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數(shù)上冊用米作單位量長度教案

字號: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56頁例1、課堂活動以及練習十二第1——2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建立1米的實際長度觀念。知道米與厘米之間的進率。
    2、與同學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經(jīng)歷豐富的實踐活動逐步正確掌握測量方法,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3、通過看一看、量一量、說一說,發(fā)展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建立1米的實際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
    體會m的含義,建立1m的實際長度觀念
    教具準備:
    實物展示臺、米尺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
    1、出示主題圖。
    (1)學生看圖,第55頁情境圖。說說這是什么地方?
    (2)要想知道黑板的長度,同學們有辦法嗎?
    (3)操作:請兩位同學用學生尺量黑板的長度。你有什么感覺?
    (4)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看書55頁。
    2、教師介紹米尺。
    (1)認識米尺,1米的長度。
    (2)小結(jié):量 比較長的物體通常用米作單位。
    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1米可以寫成1m。
    板書課題:用米作單位量長度
    3、認識米尺,建立1米的觀念
    (1)小組活動觀察米尺,看一看、比一 比,感受1米有多長?1米里面有多少厘米?
    (2)反饋:你知道了什么?
    (3)用手指比劃一下,1m大約有多長?
    (4)想一想: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m ?
    (5)量哪些物體的長度可以用米作單位?
    二、 用米作單位進行測量
    1、學習例1 。
    小朋友還記得用厘米作單位測量較短的物體的方法嗎?用這種方法以小組為單位,用米尺去測量黑板的長和寬。把結(jié)果填在書上。
    (1)小組活動
    (2)全班交流。你是怎樣測量的?結(jié)果是多少?
    2、課堂小結(jié)
    三、課堂活動
    1、相互量一量自己的身高, 填在表中。
    (1)小組活動
    (2)反饋
    2、找一找教室里長度大約是1米的物體,并實際量一量。
    (2)獨立活動。
    (2)小組 活動
    (3)反饋
    四、課堂作業(yè)
    獨立完成練習十二第1——2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