2分)
    (2)而素剛毅,守節(jié)不茍合,既與政,尤挺立無所牽隨。欲繩天下,無細大,一入于規(guī)矩。
    譯文:薛公為人一向剛毅,堅守節(jié)操而不隨便附和別人,參與政事之后,更加堅持原則不受人牽制。薛公想要約束天下,各類事務無論大小,全都按照規(guī)矩來處理。(“素”、“與”、“繩”各1分,全句大意暢順2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列這首唐詩,完成8-9題。
    答張十一①韓愈
    山凈江空水見沙,哀猿啼處兩三家。筼筜競長纖纖筍,躑躅②閑開艷艷花。
    未報恩波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吟君詩罷看雙鬢,斗④覺霜毛一半加。
    【注釋】①張十一:名署,與韓愈同任監(jiān)察御史,因勸諫德宗皇帝,兩人同時被貶。韓愈被貶到廣東陽山,張署被貶到湖南臨武。②躑躅:杜鵑花科,花紅黃色,可供觀賞。③恩波:皇帝的恩澤。④斗:通“陡”。
    8.“哀猿啼處兩三家”“筼筜競長纖纖筍”兩句描寫景物很有特色,請從表達技巧的角度簡要賞析。(6分)
    答案:本詩運用了襯托、擬人修辭手法(2分):“哀猿啼處兩三家”,以聲襯 靜,用猿的哀鳴之聲打破山村的安靜,襯托出山村的寧靜(或以竹的勃勃生長和花的色彩艷麗之樂景襯托出詩人的悲哀之情)(2分);“筼筜競長”擬人手法,賦 予“筼筜”人格化,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機(2分)。
    9.本詩抒發(fā)了詩人哪些情感?請簡要概括。(5分)
    答案:遺憾未報君恩,嘆息無辜被貶,不愿虛度年華。(一點2分,二點4分,三點5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離騷》中屈原用香草做比喻
    來說明自己遭貶黜是因德行高尚的兩句是:“          ,             ?!?BR>    (2)周敦頤的《愛蓮說》中,作者用了“      ,            ”兩句,描寫出蓮花高潔質(zhì)樸的品質(zhì)。
    (3)杜甫漂泊異鄉(xiāng),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獨之境,《登高》對此直接描述的句子是:“                   ”。
    答案:(1)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3)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乙選考題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4)題。(25分)
    一支傾聽黑暗的蠟燭(有改動)
    朱成玉
    臨終時,祖母顫巍巍地示意我們點上一根兒蠟燭,說要和它一起熄滅。我不知道祖母此舉有何深意,只知道那個時候經(jīng)常停電,而一根蠟燭的價錢是5分錢。
    祖母望著蠟燭,眉頭舒展,竊賊瞄見金子一般,靈光乍現(xiàn),隨即又仿佛一個跋涉了許久的旅人到達了目的地,長舒一口氣,卸下所有。
    祖母沒有活過那根蠟燭,先它一步,咽了氣。祖母的臉上露出久違的微笑,酒窩像一朵蓮花。她奮力伸出手去,骨瘦如柴的手,指著我們,像菩薩的手,伸到我們中間。
    祖母去了,電卻來了,電燈照亮所有人的憂傷,卻再也照不亮祖母的前額。
    父親吹滅了蠟燭,說:“留著這根蠟燭,等出靈的時候,點著它,給你奶奶在那邊照個亮兒。那邊太黑了?!?BR>    那邊是哪邊?父親又沒去過,怎么就知道那邊是黑的?年少的我滿是疑惑,可是看著一張張因為悲傷而嚴肅異常的臉,我又不敢問太多。
    父親似乎看出我的疑惑,接著說:“你奶奶這一輩子苦啊,在晦暗的地方呆得時間太長了?!?BR>    祖父和祖母結(jié)婚后不久便當了兵,然后杳無音信,祖母一生沒有再嫁,獨自一人 養(yǎng)大父親和叔叔。因為祖父當?shù)氖菄顸h兵,所以,“*”的時候,祖母免不了受了很多紅衛(wèi)兵的“聲討”和欺辱。祖母忍受著塵世帶給她的一切苦楚,正如她那 苦命的村莊,終日沉默,一言不發(fā),只有無限猛烈的狂風抽打它時,它才勉強掙扎一下。
    是的,偶爾她也會喋喋不休地怨恨:“你個傻瓜蛋子,哪怕當個逃兵也好啊,不知道家里有等你的娃兒嗎?”
