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二期中下冊考試試題帶答案

字號:

一、1、磬口(qìng) 脂粉奩(lián)
    朔(shuò)方 胭脂(yān)
    模樣(mú)粘連(zhān)
    2褪 凜 嘻 碌 潤 眷
    3灼灼 消釋 彌漫
    4略 5散文詩《野草》
    6.“北風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BR>    二、(一)7江南的雪滋潤美艷,蘊含著生命,透露著生機。江南的雪,傾注著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懷戀和對美好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8北方的雪“永遠如粉,如沙”“在凜冽的天宇下”“奮飛”“升騰”。這些描寫傾注了作者對北方雪不畏嚴寒,在孤獨中抗爭、奮斗的贊美之情。 9雪羅漢是江南雪天中值得珍藏的記憶,是美的象征。但是它卻很快消融,讓作者感到江南雪的美好是值得留戀的。這樣的描寫還自然引出下文對朔方的雪的壯美的描述和歌頌。
    10北方雪的特質(zhì)之一是孤獨,在這里它還表現(xiàn)為死掉的雨的意思。北方的雪完成升華是與死聯(lián)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獻身,讓他成為雨的精魂——堅強和不屈的精魂。
    11(1)將江南的雪比作“隱約著的青春的消息”和“極壯健的處子的皮膚”,寫出了江南雪的美艷、滋潤和充滿生機的特點。(2)運用聯(lián)想由冬景想到春景,不但突出了江南的雪滋潤美艷、蘊藏生機的特點,而且表現(xiàn)了作者對江南的雪的喜愛之情。(3)比喻,形象生動地描繪了朔方的雪的孤獨與倔強的性格。
    一、積累運用(25分)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熱忱(chén) 淳樸(chún) 童稚(zhì) 緋紅(fěi)
    B.和煦(xù) 豁亮(huò) 殷紅(yīn) 惟妙惟肖(xiào)
    C.拮據(jù)(jū) 發(fā)酵(jiào) 提防(dī) 參差不齊(cī)
    D.汲?。╦í) 熾熱(zhì) 匿名(nì) 稱心如意(chèn)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2分)
    A.不記其數(shù) 冥思暇想 談笑風生 天翻地覆
    B.相形見拙 川流不息 見異思遷 申張正義
    C.再接再厲 義憤填膺 栩栩如生 截然不同
    D.正襟微坐 惟妙惟肖 迎刃而解 自出新裁
    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校園里傳來了駭人聽聞的消息,王剛在今年的作文比賽中獲得全國一等獎。
    B.他盛氣凌人地揚起手往桌子上一拍,霍地站起來,痛斥造假者的狡辯。
    C.試卷的命制要講究適合性,太容易不行,難得讓學生長吁短嘆也不行。
    D.他這個人做事總是毛毛躁躁,這么多題他拖泥帶水地半小時就做完了。
    4.下列填入橫線處的句子語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2分)
     在這里,我明白了大自然施與人類的恩惠,我懂得了陽光雨露如何使樹木在大地上茁壯成長起來;我懂得了鳥兒 , , 。
    A.如何繁衍 如何筑巢 如何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而遷徙
    B.如何筑巢 如何繁衍 如何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而遷徙
    C.如何筑巢 如何遷徙 如何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而繁衍
    D.如何繁衍 如何遷徙 如何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而筑巢
    5.古詩文默寫。(4分)
    (1)亭亭山上松, 。風聲一何盛, ![《贈從弟(其二)》]
    (2)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飛來山上千尋塔,聞?wù)f雞鳴見日升。 , 。(《登飛來峰》)
