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司法考試《卷三》基礎強化試題(1)

字號:

1、根據民法的相關理論,下列哪個選項屬于形成權?(  )
    A.李某從其父處繼承了一套房產,后李某由于欠債,將該套房屋出賣
    B.張某和王某訂立一買賣電腦的合同,后張某未按時交付電腦,王某遂拒絕付款
    C.劉某委托吳某代為購買女士服裝,后吳某見宏盛服裝廠生產的男裝不錯,就與宏盛服裝廠簽訂了買賣男裝的合同,劉某得知此情況后,對該合同進行了追認
    D.風華公司因機器設備發(fā)生故障,難以履行與維達公司之間的加工合同,于是向維達公司主張變更合同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形成權。形成權是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自己與他人之間的法律關系發(fā)生變動的權利。選項A屬于支配權;選項B屬于抗辯權;選項D中風華公司單方主張變更合同并不能直接發(fā)生法律關系的變動。
    2、下列哪一選項屬于民事法律行為?(  )
    A.10歲的學生周某到某超市購買筆記本電腦一臺
    B.富豪林某簽下書面贈與合同,將自己在某地的房產捐給陽光希望小學
    C.商販王某將自家種的蘿卜冒充人參銷售給某大型超市
    D.華某和楊某簽訂了買賣一批槍支彈藥的協議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民事法律行為?!睹穹ㄍ▌t》第55條規(guī)定: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選項A不屬于,因為行為人欠缺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選項C不屬于,因屬于假冒行為。
    選項D不屬于,該行為違反法律。
    3、李山出售一批奶牛給吳偉,雙方約定,李山于2009年11月4日在其養(yǎng)牛場向吳偉交付奶牛,吳偉于1個月后向李山付款。1個月后,吳偉沒有付款,而李山也忙于其他事務無暇顧及。2011年7月4日李山因車禍受傷成了植物人,其親屬因由誰擔任其監(jiān)護人發(fā)生爭議,遲至2011年8月4日才確定了由李華擔任李山之監(jiān)護人。2012年2月3日李華清理李山的財產時,發(fā)現尚有吳偉的欠款沒有追回,遂向吳偉主張權利,因吳偉認為該債務訴訟時效期間已過不愿償還發(fā)生糾紛。則依法,李山向吳偉請求償還債務的訴訟時效期間至何日?(  )
    A.2010年12月4日
    B.2011年12月4日
    C.2012年1月4日
    D.2012年2月4日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訴訟時效的中止。在訴訟時效進行的最后6個月期限內,因其他障礙導致權利人不能行使權利的,訴訟時效中止。訴訟時效中止的結果是,中止原因發(fā)生期間所經過的時間不計入時效期間,待原因終止后,訴訟時效繼續(xù)計算。繼續(xù)計算以所剩的時效期間為準。
    4、2011年底,曾某為了結婚需要,向開發(fā)商順達公司購買預售房屋一套,支付了房價5%的款項。為防止開發(fā)商再轉賣該房屋,2012年1月1日,曾某到相關部門辦理了預告登記。3月1日房屋建成可以辦理房產證,但曾某由于忙于公司事務一直無暇去房產部門辦理登記手續(xù)。8月1日,順達公司又將該房屋出售與不知情的薛某,并辦理了房產登記,8月4日,薛某入住該房屋。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
    A.由于曾某已經辦理了預告登記,故開發(fā)商擅自買賣房屋的行為無效
    B.由于曾某已經辦理了預告登記,故薛某不能依據善意取得制度取得該房屋的所有權
    C.曾某的預告登記已失效,薛某可取得該房屋的所有權
    D.假設8月3日該房屋由于遭雷擊起火而毀損滅失,風險由薛某承擔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預告登記?!段餀喾ā返?0條規(guī)定,當事人簽訂買賣房屋或者其他不動產物權的協議,為保障將來實現物權,按照約定可以向登記機構申請預告登記。預告登記后,未經預告登記的權利人同意,處分該不動產的,不發(fā)生物權效力。預告登記后,債權消滅或者自能夠進行不動產登記之日起三個月內未申請登記的,預告登記失效。
    選項A錯誤,選項C正確。曾某于2012年1月1日辦理的預告登記,至3月1日時已經能夠辦理不動產登記手續(xù),但是一直因其他原因沒有辦理,到8月1日時,已經過了3個月的期限,因此,預告登記失效,開發(fā)商處分該不動產的,發(fā)生物權效力。
    選項B錯誤。薛某可以獲得所有權,但不是基于善意取得,而是基于買賣合同,因為此時開發(fā)商對房屋有完全的處分權。
    選項D錯誤。《合同法》第142條規(guī)定,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在標的物交付之前由出賣人承擔,交付之后由買受人承擔,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據此可知,房屋毀損滅失的風險自交付之日起轉移,8月3日房屋還未交付給薛某,風險應由順達公司承擔。
    5、吳某在下列哪一情形下,可主張所有權的善意取得?(  )
    A.唐某與陳某簽訂了試用買賣合同,將一頭牛交給陳某試耕。陳某以自己的名義賣給了不知情的第三人吳某,并為交付
    B.錢某為孫某保管一套精美古書,好友吳某過生日,錢某謊稱該郵票是以自己積蓄購得,贈送給吳某,并為交付
    C.馬某從圖書館借得一套《上下五千年》,涂去圖書館的標記后,以合理價格賣與不知情的吳某,并為交付
    D.鄧某拾得賀某丟失的錢包,以100元的價錢賣給不知情的吳某,并為交付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善意取得制度。按照《物權法》第106條第1款的規(guī)定,善意取得應符合下列幾項構成要件:(1)出讓人為無處分權人;(2)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的;(3)出讓人與受讓人之間以合理的價格轉讓標的物;(4)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guī)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
    選項A錯誤。根據《合同法》171條的規(guī)定,陳某對試用買賣合同的標的物為處分的,視為其同意對標的物的購買,因此,其對耕牛的處分為有權處分。所以,吳某取得對耕牛的所有權是依據買賣合同,而非善意取得制度。
    選項B錯誤。錢某將為孫某保管之物無償地贈與吳某,吳某并非以合理的價格受讓,因此,其不能善意取得該物。
    選項D錯誤。根據《物權法》第107條的規(guī)定可知,拾得遺失物不適用善意取得制度。因此,吳某不能對錢包的所有權主張善意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