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學專業(yè)實習報告

字號:

一、前 言
    1、實習時間:
    2、實習地點:
    3、實習小組信息:
     組別: 指導老師
     組長:
     組員:
     組員分工:
     選點與跑尺:
     觀測與讀數(shù)
     記錄與計算:
    描點與繪圖:
    4、實習目的及要求:
     鞏固和強化理論知識,在實踐中訓練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綜合應用測量知識的能力;進一步熟練掌握水準儀、經(jīng)緯儀、皮尺的的使用方法、提高野外測量、內(nèi)業(yè)計算、地形繪圖的技能;掌握大比例尺數(shù)字測圖的全過程;培養(yǎng)一絲不茍的測繪技術工作態(tài)度、培養(yǎng)吃苦耐勞、團結(jié)友愛、集體協(xié)作的精神。
    5、實習任務及內(nèi)容:
    5.1任務:
     1)小區(qū)域大比例尺地形圖的測繪。在江西省南昌市江西農(nóng)業(yè)大學本 部教學區(qū)北區(qū),通過5天的地形圖測繪實習,取得6~7個控制點數(shù)據(jù),并進一步根據(jù)得到的數(shù)據(jù)完成一幅實際大小為150*200m,比例尺為1:500,圖紙為3*4(每格10cm),A點坐標為(500,500,50),高程數(shù)據(jù)不少于20個的地形圖。
    2)完成一份實習報告冊。
    5.2內(nèi)容:
    1)周一上午——領取儀器
    2)周一上午——閉合導線控制點選取
    3)周一下午——閉合導線水準測量(高程控制)
    4)周二全天——閉合導線水平角距離測量(平面控制)
    5)周三上午——展繪控制點,檢查控制點成果
    6)周三、四——碎部測量
    7)周五上午——清繪圖紙,完成實習報告
    8)周五下午——歸還儀器
    二、控制測量(閉合導線)
    1、控制點布置:
    本實習控制點布設形式為閉合導線,導線位于農(nóng)大本部教學區(qū)北區(qū),點號連接為A—B—C—D—E—F—G—A,邊長均在30~100m所使用的儀器有DS3水準儀、DJ6經(jīng)緯儀,羅盤儀。具體的技術要求如下表:
    等級 導線長 平均邊長
    (m) 每邊測距中誤差 測角中誤差 水平角測回數(shù) 導線全長閉合差 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
    一
    ——
    30~100
    ——
    ——
    1 ±
    40
    1/2000
    2、閉合導線水準測量(高程控制):
    2.1觀測路線:位于農(nóng)大本部教學區(qū)北區(qū),點號連接為A—B—C—D—E—F—G—A
    2.2觀測方法:
    1)安置整平儀器,照準后尺黑面,依次讀取上、下絲及中絲讀數(shù)。
    2)轉(zhuǎn)動儀器,照準前尺黑面,依次讀取上、下絲及中絲讀數(shù)。
    3)前尺變紅面朝向儀器,讀取中絲讀數(shù)。
    4)后尺變紅面,儀器照準后尺紅面,讀取中絲讀數(shù)
    2.3技術要求:
    水準測量儀器:DS3水準儀 雙面尺
    水準測量技術要求
    前后視距不等差 前后視距不等差累計差 K+黑—紅 黑紅面高差之差 視線最長距離 中絲最小讀數(shù)值 閉合差以及往返較差
    ——— ————— ≤6mm ≤4mm ——— ——— —————
    2.4內(nèi)業(yè)計算:
    取每測段往返測高差中數(shù)的平均數(shù)作為該測段的高差,如果導線全長閉合差在限差范圍內(nèi),根據(jù)已知高程,算出每一點的高程。
    2.5測量成果:
    表一 普通水準測量記錄手簿
    路線名稱:YL082-1 日期:20101129 天氣:陰 組號:1
    儀器編號:371844 觀測:陳超 記錄:高飄 班級:園林082
    測站編號 點號 方向及
    尺號 水 準 尺 讀 數(shù) 黑+k-紅 平均高差 備注
     黑面 紅面
    1 A 后 1385 6173 -1 -0150
     B 前 1535 6222 0
     后-前 -0150 -0149 -1
    .....................................