    她在村莊里扎下根去,哪都不去。她說就算臨死前最后一刻,也要等著祖父,她就那么執(zhí)拗地信著,祖父還活著。
    那段日子,祖母常常去當鋪。從最開始的手鐲,到后來的銀飾,甚至她最割舍不下的香爐、銀制的煙袋鍋,都一一典當出去,只為了讓她的孩子們不挨餓。為了孩子,她把自己典當?shù)酶筛蓛魞?,空剩一副嶙峋的瘦骨?BR>    老了,本想著該享享清福,卻不想又得了重病。
    祖母臥床不起,躺在床上,誰都可以推開她的門進去,看她躺在床上的狼狽的樣子。盡管在她年輕時,扣個扣子都要避開人的眼睛,更不會像許多女人那樣,在人前奶孩子。日子再窮,祖母都不會讓她的衣服有一點臟和一絲褶皺。
    祖母是個極其干凈的人,大家閨秀,年輕時候有潔癖,她的床,別人坐過之后, 她都要重新洗一遍。每天會洗好幾遍手和臉,愛用香皂。可是她老了,病了,臭氣在體內(nèi)生發(fā)。她的所有器官都壞了,功能喪失,大便經(jīng)常要由父親和叔叔輪流用手 指頭摳出來。每當這時候,祖母只能無可奈何地拉被子遮臉。有時候她會像瘋子一樣發(fā)火,有時候會像小孩一樣哭。一生的尊嚴,劈里啪啦全毀了。
    最難熬的是夜。一切都停了下來,唯獨疼痛,還在漫無邊際地爬。
    祖母在黑暗中忍著疼痛,她的手緊緊攥著,她的嘴緊緊咬著被子,她不喊叫,她心疼她的兒孫,不想讓自己的喊叫驚醒了我們。
    祖母在黑暗中,被疼痛戳醒,就那么睜著眼睛,我想,她的腦海中定是一遍又一遍地播放著往日時光,這歲月的皮影戲,終于要演到最后一幕。
    令我們意想不到的是,祖母在黑暗里對抗疼痛的方式,竟然是給我們一粒粒地嗑瓜子,早上醒來,她的枕頭邊兒上堆滿了很大的一堆瓜子仁兒。只有早晨,她才能睡一會兒,我們輕手輕腳,從她的枕頭邊搬走一座山,盡量不弄出一點兒聲響來。
    想起父親說的話,祖母更多的時光都是在黑暗里,而她并沒有因此消沉,照樣帶領(lǐng)我們把日子過得柳暗花明,風生水起。說白了,祖母是一個可以駕馭苦難的人,這苦難的烈馬,一旦馴服,可以馱一個人奔往幸福。
    在黑暗里又怎樣?那就去做一支傾聽黑暗的蠟燭。
    這是祖母的哲學。
    ⑴下列對這篇文章思想內(nèi)容與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和鑒賞,最恰當?shù)膬身検?5分)()()
    A.作者運用了第一人稱的手法,從祖母逝世前示意我們點上蠟燭寫起,既扣住了“一支傾聽黑暗的蠟燭”這一標題,又增添了文章的悲劇色彩。
    B.文章通過祖母往事的回憶,突出了祖母一生雖都處于黑暗之中,但帶給我們的卻是溫暖和光明,從而表現(xiàn)出祖母笑對磨難的樂觀開朗的性格。
    C.父親和叔叔輪流用手指頭摳出祖母的大便時祖母像瘋子一樣發(fā)火、像小孩一樣哭的描寫,意在表現(xiàn)父親和叔叔的孝心,更表現(xiàn)出祖母生活能力喪失后的悲慘。
    D.“這苦難的烈馬,一旦馴服,可以馱一個人奔往幸福?!蔽恼逻\用了擬人的手法,將“苦難”擬人化,形象地說明苦難一旦被戰(zhàn)勝,就可以帶給你幸福的道理。
    E.本文從祖母逝世起筆,正文運用了大量的插敘,回憶祖母一生的艱辛,結(jié)尾回扣祖母逝世。全文既有整體勾勒,又有細節(jié)刻畫,做到了首尾呼應,韻味豐富。
    答案:E,3分;A,2分;B,1分,“樂觀開朗”以偏概全,還有“堅韌頑強”;D,“擬人”錯,應為“比喻”;C,“祖母生活能力喪失后的悲慘”錯,應該是祖母“一生的尊嚴和堅守被毀掉而悲傷”。
    (2)祖母具有怎樣的品德?請結(jié)合全文簡要說明。(6分)
