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期中質(zhì)量檢測試題

字號:


    一、填空:(每空1分,共33分)
    1、11厘米=( )( ) 米 53分=( )( ) 時 27千克=( )( ) 噸
    2、方程3X=7.2的解是( ),那么2X+3.5=( )。
    3、 有12枝鉛筆,平均分給6個同學,每枝鉛筆是鉛筆總數(shù)的( )( ) ,每人分得鉛筆總數(shù)的( )( ) 。
    4、把3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全長的( )( ) ,每段是( )( ) 米。
    5、一根5米長的鋼材重13千克,平均每千克長( )( ) 米,平均每米重( )( ) 千克。
    6、分母是5的大真分數(shù)是(  ), 小假分數(shù)是(  ),小帶分數(shù)是(  )。
    7、 12和42的公因數(shù)有( ),它們的小公倍數(shù)是( )。
    8、自然數(shù)A=B-1,A和B的小公倍數(shù)是( ),大公因數(shù)是( )。
    9、育紅小學五年級(1)班學生人數(shù)在45~60之間。參加植樹活動時,如果每6人一組或8人一組都剛好分完而無剩余。這個班有( )人。
    10、一節(jié)課的時間是23 小時,把( )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 )份,一節(jié)課相當于這樣的( )份。
    11、在下圖的 中填上適當?shù)臄?shù),直線上面填假分數(shù),下面填帶分數(shù)。
    12、 湖濱公園菊花的盆數(shù)是月季花的4.5倍,月季花有x盆,月季花和菊花一共有( )盆,月季 花比菊花少( )盆,當χ=50時,菊花有( )盆。
    13、 要統(tǒng)計一到六年級星期五借圖書的本數(shù)可選用( )統(tǒng)計圖;要統(tǒng)計一個月來某個年級每周借書量的變化情況應(yīng)選用( )統(tǒng)計圖。
    14、 的分數(shù)單位是(  ),有(  )個這樣的分數(shù)單位,至少再加上(  )個這樣的分數(shù)單位是小的質(zhì)數(shù)。。
    二、判斷。(每題1分,共6)
    1、“五(1)班學生中男生占59 ”,把男生看作單位“1”。 ( )
    2、假分數(shù)的值都大于1。( )
    3、把3塊餅平均分給5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得1塊餅的35 。 ( )
    4、 兩個自然數(shù)的大公因數(shù)肯定比這兩個數(shù)都小。( )
    5、 比 的分數(shù)單位大。( )
    6、 44-X=12,方程的兩邊可以同時加X,方程的解不變。( )
    三、選擇題。(每題1分,共8分)
    1、把一根繩子對折三次后,這時每段繩子是全長的( )。
    A、12 B、13 C、16 D、18
    2、 李明比張華大,李明今年x歲,張華今年y歲。10年后,張華比李明小( )歲。
    A 10 B x¬-y C x¬-y+10
    3、兩個數(shù)的大公因數(shù)是15,小公倍數(shù)是90,這兩個數(shù)一定不是( )。
    A 15和90   B 45和90   C 45和30
    4、如果a=4b,(a、b都是不為0的自然數(shù)),那么a和4的小公倍數(shù)是( ),大公因數(shù)是( )。 A.4 B.a C.b D.ab
    5 、一個自然數(shù)的倍數(shù)總是( )它的因數(shù)。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小于
    6、小明把6X-8錯寫成6(X-8),結(jié)果比原來( )
    A、多8 B、少8 C、少40 D、多32
    7、 9X 是假分數(shù) ,X有( )種可能。
    A、8 B、9 C、無數(shù) D、10
    8、 “1×3×5×……×99×2”的積是( )
    A 、奇數(shù) B、素數(shù) C、偶數(shù) D、質(zhì)數(shù)
    四、計算:(共16分)
    1、用分數(shù)表示下面各題的商,是假分數(shù)的化成整數(shù)或帶分數(shù)。(4分)
    8÷13= 24÷4= 30÷19= 65÷7=
    2、 解方程:(12分)
    1.2÷x =0.5 X-3.5+4.5=12 1.3X-0.4=0.9 X-0.1X=1.08
    五、應(yīng)用題:(1—5題每題5分,6、7每題6分,共37分)
    1. 少先隊員在果園里幫助摘蘋果,上午摘了18筐蘋果,下午摘了22筐。上午比下午少摘了100千克,平均每筐蘋果重多少千克?(用方程解)
    2. 四年級共植樹360棵,比三年級的2倍還多30棵,三年級植樹多少棵?(用方程解)
    3. 一張長75厘米、寬60厘米的長方形紙,要把它裁成同樣大小的正方形,邊長為整厘米數(shù),且沒有剩余,裁成的正方形邊長大是多少?至少可以裁成多少個這樣的正方形?
    4. 甲、乙兩人沿著400米的環(huán)形跑道跑步,他們同時從同一地點出發(fā),同向而行。甲的速度是每分鐘290米,乙的速度是每分鐘250米,經(jīng)過多少分鐘甲比乙多跑2圈?(用你喜歡的方法解)
    5. 實驗小學四年級比五年級學生多30人,四年級的人數(shù)是五年級的1.2倍。這個學校四、五年級各有學生多少人?
    6. 下面是A、B兩市2008年上半年降水量情況統(tǒng)計圖。(每小題2分,共6分)
    (1)( )月份兩個城市的降水量接近,相差( )毫米。
    (2)A市( )月到( )月降水量上升的快,上升了( )毫米。
    (3)B市第一季度平均每月降水( )毫升,估計7月份降水( )毫米。
    7、 用長5厘米、寬4厘米的長方形,照右圖的樣子拼成正方形。拼成的正方形的邊長小是多少厘米?需要幾個長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