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字號:

“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教學設計及設計意圖
    教學內(nèi)容 語文版S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下冊2至4頁“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教材與學情分析
    這是根據(jù)臺灣兒童文字作家陳木城先生的散文改編的一篇精讀課文。全文由9個自然段構(gòu)成,作者通過對春雨的聲音、春雨喚醒春天、春雨催發(fā)種子的細致、形象的描寫,說明無私的春雨給人們帶來了美好、和諧、生機和希望,充分表現(xiàn)了自己對春雨、對美好的大自然的無比喜愛和贊美之情。對于春雨,學生并不陌生,它是春天的使者,學生喜歡春雨,對春雨充滿了好奇。作者大量運用了貼切的象聲詞,模擬聲音,使文章讀來極富韻律,同時也能引起學生朗讀的興趣。所以教學本課應該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在充滿詩情畫意的情境中體會春雨的美,在聲情并茂的朗讀中感受文本的美;在主動探究中享受成功的喜悅,在閱讀和創(chuàng)作中體驗學習語文的樂趣。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優(yōu)美的大自然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感受春雨的美好、無私,培養(yǎng)學生熱愛春雨、熱愛春天、熱愛美好的大自然的情感。
     2.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注意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體會句子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自主學習,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會寫“鐵、溝、推、脈、滑、跌、敲、密、撒、演、播、嘗、乳”等13個生字,會認“淅、瀝、篷、叮、溝、蹄、乳”等7個生字,掌握“鐵皮、你推我擠、葉脈、滑下來、跌下來、敲響”等13個詞語。
    教學準備:
    1.課前搜集贊美春雨的圖片、詞語、詩句。
    2.生字卡片。
    3.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交流資料
    1.提問:同學們,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春季)對,春姐姐來了,她給我們帶來了美的禮物,那就是美妙的春雨。(出示春雨的課件)看,這就是春雨,聽,這就是春雨的聲音,滴滴滴,多么動聽?。?BR>    2.揭示課題:春天的小雨滴滴滴(齊讀課題)
    讀了課題,你想到了什么?(學生自由回答)能把你課下搜集到的贊美春雨的圖片或名句,與大家分享一下嗎?(引導學生交流)
    【設計意圖】興趣是好的老師,從學生喜歡的春天入手,自然地引出春雨這個話題。充分體現(xiàn)語文無處不在的教學理念,將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讓學生搜集關于春雨的資料,匯報交流,初步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
    二、 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1.(出示課件)范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聽清生字的讀音。
    2.讓學生自由讀文,畫出生字和自然段,看清字形,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指導學生正確朗讀課文,指名分段讀文,學生評議讀書情況。
    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設計意圖】 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感受課文的語言和節(jié)奏,在互相評價中共同發(fā)展。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邊聽邊思考,正確評價他人。
    三、學習生字 交流方法
    1.出示生字卡片,檢查并糾正生字讀音。
    2.提問:你是怎樣認識這些字的?還有哪些字不認識或者認識起來有困難?指導學生說出識字方法,互相交流。
    3.組詞。注意引導學生區(qū)別形近字或同音字,如“篷”和“蓬”、“啼”和“蹄”等。(可出示課件幫助學生記憶)
    【設計意圖】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jié)合。
    四、引導質(zhì)疑 梳理問題
    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邊讀邊思考,提出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如課文題目上用“滴”字為什么不用“嘀”?為什么說“整片樹木仿佛成了一座音樂廳”?等等。教師歸納、整理,梳理出重點問題,有針對性地教學。
    【設計意圖】《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對課文的內(nèi)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皭垡蛩固挂苍?jīng)說過:“發(fā)現(xiàn)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讓學生學會質(zhì)疑,主動質(zhì)疑,既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一個有效途徑,又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重要方法。
    五、觀察字形 指導書寫
    1.出示要求寫的13個字,指名讀。
    2.觀察:在寫這些字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如:滑、敲、播等字的筆順和與其它形近字的區(qū)別)
    3.師范寫比較難寫的字,學生練寫,每個字寫三個。
    【設計意圖】練字貴在精,而不在多。既要有數(shù)量上的要求,更要有質(zhì)量上的要求。教師要詳細指導寫字的基本筆畫、筆順規(guī)則,要求每一個字、每一個筆畫都要盡量寫好。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營造氛圍
    同學們,你們聽到過春雨的歌聲嗎?你能學一下春雨的聲音嗎?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本冊教材的第一篇課文—--《春天的小雨滴滴滴》。(板書課題)就讓濃濃的春意吹進我們的教室,就讓我們一起聆聽春天的小雨給我們帶來的美妙的歌聲吧?。▽W生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語文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新課開始,通過春雨的聲音引入話題,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融入其中,使學生的思維處于一種亢奮狀態(tài)而積極地參與到語文學習中。
    二、探討交流 理解感悟
    這場雨已經(jīng)下了很久了,我們和作者一起沐浴在春雨中去走一走,聽一聽,看一看吧!同學們小聲讀一讀課文,說說春雨美嗎?美在哪里?可以邊讀邊想邊畫,然后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思考,自讀自悟,在討論交流中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有目的地讀書,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邊讀書邊思考,學會自主學習,學會交流,學會合作,學會探究。教學中應該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教師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
    匯報交流:
    (一)春雨的聲音美。
    提問:哪些自然段寫了雨的聲音?(2-5自然段)這幾個自然段都寫雨的聲音,聽雨的地點有什么不同?