    答案:①堅韌頑強:認為祖父活著,終生不嫁以等待;通宵給我們嗑瓜子以對抗疼痛。②充滿母愛:苦難歲月,為了孩子,把自己典當?shù)酶筛蓛魞?,空剩嶙峋的瘦骨。③自尊自重:生活不能自理,父親和叔叔為她摳大便,祖母拉被子遮臉、發(fā)火哭啼。④勤勞能干:雖然生活在黑暗里,照樣把日子過得柳暗花明,風生水起。(4點,答對1點2分,答對3點6分)
    (3)文章以“傾聽黑暗的蠟燭”為題有哪些妙處?請結(jié)合全文簡要分析。(6分)
    答案:從修辭手法而言,標題運用了比喻和擬人。(2分)把祖母比喻成蠟燭,把磨難比喻為黑暗,“傾聽黑暗”屬于通感,視覺與聽覺溝通,巧妙地表現(xiàn)出祖母對待磨難的方式和樂觀的態(tài)度;這樣使標題更加生動形象,增強了標題感染力;(2分)從全文內(nèi)容而言,統(tǒng)帥全文,暗含文章的主題,表現(xiàn)了對祖母的贊美。(2分)
    (4)文章以“這是祖母的哲學”作為結(jié)尾,那么“祖母的哲學”是什么?請結(jié)合本文和生活實際,談談你的思考。(8分)
    答案要點:①祖母的哲學是什么?可扣住祖母飽受磨難而不消沉的人生態(tài)度、敢 于與苦難搏斗的堅毅頑強,敢于駕馭苦難的樂觀精神三個方面來表述;(3分)②祖母的哲學體現(xiàn)了一種什么精神?可扣住祖母對待磨難的人生態(tài)度結(jié)合中華民族的 堅強不屈、樂觀堅韌的民族精神來表述;(2分)③祖母的哲學有什么意義?可扣住對當今社會的現(xiàn)實意義或?qū)ξ覀冏陨淼慕逃饬x來表述。(3分)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2.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4)題。(25分)
    清華的“終身校長”——梅貽琦(有改動)
    ①梅貽琦是清華大學歷任期最長的校長。在他長達47年的教育實踐中,逐 漸形成了他的教育思想,其教育思想是對蔡元培教育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集中體現(xiàn)在他所提倡的“五育”中,即“德、智、體、美、群”,并以此指導所從事的教育 工作,從而取得了舉世公認的豐碩成果,這些思想是一筆寶貴的應該加以繼承和借鑒的精神財富,值得我們后人加以吸收、總結(jié)、研究和珍藏。同時,他令人稱道的 人格魅力和品德氣質(zhì)以及個人修養(yǎng),都反映出近代中西兩種異質(zhì)文化之間在人格方面有機、完美、和諧的融合統(tǒng)一。
    ②從清華大學到西南聯(lián)大,梅貽琦的教育思想是變化的,他在西南聯(lián)大時期發(fā)表的《大學一解》中,體現(xiàn)了梅貽琦教育思想定型之后的核心觀念。梅貽琦認為: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③梅貽琦非常重視教師的師德。許多人對“大師”有片面的理解,僅看到學問的 一面,而梅貽琦講的“大師”則是學問道德都好的楷模。他說,老師不但要“以己之專長之特科知識為明晰講授”,而且要為學生的“自謀修養(yǎng)、意志鍛煉和情緒裁 節(jié)”樹立榜樣。為此,他提出了“從游”這一生動的比喻,以老師為大魚,學生為小魚。認為“學校猶水也,師生猶魚也,其行動猶游泳也。大魚前導,小魚尾隨, 是從游也。從游既久,其濡染觀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為而成”。這種以教師的高尚品行和淵博學識來自然地引導學生,達到“不為而成”的觀點,就是的“從 游論”。
