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聽錄音,畫圖
聽錄音畫圖的方法事通過訓練培養(yǎng)學生空間定位能力和想象能力,關于指路的對話和短文等比較適合用此方法。
教師讓兩名學生到黑板上畫圖,其他學生準備好筆和紙,第一遍預聽內(nèi)容,第二遍開始畫畫,第三遍檢驗“畫作”,然后全班一起進行評價。
2、聽后判斷正誤或回答問題。
此題通常為短文或?qū)υ?,主要培養(yǎng)學生通過聽來抓主要信息的能力,適合有一定詞匯量和分析理解能力的學生訓練。
3、聽錄音補充留言條等
教師選用部分應用文體作為聽力材料,如留言條、書信等,既培養(yǎng)學生信息轉換能力,又強化四會技能相互滲透,即聽是說和寫的基礎,說和寫是聽的提高。
(三)、聽寫法
聽寫是訓練聽力的有效方法。從字母、單詞到句子、短文都可做聽寫練習,學生只有全神貫注地聽,聽清其意,才可能寫正確。小學英語聽寫訓練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學生既可聽錄音寫,也可聽老師或同學說的內(nèi)容去寫。題型有聽音判斷、聽音填空、聽音完成句子、聽音選擇、聽音回答問題等。為了不影響小學生學習英語的氣氛,聽寫練習好在鞏固課、復習課或綜合課的鞏固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要限制聽寫時間,講究檢查方法,掌握聽的效果,培養(yǎng)學生自學自檢的習慣。
四、講究聽力策略
(一)、 課堂訓練的策略
1、緊抓要點
即抓住主要內(nèi)容和主題思想,避開無關內(nèi)容,而集中注意力于一些特定的信息,諸如特定的人物、數(shù)字、顏色、時間、場合、事件等。這是聽力訓練中的一項重要技能。在聽的過程中,不要期望學生什么都聽懂,這是不必要的,而且,這對于小學生來說,也是很難達到的。作為教師,要指導學生克服每個詞平均分配注意力的錯誤情況。
2、學會預測
預測是聽力理解過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教師要訓練學生根據(jù)課文標題進行預測、根據(jù)圖片進行預測、根據(jù)所聽的主題句進行預測、根據(jù)談話人的身份、談話地點進行預測等。
3、培養(yǎng)正確聽的習慣
聽的練習要做到有目的、有計劃、有要求。訓練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仔細的好習慣。做到開口前要先聽、學習新課的過程不忘聽、在復習鞏固環(huán)節(jié)中適當聽、課余時間經(jīng)常聽。其次,就是用英語思維的習慣。由于受到母語的影響,許多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往往將聽到的東西譯成漢語,用漢語進行思維理解,而缺乏用英語直接思維的習慣,不能做到邊聽、邊理解、邊記憶。對此,教師要通過循序漸進的訓練,讓學生把理解了的信息聯(lián)系起來,并且將全文的要點通過這些聯(lián)系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
(二)、充分調(diào)動非智力因素的策略
非智力因素一般指情感、興趣、注意力、意志等。在聽力上則表現(xiàn)為學習情緒,學習態(tài)度等。這些因素并不直接介入學習,但起著激發(fā)、調(diào)節(jié)和推動學習的作用。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形成堅強的意志品質(zhì)——“我一定要學好” 。學生成長的過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相輔相成的過程。同一年齡階段的學生智力水平并無多大的差異。這些學生取得不同的成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的非智力因素。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應當有意識地加強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開發(fā),讓他們擁有正確的學習動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堅強意志,從而讓學生從“我想學”,“我要學”,“我會學”,進而深化到“我一定要學好”。教師會心的微笑、適時的表揚和鼓勵都可以使學生增添無比的自信。只有當學生樹立起自信心,具有了堅強的意志品質(zhì)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時,學生才能真正從機械被動的學習中解放出來,變被動學習為生動活潑的主動學習。
總之,提高聽力技能的方法很多,根本途徑在于多聽并會聽。多聽,需要教師幫助提供好的聽力材料及保證足夠量的訓練;會聽,需要教師教會學生有效的方法,不斷改進教學策略。
