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小說《飄》內容簡介

字號:

作者簡介:
    瑪格麗特·米切爾(Margaret Mitchell),1900年11月8日出生于美國佐治亞州亞特蘭大市的一個律師家庭。曾就讀于華盛頓神學院、馬薩諸塞州的史密斯學院。1922-1926年任地方報紙《亞特蘭大日報》的記者。她于1926年開始創(chuàng)作《飄》,10年之后,作品才問世。隨后,小說獲得了1937年普利策獎和美國出版商協(xié)會獎。她一生中只發(fā)表了《飄》這部長篇巨著。
    1925年與佐治亞熱力公司的廣告部主任約翰·馬施結婚。1949年8月11日,米切爾去世,享年49歲。死后葬于亞特蘭大市的奧克蘭公墓。
    內容簡介:
    斯佳麗是美國佐治亞州一位富足且頗有地位的種植園主的女兒。父親杰拉爾德是愛爾蘭的移民。剛到佐治亞州時,杰拉爾德身無分文,靠賭博贏得了塔羅莊園的所有權。于是就開始在這塊紅色的土地上創(chuàng)業(yè),編織著他的美國之夢。直到43歲的時候,他才和芳齡15的埃倫——一個東海岸法國移民的女兒——結了婚。杰拉爾德心地善良,但脾氣暴躁,而年輕的妻子則有著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嚴格的道德觀念。她親手操持著整個莊園的日常事務,甚至還為莊園里的黑奴看病,接生。因此,夫婦倆受到周圍白人莊園主的尊敬,也深得黑人奴隸的愛戴。女兒斯佳麗.奧哈拉(Scarlett·O'Hara)在這種環(huán)境中慢慢長大了。
    1861年4月,美國南北兩方的關系已經非常緊張。佐治亞州的男人們都在議論這場無法避免的戰(zhàn)爭。
    但是,16歲的斯佳麗對此毫無興趣。她心里想的除舞會、郊游之外,還有那群圍著她轉的崇拜者。當她聽說第二天的野外宴會上,艾希禮·威爾克斯將宣布與梅勒妮訂婚時,她心里不覺一震。她一直喜歡艾希禮的紳士風度與他英俊的外表,而且認為自己無論哪方面都比梅勒妮要強得多,以自己的魅力,肯定能說服艾希禮和她一起私奔。但被艾希禮婉言拒絕。斯佳麗覺得自己被艾希禮“拋棄”了。她氣急敗壞地打了艾希禮一記耳光,還在艾希禮離開后摔了一只花瓶。誰知,那位瑞德巴特勒卻一直在聽壁腳,當斯佳麗指責他不是個紳士時,他反唇譏諷斯佳麗不是個淑女。
    戰(zhàn)爭的消息傳來,當天晚上的舞會也隨之取消。斯佳麗突然決定和查爾斯結婚,因為這樣可以挽回自己的面子,也可以刺激一下艾希禮和自己的追求者。就這樣,任性的斯佳麗在兩周之后就作了查爾斯的妻子。兩個月后,查爾斯病死在前方,斯佳麗突然變成了寡婦。因為不愛查爾斯,所以對于查爾斯的死她并不感到憂傷,甚至慶幸。
    但寡婦的生活使生性活潑的斯佳麗難以忍受。這時,艾希禮也上了前線,其妻梅勒妮從亞特蘭大來信,邀請她來查爾斯的姑姑家暫住一時,斯佳麗便離開了塔拉莊園,來到亞特蘭大。環(huán)境的改變使斯佳麗的心境稍稍有好轉。隨著戰(zhàn)事越來越吃緊,亞特蘭大的婦女們都被動員起來,到當?shù)蒯t(yī)院護理從前方運回來的傷病員,還要為南方邦聯(lián)的軍隊縫制軍需品。但是,由于斯佳麗新寡,所以不能參加為出征軍人舉辦的舞會和晚會。
    1864年夏天北軍直逼亞特蘭大——南方邦聯(lián)的首府。城市被圍,查爾斯的姑姑和城里許多人家都逃離了亞特蘭大,斯佳麗接到父親的信,得知母親和兩個妹妹都生了重病,她一心只想回家。但因梅勒妮即將臨盆,斯佳麗顧及到艾希禮的托付,只好留下來守在她的身邊。其間,瑞德曾登門拜訪,并要斯佳麗做他的情婦,遭到了斯佳麗的拒絕。
    1865年4月南方邦聯(lián)軍投降,戰(zhàn)爭終于結束了。許多南方人都在為他們的失敗而痛哭流涕。而在斯佳麗的腦海里,更重要的問題是如何保住塔拉莊園。
    戰(zhàn)爭結束后,每天都有一些士兵路過塔拉莊園返回他們的故鄉(xiāng)。有一天,斯佳麗她們發(fā)現(xiàn)門口躺著一個昏迷不醒的年輕人,便把他救起。在大家的照料下,這個名叫威爾的年輕人逐漸恢復了健康。威爾無家可歸,便在塔拉住下來,并慢慢地擔負起了莊園的許多管理事務。