    ④梅貽琦針對當時教育部所提倡的“只重專才不重通才,重實科不重文理”的教 育方針,首先提出了“通才教育”的觀念。這種“通才教育”并非西方的簡單搬移,而是一種以中國古代儒家“大學”教育思想為基礎(chǔ),博采近代中外大學教育思想 的精粹融合而成的具有獨立性的思想體系。梅貽琦認為,大學應該著眼于對學生“人格”的全面培養(yǎng),至少應該有知、情、志三個方面。大學階段的直接培養(yǎng)目標應 該是“通才”,不應該也不可能負擔起直接為社會各行各業(yè)培養(yǎng)“專才”的任務,而大學應著眼于為學生們通向高深而做基本訓練。
    ⑤清華大學一向重視體育,并把體育作為德育的重要途徑之一,這與梅貽琦的倡 導很有關(guān)系,他認為這是學生“養(yǎng)成高尚人格的方法”。高尚人格具體體現(xiàn)在“團體精神”、“急功好義”、“遵守紀律”上,要借團體的運動“去練習舍己從 人,因公忘私的習慣”。并在學籍管理上明確規(guī)定“體育不及格,不得畢業(yè)”。這些十分值得我們借鑒與深思。1928年,梅貽琦還是教務長的時候,就曾明確告 訴學生:“須知體育之目標,不單是造就幾個跑多快、跳多高、臂腿多粗的選手,不單是要得若干銀盾、錦標;除此之外,也許可以說在此之上,還有發(fā)展全人格的 一個目標”。1934年,已經(jīng)擔任校長的梅貽琦對自己的學生說:今天我們提倡體育,不僅是為了鍛煉個人的身體,更是為了養(yǎng)成團結(jié)合作的精神。我們要借團體 項目,去練習“舍己從人,因公忘私”的習慣。他還說,體育比賽的目的不在于能不能取勝,而在于是不是各盡其能,能否使本隊團結(jié)合作的精神得到有效表現(xiàn)。在 體育比賽中,“勝固大佳,敗亦無愧”。假如在比賽之前,有人因為沒有取勝的可能就放棄比賽,那是完全錯誤的,因為他忘記了在團體中應盡的任務。
    ⑥群育則是梅貽琦德育觀中有特色的部分,這源于他對人類文明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 的深刻認識,他說:“文明人類之生活,不外兩大方面:曰己,曰群。而教育的目的,不外使‘群’中之‘己’與眾‘己’所構(gòu)成之‘群’各得其安所遂生之 道,且進以相位相育,相方相苞,此則地無中外,時無古今,無往而不可通也?!?BR>    ⑦在《大學一解》中,梅貽琦著重論述了學術(shù)自由在大學教育中的特殊重要性。 這也是他們那一代的教育家們的共識,1945年11月5日,梅貽琦在日記中寫到:“對于學校時局則以為應該追隨蔡元培先生‘兼容并包’之態(tài)度,以克盡學術(shù) 自由之使命。昔日之所謂新舊,今日之所謂左右;其在學校,應均予以自由探討之機會。此昔日北大之所以為北大;而將來清華之為清華,正應于此注意也?!?BR>    相關(guān)鏈接
    ①由教授到校長,連續(xù)為清華服務近半個世紀,這在中外教育是罕見的。梅貽琦出任清華校長后創(chuàng)造了清華的黃金期,全面提升了清華的素質(zhì)和聲譽,厥功至偉,被譽為清華的“終身校長”。(《人物》雜志《梅貽琦:清華的名片》)
    ②梅貽琦是20世紀中國最偉大的教育家之一,他領(lǐng)導的清華為世界貢獻了李政 道、楊振寧、李遠哲三名諾貝爾獎獲得者,為新中國培養(yǎng)了14位“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涌現(xiàn)出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惲錢鐘書、華羅庚、錢學森、錢三強、 錢偉長等
    學貫中西、文理兼通的學術(shù)大師。(黃延復《梅貽琦:一個時代的斯文》)
    (1)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5分)
