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計算機軟考程序員練習習題及答案

字號:

76.設有定義“int x=8,y,z;”,則執(zhí)行“y=z=x++,x=y==z;”后,變量x值是( )
    A.0
    B.1
    C.8
    D.9
    【解析】這是逗號表達式組成的語句,要先計算“y=z=x++”,結果變量y和z的值均為8。注意++是后綴運算符,同時x等于9。再計算“x=y==z”,由于“==”優(yōu)先于“=”,所以x的值等于“y==z”,而y和z值相等,所以運算結果為1,即x值為1。本題答案應選B。
    【參考答案】 B
    77.設有“int a=1,b=1;”,“printf("%d,%d",(a++,--b),b-1);”的輸出是( )
    A.1,-1
    B.1,0
    C.0,-1
    D.0,0
    【解析】printf()函數(shù)的功能是自右向左依次計算表達式的值,然后再按照自左向右的順序輸出各個表達式的值,所以題目中輸出語句執(zhí)行時,是依次計算下列兩個表達式的值:
    b-1 結果為0,注意變量b值不變;
    (a++,--b)這是逗號表達式,先計算a++,結果變量a值為2;
    再計算--b,結果變量b值為0;
    整個逗號表達式的值就是--b的值,為0。
    按照自左向右的順序輸出(a++,--b)和b-1的值,依次為0,0。本題答案應選D。
    【參考答案】D
    78.設有定義語句“char s[]="123";”,則表達式“s[3]”的值是 ( )
    A.’1’
    B.’3’
    C.0
    D.語法出錯
    【解析】字符數(shù)組s在定義時省略了數(shù)組長度,表示給每個數(shù)組元素均賦了初值。對本題來說,數(shù)組的長度為4;數(shù)組元素的值依次為:S[0]為'1'。S[1」為'2'。S[2]為'3'、S[3]為字符率結束標記符'\0',所以“s[3]”的值是'\0'。注意,這個字符的 ASCII代碼值是整數(shù) 0,所以本題答案應選C。
    【參考答案】 C
    79.定義一個具有10個元素的整型數(shù)組,應當使用語句( )
    A.int a[10];
    B.int a[2,5];
    C.int a[];
    D.int *a[10];
    【解析】分析備選答案 A:顯然是正確的,本題答案應選 A。至于備選答案 B:其中的“[2,5]”在語法上是錯誤的;備選答案C:數(shù)組沒有給初值而省略了數(shù)組長度,語法上也是錯誤的;備選答案D:定義的是具有10個元素的。指向整型數(shù)據(jù)的指針型數(shù)組。
    【參考答案】A
    80.設指針變量p1、 p2已經指向同一個數(shù)組的元素,則下列表達式中錯誤的是( )
    A.p1=p2
    B.p1==p2
    C.p1-p2
    D.p1+p2
    【解析】教材中關于指向同一個數(shù)組的元素的指針變量之間可以進行的運算有如下的規(guī)定:可以進行關系運算、賦值運算、減法運算,所以本題答案應選D。
    【參考答案】D
    81.設有定義語句“int a[]={2, 4,6,8,10},*p=s;”,則值為8的表達式是( )
    A.*p+3
    B.*p+4
    C.*(p+4)
    D.*(s+3)
    【解析】分析四個備選答案,可以看出是用指針法來引用數(shù)組a的元素。當指針變量p已經指向數(shù)組。的首地址后(正如本題那樣),*(p+i)和*(s+i)都是數(shù)組元素a[i]。對于備選答案A:*p就是數(shù)組元素。a[0],其值為2,再加3結果為5,不符合題意。同樣道理,備選答案B中的*p十4的值為6,也不符合題意。對于備選答案C:*(p+4)代表數(shù)組元素a[4],其值為10,也不符合題意。顯然本題答案應選D。因為*(s+3)就是數(shù)組元素s[3],其值為8。
    【參考答案】 D
    82.下列數(shù)據(jù)類型中不屬于構造類型的是 ( )
    A.數(shù)組型
    B.結構型
    C.共用型
    D.枚舉型
    【解析】教材中明確指出:構造類型只包括:數(shù)組型、結構型。共用型三種,所以本題答案應選D。
    【參考答案】D
    83.函數(shù)fopen()的返回值不能是( )
    A.NULL
    B.0
    C.1
    D.某個內存地址
    【解析】函數(shù)fope()的返回值有兩種可能:一是正確打開了文件,將返回某個地址,程序中一般是用文件型指針變量來接受的;二是打開文件時出現(xiàn)錯誤,此時返回值是符號常量“NULL”,其值為0。所以本題答案應選C。
    【參考答案】C
    84.以只寫方式打開一個二進制文件,應選擇的文件操作方式是( )
    A."a+"
    B."w+"
    C."rb"
    D."Wb"
    【解析】打開文件時,如果是“只寫方式”,則只能選用字符“ w”;如果要打開的文件是二進制文件,則需要選用字符“b”,所以本題答案應選 D。
    【參考答案】 D
    85.設有定義語句“char ch='\77';”,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ch中含有1個字符
    B.ch中含有2個字符
    C.ch中含有3個字符
    D.語法出錯
    【解析】從定義語句中可以看出,變量ch是字符型變量,顯然只能存放單個字符,所以備選答案B和C是錯誤的說法。再分析賦予的初值,'\77'是在“\”符號的后面跟有2位的人進制數(shù),所以'\77'是轉義字符,轉義字符是單個字符,所以本題答案應選A。
    【參考答案】 A
    86.設有函數(shù)調用語句“f(x1,x1+x2,(x1,x2));”,正確的說法是( )
    A.調用的實際參數(shù)是2個
    B.調用的實際參數(shù)是3個
