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國家公務員時事熱點:官員親戚“多一天的全勤表”怎能“一笑置之”

字號: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陜西商洛市商州區(qū)一社區(qū)專職人員吃空餉兩年多,其親戚在民政局財務室上班,因為有“靠山”,相關領導不管不問。對此,商州區(qū)民政局回應,經調查,當事人王某遲到早退確實時有發(fā)生,其所在社區(qū)有管理不到位之責。(11月28日參考消息)
    當地民政部門對這起網絡舉報的回應實在耐人尋味,雖然承認了當事人的身份和與民政局干部的親屬關系,卻把“吃空餉”淡化處理成因為本人體弱多病和離家較遠導致的“時有遲到早退”。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當地民政部門和本人始終無法解釋為何只有30天的9月卻打了31天的全勤。
    其實,無論是體弱多病、離家較遠導致的“遲到早退”,還是多出來的“一天考勤”,背后都是當事人紀律觀念淡漠、自我約束不嚴,社區(qū)人事管理松弛,要求不到位的作風回潮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搞遮丑護短,巧言狡辯,實在是錯上加錯,名為“愛人”實為“害人”。
    我們不是要求 公職人員如“鐵人”一般長期超負荷工作 ,甚至 帶病上崗,而是希望公職人員能“在其位謀其事”,真正做到恪盡職守,踏實工作,用良好的精神風貌和負責任的工作態(tài)度面對本職工作,做一個勤勤懇懇的“螺絲釘”。我們更不是苛求所有公職人員做永不犯錯的“圣人”,而是希望他們面對自己的錯誤時能老實認錯,認真改正。社區(qū)專職干部雖然不屬于公務員編制,卻是民政部門專職聘用的工作人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國家行政機關在基層社區(qū)行使權力,更代表著政府部門在基層的形象。睜眼說瞎話的花言狡辯雖然能得保一時的顏面,卻是用一個謊言掩蓋另一個錯誤,讓民眾對政府公信力和擔當意識產生嚴重質疑,實在是得不償失。
    工作人員“遲到早退”,不守工作紀律,卻在只有30天的9月打了31天的考勤,如此荒誕滑稽之事不但是朝群眾和其他恪盡職守的工作人員心口“插刀”,更是朝作風建設“潑涼水”。日后若遇到此類問題,是勇敢承認錯誤、立刻改正,還是謊話連篇卻無法自圓其說,值得我們各級政府機構和每一個黨員干部斟酌思考。畢竟公信力再建不易,且用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