    A.梅貽琦所提倡的“德、智、體、美、群”的“五育”主張,繼承和發(fā)展了蔡元培教育思想,反映出梅貽琦與近代中西兩種異質(zhì)文化之間在人格方面有機、完美、和諧的融合統(tǒng)一。
    B.梅貽琦的“通才教育”,認為大學階段的直接培養(yǎng)目標應該是“通才”,大學應該著眼于對學生“人格”的全面培養(yǎng),至少應有知、情、志三個方面,為學生們通向高深而做基本訓練。
    C.梅貽琦一向重視體育,把德育作為體育的重要途徑之一,他認為,體育是養(yǎng)成“團體精神、急功好義、遵守紀律”等高尚人格的方法,可以練習“舍己從人,因公忘私”的習慣。
    D.群育是梅貽琦的德育觀中有特色的部分,群育的作用是使“群”中之“己”與眾“己”所構(gòu)成之“群”各得其安所遂生之道,可以“地無中外,時無古今,無往而不可通也”。
    E.在《大學一解》中,梅貽琦論述了學術(shù)自由在大學教育中的特殊重要性,表達了他們那一代的教育家們的共識,認為只有以“兼容并包”的態(tài)度,才能克盡學術(shù)自由之使命。
    答案:D,3分;B,2分;C,1分;A,不是“‘五育’主張反映出……”,原文意思是梅貽琦的“人格魅力和品德氣質(zhì)以及個人修養(yǎng)反映出……”;C,“梅貽琦一向重視體育,并把德育作為體育的重要途徑之一”不確切,原文是“清華大學一向重視體育,并把體育作為德育的重要途徑之一”;E.“只有……才……”錯,原文是梅貽琦認為“應該追隨蔡元培先生‘兼容并包’之態(tài)度,以克盡學術(shù)自由之使命”。
    (2)作為清華的“終身校長”,梅貽琦在教育上有哪些突出的見解?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概括。(6分)
    答案:①學校應該“五育”并重,并以此指導教育工作;②認為大學之大,不在大樓,而在大師;③提出了富有特色的“群育”主張;④提出了的“從游論”;⑤首倡“通才教育”;⑥在體育中要注重培養(yǎng)“團體精神”、“急功好義”、“遵守紀律”之精神和主張學術(shù)自由。(每點1分,答對6點滿分)
    (3)梅貽琦的“從游論”是怎樣闡述“學校、教師、學生”三者關(guān)系的?請簡要分析。(6分)
    答案:①“從游論”把學校比喻成一池清水,形象地說明了學校是獲取知識的場 所;②把老師和學生比喻成大小之魚,形象地說明了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guān)系;③把教師的“教”比喻為“導游”,像大魚一樣在前面引導地“游”,學生的“學”比 喻為“從游”,像小魚一樣跟在老師后面“游”形象地說明了“師與生、教與學”之間關(guān)系。(三點,每點2分)
    (4)為什么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請結(jié)合材料和現(xiàn)實,談談你的理解。(8分)
    答案要點:①大學之“大”的標準是什么?即“所謂大學者……”的本義??煽?住大學之“大”不在大樓而在大師來表述;(2分)②大師之“大”的標準是什么?可扣住本文的學問的楷模和道德的楷模兩個方面來表述;(2分)③大師的作用 是什么?可結(jié)合材料和現(xiàn)實,以梅貽琦為例,聯(lián)系本文和兩則鏈接材料,扣住大學的培養(yǎng)目標和大師在大學的培養(yǎng)目標方面所具有的關(guān)鍵作用來表述。(4分)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使用恰當?shù)囊豁検?)