    C.調用的實際參數(shù)是4個
    D.調用時會出現(xiàn)語法錯誤。
    【解析】對函數(shù)調用來說,實際參數(shù)一般都是表達式,而表達式之間必須用逗號來分隔,所以只要區(qū)分調用時的表達式數(shù)目,即是實妹參數(shù)的數(shù)目。對本題來說,第1個表達式是“x1”、第2個表達式是“x1+x2”、第3個表達式是一個逗號表達式“x1,x2”,所以本題的函數(shù)調用時,表達式的數(shù)目為3,當然實際參數(shù)的數(shù)目就是3,所以本題答案應選B。
    【參考答案】B
    87.計算平方數(shù)時不可能引起二義性的宏定義是( )
    A.#define SOR(x)x*x
    B.#define SQR(x)(x)*(x)
    C.# define SQR(x)(x*x)
    D.# define SQR(x)((x)*(x))
    【解析】分析備選答案A:如果宏引用是“SQR(2+3)”,則宏替換后的結果是“2+3*2+3”,結果是錯誤的,因此這個答案可能引起二義性。分析備選答案B:如果宏引用是“ 3/SQR(2+3)”,則宏替換后的結果是“3/(2+3)*(2+3)”,結果也是錯誤的,因此這個答案可能引起二義性。分析備選答案C:如果宏引用是“SQR(2+3)”,則宏替換后的結果是“(2+3*2+3)”,結果也是錯誤的,因此這個答案可能引起二義性。只有備選答案D不會引起二義性。所以本題答案應選D。
    【參考答案】D
    88.執(zhí)行下列程序段后,x的位是( )
    int a=8,b=7,c=6,x=1;
    if(a>6)if(b>7)if(c>8)x=2;else x=3;
    A.0
    B.1
    C.2
    D.3
    【解析】按照"else"只和前面最近的"if"配對的原則,上述程序段可以寫成下列更為清晰的程序清單:
    int a=8,b=7,c=6,x=1;
    if(a>6)
    if(b>7)
    if(c>8)
    x= 2:
    else
    x=3:
    依據(jù)a、b、c的值,很容易看出第1個“if語句”的條件“a>6”是成立的,接著執(zhí)行第2個“if語句”,該語句的條件“b>7”,是不成立的,所以下面的“if-esle”語句不執(zhí)行,因此x的值不變,仍為1。所以本題答案應選B。
    【參考答案】B
    89.執(zhí)行下列程序段后,變量y的值為( )
    int x[]={1,2,3,4},y,*p=&x[1];
    y=(*--P)++;
    A.1
    B.2
    C.3
    D.4
    【解析】從數(shù)據(jù)定義語句中可以得出下列結論:指針變量P指向的數(shù)組元素是x[1]。再來分析賦值句的右邊表達式“(*--p)++”,其中的“--”優(yōu)先于“*”先計算“--p”,使得p指向數(shù)組元素x[0];所以“(*--p)”就是數(shù)組元素a[0],再計算其后的“++”,由于“++”是后綴,所以表達式的值就是數(shù)組元素x[0]的值,為1,然后再對數(shù)組元素x[0]加1。因此變量y的值是1。本題答案應選A。
    【參考答案】A
    90.能正確表達邏輯關系“-1
    A.(-1
    B.(-1
    C.((-1
    D.(-1
    【解析】注意數(shù)學中的“-1
    【參考答案】 D
    91.函數(shù)調用時,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若用值傳遞方式,則形式參數(shù)不予分配內存
    B.實際參數(shù)和形式參數(shù)可以同名
    C.主調函數(shù)和被調用函數(shù)可以不在同一個文件中
    D.函數(shù)間傳送數(shù)據(jù)可以使用外部全局變量
    【解析】分析備選答案A:值傳遞時,先給形參分配內存,然后把實參值傳給形參分配的內存,所以該說法是錯誤的,本題答案應選A。至于備選答案B:形參和實參是可以同名的,因為它們的作用域不重復。備選答案C:只要被調函數(shù)定義時的存儲類型選取“extern”,就可以被其他文件中的函數(shù)調用。備選答案D:函數(shù)間傳遞數(shù)據(jù)的方法有4種,其中的一種就是利用外部全局變量來傳遞的。
    【參考答案】 A
    92.下列關于結構型變量的定義語句中,錯誤的是( )
    A. typedef struct CCC
    B. #define GGG struct
    { char name[20];GGG CCC { char name[20];
    int age; int age;
    }GGG;          ?。?
    GGG abc ; GGG CCC abc;
    C.struct
    D.struct
    { char name[20]; { char name[20];
    int age; int age;
    }ccc;        }abc;
    CCC abc;
    【解析】分析備選答案 A:利用“typedef”定義了用戶自定義的數(shù)據(jù)類型符“GGG”,這個用戶自定義的數(shù)據(jù)類型符是含有兩個成員的結構型 CCC,所以語句“GGG abc”是定義結構型CCC的變量abc,語法沒有錯誤。分析備選答案B:利用“#define”定義了宏名“GGG”,這個宏名第一次出現(xiàn)是定義結構型CCC,第二次是定義了結構型CCC的變量allc,所以語法上沒有錯誤。分析備選答案C:這是定義一個沒有名稱的結構型,同時定義了這種結構型的變量CCC,接著的語句“CCC abc;”顯然是錯誤的,因為CCC是變量名,不是數(shù)據(jù)類型符,該答案符合題意。至于備選答案D:這是標準的通過定義沒有名稱的結構型來定義該結構型的變量abc,語法上沒有錯誤。
    【參考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