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女媧造人教案

字號:


    【教學目標】
    1、復述故事,了解神話的特點。
    2、理解文章的聯(lián)想與想象的寫作手法。
    3、感受人類誕生的喜悅之情。
    【教學重點】
    1、復述故事,理解文章的聯(lián)想與想象的寫作手法。
    2、感受人類誕生的喜悅之情。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的聯(lián)想和想象的作用,理解這則神話的寫法和風格。
    【課時布置】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以神話的概念直接入題:關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對自然現(xiàn)象和社會生活的一種天真的解釋和美麗的向往,常有濃厚的幻想色彩。如:《盤古開天》、《夸父追日》等。
    提問:人,是從哪兒來的?古時候,科學并不發(fā)達,人們對此不能做出科學的解釋,于是,許多民族都有神發(fā)明人的傳說。
    請學生自身介紹西方的“上帝造人說”。(投影出示:上帝在發(fā)明天地和萬物以后,在第六日造人。上帝依照自身的形象,用地上的塵土造一個人,往他的鼻孔里吹一口氣,有了靈氣,人就活了。能說話,能行走,上帝給他取一個名字叫亞當。后來,亞當成了伊甸園的守護神。亞當給伊甸園里的各種飛禽走獸起了名字,它們都聽從于亞當。上帝看亞當辛苦,決定為他造一個配偶,以便協(xié)助他工作。于是,上帝在亞當睡覺時,抽了亞當?shù)囊桓吖窃斐梢粋€女人叫夏娃,做了亞當?shù)钠拮印拇?,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里無憂無慮,過著和諧美滿的生活。)
    引出:今天我們來學習課文《女媧造人》,這篇課文是根據(jù)中國古代神話《風俗通》里的兩則短文改編的??纯慈耸菑哪膬簛淼??(投影出示《風俗通》文字)
    請學生用簡短的語言概括其中的主要意思。
    二、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熟悉本文情節(jié)。
    2、投影出示《風俗通》里的兩則短文,然后讓學生復述故事情節(jié),其他學生邊聽邊在課文中劃出投影短文中所沒有的內(nèi)容??纯凑n文中豐富了哪些內(nèi)容,哪里見的作者的想象力。(課后練習題一)
     這一環(huán)節(jié)目的在于讓學生熟悉課文內(nèi)容,鍛煉學生的概括、歸納能力。假如學生對課文情節(jié)的復述有遺漏,教師要提醒學生補充。
    3、討論:女媧造人的過程是真的嗎?你怎樣理解這種寫法?
     通過這個問題讓學生明白,神話是在科學不發(fā)達的遠古時代發(fā)生的,那時的人們無法對人的誕生做出科學的準確的解釋。但是人類又想探求自身的起源,于是只好借助于想象來解決問題,而這種大膽而奇特的想象恰恰就是神話的迷人之處。
    三、品讀賞析
    1、討論:對女媧形象的認識:
    ⑴ 故事中哪些內(nèi)容體現(xiàn)出女媧的“神”性?
    ⑵ 故事中哪些內(nèi)容體現(xiàn)出女媧的“人”性?
     要求:分小組討論,并由小組代表作好討論記錄,然后由小組代表發(fā)言交流。
     將答案歸結到:“神”的非凡能力和神奇方法表示在:一天變化七十次、揉黃泥造人、揮灑泥漿造人……
     “人”的心理、情感、活動表示在:寂寞孤獨、自豪欣慰、忙碌疲倦……
     想像大膽奇特、真實合理
    2、跳讀課文,劃出文中對人類誕生的喜悅感的有關語句,說說你對這一喜悅感的體會。
     設題意圖:對人類誕生的喜悅感的描述,是比較能體現(xiàn)作者合理豐富想象力的地方,也是動人的地方。目的是讓學生加深對這局部內(nèi)容的理解。
     解題思路:標畫出文中以下描寫──人落地后開口叫“媽媽”;“媽媽”女媧的心理和神態(tài)描寫;女媧給小朋友命名;許多小人的歡呼跳躍;女媧的辛勞。
     體會:可讓學生各抒己見,答案不要求統(tǒng)一。要點提示:人的發(fā)生給大自然帶來無限的生機;人類發(fā)生的同時,也發(fā)生了“愛”,發(fā)生了人間的溫暖。
    四、拓展延伸
    1、你能對女媧造人的原因、方法或經(jīng)過進行新的想像嗎?
    2、發(fā)揮想像,請以第一人稱“我”敘述女媧見到自身造的人后的喜悅心情說一段話。
    五、教師小結
    女媧造人,體現(xiàn)了人類可貴的發(fā)明力與探求精神,也使我們感受到了生而為人的自豪。今天,我們面對的廣大世界,依然有許多未知的領域,等待我們?nèi)ヌ角螅ジ惺堋?BR>    六、作業(yè)
    1、搜集有關人類起源的資料。
    2、摘抄課文中優(yōu)美的句子。
    3、發(fā)揮想像,請以第一人稱“我”敘述女媧見到自身造的人后的喜悅心情寫一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