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xì)v史復(fù)習(xí)重點(diǎn):思想文化

字號:


      思想文化
    一、漢字的演變
    漢字的演變(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
    1、甲骨文 商朝人刻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
    2、金文 商周時(shí)期,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叫,也稱銘文或鐘鼎文,比甲骨文規(guī)范。
    3、小篆和隸書 秦朝統(tǒng)一后,把小篆作為全國規(guī)范文字,后來又推廣隸書。
    二、百家爭鳴:戰(zhàn)國時(shí)期,許多思想家對社會變化提出不同的看法,著書立說,宣傳自己的主張,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學(xué)派
    

    代表
    

    時(shí)代
    

    代表作
    

    主要思想
    

儒家
    


    孔子
    

    春秋
    

    整理了《詩經(jīng)》,編訂了《春秋》,弟子把其言行記載在《論語》
    

    思想主要由“仁”和“禮”組成,主張“愛人”“為政以德”。創(chuàng)辦私學(xué),“因材施教”“溫故知新”
    

    孟子
    

    戰(zhàn)國
    

    《孟子》
    

    反對兼并戰(zhàn)爭,主張實(shí)行“仁政”, 輕徭薄賦,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學(xué)說, “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
    

    道家
    

    老子
    

    春秋
    

    《道德經(jīng)》
    

    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善于從正反兩方面思考問題,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面能夠相互轉(zhuǎn)化
    

     
    

    莊子
    

    戰(zhàn)國
    

    《莊子》
    

    “道法自然”“無為而治”
    

    墨家
    

    墨子
    

    戰(zhàn)國
    

    《墨子》
    

    “兼愛”、“非攻”
    

    法家
    

    韓非
    

    戰(zhàn)國
    

    《韓非子》
    

    主張“法制”;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quán)的國家
    

    兵家
    

    孫武
    

    春秋
    

    《孫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孫臏
    

    戰(zhàn)國
    

    《孫臏兵法》
    

     
    

    三、宗教的興起
    1、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漢末年傳入我國,對我國文化的發(fā)展有深遠(yuǎn)影響。
    2、道教:東漢時(shí)期興起于我國,對我國文化有深遠(yuǎn)影響。
    四、中國古代的文學(xué)成就
    1、唐詩
    

    詩人
    

    李白“詩仙”
    

    杜甫“詩圣”
    

    白居易
    

    生活的時(shí)代
    

    盛唐
    

    盛唐轉(zhuǎn)衰
    

    中唐
    

    代表作
     
    

    《早發(fā)白帝城》《蜀道難》《靜夜思》
    

     “三吏”“三別”,他的詩稱作“詩史”
    

    《長恨歌》《琵琶行》《賣炭翁》
    

    作品主要特點(diǎn)
    

    熱情洋溢、豪邁奔放、想象瑰麗
    

    語言凝練,風(fēng)格沉郁,感情細(xì)膩真摯
    

    質(zhì)樸通俗、優(yōu)美流暢
    

    2、宋詞:
    

    人物
    

    年代
    

    特點(diǎn)
    

    代表作品
    

    蘇軾
    

    北宋
    

    豪邁奔放
    

    《念奴嬌·赤壁懷古
    

    李清照
    

    兩宋之交
    

    風(fēng)格委婉、清醒自然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fēng)驟》
    

    辛棄疾
    

    南宋
    

    豪放、渴望統(tǒng)一
    

    《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
    

    3、元曲:秀的元曲劇作家是關(guān)漢卿,代表作是《竇娥冤》
    4、明清小說:
    

    名著
    

    作者
    

    成書時(shí)間
    

    地位
    

    《三國演義
    

    羅貫中
    

    元末明初
    

    我國第一部長篇?dú)v史小說
    

    《水滸傳
    

    施耐庵
    

    元末明初
    

    我國第一部以農(nóng)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
    

    《西游記
    

    吳承恩
    

    明朝中期
    

    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神話小說
    

    《紅樓夢
    

    曹雪芹
    

    清朝
    

    我國古典小說的高峰
    

    5、史學(xué)巨著
    

    著作
    

    《史記》
    

    《資治通鑒》
    

    作者
    

    西漢司馬遷
    

    北宋司馬光
    

    內(nèi)容
    

    從黃帝到漢武帝時(shí)期的3000多年歷史
    

    戰(zhàn)國到五代
    

    體例
    

    我國的第一部紀(jì)傳體通史
    

    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
    

    6、藝術(shù)成就
    

    項(xiàng)目
    

    成就
    

    書法
    

    東晉:“書圣王羲之,代表作《蘭亭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yù)。
    

    唐朝:顏真卿創(chuàng)“顏體”,代表作《多寶塔碑》,柳公權(quán)創(chuàng)“柳體”,代表作《玄秘塔碑》他們的字有 “顏筋柳骨”之稱
    

    北宋:四大家“蘇軾、黃庭堅(jiān)、米芾、蔡襄”、元朝趙孟頫《秋郊飲馬圖
    

    元朝:趙孟頫的書法,俊秀雄健,功力深厚
    

    明朝:董其昌,兼有“顏骨趙資”
    

    繪畫
    

    東晉:顧愷之代表作《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
    

    唐朝:閻立本的《歷代帝王像》、《步輦圖》;吳道子被稱為“畫圣”
    

    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我國美術(shù)的不朽作品
    

    元朝趙孟頫,他的畫被稱為“神品”
    

    雕塑
    

    秦始皇陵兵馬俑是世界藝術(shù)寶庫中的璀璨明珠
    

    北朝山西大同云崗石窟和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
    

    隋唐時(shí)期的甘肅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的藝術(shù)寶庫之一
    

    音樂
    

    春秋時(shí)期盛行鐘鼓之樂,湖北隨州出土的種鼓樂器以整套編鐘最為珍貴
    

    唐朝《秦王破陣樂》《霓裳羽衣舞》,呈現(xiàn)出盛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