     1.屋前聽雨(第2自然段)
    (1)指名朗讀,其他同學說說聽到了什么?
    (2)捕捉表示聲音的詞,體會小雨滴發(fā)出聲音的不同:“淅淅瀝瀝”“滴滴答答”“叮叮咚咚” “嘩啦嘩啦”。
    (3)同樣是從天而落的雨,為什么會發(fā)出不一樣的聲響?
    (4)抓住“推、擠”這兩個用得好的詞,感受小雨滴的歡快,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并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設計意圖】通過找出春雨落在不同的物體上,發(fā)出的不同聲音,知道因為這些物體本身的質(zhì)地不同,因此發(fā)出的聲音也不同,作者的象聲詞運用得非常準確。通過朗讀,體會作者對春雨的喜愛之情。
    2.林中聽雨(3-5自然段)
    (1)課件出示句子:
    淅淅瀝瀝,啪啦啪啦,嘩啦嘩啦,發(fā)出各種不同的聲音,整片森林就像一座音樂廳一樣。
     a.第二自然段寫雨的聲音,這句話也寫雨的聲音,寫法上有什么不同呢?(體會使用打比方句子的好處)
    b.想象:音樂廳里正在演奏什么曲目呢?
     c.練習朗讀,體會“淅淅瀝瀝”“啪啦啪啦”“嘩啦嘩啦”這些詞的讀法,欣賞春雨的聲音美。
      (2)課件出示句子:
    ●嗵——嗵——嗵!咚——咚——咚!
    ●突然,吹來一陣風,樹葉上的水珠通通跌下來了。嗵嗵嗵!咚咚咚!啪啪啪!
    a,對比這兩句中表示聲音的詞的讀法有什么不同,體會破折號的作用。
    b.說說為什么有的時候讀的舒緩,有的時候讀的急促。
    c.多種方法練習朗讀,在朗讀中注意引導學生正確評價他人。
    (3)為什么說“好像地球就是一面鼓,雨滴們叮叮咚咚的,在把地球敲響”?
    a.學生自己初步理解。
    b.結(jié)合生活實際和影視中看到的畫面,說說什么時候敲鼓?鼓聲一響,給你什么感覺?
    c.理解作者這樣寫表達的對小雨點喜愛的情感。
    3.課件播放春雨飄落的畫面,邊欣賞春雨,邊練習朗讀,感受春雨之美。
    4.配樂朗讀聲音美部分。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課程資源,發(fā)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抓住重點詞句教學,體會句子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讓學生明白:春雨的聲音多而且富于變化,很好聽,所以說它美。它有時調(diào)皮,有時舒緩,有時急促,有時像快慢不同的鼓點……讓學生在朗讀中體驗、感受。
    (二)春雨的形象美。
    聽雨讓我們感受到聲音美,看雨又能帶給我們怎樣的感受呢?請大家繼續(xù)匯報。
    “雨絲細細的,密密的,隨風飄灑,如同輕輕地把種子撒在大地上?!贝河旰芎每矗哉f它美。
    (三)春雨的精神美
    1.課件出示:
    讀句子,注意帶點的詞語,結(jié)合課文想想句子的意思.
