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認識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38、39頁例1、例2及“做一做”和練習八和第1—3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結合生活情境,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 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操作等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fā)展學生的形象思維。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重、難點:
根據(jù)角的特征辨認角。
教法與學法:
教法:嘗試指導法。
學法:自主探究法。
教學準備:
剪刀1把、三角尺1塊、白紙1張;直尺、各種形狀的實物若干;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白紙各7張;長條12根;圖釘若干。
教學步驟:
一、 生活引入,揭示課題
(1) 感知生活中的角。
① 課件展示實物(剪刀、鐘面、三角尺)。
② 找一找以上實物中角分別在哪兒,引導學生將角比畫出來。
③ 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2) 揭示課題。
通過探索,知道了角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今天我們就一起去認識角。(板書:角的初步認識)
二、 實踐感知,建立表象
(1) 畫一畫,剪一剪。
學生自己選擇工具畫角剪下來。
集體交流。
(2) 摸一摸,探究角的特點。
(3) 閉眼想像角的樣子。還可以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比畫比畫。
三、 活動操作、鞏固應用
(1) 找一找。
① 明確活動要求:不用眼睛看,在學具盒中摸出一個帶角的圖形。
② 反饋摸出的圖形。
③ 分組交流,每個圖形的角在哪兒?
④ 用手勢反饋。
(2) 做一做。
① 交代活動要求。
② 學生選擇喜歡的學習方式開始活動。
③ 組織學生參觀作品。
④ 學生質(zhì)疑,評價。
四、 總結提升
(1) 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一位新朋友——角,關于它你了解多少?
(2) 延伸:關于角,你還想知道什么?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38、39頁例1、例2及“做一做”和練習八和第1—3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結合生活情境,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 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操作等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fā)展學生的形象思維。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重、難點:
根據(jù)角的特征辨認角。
教法與學法:
教法:嘗試指導法。
學法:自主探究法。
教學準備:
剪刀1把、三角尺1塊、白紙1張;直尺、各種形狀的實物若干;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白紙各7張;長條12根;圖釘若干。
教學步驟:
一、 生活引入,揭示課題
(1) 感知生活中的角。
① 課件展示實物(剪刀、鐘面、三角尺)。
② 找一找以上實物中角分別在哪兒,引導學生將角比畫出來。
③ 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2) 揭示課題。
通過探索,知道了角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今天我們就一起去認識角。(板書:角的初步認識)
二、 實踐感知,建立表象
(1) 畫一畫,剪一剪。
學生自己選擇工具畫角剪下來。
集體交流。
(2) 摸一摸,探究角的特點。
(3) 閉眼想像角的樣子。還可以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比畫比畫。
三、 活動操作、鞏固應用
(1) 找一找。
① 明確活動要求:不用眼睛看,在學具盒中摸出一個帶角的圖形。
② 反饋摸出的圖形。
③ 分組交流,每個圖形的角在哪兒?
④ 用手勢反饋。
(2) 做一做。
① 交代活動要求。
② 學生選擇喜歡的學習方式開始活動。
③ 組織學生參觀作品。
④ 學生質(zhì)疑,評價。
四、 總結提升
(1) 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一位新朋友——角,關于它你了解多少?
(2) 延伸:關于角,你還想知道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