    注意兩個限差(等外):
    1、紅黑面讀數(shù)差的絕對值 ≤ 4mm
    2、紅黑面高差之差的絕對值 ≤ 6mm
    表二 水準路線成果整理計算表
    路線形式:YL082-1 班級:園林082 組號:1 姓名:陳超
    點號 距離km 測站數(shù)n 測的高差m 改正數(shù)mm 改正后高差m 高程m 備注
     A 50.000
     1 -0.150 +1 -0.149
     B 49.851
     2 -3.090 +2 -3.088
    .........................
    輔助計算 = -8
     h容=±20 =±53
    成果是否合格?
     < h容
     成果合格,可以改正!
    注:閉合水準路線起點高程假設為50米。
    2.6注意事項:
    1)前后視距相等(在限差內(nèi))。
    2)從后視轉(zhuǎn)為前視時,望遠鏡不得從新調(diào)焦。
    3)讀數(shù)前應消除視差。
    4)當用水準儀瞄準、讀數(shù)時,水準尺必須立直。
    5)每站觀測完畢后,必須及時進行計算,檢核滿足限差要求后才能搬站。
    3、閉合導線距離測量(平面控制):
    3.1觀測路線:位于農(nóng)大本部教學區(qū)北區(qū),點號連接為A—B—C—D—E—F—G—A
    3.2 觀測方法:
     利用經(jīng)緯儀,測釬,皮尺大致找到兩點連線取得數(shù)據(jù)。
    3.3 技術要求:
    經(jīng)緯儀型號:DJ6 經(jīng)緯儀
    測角技術要求:做往返兩個測回,所得數(shù)據(jù)滿足
    3.4內(nèi)業(yè)計算:
    如果在限差范圍內(nèi),就取二次測得距離的平均數(shù)作為往(返)測距離,再取往返測距離的平均數(shù)即為兩控制點之間的距離。
    3.5測量成果:
    表四 距離丈量表
    邊 方向 長度
    平均值
    1 A-B 22.74 26.97 49.71 49.70
     B-A 25.39 24.30 49.69
    2 B-C 24.95 24.50 49.47 49.46
     C-B 25.70 23.80 49.45
    3 C-D 27.60 27.58 55.10 55.14
     D-C 29.10 26.00 55.18
    4 D-E 26.61 25.37 16.20 26.23 94.41 94.41
     E-D 26.23 16.20 25.37 26.61 94.41
    5 E-F 23.24 19.47 42.71 42.71
     F-E 19.47 23.24 42.71
    6 F-G 20.60 17.31 3.95 41.86 41.86
     G-F 17.31 3.95 20.60 41.86
    7 G-A 25.54 22.61 26.15 74.30 74.30
     A-G 22.61 25.54 26.15 74.30
    3.6注意事項:
     1)皮尺盡量拉水平,起始讀數(shù)要為整數(shù)
     2)高差過大時要分段進行
    4、閉合導線水平角測量(平面控制):
    4.1觀測路線:位于農(nóng)大本部教學區(qū)北區(qū),點號連接為A—B—C—D—E—F—G—A
    4.2 觀測方法:
    用經(jīng)緯儀對每一測站利用測回法對同一水平角度連續(xù)觀測一個測回。
    4.4內(nèi)業(yè)計算:
     取上下半測回平均值為一測回角度值,取1個測回的平均值作為該角值,將所有內(nèi)角相加減去理論值180*(n-2)即為角度閉合差,看是否滿足限差。
    4.5測量成果:
    表三 測回法觀測水平角記錄手簿
    日期:20101130 天氣:陰 組號:1
    儀器編號:51374 觀測:陳超 記錄:高飄 班級:園林082
    測站 豎盤位置 目標 水平度盤讀數(shù)
    °′″ 半測回角值
    °′″ 一測回角值
    °′″ 備注
     1 (A)
     盤 左 G 0 00 00 163 09 54 163 10 06
     B 163 09 54
     盤 右 G 179 59 48 163 10 18
     B 343 10 06
     ..................
