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自考中外建筑史復(fù)習資料(3)

字號:

思考題(外國建筑史緒論)
    1、社會環(huán)境以何種方式影響建筑?
    地理、環(huán)境 科學、技術(shù) 政治、經(jīng)濟、軍事 歷史、文化、觀念 藝術(shù)、審美 材料、工具、
    2、外建史的主要內(nèi)容有哪些?
    古代埃及建筑 印度教建筑 兩河流域、伊朗高原建筑、亞洲封建社會建筑
    古代愛琴建筑、古代希臘建筑、古代羅馬建筑
    東歐中世紀建筑、拜占庭帝國建筑
    西歐中世紀建筑、意大利文藝復(fù)興時期建筑、法國古典主義建筑、歐美復(fù)古思潮建筑、對新建筑的探索、現(xiàn)代建筑的發(fā)展與現(xiàn)代建筑大師、后現(xiàn)代與現(xiàn)代建筑之后的建筑流派、當代建筑的主要流派、思潮與趨勢
    3、引起建筑發(fā)生變化的三個要素是什么?
    A、生產(chǎn)方式的變化
    B、階級關(guān)系的變化
    C、國家形態(tài)的變化
    4、主流建筑風格是怎樣產(chǎn)生的?有何特征?
    A、產(chǎn)生:主流階級→主流思想→主流文化→主流建筑文化→主流建筑風格
    B、特征:獨特性、統(tǒng)一性和穩(wěn)定性
    5、何為主流建筑文化與非主流建筑文化?它們的關(guān)系如何?
    A、主流建筑文化:靈敏地反映社會的變化和生產(chǎn)力的進步,代表著一個時代建筑技
    術(shù)和藝術(shù)的成就,是建筑史的主要內(nèi)容。
    非主流建筑文化:對社會的變化和生產(chǎn)力的進步反映不夠靈敏,長期間變化不大。
    B、關(guān)系:相互影響——主流建筑文化對非主流建筑文化的影響在所有領(lǐng)域
    ——非主流建筑文化對主流建筑文化的影響僅在物質(zhì)領(lǐng)域
    可轉(zhuǎn)移性——跨民族、跨地區(qū)、跨國家的歷史性轉(zhuǎn)移
    6、學習外建史的方法和技巧是什么?
    A、整體意識和綜合眼光
    B、把握各個歷史階段的關(guān)鍵性變革
    C、外建史是跨專業(yè)、跨學科的綜合性知識
    D、在行為上,要多想、多看、多寫、多畫
    [古代埃及和西部亞洲的建筑]
    瑪斯塔巴主要模仿哪種建筑?
    梯形墳?zāi)?BR>    以卵石為墻基,用土壞砌墻,密排圓木成屋頂,再鋪上一層泥土,形象一座有收分的長方形土臺
    吉薩金字塔群主要是由那些內(nèi)容所組成?
    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門卡烏拉金字塔、哈夫拉前的大斯芬克斯
    階梯式金字塔的名稱是什么?
    昭賽爾金字塔 (多層臺階式)
    哈特什帕蘇墓建造于什么時期?
    中王國時期(第11-第17王朝) BC2130—BC1580
    卡納克阿蒙神廟和魯克索阿蒙神廟建造于何時期?
    卡納克阿蒙神廟、魯克索阿蒙神廟:新王國時期(第18-第35王朝) B.C1582—B.C332
    山岳臺建造于哪個地區(qū)?
    西部亞洲 土坯或夯土建造的多層高臺建筑 代表作-烏爾山岳臺
    亞述王國時期的宮殿建于何年代?公元前11世紀
    帕賽玻里斯是哪個王朝的宮殿?波斯帝國
    伊什達城門建造于哪個城廓?新巴比倫城
    兩河流域、伊朗高原的建筑有何特色?
    A、兩河流域與古埃及的發(fā)展步律基本相同、伊朗高原的高掘起稍微遲后
    B、宗教基本上是信奉原始的拜物教、世俗建筑占主導地位
    C、發(fā)展了多種建筑形制和豐富多彩的裝飾手法
    D、兩河下游的高臺建筑、敘利亞河波斯的宮殿特別是壯麗的新巴比倫城是代表性成就
    [愛琴文化和古希臘的建筑]
    愛琴文化的建筑特點有哪些?
    A、不同之處:邁錫尼的建筑——粗獷雄健、防御性強
    克里特的建筑——纖秀華麗、毫不設(shè)防
    B、共同之處:上粗下細的石柱 工字型平面的大門 宮殿以正室為核心
    古希臘建筑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A、木建筑向石建筑的過渡
    B、圣地和廟宇形制的演進
    C、柱式的誕生
    D、紀念性建筑和建筑群完美的藝術(shù)形式
    雅典衛(wèi)城主要由哪些內(nèi)容組成?它的建筑成就和空間特色各是什么?
    A、組成:衛(wèi)城山門 勝利神廟 雅典娜銅像 帕提農(nóng)神廟 伊瑞克提翁神廟
    B、建筑成就:繼承了古代希臘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體現(xiàn)了希臘藝術(shù)高貴的純樸和壯穆的宏偉精神,達到了圣地建筑群的水平,它是人類建筑的驕傲。
    C、空間特色:相繼出現(xiàn)、前后呼應(yīng)、主次分明、條理井然,構(gòu)圖變化起伏大,建筑和雕塑交替成為構(gòu)圖的中心,建筑群的空間布局體現(xiàn)了對立統(tǒng)一的原則。
    古希臘建筑有幾種柱式?它們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3種,多立克柱式:特點是比例粗壯、剛勁雄健、渾厚有力,沒有柱礎(chǔ),柱身有20條凹槽,柱頭沒有裝飾,
    愛奧尼柱式:特點是比例修長、精巧清秀、柔美典雅,柱身有24條凹槽,柱頭有一對向下的渦卷裝飾
    科斯林柱式:希臘科斯林柱式的比列比愛奧尼柱更為纖細、纖巧精致、高貴華麗,柱頭是用毛莨葉(Acanthus)作裝飾,形似盛滿花草的花籃。相對于愛奧尼柱式,科林斯柱式的裝飾性更強
    帕提農(nóng)神廟 、伊瑞克提翁神廟、勝利神廟 、獎杯亭各是什么柱式的建筑?
    A、帕提農(nóng)神廟:多立克柱式
    B、伊瑞克提翁神廟:愛奧尼亞
    C、勝利神廟:愛奧尼柱式
    D、獎杯亭:早期科林斯柱式
    希臘化時期創(chuàng)造了哪些種類型的建筑?
    A、露天劇場-半圓平面、放射看臺、依山而建、逐排升高、兩層后臺、懸挑舞臺、半圓樂池、容納萬人
    B、室內(nèi)會堂-矩形平面、三面排列、逐排 升起、放射狀柱網(wǎng)
    C、祭 壇-口形平面、兩端突出、高大基座、柱廊圍合廟宇
    D、獎 杯 亭-方形基座、圓形亭子、半圓壁柱、集中式紀念建筑
    E、疊柱敞廊-梯形平面、開間一致、雙層柱廊、下層多立克、上層愛奧尼、寬邊設(shè)廟宇
    F、街 坊-方格路網(wǎng)、格局一致、面積相近
    G、住 宅-天井內(nèi)院、明廳住房、沿街無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