聽錄音畫圖的方法事通過訓練培養(yǎng)學生空間定位能力和想象能力,關于指路的對話和短文等比較適合用此方法。
教師讓兩名學生到黑板上畫圖,其他學生準備好筆和紙,第一遍預聽內(nèi)容,第二遍開始畫畫,第三遍檢驗“畫作”,然后全班一起進行評價。
2、聽后判斷正誤或回答問題。
此題通常為短文或?qū)υ?,主要培養(yǎng)學生通過聽來抓主要信息的能力,適合有一定詞匯量和分析理解能力的學生訓練。
3、聽錄音補充留言條等
教師選用部分應用文體作為聽力材料,如留言條、書信等,既培養(yǎng)學生信息轉換能力,又強化四會技能相互滲透,即聽是說和寫的基礎,說和寫是聽的提高。
(三)、聽寫法
聽寫是訓練聽力的有效方法。從字母、單詞到句子、短文都可做聽寫練習,學生只有全神貫注地聽,聽清其意,才可能寫正確。小學英語聽寫訓練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學生既可聽錄音寫,也可聽老師或同學說的內(nèi)容去寫。題型有聽音判斷、聽音填空、聽音完成句子、聽音選擇、聽音回答問題等。為了不影響小學生學習英語的氣氛,聽寫練習好在鞏固課、復習課或綜合課的鞏固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要限制聽寫時間,講究檢查方法,掌握聽的效果,培養(yǎng)學生自學自檢的習慣。
四、講究聽力策略
(一)、 課堂訓練的策略
1、緊抓要點
即抓住主要內(nèi)容和主題思想,避開無關內(nèi)容,而集中注意力于一些特定的信息,諸如特定的人物、數(shù)字、顏色、時間、場合、事件等。這是聽力訓練中的一項重要技能。在聽的過程中,不要期望學生什么都聽懂,這是不必要的,而且,這對于小學生來說,也是很難達到的。作為教師,要指導學生克服每個詞平均分配注意力的錯誤情況。
2、學會預測
預測是聽力理解過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教師要訓練學生根據(jù)課文標題進行預測、根據(jù)圖片進行預測、根據(jù)所聽的主題句進行預測、根據(jù)談話人的身份、談話地點進行預測等。
3、培養(yǎng)正確聽的習慣
聽的練習要做到有目的、有計劃、有要求。訓練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仔細的好習慣。做到開口前要先聽、學習新課的過程不忘聽、在復習鞏固環(huán)節(jié)中適當聽、課余時間經(jīng)常聽。其次,就是用英語思維的習慣。由于受到母語的影響,許多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往往將聽到的東西譯成漢語,用漢語進行思維理解,而缺乏用英語直接思維的習慣,不能做到邊聽、邊理解、邊記憶。對此,教師要通過循序漸進的訓練,讓學生把理解了的信息聯(lián)系起來,并且將全文的要點通過這些聯(lián)系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
(二)、充分調(diào)動非智力因素的策略
非智力因素一般指情感、興趣、注意力、意志等。在聽力上則表現(xiàn)為學習情緒,學習態(tài)度等。這些因素并不直接介入學習,但起著激發(fā)、調(diào)節(jié)和推動學習的作用。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形成堅強的意志品質(zhì)——“我一定要學好” 。學生成長的過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相輔相成的過程。同一年齡階段的學生智力水平并無多大的差異。這些學生取得不同的成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的非智力因素。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應當有意識地加強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開發(fā),讓他們擁有正確的學習動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堅強意志,從而讓學生從“我想學”,“我要學”,“我會學”,進而深化到“我一定要學好”。教師會心的微笑、適時的表揚和鼓勵都可以使學生增添無比的自信。只有當學生樹立起自信心,具有了堅強的意志品質(zhì)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時,學生才能真正從機械被動的學習中解放出來,變被動學習為生動活潑的主動學習。
總之,提高聽力技能的方法很多,根本途徑在于多聽并會聽。多聽,需要教師幫助提供好的聽力材料及保證足夠量的訓練;會聽,需要教師教會學生有效的方法,不斷改進教學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