    (4)無言獨上西樓,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相見歡》)
    6.名著閱讀。(6分)
    (1)《海底兩萬里》是凡爾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______________,第三部是《神秘島》),小說主要講述了_____________號潛艇的故事。作者凡爾納被公認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臉又長又厚又粗獷,頭發(fā)很短,向前蓋著,使額頭顯低,兩只小眼睛深陷在陰暗的眼眶里,嚴峻地盯著別人,鼻子扁闊,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边@是對 的外貌描寫。(1分)
    (3)我國先哲孟子說過“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這在《名人傳》的三位主人公身上得到深刻體現(xiàn),請你以其中一個人為例,說說他是如何在行動中體現(xiàn)孟子這句話的。(要求寫出人名和具體事例,不少于30字)(3分)
    7.綜合性學習。(7分)
    中國郵政于2015年1月10日發(fā)行一枚以“拜年”為主題的特種郵票。仔細觀察這枚郵票,完成下面的任務(wù)。(2015河北)
    (1)用說明的表達方式介紹郵票畫面的主要內(nèi)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從內(nèi)容方面對春聯(lián)“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作簡要賞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理解(45分)
    (一)閱讀下面兩首詩,回答8、9題。(7分)(2015河北)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春 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8.在下面的橫線上填寫相應(yīng)內(nèi)容。(4分)
    (1)“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描繪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繪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9.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表達了詩人由望岳而產(chǎn)生的登臨愿望,充分體現(xiàn)了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B.“家書抵萬金”,形容家中書籍的珍貴。此句寫出了亂離中人共有的一種感受,能夠引起人們的共鳴,因而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C.“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生動細致地描繪了詩人憂愁難解的情狀,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這兩首詩的三、四兩句與五、六兩句都運用了對偶的修辭方法,語意凝練,節(jié)奏感強,富有韻律美,增加了詩歌的表現(xiàn)力。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問題。(8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選自《大道之行也》)
    (乙)唐玄宗以韓休為門下侍郎①,同平章事②。休為人峭直,不干榮利。及為相,甚允③時望。上或?qū)m中宴樂,及后苑游獵,小有過差,輒謂左右曰:“韓休知否?”言終,諫疏已至。上常臨鏡,默默不樂。左右曰:“韓休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嘆曰:“吾貌雖瘦,天下必肥。吾用韓休,為社稷耳,非為身也?!?BR>    (選自《涉史隨筆》)
    【注】①門下侍郎:官職名,為皇帝近侍。②同平章事: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與中書、門下協(xié)商處理政務(wù)之意。③允:符合。
