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三字成語及解釋(2)

字號(hào):

熱門貨 詳解>>
    【成語】:熱門貨
    【拼音】:rè mén huò
    【解釋】:指好銷的貨。
    【出處】:
    【示例】:衛(wèi)生防護(hù)用品成為現(xiàn)在的~。
    【近義詞】:
    【反義詞】:
    【歇后語】:大年夜的蒸糕
    【語法】:作主語、賓語;指好銷的貨
    【英文】
    莽大夫 詳解>>
    【成語】:莽大夫
    【拼音】:mǎng dà fū
    【解釋】:本指漢代揚(yáng)雄,曾為王莽的大夫。后比喻變節(jié)的人。
    【出處】:宋·朱熹《通鑒綱目·漢紀(jì)》:“戊寅五年,莽大夫揚(yáng)雄死?!?BR>    【示例】:這都是潔身自好的志士,可法
    一路哭 詳解>>
    【成語】:一路哭
    【拼音】:yī lù kū
    【解釋】:路:宋代的行政區(qū)域名。在一個(gè)地區(qū)內(nèi),到處是老百姓的哭聲。比喻一個(gè)地區(qū)的百姓因遭受災(zāi)難而痛苦。
    【出處】: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錄·參政范文正公》:“富弼曰��
    使絆子 詳解>>
    【成語】:使絆子
    【拼音】:shǐ bàn zǐ
    【解釋】:摔交時(shí)用腿腳勾住對(duì)方的腿腳使跌倒。比喻用不正當(dāng)手段暗害別人
    【出處】:王朔《枉然不供》:“有文化的人有幾個(gè)不是笑里藏刀、口蜜腹劍,臉上一盆火,腳下使絆
    刎頸交 詳解>>
    【成語】:刎頸交
    【拼音】:wěn jǐng jiāo
    【解釋】:刎頸:割脖子;交:交情,友誼。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
    【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BR>    【示例】:~,相如與廉
    打埋伏 詳解>>
    【成語】:打埋伏
    【拼音】:dǎ mái fú
    【解釋】:比喻隱藏物資、人力或隱瞞問題。也指事先隱藏起來,待時(shí)行動(dòng)。
    【出處】:趙樹理《三里灣》十七:“當(dāng)時(shí)有些社員見他這么說,明知道他是打埋伏,不想要他,經(jīng)過幾
    執(zhí)箕帚 詳解>>
    【成語】:執(zhí)箕帚
    【拼音】:zhí jī zhǒu
    【解釋】:執(zhí):拿。拿著簸箕和笤帚。指要打掃衛(wèi)生。古時(shí)借指充當(dāng)臣仆或妻子。
    【出處】:《呂氏春秋·季秋紀(jì)》:“若此而不可得也,內(nèi)量萬國(guó)不足以傷吳,外事之諸侯不能害�
    文抄公 詳解>>
    【成語】:文抄公
    【拼音】:wén chāo gōng
    【解釋】:指那些剽竊別人作品的人。
    【出處】:
    【示例】:我痛恨那些~的偷竊行為。
    【近義詞】:
    【反義詞】:
    【語法】:作賓語、定語;用于寫作等
    【英文】:plag
    無長(zhǎng)物 詳解>>
    【成語】:無長(zhǎng)物
    【拼音】:wú zhàng wù
    【解釋】:長(zhǎng)物:多余的東西。沒有多余的東西。原指生活儉樸?,F(xiàn)形容貧窮。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王恭)對(duì)曰:‘ 丈人不悉恭,恭作人無長(zhǎng)
    江海士 詳解>>
    【成語】:江海士
    【拼音】:jiāng hǎi shì
    【解釋】:指志在江海不肯做官的隱士。
    【出處】:唐·韓愈《孟生詩(shī)》:“孟生江海士,古貌又古心。”
    【示例】:
    【近義詞】:江海之士
    【反義詞】:
    【語法】:作主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