    A.雖然崇禎皇帝以中興之主自居,但由于內(nèi)憂外患不斷,人心向背,明朝就這樣滅亡,成為中國歷最后一個由漢族統(tǒng)治的封建王朝。
    B.校長充滿激情地說:“高考的號角已經(jīng)吹響,雕弓已如滿月,誓射西北天狼。我相信同學們一定能探驪得珠,蟾宮折桂,再創(chuàng)我校輝煌?!?BR>    C.一味對自己求全責備,只會讓壓力越來越大,對于各位考生而言,自我激勵,提高心理素質(zhì)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D.許多網(wǎng)絡小說只想以離奇的情節(jié)吸引讀者,不管架構(gòu)是否合理,邏輯是否通順,三觀是否正常,讓人不堪卒讀。
    答案:D(人心向背:指人們擁護或反對。此處誤用為單方面背離。探驪得珠:指做文章緊扣主題,抓住要領(lǐng),此處望文生義。求全責備:苛責別人,要求完美無缺。此處錯用對象。不堪卒讀:指文章粗劣,使人不肯讀下去,易與“不忍卒讀”混淆。)
    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一個民族能否崛起,取決于這個民族的素質(zhì)的高低,說到底,就是取決于這個國家的青年,能否塑造自己,剖析自己,認識自己。
    B.近日,我市針對發(fā)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問題,在全市范圍內(nèi)開展了黨風廉政建設(shè)的專項檢查;截至目前,已有多名干部被問責。
    C.我國天文學科規(guī)劃的基本思路是在天文衛(wèi)星的發(fā)射數(shù)量、主導和實質(zhì)性參與國際空間天文衛(wèi)星計劃以及形成完整的空間天文研究體系均有大幅度提升。
    D.根據(jù)路遙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傳遞出的向上、向善的價值思考,再次激活了當代人長久以來潛藏內(nèi)心的那種改變命運和追求理想。
    答案:B(A項語序不當,剖析自己,認識自己,塑造自己;C項搭配不當,計劃和體系與大幅度提升搭配不當;D項成分殘缺,缺少激活的賓語中心語,句后加“正能量”)
    15.在下面—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5分)
    以往害怕進書店,是因為總覺得那陳列出的新書,都應該抓緊購買,于是站在書店櫥窗前,便怦然心動,難以自持;進去時拼命告誡自己不得癲狂,①,因為連乘公共汽車的錢也沒留下,只好抱著一大包書,獨行在長街上,及至家中,洗手沏茶,仰坐觀書,那一份悠哉游哉的勁頭,亞賽小神仙!如今也害怕進書店,是因為那些花花綠綠的書,雖然呈現(xiàn)著滿坑滿谷之勢,可是,②,甚至帶去打算購書的費用,竟有花不出去的苦悶;終于購得數(shù)種,打“的”回家,照例洗手沏茶,倚在沙發(fā)上展讀,那紙張沒得說雪白挺括的,裝幀得頗稱“雅皮”,但僅是頭一章,便幾乎每頁都有別字蹦出,如③!
    答案:①而出來時卻囊空如洗,②竟往往很難遇上一兩本想買下的書,③沙石硌牙好不掃興!(3點,第1點1分,2、3點各2分)
    16.請按情境要求完成下列各題(5分)
    高中即將畢業(yè),樹林中學高三1班欲將三年來同學的優(yōu)秀習作編印成書,書名為《青春的印跡》。
    (1)請給這本書的封面設(shè)計一則題記。要求簡明得體。(2分)
    答案:(1)青春是一場相逢,一聲簡短的問候,一份淡淡的惦記,在筆頭,在口中,更在心頭。(扣住”青春”1分,“簡明得體”1分)
    (2)在書的序言中,有這樣一段話,請仿照劃線句,補寫完整。要求語言連貫得體。(3分)
    朗朗書聲,像山間潺潺的流水,透出莘莘學子對知識的渴望;,,;
    答案:(2)青青校園,像祖國殷殷的期盼,顯露萋萋芳草對明天的信心(燦爛陽光,像慈母深深地愛意,灑滿浩浩藍天對教育的溫暖)(1句1分)
    17.用簡明的語言概括下表所包含的信息,表述中不得出現(xiàn)具體數(shù)字。(4分)
    

四川德陽2016屆高三二診語文試題及答案
    答案:上海市城市基礎(chǔ)設(shè)施各項目的投資幅度有增有降。(1分)其中交通運輸和公用事業(yè)投資幅度,(1分)郵電通信投資幅度有所增長,(1分)電力與市政建設(shè)投入則為負增長。(1分)
    六、寫作(60分)
    18.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2016年2月11日,美國科學家向全世界宣布:他們發(fā)現(xiàn)了引力波。
    五年前,下崗工人郭英森在參加職場招聘類節(jié)目《非你莫屬》時,因引用“引力波”被現(xiàn)場嘉賓嘲諷,以至于沒能闡述完自己觀點的視頻,被人重新翻了出來,五年前的節(jié)目再次被熱炒,郭英森再次成為網(wǎng)絡熱點。
    對于上面材料?你有什么看法?請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結(jié)合自己的思考或體驗,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題目自擬,立意自定,文體自選(詩歌除外);②不得抄襲,不得套作;③用規(guī)范漢字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