    注意幾個限差(DJ6測回法):
    1、對中誤差≤ 2mm 2、水準管氣泡偏離誤差≤半格
    3、兩個半測回角值之差 ≤ 36″ 4、各測回角值之差≤ 24″ 5、2c≤ 60″
    6、方向觀測(全圓觀測)歸零差≤ 18″
    4.6注意事項:
    1) 儀器安置的高度要合適,腳架要踩實。在觀測時不要手扶或碰動三腳架,轉(zhuǎn)動照準部和使用各種螺旋時,用力要輕。
    2) 如觀測的兩個目標高低相差較大,更須注意儀器整平。
    3) 對中要準確,測角精度要求越高或邊長越短時,對中要求越嚴格。
    4) 盡量用十字絲交點瞄準測鉛底部。
    5) 一定要按觀測目標的順序記錄水平度盤的讀數(shù),記錄要清楚,發(fā)現(xiàn)錯誤,立即 重測。
    6) 在一個測回的水平角觀測過程中不得再調(diào)整照準部水準管。如氣泡偏離中央太多時,須再次整平儀器,重新觀測。
    5、導線坐標計算及展繪:(見成圖)
    導線形式:閉合導線 班級:園林082 組號:1 姓名:陳超
    點號 觀測值
    °′″ 改正后角值
    °′″ 方位角
    °′″ 邊長
    (m) 坐標增量 改正后坐標增量 X Y 點號
     △X △Y △X △Y
    A +14
    163 10 06 163 10 20 500.000 500.000 A
    .....................
    +39.733 -62.784 +39.708 -62.784
    A +14
    163 10 06 163 10 20 500.000 500.000 A
     285 30 00
    ∑ 899 58 27 900 00 00
     407.580 +0.180 0.000 0 0
    輔助
    計算 = -93″
     h容 =±40
     =±105″
     < h容
     =+0.180
     =0.000
     = =0.18 成果合格!
     = = = <
    表八 導線坐標計算表
    三、碎部測量(測繪地形圖)
    1、測區(qū)概況:
     測區(qū)位于梅嶺腳下農(nóng)大校園內(nèi),道路平整,房屋整齊,環(huán)境優(yōu)美。但是,植被茂密對測量有一定的影響。
    2、外業(yè)數(shù)據(jù)采集:
    2.1碎部測量方法:極坐標法
    2.3公式:
     I=儀器高,v=瞄準高(中絲讀數(shù)),k=100,l=上絲-下絲, =豎直角
    2.4數(shù)據(jù)采集作業(yè)過程:
     本組有六名學生組成,每人輪流勾繪草圖、跑尺、操作儀器,遵循“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和“步步有檢核”的原則,每次作業(yè)順序為:
     1)確定測站點。確定測站點時,要盡量保證大的可視區(qū)域,同時還要有可通視的已知點作為后視。。
     2)架設儀器,建立項目,后視已知點確定零方向并檢核。架設儀器時,腳架的腿間距要適中,以保證平穩(wěn)。對中整平不要踢到腳架,后視已知點時要精確瞄 準,測得數(shù)據(jù)與已有數(shù)據(jù)檢核,通過方可開始測量碎部點。
     3)立吃,測量讀數(shù)。
     4)測站點檢驗與校核。在測量一定點數(shù)后或遷站時,要進行一次測站點檢核。部分數(shù)據(jù)用皮尺測得。
    2.5碎部點的確定:
    表七 碎部點觀測記錄表
    點號 尺間距(m) 目標高(m) 水平度盤讀數(shù)
    ° ′ 豎盤讀數(shù)
    ° ′ 水平距離(m) 高程(m) 備注
    1 0.41 1.2 118 20 91 40 40.97 49.07 A
    2 0.28 1.2 135 40 92 30 27.95 49.04 A
    3 0.46 1.4 72 00 94 30 45.72 46.46 A
    ..............