    艾希禮終于活著回來了。他衣衫襤褸,形容憔悴,原有的那種高貴氣質己消失殆盡。第二年春天,新政府命令塔拉莊園限期交納新附加稅,否則就要拍賣莊園來抵稅。原來,幾年前因過失而被塔拉莊園趕走的管家喬納斯當上了新成立的解放黑奴委員會的頭頭。他企圖侵吞塔拉莊園,故而想出了迫繳附加稅的主意。斯佳麗和威爾一籌莫展,斯佳麗希望艾希禮能幫他們想點辦法,但艾希禮的懦弱無能使他們失望。
    絕望中,斯佳麗突然想起了瑞德。如果瑞德肯拿出錢來保住塔拉莊園,斯佳麗情愿嫁給他,或作他的情婦。斯佳麗與家人用母親愛倫的苔綠色天鵝絨窗簾做了一條新裙子,第二天,斯佳麗穿著新裙子在嬤嬤的陪同下就來到了亞特蘭大尋找瑞德,這時才知道,瑞德因涉嫌侵吞南方邦聯(lián)的大筆資金已鋃鐺入獄。情緒沮喪的斯佳麗無意中遇見了妹妹蘇倫的未婚夫弗蘭克·肯尼迪。他已是一家商店的老板,手頭有一筆錢。斯佳麗明白蘇倫渴慕以前的富貴生活而且自私,如果蘇倫與弗蘭克結婚,她是絕不會用錢拯救塔拉莊園。于是斯佳麗謊稱蘇倫將與托·方丹結婚,然后輕而易舉地使弗蘭克投入了自己的懷抱。兩周后,他倆便結了婚。塔拉莊園得救了!但不久發(fā)現(xiàn),弗蘭克并沒有什么商業(yè)頭腦,而且對別人的勸告充耳不聞,因此生意經營得很不好。這時,瑞德通過各種私人關系,得以獲釋。他借給斯佳麗一筆錢,斯佳麗便背著弗蘭克買下了一個倒閉了的木材加工廠,自己獨自經營起來。一個女人經商,而且也像男人一樣賺錢,這在亞特蘭大是前所未有的。這件事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她不法經營,令弗蘭克顏面喪盡。
    斯佳麗懷孕了。她想在生產前多賺一些錢,以備急需,于是買下了第二個木材廠。在這段時間里,斯佳麗每天自己駕車往返于木材廠之間,除瑞德外沒有任何朋友。一天,瑞德勸她路上要小心一些,暗示如果遭到黑人襲擊,三K黨將會為她進行報復。而當時亞特蘭大執(zhí)行“重建法案”的軍管政府則正在盤算著如何把三K黨和所有涉嫌的南方人一網打盡。
    六月斯佳麗趕回塔拉莊園參加她父親的葬禮。葬禮之后,斯佳麗全家,包括艾希禮、梅勒妮、威爾等搬到了亞特蘭大,買了一幢破舊的房子住了下來。善良正直的梅勒妮很快在婦女界贏得了信任,成了一位極受尊重的人物。而艾希禮雖然受斯佳麗之托,管理一個木材廠,但經營得很糟糕。
    幾個月之后不顧親友的勸阻和反對,斯佳麗和瑞德結了婚。1871年圣誕節(jié),州政府的大權終于又回到了南方人的手里。邦妮非常漂亮,在邦妮身上瑞德幾乎傾注了全部心血。瑞德之所以努力改變自己在亞特蘭大居民眼中的形象,完全是為了樹立邦妮今后在亞特蘭大的地位。
    斯佳麗對艾希禮仍然舊情不忘。艾希禮生日那天的下午,在木材廠,斯佳麗和艾希禮談得很投機。他們一起回憶了那個野外宴會。這件事很快被瑞德和梅勒妮知道了。幾天以后,瑞德帶上邦妮出遠門去了。他走后,斯佳麗馬上去找梅勒妮,想向她坦露自己的過錯。但梅勒妮止住了她,她再三強調只有斯佳麗才是她最親的親人。梅勒妮迫使大家都相信斯佳麗,并堅定不移地保護斯佳麗。
    不久,斯佳麗發(fā)現(xiàn)自己又懷孕了。這時她開始想念瑞德,盼望他早點回來。瑞德到家的那一天,斯佳麗特意在樓梯口迎接。本想把懷孕的消息告訴他,但一看到他那副冷嘲熱諷的神氣,斯佳麗就氣不過來。結果失足,跌下樓梯,折斷了肋骨。
    身體素來羸弱的梅勒妮不聽醫(yī)生的勸告又一次懷孕。懷孕后她的身體迅速惡化。臨終前,她把照看艾希禮的重擔交給了斯佳麗。這時,斯佳麗突然意識到,一向瘦弱的梅勒妮實際上是保護她的寶劍和盾牌,而她也第一次認識到,她愛梅勒妮。
    梅勒妮去世了艾希禮就好像失去了主心骨,像個小孩子一樣,他比斯佳麗更感到害怕。也只有這時,斯佳麗才明白,她并不愛艾希禮,她對艾希禮特殊的感情只因為他沒像其它男人一樣迷上自己。從此她生活中的兩大精神支柱消失了。
    在濃霧中,斯佳麗拼命往家里跑,霧中的她好像又重溫著多年前一直困擾著她的一個噩夢。終于,她看見自己住宅的燈光,霎那間她覺得自己看到了希望,因為世界上還有瑞德,而她真心愛的就是瑞德!