    10.解釋加點的詞語。(2分)
    (1)盜竊亂賊而不作:__________
    (2)上常臨鏡:__________
    11.翻譯下列語句。(4分)
    (1)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用韓休,為社稷耳,非為身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實現(xiàn)大同社會是每個人的愿望。請你結(jié)合(甲)(乙)兩文的內(nèi)容,談?wù)勅绾尾拍軐崿F(xiàn)大同社會。(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問題。(14分)
    人類創(chuàng)造力如何起源
    [加拿大]普林格爾
    ①科學家一直認為直到4萬年前,早期人類因基因突變使人類的認知力產(chǎn)生了突發(fā)性的飛躍。但近年的考古發(fā)現(xiàn),早在20萬年前,人類的創(chuàng)造力便嶄露頭角了。不過,不是進化中突發(fā),而是經(jīng)過“細水長流”般的累積才得以出現(xiàn)的。
    ②長期以來,考古學家都認為,使用符號如語言是現(xiàn)代人認知能力的重要指標,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標志。但近來,研究人員開始在考古記錄中尋找其他現(xiàn)代行為的來源。
    ③20世紀90年代開始,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考古學家沃德利發(fā)掘西布度洞穴并進行了研究。其報告顯示,西布度穴居人于7.7萬年前便開始從木本植物中選擇樹葉制作寢具;樹葉出自一種具有天然防蟲效果的樹,可以驅(qū)防那些目前攜帶致命疾病的蚊子。研究人員在南非其他地區(qū)考古發(fā)現(xiàn),距今10萬年至7.2萬年前,居住在布隆伯斯洞的原始人能制作用于裁剪獸皮衣服的骨錐。這些用具和工具十分簡陋,“但在一個僅由自然物質(zhì)所組成的世界里,想象新事物及將其付諸實現(xiàn)的能力便幾乎成了魔法”。這是創(chuàng)造力形成的歷史視角。
    ④雖然早期人類創(chuàng)造力令人印象深刻,但與現(xiàn)代人在創(chuàng)新的廣度和深度上仍存在巨大差異。到底是怎樣的原因使我們這一種群從遠祖之中脫穎而出呢?這是探究創(chuàng)造力起源的另一維度。
    ⑤物競天擇促使人類形成更大的腦。就腦容量而言,更新期靈長類動物平均450cm3,與黑猩猩相仿;160萬年前的直立人約930cm3;而10萬年前的現(xiàn)代人為1330cm3。在這樣的腦容量下,估計有千億神經(jīng)元在處理信息,在約長1.65萬千米的有髓神經(jīng)纖維中傳遞,穿過1.5×1014個突觸。
    ⑥加利福尼亞大學體質(zhì)人類學家賽門德費瑞通過檢測現(xiàn)代人、黑猩猩的前額皮質(zhì)發(fā)現(xiàn),其中幾個主要分區(qū)在人科進化過程中經(jīng)歷過重新改組。如現(xiàn)代人的額及前額葉皮層(負責實施計劃與組織感覺輸入的部分)在容積上幾乎是黑猩猩的兩倍。并且,此區(qū)域神經(jīng)元間的水平空間增大約50%,給了軸突和樹突更多空間?!斑@意味著大腦能有更復(fù)雜深遠的聯(lián)結(jié),可以處理神經(jīng)元間更為錯綜復(fù)雜的交流。”
    ⑦認知科學家嘉寶認為,當代那些極富創(chuàng)造力的人群,都是優(yōu)秀的幻想者,總會通過以往的某個記憶或想法自然地聯(lián)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這種聯(lián)想有助于觸類旁通,并導(dǎo)致創(chuàng)新思維的突破。且更大容量的大腦意味著更優(yōu)秀的自然聯(lián)想力;擁有數(shù)十億并且空間寬闊的神經(jīng)元的前額葉皮層可以處理更多刺激,有更多神經(jīng)元可以參與特殊片段的處理,擁有更細致的記憶,探索更多潛在刺激間的聯(lián)接。目前,嘉寶正通過計算機模擬大腦是如何在分析與聯(lián)想模式之間進行切換,并終幫助人類走出認知萌發(fā)期,學會從新角度看待事物,從而讓大腦產(chǎn)生創(chuàng)造力?!皟H僅擁有更多神經(jīng)元是不夠的”,“人必須將大腦灰質(zhì)的用途發(fā)揮到極致”。