    3、成圖:
     利用極坐標法描點成圖,部分數(shù)據(jù)用皮尺取得。通過查工具書,使用標準圖例以及表示方法。
    4、注意事項:
    在測量的過程中,碎部點的取舍和測量至關重要,測點過密,造成成圖密集,不該要的要了;測點過少,沒有把握地形的基本要素,因此對于碎部點的確定,就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規(guī)則的地貌應盡量能多測一些點,因為在傳統(tǒng)測圖中一些細小的變化可通過手工來完成,但計算機的模擬是無法比較真實的反映出這些實際地形的。
     2)盡量在測站的可視范圍進行數(shù)據(jù)采集,在通視不良的地方或者需要通過舉高支桿來觀測的時候,則引點到附近設站進行采集數(shù)據(jù),避免由于支桿偏離地形地物點位而帶來的人為誤差。
     3)外業(yè)進行數(shù)據(jù)采集時,一定要實時注意地物地貌的變化,盡可能地詳細記錄。
    4)對于程序中規(guī)定順序繪制的圖塊,如橋梁,廣告牌等,能按其順序進行測量。
    5)人工實地繪制草圖,在草圖上標明點號,每隔10個點和測站互通點號,防止出錯。
     6)量取儀器高。
    7)豎直角調(diào)水平。
    四、實習心得:
    在各位老師們辛勤的安排和指導下完成了為期6周的測量學實習,回顧那6周的實習生活,我覺得我們既要感謝老師們辛勤的指導,也要感謝同學們無私的幫助。在實習中有苦也有樂,有汗水也有收獲,有困難也有幫助。我想最重要的是在實習中我們學到了很多的東西,也有很多的體會,這些東西是我們無法在書本上學到的,下面我將具體談一談我個人的實習體會。
    這次實習不僅是對動手能力的一次提升,更是對理論知識的一次綜合性的鞏固。讓我們深深的體會到了“理論指導實踐,實踐促進理論的發(fā)展”這個道理。雖然測量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但是也要求我們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如果我們沒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就只知道那樣做,不知道為什么那樣做,當我們遇到了類似的其他問題時,我們就不能融會貫通,用其他的方法來解決它。所以我認為理論知識是實踐的前提,我們只有把理論知識學好,才能更好的促進實踐。所以我們要認真的學好理論知識,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理論知識不錯,但動手能力不行,那只能是紙上談兵,對個人的發(fā)展也是不利的,所以我們要多動手,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并在實踐中促進理論知識的鞏固。只有在理論和實踐這兩個過程中相互作用,我們才能更好的掌握理論知識,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
    這次測量學實習不是以個人為單位,而是以組為單位。我將我們的組比作大海,而我們每個組員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如果想要一滴水不干涸,就必須讓這一滴水融入大海,從這個比喻中我們可以看出團結(jié)的力量是偉大的。測量工作也是這樣的,只有我們每個組員團結(jié)起來才能將測量學實習做好。所以說測量學實習結(jié)果的好壞不是由這個組中某個人所決定的,而是由這個組中的每個成員所決定的。只有我們每個人都發(fā)揮各自的聰明才智,通過我們共同努力,我們才能把測量學實習做好。所以我認為團結(jié)精神在測量工作中是很重要的,我們要在以后不斷的培養(yǎng)我們自己的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
    在培養(yǎng)了我團隊精神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我們艱苦樸素的精神,還磨練了我們的意志。每天我們起早摸黑,披星戴月。早晨天還沒亮,我就要抗拒疲勞,大刀破斧的扛著儀器往測區(qū)走。白天在熾熱的太陽下,汗流浹背,出的汗水真的可以用公斤來計算,衣服濕了就來去曬,曬干了再穿上。我們白色的肌膚一天一天的變黑,但是也越來越健康。半晚光線較暗的時候,我們就拖著疲憊的身體往回走。雖然很累,但是我們沒有半句怨言,沒有半點不滿。我相信這將是我們?nèi)松囊还P巨大的財富,我們將受益一生。我也永遠的記住我是一個“地大人”,用“艱苦樸素求真務實”的校訓來指導著我的行動。
