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心理咨詢師三級理論知識考試卷(1)

字號:

一、單項選擇題
    1、對釋義的正確理解是(  )。
    A.它是控制會談和轉(zhuǎn)換話題中不大常用的技巧
    B.使用釋義技巧時沒必要先征得求助者的同意
    C.指重復并評價對方話題后順便提出另一個新的問題
    D.使求助者感到咨詢師聽懂了問題并完全接納了自己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 釋義又叫內(nèi)容反應,是轉(zhuǎn)換談話話題的常用技巧。釋義是指咨詢師把求助者所說的內(nèi)容重復給求助者,但不要做評價。釋義還可以達到加強理解、促進溝通的目的。通常,使用釋義技巧時,沒有必要先征得求助者同意。
    2、一般來說,涉及青年人前途問題的事件屬于(  )。
    A.常形沖突
    B.微弱刺激
    C.變形沖突
    D.強烈刺激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 通常情況下,對青年人來說,關系到個人發(fā)展前途的事件,大致都屬于高強度刺激。
    3、標準十分的平均數(shù)為5.5,標準差為( ?。?BR>    A.3
    B.2
    C.1.5
    D.1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 標準十分的平均數(shù)是5.5,標準差是1.5;標準九分是以5為平均數(shù),2為標準差;標準二十分是以10為平均數(shù),3為標準差。Z分數(shù)是以0為平均數(shù),1為標準差。
    4、攝人性會談的目的是( ?。?BR>    A.收集資料
    B.治療
    C.防止意外
    D.診斷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 攝人性會談是通過會談了解求助者的客觀背景資料,了解健康狀況、工作狀況和家庭狀況以及求助者當前的感受、狀態(tài)、咨詢動機和期望等。
    5、全色盲的人似乎也能辨認顏色,他們依據(jù)的線索是( ?。?。
    A.色調(diào)
    B.明度
    C.波長
    D.飽和度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色覺有缺陷的人是靠明度的差別來“辨認”顏色的,明度相同色調(diào)不同的顏色他就分辨不出來了,色覺異常絕大多數(shù)是遺傳的原因造成的。
    6、通過訓練求助者有意識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動、降低喚醒水平、改善機體紊亂功能的心理咨詢方法是( ?。?BR>    A.合理情緒療法
    B.放松訓練
    C.自我管理程序
    D.陽性強化法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 放松訓練又稱“松弛訓練”,是一種通過訓練有意識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動、降低喚醒水平、改善機體紊亂功能的心理咨詢與治療方法。放松療法是一種求助者完全可以掌握的解決緊張焦慮等情緒困擾及軀體癥狀的方法。
    7、麥獨孤用以解釋人類社會行為的主要概念是( ?。?。
    A.模仿
    B.社會學習
    C.強化
    D.本能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 麥獨孤是英國本能主義的代表人物,其理論受到達爾文的影響。他指出,先天或遺傳的傾向是一切思想和行動的基本源泉和動力。他提出求食、拒絕、創(chuàng)新、逃避、斗爭、性與繁衍、母愛、親和、控制、服從、創(chuàng)造和建設十二種本能,認為從這些本能可以衍生出全部社會現(xiàn)象和社會生活。
    8、關于“力比多”,符合弗洛伊德觀點的陳述是( ?。?。
    A.自出生起到發(fā)展結束有不確定的發(fā)展階段
    B.是心理活動的動力
    C.不一定是人類的生物本能
    D.是人格結構的核心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認為人類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動的動力,這一動力被冠名“力比多”。
    9、MMPI是采用( ?。┚幹频目陀^化測驗。
    A.因素分析法
    B.經(jīng)驗效標法
    C.總加評定法
    D.理論推演法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 以經(jīng)驗效標法編制人格測驗,對要測的人格特質(zhì),并不需具有既定的理論基礎或假設。測驗項目的選擇完全以實證資料為依據(jù),即只保留那些能夠?qū)⑿私M與控制組分開的項目,而不管其內(nèi)容看起來是否合理。典型的經(jīng)驗效標法量表有MMPI。
    10、按照中國常模結果,SDS的標準分在( ?。檩p度抑郁。
    A.53~62分
    B.63~72分
    C.73~82分
    D.82 分以上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 按照中國常模結果,SDS標準分的分界值為53分,其中53~62分為輕度抑郁,63~72分為中度抑郁,72分以上為重度抑郁。二、多項選擇題
    1、關于陽性強化法,正確的說法包括( ?。?BR>    A.獎勵正常行為,懲罰異常行為
    B.陽性強化使用正強化
    C.陽性強化應該適時、適當
    D.目標行為固化為習慣后,也不能撤銷強化物
    參考答案:B,C