    ⑧大約在10萬年前左右,我們祖先的思維就已經(jīng)猶如一個干燥的火絨盒,等待著合適的社會環(huán)境將其點燃。蘇黎世大學的克里斯托夫發(fā)現(xiàn),在一個行軍蟻窩旁,一只雌猩猩拾起一根細枝,將其一端插入松軟的土中,擋住巢穴入口,等待兵蟻出來。當蟻群爬滿細枝10厘米長度時,她便將細枝拔出,熟練地將上面的螞蟻吃掉。黑猩猩會使用簡單的工具,但不能將知識上升為先進科技,也不會在使用工具基礎(chǔ)上提高,如制作新的工具。而現(xiàn)代人每天都在汲取他人的思想、經(jīng)驗,并加入自己的創(chuàng)新,直到獲得一個全新、復(fù)雜的事物。比如說,沒有一個人能掌握便攜式電腦中所有的復(fù)雜科技,這些科技成果來自好幾代發(fā)明者的才思積累。人類學家將這種技術(shù)的積累稱為“文化棘輪效應(yīng)”。它首先要求人們將知識代代相傳,直到有人能想到改進方法。倫敦動物行為學家劉易斯•迪安通過研究揭示了為什么人類有創(chuàng)造力而黑猩猩沒有:擁有認知能力,故我們的祖先能輕而易舉地將知識傳遞給別人。
    ⑨不止如此,倫敦大學進化遺傳學家馬克•托馬斯,從4萬年前生活于歐洲的晚期智人達到創(chuàng)新高峰這個事實得出結(jié)論,采獵群體的規(guī)模越大,孕育出新科技的可能性就越大。在大群體內(nèi),越是經(jīng)常與他人接觸溝通的人,越有可能學到和獲得新發(fā)明。倫敦大學的考古學家考沃德研究2012年考古發(fā)現(xiàn),認為由于大約7.1萬年前南非由人口密度增長而帶來了技術(shù)復(fù)興,并得出結(jié)論“像病毒一樣,文化創(chuàng)新需要特定的社會環(huán)境加以推動”。這是創(chuàng)造力產(chǎn)生更為重要的原因。
    13.本文從哪幾個角度闡述了人類創(chuàng)造力的起源問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⑥⑦兩段的順序能否調(diào)換,為什么?(4分)
    15.簡要概括“文化棘輪效應(yīng)”產(chǎn)生的條件。(4分)
    16.舉例說明本文運用的一種說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
    (四)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題。(16分)
    滴水之恩
    紫紅色的天空漸漸變得暗黑。我握著桑木棍,孤單地走在山路上。
    我是搭趕集的車來到這個地方的,去尋找據(jù)說矗立在附近田野中的古塔。當我在陌生的鄉(xiāng)間找到青麥田里殘存的白色古塔,再回到先前下車的小街時,集市早已散了。
    街角涼粉攤前頭裹苗帕的老婦人的回答叫我失望:“公交車下午一點以后就沒有了,要是你早些到,還可以搭擺攤的貨車?!?BR>    這會兒,什么車也沒有了。
    “在那里住一晚,明早再搭車走嘛?!崩蠇D人指指對面一家寫著“迎賓旅館”的木樓對我說。
    但我無論如何也得趕回去,明早還有事呢。
    走三十多里路是沒有問題的,只是我根本不認得返回的路。
    老婦人指點我沿這條路一直朝東走,別走岔路就可以走回去了?!靶⌒膯?,這個季節(jié)山里有蛇?!彼樖挚诚乱唤厣D局f給我。
    雷聲從遠處沉沉地壓過來,閃電把天邊的烏云撕開一道耀眼的裂縫。
    我一邊走一邊看有沒有經(jīng)過的車可搭。一輛卡車嘶吼著爬上山坡,我拼命揮手,車從我身邊呼地開了過去。
    山下溝坳里,幾戶人家的窗格透出昏黃的燈光來。雷聲越滾越近,大雨說不準什么時候就會瓢潑而下。我只得加緊步子,同時擔心蛇會突然從路邊草叢中鉆出。
    終于又有一輛小拖車開過來,這次被我攔下了。沒想到,司機竟會是那個人。
    去年夏天在馬山,有一天將散集時,我在街上閑逛,看見了他。
    當時,他衣衫不整地斜靠在土墻根下,胡須很長,頭發(fā)蓬亂,一副潦倒落魄的樣子。他的面前并沒有放乞討錢幣的碗,但我確信,他一定是又渴又餓了。
    幾步之外有個茶水攤,我去買了一杯水一塊糕遞給他。他無神的眼睛并沒有因我的熱心而閃亮,他甚至不抬眼看一看便自顧自吞食起來。“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該去了?!蔽译S口勸了他一句,便走開了。
    幾個月過去了,雖然眼前這個人整潔而精神,但我還是認出了他。
    “去馬山嗎?”我焦灼地問。
    “去馬山?”他遲疑了一會兒,讓我上了車。
    小拖車顛簸著,他燃著的煙頭,紅紅的亮點忽明忽暗。
    “你是馬山人?”他問。
    “不是,我在那兒見習。”
    他有點失望:“我倒曾遇到過一個馬山人呢,那真是個好人?!?BR>    “你去過馬山?”
