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孔子的名言摘抄

字號:

(一)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鬃?BR>    (二) 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鬃?BR>    (三) 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四) 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五)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六)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七) 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八) 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九) 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十)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
    (十一) 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十二) 圣則吾不能,我學(xué)不厭而教不倦也。
    (十三)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xué)也。
    (十四) 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yī)。
    (十五) 有教無類。
    (十六) 學(xué)如不及,猶恐失之。
    (十七) 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xué)也矣。
    (十八)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十九) 邇之事父,遠(yuǎn)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二十) 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二十一) 不學(xué)詩,無以言。
    (二十二) 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
    (二十三) 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二十四) 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二十五)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BR>    (二十六)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二十七) 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鬃?BR>    (二十八)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下信乎?傳不習(xí)乎?
    (二十九)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三十)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三十一) 道不同,不相為謀。
    (三十二)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三十三) 不學(xué)禮,無以立。
    (三十四) 禮之用,和為貴。
    (三十五) 聽其言而觀其行。
    (三十六) 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三十七)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三十八)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三十九) 君于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四十) 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四十一)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四十二) 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則遠(yuǎn)怨矣。
    (四十三) 君子義以為質(zhì),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四十四)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