    ● 下了春雨,春天就來了。我喜歡春雨,它在樹林里演奏,在大地上播種。
    ●所有的種子都回到大地的床上,讓母親抱它親它教它發(fā)芽。
    讓學生自由讀句子,說說帶點的詞一般都用于哪些事物,這樣擬人寫法的好處是什么。
    2.小結(jié):春雨給人們帶來了好心情,催發(fā)春芽,給樹木花草澆水,壯大河流,滋潤萬物,所以說春雨無私,品質(zhì)美好。
    【設計意圖】緊緊抓住教學目標中“注意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體會句子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這一個教學重點不放,在具體的語境中引導學生學習,培養(yǎng)語感和審美情趣,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學習后一段
    讀了這節(jié),你能體會出作者有什么樣的感情?說說你怎么來表達你的喜愛之情。
    三、感情朗讀 熟讀成誦
    1.配樂朗讀全文,享受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
     2.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能說明選擇本段背誦的理由,能向大家展示。
    【設計意圖】小學階段是人一生中記憶力好的時期,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指導學生朗讀,甚至熟讀成誦,讓學生直接感受語言,積累語言材料,了解多種的語言表達方式,就能學會運用語言文字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抒發(fā)自己的感情,從而發(fā)展語言。
    四、擴展學習 實踐活動
    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說說自己的收獲,或者描繪一下自己見到的春雨。把自己收集到的春天美景的照片或圖片,選一幅配上文字,在教室里舉辦一個“美麗的春天”的展覽,也可以聯(lián)系實際談一點自己的感受。
    【設計意圖】把語文的學習延伸到課外,體現(xiàn)大語文觀的理念,使學生在“用語文”中“學語文”。課內(nèi)與課外是語文能力起飛的“雙翼”,它們相輔相成,無主次之分。應充分利用各種“陣地”使語文活動大有天地,大有作為。新 課 標第 一網(wǎng)
    五、總結(jié)全文 總結(jié)寫法
    1.結(jié)合板書說說春雨美在哪。
    2.總結(jié)寫法:文章把我們帶進了一個聲音的世界,多用比喻、擬人的手法,在寫了春雨的聲音美的同時,還寫出了春雨的形象之美、精神之美,那么作者為什么會寫出這么精彩的文章呢?讀一讀課后的“指南針”,你會有更多的收獲。(提示以后寫文時學習作者的寫法,寫出的文章會更精彩)
    六、板書設計
    1.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聲音美 淅淅瀝瀝 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熱愛春雨
    嗵嗵嗵!咚咚咚!啪啪啪!…… 熱愛春天
    形象美 細細的 密密的 隨風飄灑 熱愛大自然
    精神美 催發(fā)春芽 滋潤萬物 品質(zhì)美好。
    【整體設計意圖】在教學中,緊緊圍繞“春雨美嗎?美在哪里?”這一條主線進行教學。在教學中師生之間是平等的,學生的學習方式從傳統(tǒng)的接受學習向探究學習轉(zhuǎn)變。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引導學生匯報交流,歸納出春雨美在聲音,美在形象、美在精神。朱自清先生認為: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其意義的獲得一半在聲音里頭。教學中始終從“讀”出發(fā),把“讀”貫穿教學全過程,重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創(chuàng)設一定的學習情境,堅持以讀為本,營造書聲朗朗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聲情并茂的朗讀中體會到讀書的樂趣。學生通過朗讀理解課文的重點詞、句的意思,體會句子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領會文章的主旨、神韻、風格,受到熏陶感染。讓學生自由選擇喜歡的段落,熟讀成誦,促進了語言的積累,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或積累來交流感悟,理解認識,讓學生感受美 、欣賞美、愛美,為創(chuàng)造美奠定基礎;也讓學生知道人和自然是一體的,熱愛春雨,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珍愛環(huán)境,從而更加美好地生活。
    【教學評析】這是一節(jié)很親切的課?!洞禾斓男∮甑蔚蔚巍繁旧砭褪且黄庀筘S富,語言極為優(yōu)美的小文,文章充滿了童真與童趣,充滿了靈動之美。這篇教學設計和文章的風格很協(xié)調(diào),無論是導入還是過渡的語言都很優(yōu)美,讓人覺得親切舒服,注重了孩子們的心理感受。
    這是一節(jié)很簡約的課。整個教學設計緊緊圍繞“春雨美嗎?美在哪里?”這一條主線進行教學。這樣簡約型的課堂,老師往往能更加關注動態(tài)的生成,細細挖掘?qū)W生的思維,充分展示師生、生生的互動對話,讓碰撞之花開得更加嬌艷。而這樣清晰明了的設計也會讓學生在學的時候能抓住主線,學的“清晰明了”。
    這是一節(jié)很扎實的課。整堂課教學一直在引導學生通過朗讀理解課文的重點詞、句的意思,體會句子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領會文章的主旨、神韻、風格,受到熏陶感染,對語言文字的訓練扎扎實實。整節(jié)課將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好地結(jié)合了起來。
    ( 作者單位:綏中縣實驗小學 綏中縣教師進修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