    “去過。”
    話題斷了,黑暗中,他似乎笑了笑。開始下雨了,豆大的雨點叩打著車窗。
    他忽然說:“說起來那次去馬山,怪難為情的。那時我賭輸了,輸?shù)镁?,被攆出來,流落到馬山。有個人給我水喝,給我東西吃,可惜我不認得她,要不,真得好好謝她。”
    “就為了那個人送你一點水一點吃的嗎?”
    他不屑地看我一眼:“你不懂,那時候我心灰意冷,沒臉回家,她勸我‘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該去了’。我聽了她的勸告,回家了。后來再也不賭了。我真的很感謝她,要不是她那一杯水一塊糕一句話,我現(xiàn)在還不曉得會怎樣呢。”
    我心中有掩飾不住的喜悅,想不到那件小事會對他幫助那樣大。
    他沒有認出我來。我決定不提看見他潦倒情形的就是我。每個人都有尊嚴,我要讓他擁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樂和自豪。
    “我也很感謝你,要不是搭上你的車,這會兒我還在山路上挨雨淋呢!”
    他聽了果然高興:“其實你也不用謝我,要謝就謝那個給我水喝的人。那次之后,我才曉得,人有時候是多么需要旁人幫一把?!?BR>    “馬山到了!”他剎住車。
    “謝謝你啊,下車來喝杯熱茶,歇會兒吧?!?BR>    他一邊倒車一邊說:“我還得趕回去運貨呢——本來,我的車是不到馬山的。”
    (作者:唐敏。有刪改)
    17.請按事情發(fā)生的先后順序概述“我”和“他”之間的故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頭裹苗帕的老婦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請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從情節(jié)和主題兩個角度進行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的“我”是個什么樣的形象?請簡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聯(lián)系全文,簡要分析結(jié)尾的妙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寫作(50分)
    21.請以“愛”為話題,按要求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內(nèi)容具體,有真情實感;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凡涉及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字母代替;④不得抄襲。
    參考答案
    1.C(A.“緋”讀fēi;B.“殷”讀yān;D.“熾”讀chì。)
    2.C(A.記—計,暇—遐;B.拙—絀,申—伸;D.微—危,新—心。)
    3.C[A.駭人聽聞: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多指社會上發(fā)生的壞事)。含貶義,與語境不符。B.盛氣凌人:傲慢的氣勢逼人。形容傲慢自大,氣勢逼人?,F(xiàn)在一般用作貶義,與語境不符,應(yīng)該用具有褒義的詞語。D.拖泥帶水:形容說話、寫文章不簡潔或做事不干脆。用在這里不符合語境,句子的意思是做題快。]
    4.B(本題實際上是考查句子排列。要解答句子排列題,我們首先要觀察所給句子是議論性文段、抒情性文段,還是記敘性文段;然后分析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關(guān)系;后將排好的句子通讀一遍,看讀起來是否順口,銜接是否恰當。)
    5.(1)瑟瑟谷中風 松枝一何勁 (2)無為在歧路 兒女共沾巾 (3)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緣身在高層 (4)月如鉤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解析:本題考查對課文中古詩詞的背誦情況,本題屬于直接型默寫,只要平時多記多背就會寫出來,注意不要寫錯別字。
