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歷史精選測試練習題(一)

字號:

一、選擇題:
    1.希羅多德認為“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那是肯定   因素對埃及文化的影響。( )
    A.地理環(huán)境    B.宗教信仰   C.死而復活的思想   D.金字塔工程
    2.早期的文明大多產(chǎn)生在大河流域,孕育了古巴比倫文明的是:( )
    A.長江      B.尼羅河    C.兩河流域      D.亞馬遜河
    3.張三、李四、王五、趙****個同學爭論最的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他們所說的  是正確的。( )
    A.金字塔    B.獅身人面像    C.木乃伊    D.國王谷
    4.在古老的印度,人們傳說諸神分割原始巨人普魯沙時,他的口、手臂、腿、腳分別產(chǎn)生不同的人,在這些人中,地位的是:( )
    A.婆羅門    B.剎帝利     C.吠舍        D.首陀羅
    5.最早的文明出現(xiàn)在:( )
    A.埃及     B.中國      C.印度       D.西亞
    6.每一個人一出生便隸屬于其家庭的種姓,其社會地位終身難以改變。一般來說,種姓的職業(yè)世襲不變,不同種姓交往乃至通婚都嚴格受限。它描述的是  的制度。
    A.埃及     B.中國      C.印度       D.西亞
    7.小李叔叔暑假到四川旅游,看到了這尊世界的  造像,它是在  產(chǎn)生的一種宗教的造像。
    ①佛教 ?、诘澜獭 、?教 ?、苤袊 、萦《取 、薨<?BR>    A.①⑤   B.②④   C.③⑥     D.①④
    8. 它矗立在茫茫大漠之中,留下了千古的迷團,無數(shù)人寫下動人的詩篇,公元前2700年就已經(jīng)存在,見證了民族的盛衰。它的作用是:( )
    A.觀測天象    B.輪回的地方    C.法老的陵墓     D.拍電影
    閱讀材料
    材料一 人稱“西方史學之父”的希羅多德曾記載,建造胡夫金字塔的石頭是從“阿拉伯山”(可能是西奈半島)開采來的,修飾其表面的石灰石,是從河東的圖拉開采運來。在那時開采石頭并不容易,因為當時人們并沒有炸藥,也無鋼釬。埃及人當時是用銅或青銅的鑿子在巖石上打眼,然后插進木楔,灌上水,當木楔子被水泡脹時,巖石便被脹裂。這樣的方法在今天看來也許很笨拙,但在4000多年前,卻是很了不起的技術。從采石場運往金字塔工地也極為困難。古代埃及人是將石頭裝在雪橇上,用人和牲畜拉。為此需要寬闊而平坦的道路。修建運輸石料的路和金字塔的地下墓室就用了10年的時間。在建造胡夫金字塔時,胡夫強迫所有的埃及人為他做工,他們被分成10萬人的大群來工作,每一大群人要勞動3個月。這些勞動者中有奴隸,但也有許多普通的農(nóng)民和手工業(yè)者。古埃及奴隸是借助畜力和滾木,把巨石運到建筑地點的,他們又將場地四周天然的沙土堆成斜面,把巨石沿著斜面拉上金字塔。就這樣,堆一層坡,砌一層石,逐漸加高金字塔。建造胡夫金字塔花了整整20年的時間。
    材料二 科學家們研究表明,金字塔的形狀,使它貯存著一種奇異的“金字塔能”,這種無形的、特殊的能量能使尸體迅速脫水,加速“木乃伊化”,等待有朝一日的復活。假如把一枚銹跡斑斑的金屬幣放進金字塔,不久就會變得金光燦燦;如果你頭痛、牙痛,到金字塔去吧,一小時后,就會消腫止痛,如釋重負;如果你神經(jīng)衰弱,疲憊不堪,到金字塔里去吧,幾分鐘或幾小時后,你就會精神煥發(fā),氣力倍增。
    金字塔之迷——神秘能量操縱金字塔
    材料三 喬普斯金字塔的高度乘上一千萬倍以后--即九千八百萬哩,正好是地球到太陽之間的距離,這一事實,不知是否真確?子午線通過金字塔,正好將陸地和海洋分為相等的兩半,也是真的嗎?金字塔的地基周圍除以其高度的兩倍,即得出的π=3.14159這一數(shù)字,不曉得是否又是當真?地球重量的計算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不知是否真實?而建地基的巖石地是經(jīng)過仔細且精確地丈量過的,是否又是真的?
    究竟是什么力量,用什么機器,和什么技術,把這塊巖石地帶敉平的?建師是如何挖掘通向地層下的隧道的?他們?nèi)绾问构饩€滲入內(nèi)部?既不在這里,也不在萬王谷(the Valley of Kings)中的石墓穴里使用過火炬,或類似的發(fā)光物。因為那里沒有煙薰的墻壁或天花板,或任何曾經(jīng)刮去這些被煙熏黑的地方的痕跡。他們用什么方法,并且如何把這些石塊從采石地開采出來呢?用尖銳鋒利的器具嗎?究竟是怎么樣地運送這些巨石,又是如何這般精密地把它們接合起來的呢?
    請回答:
    根據(jù)上述材料,請你設計一個方案,用一種簡單的方法來修建金字塔。
    閱讀材料:
    第一是“苦諦”,說明人生所經(jīng)歷的生、老、病、死等一切皆苦;第二是“集諦”,說明一切苦的原因在于欲望,有欲望就有行動,有行動就會造業(yè)(即通常所說的造孽),造業(yè)就不免受輪回(轉生)之苦;第三是“滅諦”,說明必須消滅一切欲望,達到不生不滅的“涅磐”境界,才能消滅苦因,斷絕苦果;第四是“道諦”,說明要達到“涅磐”必須修道。佛教主張修行以五戒為主,即不殺生、不偷不盜、不邪*、不妄語、不飲酒。宣揚“眾生平等”,不承認婆羅門教經(jīng)典《吠陀》的權威性,反對殺生獻血的祭把和煩瑣復雜的宗教儀式,否認必須通過婆羅門祭司才能修行得道。
    請回答:
    (1) 這是什么宗教的教義?它是什么時候由什么人創(chuàng)立的?
    (2) 它的核心教義是什么?它的“眾生平等”針對的是婆羅門教的什么制度?
    參考答案:
    ⒈A?、睠?、矨?、碅?、礑 ⒍C?、稤 ⒏C
    (1)佛教。公元前世紀,喬達摩?悉達多。
    (2)人生一切皆苦,而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佛教的任務就是教導人們?nèi)绾蜗说挠苊饪嗟囊蚬⑷朔殖刹煌燃壍姆N姓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