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特崗教師招聘考試試題及答案

字號:

一、選擇題
    1.世界上早的一部教育專著是( )。
    A.《學記》
    B.《論語》
    C.《大教學論》
    D.《普通教育學》
    答案:A
    2."四書"、"五經(jīng)"是中國封建社會正統(tǒng)的教育內(nèi)容,下列著作不屬四書范圍的是( )
    A.《大學》
    B.《中庸》
    C.《論語》
    D.《春秋》
    答案:D。專家解析:“四書”包括《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春秋》屬于五經(jīng)之一。
    3.教育兩大對立學派一一傳統(tǒng)教育派與現(xiàn)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別是( )。
    A.凱洛夫和赫爾巴特
    B.杜威和赫爾巴特
    C.赫爾巴特和杜威
    D.夸美紐斯和杜威
    答案:C
    4.教育者要在兒童發(fā)展的關鍵期,施以相應的教育,這是因為人的發(fā)展具有( )
    A.順序性和階段性
    B.不均衡性
    C.穩(wěn)定性和可變性
    D.個別差異性
    答案:B。專家解析:個體身心發(fā)展的不平衡性給我們的啟示是,教育要適時而教,即要在兒童發(fā)展的關鍵期或者佳期及時的進行教育。
    5.智力可以分解為多種因素,下列哪種因素是智力的核心?( )
    A.觀察力
    B.想像力
    C.思維力
    D.判斷力
    答案:C。專家解析:智力包括多個方面,如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分析判斷能力、思維能力等,其中思維能力是智力的核心。
    6.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詳細論證班級上課制的教育著作是( )。
    A.昆體良的《雄辯術原理》
    B.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
    C.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
    D.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
    答案:B
    7.衡量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質量的標準是( )。
    A.教學計劃
    B.教學大綱
    C.教科書
    D.考試成績
    答案:B。專家解析:教學大綱是編寫教科書和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jù),也是檢查和評定學生學業(yè)成績和衡量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
    8."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說的是( )
    A.道德認識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為
    答案:C。專家解析:“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奔窜婈牭氖最I可以更換,但是普通人的志向卻不可以改變。這里的志向就是指道德意志。它常常表現(xiàn)為一個人克服困難時的信心、決心和恒心。
    9.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是( )
    A.組織和培養(yǎng)班集體
    B.全面了解學生
    C.培養(yǎng)優(yōu)良的班風
    D.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
    答案: B
    10.教師必須做到"嚴以律己,為人師表",這是因為教師的勞動具有( )。
    A.創(chuàng)造性
    B.示范性
    C.連續(xù)性
    D.主體性
    答案:B
    11.運用先進典型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這是德育的( )。
    A.引導法
    B.榜樣法
    C.談話法
    D.討論法
    答案:B。專家解析:運用先進典型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榜樣法的常用方式。
    12."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 )教學原則具體運用的結果。
    A.自覺積極性
    B.啟發(fā)性
    C.鞏固性
    D.因材施教
    答案:D。專家解析:由朱熹“圣賢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而來,強調(diào)因材施教,故選D。
    13.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反映教師勞動的哪種特點?( )
    A.主體性
    B.創(chuàng)造性
    C.間接性
    D.示范法
    答案:D
    二、填空題
    14.在確定教育目的的依據(jù)問題上的兩種片面理論是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個人本位論、社會本位論
    15."揠苗助長"、"陵節(jié)而施"的教育方式的錯誤就在于不顧人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對教育的制約,違背了人的發(fā)展的______和______。
    答案:順序性、階段性
    16.在我國,課程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即課程計劃(教學計劃) 、___________(教學大綱) 和教材。
    答案:學科課程標準
    17.德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礎之間的矛盾
    18.課外校外教育的形式主要有________、小組活動和_________。
    答案:群眾性活動、個人活動
    三、簡答題
    19.教育學的發(fā)展歷經(jīng)了哪幾個階段?標志著第二階段起始的是哪位教育家的哪部著作?
    【答案要點】
    教育學的發(fā)展歷經(jīng)如下階段:萌芽階段;獨立形態(tài)教育學的產(chǎn)生;馬克思主義教育學的建立;現(xiàn)代教育理論的發(fā)展。其中捷克教育家亨美紐斯的《大教學論》的出版,標志著教育學作為獨立的學科開始形成。
    20.教師應具有什么樣的能力結構?
    【答案要點】
    (1)必須具備組織教育和教學的能力,表現(xiàn)在善于制定教學計劃、編寫教案、組織教學,與家庭、社會配合等方面;
    (2)具備語言表達能力,教師語言應具有科學性、邏輯性和啟發(fā)性,并善于結合姿態(tài)、表情、手勢,使語言更具表現(xiàn)力;
    (3)具備組織管理能力,表現(xiàn)在善于組織和管理班集體,對學生和班級日常工作良好地組織管理方面;
    (4)具備自我調(diào)控能力,對于出現(xiàn)的新情況,教師能及時分析調(diào)整,使工作達到優(yōu)化的程度。
    此外,教師還應該具備教育科研能力、學習能力、觀察學生的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的能力。
    21.簡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答案要點】
    ①通過開展社區(qū)教育進行德育;
    ②創(chuàng)辦業(yè)余黨校;
    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④建立教育基地。
    四、論述題
    22.論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想因素的德育原則。
    【答案要點】
    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發(fā)揚學生品德中的積極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極因素,揚長避短,因勢利導,使學生思想品德不斷進步。這一原則是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在德育中的反映。每一個學生思想品德內(nèi)部都存在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既矛盾斗爭又可以相互轉化,當積極因素居主導地位時,學生品德表現(xiàn)較好;反之,則較差。教育者的責任,則是促使這種矛盾向積極方面轉化。
    貫徹這一原則的要求是:①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找出學生思想品德中的積極和消極因素;②善于創(chuàng)造條件使積極因素健康成長,并逐步使這一因素成為學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導力量;③要培養(yǎng)學生的進取心,啟發(fā)他們自我教育,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