    6.(1)《格蘭特船長的兒女》 諾第留斯 現(xiàn)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 (2)列夫•托爾斯泰 (3)示例:貝多芬不僅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而且一直患有重病,后來發(fā)展到耳朵失聰??墒沁@位自尊心極強的音樂家仍然相信,“誰也無法戰(zhàn)勝我,我要死死扼住命運的咽喉”。他憑著超凡的毅力和奮斗精神,從事音樂創(chuàng)作,寫出《第九交響曲》等傳世之作。 解析:本題考查對名著的了解。只要讀過課本中的“名著導(dǎo)讀”便很容易作答。要注意課下自己多閱讀課內(nèi)所涉及的名著。
    7.(1)示例:這枚郵票畫面的主體是兩個可愛的卡通兒童拜年形象。人物兩邊是門墩和春聯(lián),背后是兩扇打開的大門。門內(nèi)有一方照壁,照壁上貼著羊形象的年畫,中間是一個“福”字。(能夠運用說明的表達方式;內(nèi)容要圍繞“兒童拜年、春聯(lián)、‘?!帧比齻€關(guān)鍵點說明,意思對即可)
    (2)示例:這副春聯(lián)表現(xiàn)了辭舊迎新、春回大地的情境,表達了人們對增壽添福的期盼和祝愿。(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1)本題已經(jīng)明確要求“用說明的表達方式介紹”,要抓住畫面中人物的動作、表情以及人物周圍的環(huán)境進行說明介紹,在說明時,好按照先主后次的順序和空間順序。(2)本題要求從內(nèi)容的角度進行賞析,結(jié)合畫面內(nèi)容以及對聯(lián)的含義,可以看出人們對增壽添福的期盼和祝愿。
    8.(1)泰山神奇秀麗、高大雄偉 (2)國都殘破、亂草叢生(意思對即可)
    解析:(1)“造化鐘神秀”是說泰山秀美無比,仿佛大自然將一切神奇秀麗的景色都聚集在這里了,一個“鐘”字生動有力?!瓣庩柛罨钑浴?,突出泰山的高聳挺拔,高得把山南山北分成光明與昏暗兩個天地。“割”字形象貼切,賦予矗立的大山以生命力。(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遍_篇即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一個“破”字,使人觸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令人滿目凄然。詩人在此明為寫景,實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為全詩營造了氣氛。描繪詩中展現(xiàn)的畫面,應(yīng)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xiàn)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象加以再創(chuàng)造,語言力求優(yōu)美。
    9. B(詩中的“家書”是家信的意思,“抵萬金”寫出了家書的珍貴,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表達了對妻子兒女的強烈思念。這是人人心中都會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產(chǎn)生共鳴,因而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10.(1)興起 (2)面對 解析:(1)“作”是課內(nèi)文言文詞語,可聯(lián)系日常所學,仔細回憶注釋解答。(2)“上常臨鏡”中的“臨”是課外文言文詞語,可結(jié)合課內(nèi)文言文中含有“臨”的語句思考。
    11.(1)因此人們不單奉養(yǎng)自己的父母,不單撫育自己的子女。(2)我重用韓休是為了國家,不是為了我自己。(意思對即可) 解析:翻譯第(1)句,注意“故”“親”“子”的意思。其中句中第一個“親”和“子”,都用作動詞,“以……為親”“ 以……為子”的意思。翻譯第(2)句,注意“社稷”“身”的意思。翻譯的句子要通順,重點詞語不要漏譯。
    12.示例:圍繞“善于納諫,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天下為公”中的任意一點來談即可。 解析:(甲)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乙)文“吾用韓休,為社稷耳,非為身也”,這幾句話提示了兩篇短文的主要內(nèi)容,可以圍繞其中的一點來談,要適當展開。如可以圍繞“天下為公”談,先簡要指出實現(xiàn)大同社會必須做到“天下為公”,然后闡述該怎樣做到“天下為公”,以及這樣做的意義等。