    但是,這一切都已經太晚了。瑞德已經對斯佳麗失望,決定棄家出走,離開斯佳麗。此時此刻,對于斯佳麗來說,生活中的一切光亮都消失了。她只有回到塔拉莊園去這一條出路。她感到太疲勞了,腦子再也承受不了這些壓力。她自言自語地說:“還是留給明天去想吧……不管怎么說,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創(chuàng)作背景:
    美國南北戰(zhàn)爭摧毀了佐治亞乃至整個南方的經濟,黑奴重新獲得自由,昔日奴隸主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好時光隨風而逝,飄得遠遠的。為了生存,他們必須放下臭架子,努力奮斗,不然只有死路一條,連亞蘭大上流社會的中堅分子也不得不降貴屈尊,賣糕餅的賣糕餅,趕馬車的趕馬車。為表現(xiàn)這個主題,米切爾還向讀者描述了美國南方的許多迷人之處,生動再現(xiàn)了美國佐治亞州內戰(zhàn)時期、重建時期的生活。表現(xiàn)了一個傳統(tǒng)社會的崩潰瓦解,人們又如何應付這場社會巨變的艱辛過程。 小說《飄》虛寫戰(zhàn)爭,實寫戰(zhàn)爭對人類心靈的影響。
    人物介紹:
    斯佳麗
    主人公斯佳麗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南方女性形象,也是性格組合的代表性的人物。她是一個南方莊園主的女兒,美麗活潑、天真爛漫且無憂無慮,由于父親的溺愛,在眾多的姐妹之中,斯佳麗養(yǎng)成了高傲、叛逆、倔強和貪圖虛榮的性格。她愛上了艾希禮,卻遭到拒絕。
    戰(zhàn)爭來臨,面對著艾希禮和梅勒妮的婚姻,她賭氣嫁給了她并不愛的男人。丈夫在戰(zhàn)爭中不幸死去,但她卻沒有絲毫的傷心,反之她認為喪服根本不是她應該穿的。戰(zhàn)火燒遍了亞特蘭大,梅勒妮卻趕在此時面臨分娩。斯佳麗勇敢的接受任務。其在瑞德的幫助下,她勇敢、果斷的幫梅勒妮接生,雖然從未做過,但臨危時的沉著冷靜,充分體現(xiàn)了這個女人果敢的一面。
    經歷了戰(zhàn)爭,經歷了自主創(chuàng)業(yè)與奮斗,斯佳麗成長成為一個性格多面且成熟的女人。她嫁給了瑞德,心里還是想著艾希禮,斯佳麗沒有意識到,她已經愛上了瑞德。而當梅勒妮死去之時,她已經感受到了瑞德對于她生命的重要,即使此時,瑞德已經不再愛她了。
    瑞德
    瑞德,是一個南方貴族家庭的叛逆者,社交場合他總是不多說話,但一說起來,往往又語出驚人。他頭腦機警冷靜,能夠清醒的認識到社會發(fā)展的趨勢和方向,他抓住一切時機賺錢,甚至是戰(zhàn)爭時候也想盡方法大發(fā)國難之財,充分體現(xiàn)了他的自私自利、不擇手段以及冒險精神。他有他的方法可以洞察斯佳麗的一切,讓她既愛又恨自己而他自己對斯佳麗也是愛卻保持著距離。 戰(zhàn)爭爆發(fā),斯佳麗等人遇到真正的難題時,他不顧一切,挺身而出拯救她們。他可以和妓女成為朋友,不會出于戲弄,而是他可以真正理解、同情那種墮落生活中的無可奈何。
    女兒被噩夢驚醒,他又為詮釋了一個父親所深藏的對于女兒的關愛和照顧;當因為自己的失誤而使斯佳麗從樓梯上滾下來,導致重病失去孩子,他又表現(xiàn)出了真實而深刻的自責。終于,他對于斯佳麗的感情游戲感到了厭惡,在失去了女兒、朋友以后,他決定離開斯佳麗回到自己的故鄉(xiāng),不顧斯佳麗的苦求,毅然決然的回去尋找平靜。
    艾希禮
    是小說中著重塑造的主要人物。戰(zhàn)爭爆發(fā)時,他勇敢參軍,并有所成就;面對斯佳麗的多次表白,他又能夠堅守對梅勒妮的愛和忠貞??墒菓?zhàn)爭并沒有改變他,他仍然心心念念的是曾經的那種田園牧歌生活,面對現(xiàn)實,他經不起風浪,總是在逃避生活。
