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國家公務員面試熱點:“最”文化風靡,多點正能量少點炒作

字號:

面試熱點相關背景


    現(xiàn)在,很多人、物、事因為某方面具有較為顯著的特征便被網(wǎng)民隨意安上了“×”的標簽。既有傳遞正能量的“美”如,美司機,美教師。也有頗具調(diào)侃意味的“萌身高差”、“牛辭職信”,面對“美”文化,請談談你的看法。
    

面試熱點解析


    不知從何時起,“”文化開始流行起來。既有傳遞正能量的“美”,也有頗具調(diào)侃意味的“萌身高差”“牛辭職信”,近日被熱炒的則是“大份炒飯”和“小詩人”?;ヂ?lián)網(wǎng)時代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無時無刻不被過量的信息包圍著。不管什么信息,要想抓住讀者的眼球,非得有個響亮的名頭不可,因此很多人、物、事因為某方面具有較為顯著的特征便被網(wǎng)民隨意安上了“×”的標簽?!懊馈痢痢薄芭!痢痢薄懊取痢痢钡瘸蹙褪沁@樣在各路網(wǎng)民的圍觀下產(chǎn)生的。很多人、物、事被貼上“”字標簽,本是網(wǎng)民的無心為之,但其產(chǎn)生的轟動效應,卻讓人見識了“”文化強大的“吸睛”功能。因此,一些人為了功利性目的,開始利用炒作、造假、包裝等各種手段,人為地制造出各種“”來,“”文化也更加流行起來。比如,除了“大份炒飯”,僅餐飲界,近年來就相繼出現(xiàn)了“大辣椒炒肉”、“大剁椒魚頭”、“大南瓜餅”、“大年糕”。此外,諸如“大規(guī)模的孕婦瑜伽課”“多人在床上吃早餐”“多人同時打麻將”“多人跳廣場舞”等別開生面的紀錄也相繼誕生。稍加審視一下這些依靠人力或者簡單重復創(chuàng)造的“”便可發(fā)現(xiàn),它們往往直白地顯現(xiàn)著商業(yè)意圖和宣傳目的,背后大多由企業(yè)策劃、包裝,甚至不乏地方政府的影子。這些“”的創(chuàng)造,論可操作性,可以簡單速成,一旦找到噱頭,參與者各盡其能,各取所需,只要人多、砸錢,短時期就能搞定。后再看效果,總能吸引大量眼球。
    正所謂“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沒有好,只有更好”,在這個世界上,真正的“好”“大”“牛”恐怕是極少的,總是宣稱自己“×”的,如果不是在無知地賣萌,就是在故意吹牛。而從審美上看,一些人之所以喜歡給一些東西貼上“”標簽,其實是單薄的想象力和乏善可陳的創(chuàng)造力在作怪。因此,作為旁觀者,面對這種愈演愈烈的“”文化,也就無須大驚小怪,明白其中的門道就行了。當然,“”文化并非都是浮夸的。比如,作為企業(yè),追求產(chǎn)品質(zhì)量好,追求服務質(zhì)量優(yōu),追求佳的生產(chǎn)工藝,這些都是應該大力提倡的。前述的“”文化實質(zhì)是貪圖形式之美、聲勢之壯,而不管實際效益和影響如何,而后面的“”文化,追求的則是效用上的“完美”、路徑上的“適合”。如果任由前面那種浮夸的“”文化流行,只會助漲社會的浮躁風氣。而一個國家要強盛,一個社會要發(fā)展,則確實得有點后面那種踏實的“”文化。
    遺憾的是,如今的媒體上,到處充斥著浮夸的“”文化的新聞,缺少的是對“追求產(chǎn)品質(zhì)量好”等“”文化的報道。媒體的煽風點火,為各種不知是真是假的“?!薄按蟆薄懊取碧峁┝诵麄鞯钠脚_,而普通人的圍觀則進一步助推了這種浮夸的“”文化的流行。在這里,我們呼吁媒體,不要做炒作者的推手,而要做干事者的幫手。作為普通人,面對流行的“”文化,則應該多點冷靜思考,少點起哄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