    附課外文言文參考譯文:
    唐玄宗任用韓休做門下侍郎、同平章事。韓休為人嚴峻剛直,不求取名譽權(quán)勢。等到擔任宰相后,(所作所為)很符合當時民心。唐玄宗有時在宮中宴飲歡樂,或在苑中打獵游玩,偶爾玩得過度,就對左右的人說:“韓休知道不知道?”話剛說完,勸諫的文書就遞上來了。唐玄宗常常對著鏡子默不作聲,左右的人說:“韓休擔任宰相以后,陛下的容貌和以前相比清瘦多了,為什么不罷免他?”唐玄宗嘆息說:“我的容貌雖然清瘦,天下一定豐饒了許多。我重用韓休是為了國家,不是為了我自己?!?BR>    13.①久遠的歷史(或歷史學角度)。②人腦的進化(或生物學角度)。③知識的傳承(或社會學角度)。 解析:本題考查概括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文章①~③段,從歷史的角度闡述人類創(chuàng)造力的起源;第⑤~⑦段是從生物學上人腦的進化角度來寫的;第⑧⑨段是從社會學的角度來寫的。
    14.不能。第⑥段說明現(xiàn)代人大腦主要分區(qū)在進化上的生理特點,第⑦段闡述這種大腦的思維功能,前者是后者的基礎(chǔ)條件,兩者有邏輯上的先后關(guān)系,不能調(diào)換。 解析:本題考查說明文的順序——邏輯順序。第⑥段說明大腦進化上的生理特點,第⑦段講大腦的思維功能,第⑥段是第⑦段的前提和基礎(chǔ),沒有前提基礎(chǔ),思維功能也就無從談起,所以不可調(diào)換。
    15.①擁有認知能力,將知識代代相傳,并加入自己的創(chuàng)新;②經(jīng)常與他人接觸溝通,有特定社會環(huán)境的推動(或群體的規(guī)模越大,孕育出新科技的可能性就越大)。 解析:第一個條件比較好找,緊接著“文化棘輪效應(yīng)”出現(xiàn);“不止如此”說明第⑨段是對上文內(nèi)容的繼續(xù)闡述,所以第二個條件應(yīng)該從第⑨段中尋找,從本段中兩個“得出結(jié)論”可以判斷,得出的結(jié)論就是第二個條件。)
    16.(示例一)如第⑤段說明人類腦量的變化時,運用列數(shù)字,具體準確地說明了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形成了更大的腦,令人信服。
    (示例二)如第⑥段說明人類大腦主要分區(qū)在經(jīng)歷重新改組時,以現(xiàn)代人和黑猩猩為例,并進行比較,具體、準確、突出地說明了現(xiàn)代人進化的生理特點。 解析:說明文中常用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列數(shù)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等。找到文章中運用某一說明方法的句子,指出其運用的說明方法,然后結(jié)合文章具體內(nèi)容分析其作用。如第⑤段運用了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第⑥段運用了舉例子、作比較的說明方法等。)
    17.幾個月前,他流落到馬山,“我”給他買水買糕,勸他回家?!拔摇痹诓叫蟹祷氐纳铰飞希『脭r到他的車。他沒認出“我”,給“我”講了幾個月前在馬山發(fā)生的事,認為那次受到的幫助改變了他。到馬山后“我”才知道他是專程送“我”的。(意思對即可。) 解析:本文寫了一個受人恩惠施愛他人的故事。故事的起因:幾個月前,他流落到馬山,“我”給他買水買糕,勸他回家。故事的經(jīng)過:“我”在步行返回的山路上,恰好攔到他的車,他沒認出“我”,對“我”說在馬山的經(jīng)歷改變了他。故事的結(jié)果:車到馬山,“我”才知道他是專程送“我”的。
    18.①情節(jié):交代“我”面臨的困境,寫出“我”步行返回的原因,為故事情節(jié)的展開做鋪墊。②主題:老婦人充滿善意的言行,表現(xiàn)了她對陌生人的友善與關(guān)愛,使主題更豐厚。(意思對即可。) 解析:老婦人的話語不多,一是告訴“我”“沒有車”,這交代了“我”面臨的困境,同時寫出了“我”步行返回的原因,為下文路上遇到他做了鋪墊;二是告訴“我”旅館的地點,然后指點“我”返回的路線及路上的注意事項,這表現(xiàn)了她對陌生人的友善與關(guān)愛,使本文的主題更豐厚。