    在這次測量實習中,我很幸運的擔任了組長,這給了我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使我了解了怎樣打造一個強有力的團隊,怎樣更好的處理隊友之間的關系,怎樣合理的安排我們的測量工作•••••下面我將談一談作為一名隊長的體會。我覺得作為一名隊長應該身先士卒,只有你帶頭做,隊友們就會自覺的跟著你去做,就不會出現(xiàn)一件事你也不想做我也不想那種現(xiàn)象。組長自己應該帶頭做那些難的工作,不要把難的工作留給別人,要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個道理,只有這樣隊友們才會搶著去抗那些重的儀器,去跑那些“跑尺”比較困難的地方,做那些困難的工作,我們的測量實習才能更好的進行,我們的團隊才會是一個強有力的團隊。在測量工作中,不能出了一點錯就怪這怪那,隊友之間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大家都知道“了解萬歲”,做到了這一點,我們的測量實習才能開心快樂的進行。
    下面我就測量前、測量中、測量后這三個階段,談一談我所遇到的問題和個人的一點點小小的體會和看法。
    在測量之前我們要做好準備工作,作到未雨綢繆、心中有數(shù)。如果我們沒有充分的準備,我們到了測區(qū)后只會是手忙腳亂、束手無策。我記得第一次測水準時,我們組在測量前沒有檢查儀器,結(jié)果到了測區(qū)發(fā)現(xiàn)三腳架連接螺絲掉了,最后還是要回去換,浪費了很多的時間,我認為這就是測量前期儀器檢校工作沒做好的結(jié)果。有的同學在測角過程中問我各測回角度之差的限差是多少,還有的同學在計算的過程中問我角度閉合差的限差怎樣算,我認為這就是在測量前沒有認真閱讀實習指導書的原因。當然還存在很多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做好測量前期工作。比如在測量工作開始前,我們要認真的閱讀實習指導書,了解實習要求、限差要求等等,準備并檢查好儀器,如果有需要并有條件我們還應該檢校儀器;在圖根控制測量前,我們要去“采點”,了解每一個控制點的位子;在地形圖測量前,我們要去測區(qū),了解測區(qū)的大致地形••••••在了解了所有情況并準備好以后,我們要制定實習計劃,以便以后按計劃進行實習。
    在測量過程中,我們要認真的對待每一個步驟,不能因為簡單,而馬馬虎虎,草草了事。雖然每一個步驟都要不斷地重復,但那不是一個簡單的重復,因為當我們不斷的重復著測量的每一個步驟時,我們對測量的每一個步驟就有了深入的了解,從而我們能找到更好并且更適合自己的方法來進行我們的測量工作,這也就是熟能生巧的道理吧。在認真的前提下,我們也要嚴格地遵守測量工作中的每一個步驟,因為每一步都有理論依據(jù)的,這一步為什么在那一步前,另一步為什么在這一不后面,都是理論知識在作指導,只有我們嚴格的按照這個步驟進行測量,我們測量的效率和精度才會更高,一旦測量步驟搞錯或者是步驟的順序顛倒,都可能使測量的精度降低,如果嚴重的話還可能導致測量的結(jié)果錯誤。所以在測量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操作的步驟,注意測量應滿足的限差•••••俗話說“細節(jié)決定成敗”,所以我們在測量的過程中要注意每一個細節(jié)。例如在水準測量中,我們要記得在那些地方要放尺墊,那些地方不要放,要記得在每個測段之間要架偶數(shù)站等等;在地形測量中我們要記得“設站”的時候一定要檢核,在“搬站”之前一定要檢查是否這一站周圍的所有地物都測完了。當然在測量的過程中我們也要有效率,因為只有在一定的效率的情況下,我們才能完成既定的任務。
    在測量完成以后,我們就要對所有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我覺得我們要做到實事求是,絕對不能偽造數(shù)據(jù),現(xiàn)在偽造還不能造成什么嚴重的后果,但當我們進入了社會,一旦偽造了某些數(shù)據(jù),就有可能造成巨大的損失,到那時候后悔也晚了。雖然說我們“測繪人”要以高精度的數(shù)據(jù)回報社會,但也絕對不能偽造,所以從現(xiàn)在起我們要做到實事求是,不偽造測量中的任何一個數(shù)據(jù),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在數(shù)據(jù)處理是我們一定要細心,因為測量數(shù)據(jù)很多,一不小心就會出錯。出錯了我們要從算,還不如以次細心算好。當然我們還要有耐心,不要一算錯了,就發(fā)脾氣,怪這怪那,在也沒有耐心在去算。最后得到了測繪成果,我們要妥善保管。測繪成果是國家的機密,一些重要的成果關系到國家的安全。我們現(xiàn)在的成果可能不是很重要,但是以后就有可能很重要,所以我們要養(yǎng)成妥善保管測繪成果的習慣。
    我覺的這次實習有一個非常好的方面那就是在校內(nèi)。我個人認為,剛開始實習是在校內(nèi),對于我們這些初學者是非常好的,因為我們剛開始對于測量過程、儀器操作還不是很熟悉,測校內(nèi)這些比較規(guī)則的地物是比較容易的。而當我們有了一定的實戰(zhàn)經(jīng)驗以后,我們就可以去測一些比較難一點的。它有利于我們測繪能力的提高。因為校外的地物沒有校內(nèi)那么規(guī)則,還有校內(nèi)沒有什么地貌要測,而校外要測地貌,這就要求我們選擇正確的地形線。校內(nèi)和校外實習相結(jié)合,更有利于我們能力的提高,加深我我們對測量學的理解。
     本次測量學實習令我終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