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政法干警考試民法通則鞏固試題

字號:


    1.根據(jù)《民法通則》規(guī)定,如果公民在戰(zhàn)爭期間下落不明,申請宣告其失蹤的法定期間應自(  )起計算。
    A.失蹤人最后離開住所之日
    B.失蹤人最后離開居所之日
    C.戰(zhàn)爭結(jié)束之日
    D.公民音訊消失之日
    2.小強是一個智力超常的12歲兒童作家,作品頗多。一日小強的父親甲發(fā)現(xiàn)某出版社乙擅自出版了包含了小強的作品的書籍,認為乙的行為構成侵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乙不構成侵權,小強是限制行為能力人,不能獨立取得這一權利
    B.乙構成侵權,小強寫作的行為屬于純獲利益的行為,依法有效
    C.乙構成侵權,小強屬于限制行為能力人,寫作屬于行為能力范圍而依法有效
    D.乙構成侵權,小強寫作的行為屬于事實行為,不屬于行為能力的調(diào)整范圍
    3.關于民事權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榮譽權是人格權,名譽權是身份權
    B.人身權是專屬權,財產(chǎn)權是非專屬權
    C.賠償損失也適用于人身權受到侵害的場合
    D.人身權是與人身不可分離,沒有財產(chǎn)內(nèi)容的民事權利
    4.白某的丈夫外出打工五年未歸,也沒有任何音訊,白某欲改嫁。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A某的丈夫視為死亡,白某可以直接改嫁
    B.白某的丈夫不論是生還是死,白某均可以改嫁
    C.白某的丈夫經(jīng)人民法院宣告失蹤后,白某可以改嫁
    D.白某的丈夫經(jīng)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后,白某可以改嫁
    5.某酒店客房內(nèi)備有甜點、果汁供房客選用,價格明顯高于市場同類商品。房客王基缺乏住店經(jīng)驗,又未留意標價單,誤認為系酒店免費提供而飲用了一瓶果汁。結(jié)賬時酒店欲按標價收費,王某拒付。
    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
    A.王某應按標價適當折價后付款
    B.王某應按市價付款
    C.王某不應付款
    D.王某應按標價付款
    6.雙方惡意串通實施的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行為不應當適用的責任方式是(  )。
    A.賠償損失
    B.返還財產(chǎn)
    C.追繳財產(chǎn)
    D.賠禮道歉
    7.某省水利廳為鼓勵下屬水利工程企業(yè)多創(chuàng)稅利,廳長與該企業(yè)的負責人簽訂合同約定:如果該工程企業(yè)完成年度稅收600萬元的指標,年底該企業(yè)負責人和全企業(yè)員工都可以發(fā)獎金l萬元。該合同屬于什么性質(zhì)的行為?(  )
    A.雙方民事法律行為
    B.無效民事行為
    C.附條件民事法律行為
    D.不屬于民事法律行為
    8.王某到西安旅游,在一紀念品商店看見一對燒制精美的兵馬俑陶瓷,很喜歡,詢問是不是當?shù)啬嗤翢频模瑺I業(yè)員李某告訴他是。王某就花費800元買下了。后來,有知情朋友告訴王某,這些都是在外地燒制好運到西安的。對王某的購買行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為可撤銷的民事行為,因為李某具有欺詐行為
    B.為無效民事行為,因為李某具有欺詐行為
    C.為有效民事法律行為,因為王某是出于自愿購買的
    D.為有效民事行為,因為李某并非有意隱瞞實情
    9.牛某委托何某為代理人購買一批瓷磚,何某的下列行為中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是(  )。
    A.何某生重病,停止了購買貨物事宜,并通知了牛某
    B.及時將購買貨物過程中的情況報告給牛某
    C.經(jīng)牛某同意,另行委托林某,辦理購買事宜
    D.與陸某惡意串通,以明顯的不合理的高價格購入貨物
    10.孫某、方某、李某各出資8萬元合伙開辦一家蛋糕房,經(jīng)營期間,李某因病重無法參與經(jīng)營提出退伙,孫某、方某同意,三方約定李某放棄一切合伙利益,也不承擔合伙債務。下列選項哪一個是正確的?(  )
    A.李某退伙后對原合伙的債務不承擔責任
    B.李某退伙后對原合伙的債務仍應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C.李某退伙后對原合伙的債務承擔補充責任
    D.李某退伙后仍應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原合伙債務承擔清償責任
    【答案及解析】
    1.C [解析]宣告失蹤指經(jīng)利害關系人申請,由人民法院對下落不明滿一定期間的人宣告為失蹤人的制度?!睹穹ㄍ▌t》第20條規(guī)定,公民下落不明滿2年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他為失蹤人。戰(zhàn)爭期間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時間從戰(zhàn)爭結(jié)束之日起計算。因此選C。
    2.D [解析]年滿10周歲不滿18周歲的自然人和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從題目中可以看出,小強是個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但是行為能力的調(diào)整范圍是民事法律行為,也就是屬于意思表示的行為才屬于它的調(diào)整范圍。寫作屬于事實行為,也就是行為人的行為結(jié)果不是取決于行為人的主觀目的,而是法律的直接規(guī)定。不管小強有沒有取得著作權的目的,法律都會賦予。