    19. ①善良,有愛心,樂于助人:為潦倒的他買水買糕,并勸他回家。②細心體貼,尊重他人:沒有言明“我”曾幫助過他,維護他的尊嚴,讓他擁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樂和自豪。(意思對即可。) 解析:從“幾步之外有個茶水攤,我去買了一杯水一塊糕遞給他”“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該去了”等話語中,可見“我”是一個善良、富有愛心、樂于助人的人;從“我決定不提看見他潦倒情形的就是我。每個人都有尊嚴,我要讓他擁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樂和自豪”等話語中,可見“我”是一個尊重別人、心存善念、細心體貼的人;從“謝謝你啊,下車來喝杯熱茶,歇會兒吧”等話語中,可見“我”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20.①點明他是雨夜專程送“我”的,更突出他的善良和愛心,使人物形象更鮮明。②突出受人滴水之恩,便涌泉相報、回饋社會的主題。③故事這樣結(jié)尾,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更具藝術(shù)表現(xiàn)力。④戛然而止,給讀者留下回味的余地。(意思對即可。) 解析:內(nèi)容上,文章結(jié)尾他“倒車”的動作以及話語,表明了他是專程來送“我”的,突出了他的善良;而他的言行,源于他受到的“滴水之恩”,可見結(jié)尾又突出了本文“回饋社會”的主題。從構(gòu)思的角度,這樣的結(jié)尾,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增加了文章的藝術(shù)美;戛然而止的留白技巧,給讀者留下無限的回味空間。
    21.寫作指導(dǎo):這是一道話題作文。“愛”的內(nèi)涵很廣,可以切入的角度也很多,可以寫對家人的愛,對朋友的愛,對國家的愛,也可以寫對“愛”的理解,但在選擇文體時要注意選擇自己比較擅長的文體來寫。
    例文:
    愛的奏鳴曲
    讀了《“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文章后,我掩卷沉思,豁然開朗:父母的愛都是一樣的,只是表達方式不同而已。
    初讀父親訓斥巴迪這一段時,我真替巴迪打抱不平,他的父親太苛刻了。但是,當我理解這篇文章后,我又羨慕巴迪有這樣的雙親。母親的一句“精彩極了”,是巴迪靈感和創(chuàng)作的源泉,是巴迪前進的動力;父親的一句“糟糕透了”,是對巴迪的一種警醒、一種鞭策。
     我的生活中就有這樣一對父母。
    一天,老師發(fā)下單元考試卷,“噢,天哪!倒霉透了!”我又考得不好。
     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回到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把作業(yè)做完,像小偷似的把卷子偷偷放在了媽媽的書桌上,然后等著狂風暴雨的到來。
    吃飯了,我安安靜靜,不說一句話。這一“不尋?!钡呐e動引起了爸爸、媽媽的懷疑。
    爸爸首先發(fā)現(xiàn)了我的“小秘密”,他怒氣沖沖地把躲在廁所里的我“拎”了出來。于是一場“老鷹訓小雞”的好戲開演了。
     “考這么點分,你在干什么?我讀五年級的時候不是考第一就是考第二,哪兒有你這么差的成績!你對得起誰?你對不起我可以,但你不能對不起你媽??!……”
    我嘀咕了句:“真啰唆,比老媽還老媽。”
     這下更加激怒了老爸,老爸越說聲音越響:“你還頂嘴!大人說一句你還敢頂十句是不是……”
     媽媽見爸爸火氣越來越大,上前把我拉了過去。
     媽媽和藹地跟我說:“這里為什么扣分呢?你仔細想想,這兒該怎么填才對呢?這道題你究竟是馬虎大意,還是不會做呢?你明白該用什么樣的方法來解嗎?”后,媽媽還不忘囑咐我:“以后你可要仔細點,爭取考個好成績!”
    你們看,這是不是我家的嚴父慈母呢?其實,我知道他們都是愛我的,我也明白,無論嚴愛還是慈愛,他們都是為著同一個目的,希望我將來有出息。
     點評:本文作者以自己所讀的《“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文章入筆,寫了“我”的父母也像文章中的父母一樣是嚴父慈母。本文生活氣息十足,沒有脫離生活實際。語言樸實,人物的語言、語氣等符合人物的性格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