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培養(yǎng):怎樣改變孩子內向的性格?

字號:

性格內向的寶寶,比較蔫,有什么事情都憋在心里,不會輕易說出來。當寶寶們一起玩耍的時候,內向寶寶常常一個人看螞蟻、做手工。內向寶寶朋友比較少,和朋友一起玩的時候,如果有陌生的小朋友加入進來,他們會顯得拘謹。人的性格有內向、外向之分,是天性使然。兩種性格雖然各有優(yōu)劣,但并沒有好壞之分。所以,媽媽覺得性格內向的寶寶沒有出息,這樣的看法是不科學的。因為性格內向只是人的一種個性特征,主要表現在人際交往和社會活動中不是那么積極主動、輕松自如,與害羞或孤僻的人格特征不同,與疾病、善惡無關,更不是人格不健全的表現。
    在世界文明發(fā)展,很多性格內向的人都作出了突出的貢獻。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從小性格內向,一個羅盤可以玩半天,幼年時,舉止緩慢、不愛同人交往,但是,成年后卻成了震驚世界的科學家。這是因為性格內向的寶寶因為思維不是那么活躍,在一件事情上的注意力更容易長久,所以思考的深度更強,更能有不同于常人的發(fā)現。即便性格內向的寶寶將來也一樣能夠成才,媽媽也有必要為內向寶寶提供一個樂觀、開朗、友好、歡愉、積極的成長環(huán)境,在寶寶內向的精神特質中注入外向的成分,畢竟樂觀的性格更能讓寶寶快樂、輕松一些。
     1.根據寶寶性別訓練
      如果是女孩,性格比較靦腆,不善交際,家長先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然后帶她去公園里玩、參加小聚會、加入社區(qū)活動等。為了給寶寶增加信心,可以讓寶寶學習一項特長,與小伙伴在一起時有話可說,就能找到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性格開朗,家人之間開開玩笑、玩一些游戲、一起動手做一桌菜。如果是男孩,經常窩在家里,不愛說話,家長可以帶他多參加一些攀越、登山、騎車等活動。鼓勵寶寶學習一下籃球、足球,融入集體后,共同的利益會使得寶寶們抱成團,自然能學會相處之道。
      2.讓友誼滋潤寶寶
      如果你的寶寶特別內向,那么把內向寶寶帶到性格較內向寶寶的群體中效果會更好。由于性格上的相似,很容易玩到一起,有助于建立友誼。友誼的力量就會促使寶寶變得開朗、寬容、有愛心,逐漸地就能夠和外向寶寶玩到一起。改變寶寶的性格,家長不要著急,一下子把內向寶寶引到外向寶寶的群體中,寶寶容易產生自卑感,會更加不知所措。要改善寶寶行為,需要循序漸進。和其他寶寶交往,不妨先從小范圍開始,只和1~2個寶寶一起玩,之后再過渡到大范圍交往,甚至和陌生成人交往。成年人或者大孩子,可能會給膽小的寶寶帶來緊張感,而和比自己年齡小的寶寶玩,他可能比較容易得到安全感。所以,父母不妨讓膽小的寶寶多和低齡同伴交往,逐漸向大年齡發(fā)展。自己的家是寶寶最熟悉的,在這個環(huán)境中,他最容易獲得安全感。邀請其他寶寶來自己家里做客,鼓勵寶寶作為小主人招待客人。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中,膽小的寶寶容易放松,會圓滿完成社交任務。
      3.多和寶寶交流感受
      內向寶寶更敏感,內心裝的東西更多,他們即使有溝通的欲望,因為性格原因難以主動開口,所以,媽媽要多和寶寶溝通;了解寶寶的想法。溝通的方式很多,除了語言交流外,擁抱、撫摸、注視等,都是不錯的溝通形式。比如,當寶寶不開心了,媽媽撫摸一下寶寶的頭,寶寶不快的情緒很快就會消散。寶寶無時無刻不渴望媽媽的愛,即使什么都不說,媽媽陪伴在寶寶身邊,寶寶都會感到溫暖、舒適、放松。
      有的媽媽覺得帶著寶寶出去不方便,出門的時候喜歡讓家里的其他成員看護。這樣做,浪費了很多與寶寶交流的絕好機會。因為,越是休閑、自然的時候,寶寶越容易吐露心聲。所以,媽媽出去購物、游玩、訪友、散步、休閑的時候,不妨帶上寶寶,你會發(fā)現你的寶寶也有活潑、善談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