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五年級數(shù)學(xué)上冊第二單元模擬題

字號:


    一、填空(15分)
    1、如果李華向東走20米,記作+20米,那么李華向西走43米,記作( )米。 如果李華向北走50米,記作+50米,那么李華走了-30米,表示他( )。
    2、水沸騰的溫度是( )℃,水結(jié)冰的溫度是( )℃。
    3、某日傍晚,氣溫有上午零上6℃下降了8℃,這天傍晚的氣溫是( )。
    4、數(shù)軸上,-4更接近( )(填0或3),與-1相鄰的兩個數(shù)是( )和( )。
    5、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是20平方厘米,它的高是8厘米,底是( )厘米。
    6、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可用字母表示為(       ),其中(   )表示高。
    7、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底也相等,如果三角形的高是26厘米,那么平行四邊形的高是(     )。
    8、一個直角三角形,三條邊分別是6厘米、8厘米、10厘米,它的面積是( )平方厘米。
    9、梯形的下底6分米,上底9分米,高2分米,它的面積( )平方分米。
    10、一個梯形的面積是20平方米,如果它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擴大2倍,它的面積是(      )平方米。
    二、判斷題(10分)
    1、兩個面積相等的三角形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
    2、兩個不同形狀的平行四邊形,它們的面積也不相同。( )
    3、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 )
    4、平行四邊形內(nèi)的三角形的面積是平行四邊形的一半。( )
    5、一個數(shù)不是正數(shù)就是負數(shù)。( )
    三、選擇(共10分)
    1、在一個平行四邊形中剪去一個的三角形,余下的面積與剪去的面積比較,(   )。
    A、余下的面積大  B、剪去的面積大  C、一樣大  D、無法比較
    2、已知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是80平方米,高是8米,求底的算式是(    )。
    A、80÷8   B、80×2÷8   C、80×8÷2   D、80÷2÷8
    3、人的體溫大約是( )。
    A、0℃   B、18℃   C、-2℃   D、37℃
    4、給長5米、寬4米的長方形地面鋪地面磚,需要邊長5分米的在正方形地面磚(  )塊。
    A、80     B、 4    C、 200    D、 400
    5、甲、乙兩個冷庫,甲冷庫溫度-18℃,乙冷庫溫度-20℃,溫度低一些的是( )。
    A、甲    B、 乙    C、 不確定
    四、計算(共23分)
    1、單位換算(8分)
    8米=(   )分米      8平方米=(    )平方分米
    400厘米=(   )分米  4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3平方千米=(    )平方米 =(    )公頃
    4500公頃=(     )平方米=(     )平方千米
    ⒉ 列豎式計算(6分)
    180×80=      406×13= 540÷40=
    3、簡便計算。(9分)
    25×32×125      72×22-22×22   900÷15÷6
    五、操作題。(共12分)
    1、五年級(1)、(2)班進行圍棋對抗賽,每班出8人。哪個班得分多哪個班獲勝。已經(jīng)進行的比賽成績記錄如下。
    記分規(guī)則:勝一場,記1分;輸一場,記-1分
    第一場 第二場 第三場 第四場
    五一班 1 -1 1 1
    五二班 -1 1 -1 -1
    (1)現(xiàn)在四(1)班勝了_________場,輸了_______場。
    (2)現(xiàn)在四(2)班勝了_________場,輸了_______場。
    (3)如果四(1)班要贏四(2)班,還需要勝________場。
    (4)如果四(2)班要贏四(1)班,還需要勝________場。
    2、畫出面積是8 c㎡的平行四邊形, 6 c㎡的三角形和12 c㎡的梯形各一個。(下面方格紙每格為1 c㎡)(6分)
    五、應(yīng)用題(共30分)
    1、“農(nóng)夫”果園是一塊平行四邊形的園地,里面種植了360棵果樹,如果平均每棵果樹占地4平方米,量得平行四邊形的底是90米,平行四邊形的高是多少米?
    2、有一座水電站的攔河壩的橫截面是梯形,它的上底是24米,下底是上底的2倍,高是20米。這個橫截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3、小剛五門的成績分別是:語文86分,數(shù)學(xué)94分,英語90分,科學(xué)95分,品的社會85分。
    (1) 你能算出五門的平均分嗎?
    (2) 以平均分為標準,比平均分多記作“+”, 比平均分多記作“—”,用正負數(shù)表示各科成績,填在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