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繪出物體的位置》教案

字號:

教學內容:
    課本19頁例2及練習三3、4題。
    教學目標:
    1、能繪制簡單的平面示意圖,通過制作平面圖的過程,使學生知道如何根據方向和距離,在圖上標出物體的位置。
    2、通過繪制平面圖,培養(yǎng)學生[此文轉于斐斐課件園 FFKJ.Net]的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此文轉于斐斐課件園 FFKJ.Net]合作探究的意識和能力。
    3、通過解決問題,使學生體會所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增強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興趣和意識。
    重點難點:
    能根據方向和距離準確標出物體的位置。
    教學方法:
    教法:創(chuàng)設情境,演示講解;
    學法:觀察思考,操作交流。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生成問題
    1、上節(jié)課給出地圖,同學們能說出位置,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探討給出了方向和距離,我們如何畫出這個物體所在的位置。
    板書課題:繪出物體位置
    2、說一說:學校中有哪些建筑?現(xiàn)在有一些數(shù)據,能根據這些數(shù)據將這些建筑物在平面圖上標出來嗎?
    出示數(shù)據
    (1)教學樓在校門的正北方向 150米處。
    (2)圖書館在校門的北偏東35度方向 150米處。
    (3)體育館在校門的西偏北40度方向 200米處
    (設計意圖:開門見山,引入課題。一上課就使孩子明確本課的學習內容,使孩子迅速調動認知體系中與本節(jié)課有關認知,為學習新課做準備。 )
    二、探索交流 解決問題
    1、小組討論:你們打算怎么完成任務?有什么問題要解決嗎?
    2、小組匯報完成平面圖繪制的計劃,教師進行梳理
    (1)繪制平面圖的方法
    先確定平面圖上的方向,再確定各建筑物的距離。如果學生沒有說出,老師可以進行引導:你們打算怎樣在圖上表示出 150米, 200米?從而幫助學生確定比例尺和圖上距離。
    (2)小組合作完成,可以怎樣分工,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務。
    3、小組活動,繪制平面圖。
    4、展示各組繪制的平面圖,集體進行評議。
    (1)評價繪制的正確性,如果平面圖有問題,說一說問題是什么,應該怎樣確定位置。
    訂正后交流:你們組認為在確定這點在圖上的位置時,應注意什么?怎樣確定?
    教師小結:繪制平面圖時,一般先確定角度,再確定圖上的距離。距離怎么確定?可以畫線段表示,“可以用 1厘米代表 50米”,150米便可以畫一條 3厘米長的線段。
    (2)比較各個平面圖,為什么有的圖大,有的圖小?
    小結: 1厘米表示的大小不同,圖的大小也不同。
    (設計意圖:例2是通過學習在平面圖上標出校園內各建筑物的位置,使學生知道如何根據方向和距離在圖上標出物體的位置,它與例1是相互聯(lián)系、互逆的。教學時,通過讓學生自主探索 ,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既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又讓學生真正體驗到通過團隊努力取得成功的快樂。)
    三、鞏固應用 內化提高
    完成課本21頁練習三3、4題。
    1、組織讀題,明確題意
    2、學生獨立完成,師巡視指導,輔導學困生
    3、展示交流,集體訂正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了所學知識,使學生體會到所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增強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興趣和意識。)
    四、回顧整理 反思提升
    1、 通過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2、教師小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學會了給出方向和距離,就能畫出這個物體所在的位置。大家的收獲真大!
    板書設計:
    繪出物體位置
    方向 距離
    繪制平面圖
    教后反思:
    1、收獲:學生在畫圖時參與的熱情比較高漲,課堂氣氛比較活躍,基礎較差的同學也能積極的投入到這節(jié)課中來。
    2、不足:同學在畫圖時對于物體的方向容易弄反,還有的同學在定距離是不夠準確。
    3、改進措施:積極糾正學生畫圖時容易出錯的地方,努力提高學生的作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