    參考解析: 以正強化為主,及時獎勵正常行為,漠視或淡化異常行為,這種方法是陽性強化法。陽性強化應該適時、適當,對目標行為的陽性強化,應該在行為出現(xiàn)時進行,不可提前或錯后,且目標行為單一應具體。隨時間進程,強化物可以由物質(zhì)刺激變?yōu)榫癃剟?,待目標行為固化為習慣,最終撤銷強化物。
    2、關于親合,正確的說法包括( ?。?BR>    A.壓力越大,親合傾向越弱
    B.高焦慮者親合傾向較弱
    C.出生順序影響個體親合傾向
    D.恐懼時,親合傾向會增強
    參考答案:B,C,D
    參考解析: 群體在面臨外界壓力的情境中,其成員會產(chǎn)生親合的需要。壓力越大,親合動機越強??謶质乾F(xiàn)實危險引起的情緒體驗,恐懼情感越強烈,親合傾向越強。焦慮是非現(xiàn)實危險引起的情緒體驗,高焦慮者的親合傾向較低。親合傾向按出生順序遞減。
    3、影響青少年辯證邏輯思維的因素包括( ?。?。
    A.掌握知識的程度
    B.形式邏輯的發(fā)展水平
    C.社會性發(fā)展水平
    D.個體思維品質(zhì)
    參考答案:A,B,D
    參考解析: 影響青少年辯證邏輯思維發(fā)展的因素:領會和掌握知識的廣度、深刻度和系統(tǒng)性;形式邏輯思維的發(fā)展水平;個體思維品質(zhì)的獨立性和批判性的發(fā)展。
    4、咨詢中,咨詢師自我暴露的主要形式包括( ?。?BR>    A.咨詢師把對求助者的體驗感受告訴求助者
    B.求助者把對咨詢師的體驗感受告訴咨詢師
    C.咨詢師暴露與求助者所談內(nèi)容有關的個人經(jīng)驗
    D.求助者公開自己的個人經(jīng)歷及感受
    參考答案:A,C
    參考解析: 自我開放亦稱自我暴露、自我表露,指咨詢師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經(jīng)驗與求助者共同分享。自我開放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咨詢師把自己對求助者的體驗感受告訴求助者。第二種形式的自我開放是咨詢師暴露與求助者所談內(nèi)容有關的個人經(jīng)驗。
    5、塔爾德提出的模仿律包括( ?。?BR>    A.下降律
    B.幾何級數(shù)律
    C.接近律
    D.先內(nèi)后外律
    參考答案:A,B,D
    參考解析: 法國社會學家塔爾德最早對模仿進行研究,1890年出版了《模仿律》一書,提出模仿律:下降律、幾何級數(shù)律、先內(nèi)后外律。下降律:社會下層人士具有模仿上層人士的傾向。幾何級數(shù)律:在沒有干擾的情況下,模仿一旦開始,就會以幾何級數(shù)的速度增長,迅速地漫延。先內(nèi)后外律:個體對本土文化及其行為方式的模仿與選擇,總是優(yōu)于對外域文化及其行為方式的模仿與選擇。
    6、知覺反映的是( ?。?。
    A.過去作用于感覺器官的事物
    B.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
    C.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事物
    D.客觀事物的整體屬性
    參考答案:C,D
    參考解析: 知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整體屬性的反應。
    7、能力發(fā)展的個體差異表現(xiàn)在( ?。?。
    A.能力水平
    B.獲得知識的快慢
    C.能力類型
    D.發(fā)展早晚
    參考答案:A,C,D
    參考解析: 能力是順利、有效地完成某種活動所必備的心理條件。能力發(fā)展的個體差異體現(xiàn)在能力水平、能力類型、能力發(fā)展早晚三個方面。
    8、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的主要區(qū)別包括( ?。?。
    A.指向性
    B.意志努力
    C.目的性
    D.集中程度
    參考答案:B,C
    參考解析: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有意注意是有預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才能維持的注意,又叫隨意注意;無意注意是沒有預定目的,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就能維持的注意,又叫不隨意注意。
    9、下列陳述中正確的包括( ?。?BR>    A.移情能力與利他傾向呈負相關
    B.個體心境良好時,利他傾向會增加
    C.個體做錯了事感到內(nèi)疚時,傾向于做些好事加以補償
    D.遇到困難的人,旁邊的人越多,他(她)得到幫助的可能性越大
    參考答案:B,C
    參考解析: 移情能力與利他傾向呈正相關。個體心境良好時,利他傾向會增加。個體做錯了事感到內(nèi)疚時,傾向于做些好事加以補償。遇到困難的人,旁邊的人越多,他(她)得到幫助的可能性越小,這稱為旁觀者效應。
    10、16PF測量的人格因素包括( ?。?。
    A.耐受性
    B.敏感性
    C.憂慮性
    D.緊張性
    參考答案:B,C,D
    參考解析: 16PF測量的人格因素:因素A樂群性,因素8聰慧性,因素C穩(wěn)定性,因素E恃強性,因素F興奮性,因素G有恒性,因素H敢為性,因素I敏感性,因素L懷疑性,因素M幻想性,因素N世故性,因素O憂慮性,因素Q1實驗性,因素Q2獨立性,因素Q3自律性,因素Q4緊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