    3.C[解析]民事權利是民事主體依法享有并受法律保護的利益范圍或者實施某一行為以實現(xiàn)某種利益的可能性。根據(jù)民事權利是否以財產(chǎn)利益為內(nèi)容,民事權利可分為財產(chǎn)權和人身權。財產(chǎn)權,是指以財產(chǎn)利益為內(nèi)容,直接體現(xiàn)財產(chǎn)利益的民事權利。人身權,是指不直接具有財產(chǎn)內(nèi)容,與主體人身不可分離的權利。人身權包括人格權和身份權。因此D項錯誤。根據(jù)權利有無移轉(zhuǎn)性,民事權利可分為專屬權與非專屬權。人身權是專屬權,財產(chǎn)權多屬于非專屬權。B項錯誤。人格權,是法律規(guī)定的作為民事法律關系主體所應享有的權利,主要包括:姓名權;榮譽權;名譽權;生命權等。因此A項錯誤?!睹穹ㄍ▌t》第120條規(guī)定了適用保護人身權的民事責任形式: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本題選C。
    4.D [解析]宣告死亡是指經(jīng)利害關系人申請,由法院宣告下落不明滿一定期間的自然人為死亡人的制度。公民下落不明滿4年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其死亡,宣告死亡與自然死亡具有相同法律后果。被宣告死亡的人與配偶的婚姻關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滅。本題中,白某丈夫外出打工五年未歸,也沒有任何音訊,因此白某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其死亡,且經(jīng)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后,白某可以改嫁。故本題答案為D。
    5.A [解析]《民通意見》第71條規(guī)定,行為人因?qū)π袨榈男再|(zhì)、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品種、質(zhì)量、規(guī)格和數(shù)量等的錯誤認識,使行為的后果與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較大損失的,可以認定為重大誤解。本題中王某誤將有償提供的果汁當作免費提供的,屬于對行為性質(zhì)的誤解,王某有權予以撤銷。撤銷的后果是返還,但是因為本題中,王某已經(jīng)將該果汁飲用,無法返還原物,所以根據(jù)《合同法》第58條規(guī)定:“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chǎn),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所以,王某只能對該果汁進行折價補償,因此A項正確,B、C、D項錯誤。
    6.D[解析]惡意通謀行為屬于無效的民事行為。對于無效的民事行為的處理后果是返還原物、賠償損失、追繳非法所得。《民法通則》第61條規(guī)定:“民事行為被確認為無效或者被撤銷后,當事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chǎn),應當返還給受損失的一方。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雙方惡意串通,實施民事行為損害國家的、集體的或者第三人的利益的,應當追繳雙方取得的財產(chǎn),收歸國家、集體所有或者返還第三人?!辟r禮道歉是一種沒有財產(chǎn)內(nèi)容的責任方式,只適用于侵犯沒有直接財產(chǎn)內(nèi)容的人身權的情形。
    7.D[解析]《民法通則》第54條規(guī)定:“民事法律行為是公民或者法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合法行為。”《民法通則》第55條規(guī)定,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2)意思表示真實;(3)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本題中,廳長與水利工程企業(yè)簽訂合同,約定如果該工程企業(yè)完成年度稅收指標,年底負責人和全企業(yè)員工都可以發(fā)獎金。該發(fā)獎金的約定并不發(fā)生民法上的后果,且是不平等的民事主體之間的行為,不符合民事法律行為的要件和特征。因此,該行為不屬于民事法律行為。
    8.A [解析]可撤銷的民事行為是指已經(jīng)成立且已生效,因為意思表示不真實或者其他法定原因,行為人有撤銷權的民事行為。撤銷權人如行使撤銷權、則經(jīng)撤銷其效力溯及民事行為成立時無效;如果撤銷權人在法定期限內(nèi)未行使撤銷權,該民事行為原來的效力不變。根據(jù)《民法通則》第59條第1款以及《合同法》第54條的規(guī)定,可撤銷民事行為的類型有:重大誤解、顯失公平、乘人之危,欺詐、脅迫。因此,本題選A。
    9.D[解析]根據(jù)《民法通則》第63條的規(guī)定,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又稱本人)的名義,在代理權限內(nèi)與第三人(又稱相對人)實施民事行為,其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民事法律制度。代理權的行使原則有:(1)在代理權限內(nèi)積極行使代理權;(2)維護被代理人的利益;(3)合法行使代理權。
    《民法通則》中規(guī)定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損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負連帶責任。
    10.B[解析]《民通意見》第53條規(guī)定,合伙經(jīng)營期間發(fā)生虧損,合伙人退出合伙時未按約定分擔或者未合理分擔合伙債務的,退伙人對原合伙人的債務,應當承擔清償責任;退伙人已分擔合伙債務的,對其參加合伙期間的全部債務仍負連帶責任。故B項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