    梅勒妮
    梅勒妮是一個集女性眾多良好品質于一身的女性形象。她溫柔善良,寬厚待人,懂得體恤他人。生活的動蕩沒有打消她對于生活的追求,面對困難,她愿意接受和承擔,鼓勵身邊的人們對生活抱有理想。戰(zhàn)爭*,她報名成為醫(yī)護人員,救助需要幫助的人們;戰(zhàn)火燒到門邊,她仍希望自己等待出世的孩子有一個美好的未來;當斯佳麗殺死了闖入家中的強盜時,她鼓勵斯佳麗,稱贊她的做法,給她肯定;斯佳麗墜樓受傷,她一直陪在瑞德身邊安慰他、鼓勵他。不論生活怎樣,她都充滿勇氣。
    作品鑒賞:
    二十世紀美國文壇,現(xiàn)實主義文學長足發(fā)展。作為通俗小說的典范作品,《飄》也就被擱置在了一個十分耀眼的位置?!讹h》是一部以美國南北戰(zhàn)爭為歷史背景、以南方的社會生活為生活環(huán)境的全景社會小說。小說全面展現(xiàn)美國南方社會風貌以及各色人物在巨大的社會變革中的命運變遷,通過展現(xiàn)不同人物在混亂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的命運變化,揭示了不同的性格所必然走向的不同的命運安排。作者運用女性所特有的觀察視角,細微而又深刻地描寫了以斯佳麗為中心人物,以瑞德、梅勒妮和艾希禮為主要性格人物的社會活動,通過他們的社會活動,展現(xiàn)了紛繁復雜的社會畫面,以及他們各自不同的命運走向。
    在以往小說創(chuàng)作中,作者習慣于塑造性格單一且突出的人物,即正面人物則性格光輝偉大,沒有絲毫缺點,而負面人物則通常充滿了陰暗狡詐、冷酷無情的性格本質,性格區(qū)別塑造的十分分明。而《飄》卻打破了這種描述方式,小說所呈現(xiàn)出的人物形象都是正負兩方面性格的組合體,這種性格組合既圓潤而生動的變現(xiàn)了每個人物的性格特征,又在深層次中揭示了社會巨變所帶個人的一種改變。
    主人公斯佳麗身上表現(xiàn)出來的叛逆性和艱苦創(chuàng)業(yè)、自強不息的精神,顯示了女主人公自我意識的覺醒、增強和對自主權的追求。在戰(zhàn)前、戰(zhàn)時和戰(zhàn)后,斯佳麗女性意識的體現(xiàn)都充分揭示了其不屈不撓、勇敢堅強、不輕易認輸?shù)男愿瘛?zhàn)前,斯佳麗拋棄了傳統(tǒng)淑女應有的禮節(jié)和矜持,敢愛敢恨,不顧一切地追求自己的愛,女性意識有所體現(xiàn);戰(zhàn)爭期間為了生存,她摒棄了貴族小姐的嬌氣和風度,勇敢地擔當起保護家人的職責;戰(zhàn)后又勇敢地沖破女性身上的種種枷鎖,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
    她的多種性格組合注定了她最后的悲劇結局,對于愛情的浪漫追求,對于生活的利己、享樂追求,導致了她對愛情和物質財富追求的雙重失敗。她就是一個在特殊的歷史時期和特殊的社會環(huán)境中因追求自我而喪失自我的可憐女性,這種性格組合讓展現(xiàn)了一個可恨可惡卻又可親可愛的人物形象。
    小說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斯佳麗的個性以及她的愛情故事。她的愛情不是充滿詩意和浪漫情調的那一種,而是現(xiàn)實的和功利的。為了達到目的,她甚至不惜使用為人所不齒的狡詐伎倆。那么她的愛情故事為什么還那么引人入勝呢?原因很簡單,這就是真實。是小說所設置的情景下完全可能發(fā)生的真實情況。真實的東西可能并不崇高,但更接近人們的生活,因而也更受讀者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