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名字叫中國
中國這個詞,在我的記憶里幾乎沒什么意義,如果定要說出個含義來,無非就是我是中國人、我說中文之類的,當(dāng)然,我也只停留在我是中國人、我說中文的小淺槽里了。
但是有時候,人的意識會在一瞬間爆發(fā)出來,就像是在氧氣瓶里被燒紅的鐵絲一樣,迸發(fā)出光亮的火星。我就是這樣。
這要從國慶節(jié)前夕說起。
9月30日晚,在被各大電視臺渲染過的濃烈的國慶60周年的氣氛里,《復(fù)興之路》開演了。在這之前,我看了很多視頻、文字等資料,來感受發(fā)生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的榮辱。我只是個不起眼的90后,我記憶的容囊也只不過十幾年而已,但看到歷經(jīng)磨難,第一次在天安門升起的五星紅旗飄揚(yáng)在蔚藍(lán)的天空上時,毛澤東的宣告詞就已向世界證明了中國的存在。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就是這句話,它歷經(jīng)了多少滄桑歲月,歷經(jīng)了多少艱苦磨難,即使是60年后的今天再聽這18個字,仍然是沉重的,也是自豪的。
那時候,我深深地為她感到驕傲。
可以說,《復(fù)興之路》是講了一個故事,從“東亞病夫”到現(xiàn)代化強(qiáng)國的故事。我邊看邊和奶奶聊天,也是在聊一個故事,一個真實的故事。
奶奶說,她學(xué)生時代(大約是50年代)生活非常艱難,吃不飽穿不暖是最普遍的現(xiàn)象。她那時候?qū)W習(xí)成績好,但這卻讓家人越來越犯困,每臨近新學(xué)期時,就把土豆、棉花等買到集市上去,一拉就是一大車,完全靠人工,就是這樣有時候還得借錢才能湊夠?qū)W費(fèi)。奶奶說,那時候上學(xué)真不容易。
初中畢業(yè)時,村里只有兩人考上了高中,奶奶就是其中之一。可是,盡管是好的成績,依然沒走出農(nóng)村,去她向往的大城市。高二時,奶奶的父親病倒了,看病需要花錢,家里再也沒有能力讓她上學(xué)了。為了生活,她白天去地里務(wù)農(nóng),夜里還經(jīng)常紡棉花。
后來更是艱難,奶奶婚后為了供兒女們讀書,又是整日整夜的為生活奔波。那時候掙工分,奶奶就和那些大男人們一樣地干,耪地,除草,種麥子,收玉米等,一樣也沒少干過。后來,我爸爸上了大學(xué),家里也一天天的好起來了。奶奶總說,我們這一輩是最幸福的。也許相比起來,我們真的很幸福。
到現(xiàn)在,生活水平高了,奶奶還經(jīng)?;貞浧穑f那時的苦日子,你們怎么能懂?
奶奶今年67歲,我覺得她的整個過去就是新中國的見證。這個見證,真的承載了太多太多的東西。
我這樣聽著她說過去的一點一滴,晚會也在緊張有序地進(jìn)行著。但是我想,我或許可以接上她的后半截記憶,也就是從九幾年開始。
朦朧的記得,我四五歲的時候我們這兒還沒有電視(我父母那兒有),只有個收音機(jī),爺爺很愛聽相聲,各種的新聞趣事都是從小道上得知,然后就越傳越變味兒了。到零零年后,我們村開始家家戶戶安電話,一時間流行起電話來。到零七年左右,開始流行手機(jī),幾乎人手一部。到現(xiàn)在,又開始流行安電腦了,上網(wǎng)的人在我們村也越來越多……
似乎我的記憶就這么點,但我卻覺得彌足珍貴。
我和奶奶就這樣一下聊到了10點多,晚會《復(fù)興之路》卻一點一點的接近尾聲。最后一個節(jié)目好像是祝福祖國60周歲的生日,這60年來,我只擁有十幾年的記憶,只感受了十幾年的變化,但是,這卻只是冰山一角。
10月1日,期待了很久的閱兵儀式如期而至。從8點開始就看央視直播,他們都不在家,我一個人抱著遙控安靜又激動地等待著。主持人一遍又一遍的渲染著國慶的氣氛,時間一秒一秒的過去,離閱兵式也越來越近。期待久了的事,到眼前卻格外顯得平靜。
據(jù)說,今年的閱兵式里有很多80后、90后,這不免讓我激動不已。一下想起了29日的國慶晚會上的一個節(jié)目,其中一個80后志愿者說,祖國100周年的生日時,我們要榜上有名。
是啊,100周年,也就是40年后,到那時,我們要榜上有名,我們也是出色的一代。
閱兵式正式開始了,莊嚴(yán)肅穆的天安門廣場頓時顯得格外炫目。升旗儀式開始,我情不自禁地和他們一起唱起來。此時的歌聲,絕不僅僅是一首國歌那么簡單了,她代表的是十三億的中華兒女,是歷經(jīng)5000年洗禮的中國大地,還是少年中國的希望所在。
接下來的是胡錦濤檢閱官兵,更增添了一份莊重:
同志們好!
同志們幸苦了!
底氣十足的慰問,展現(xiàn)了中國軍人的風(fēng)采,那沉重有力的回答聲,激蕩著頭頂?shù)奈逍羌t旗:為人民服務(wù)!
接下來,一排排方隊走過天安門,整齊,威武,瀟灑。訓(xùn)練了近一年的戰(zhàn)士們,踏破了無數(shù)雙皮鞋,就為了等待這一天的到來。
新型坦克,核武器,現(xiàn)代化通訊設(shè)備,一一亮相天安門。沒有哪一刻像現(xiàn)在離祖國這么近,仿佛能看到她展翅欲飛的翅膀,或是正在凌空的翱翔,甚至,能聽到那緊促而有力的呼吸。
過了一會兒,一隊隊飛機(jī)隆隆而來,飛過人民紀(jì)念碑上空。群眾歡呼著,雀躍著,中國從此真的飛起來了。
彩車方隊,群眾*方隊,到最后的青少年方隊。此時我才體會到梁啟超說的“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qiáng)則國強(qiáng)”的真正含義。我想,這句話用在今天再合適不過了。
印象很深的一個場景是最后一個了吧,氣球飛滿了天空,孩子們又蹦又跳的。五彩的氣球,擠著鬧著往上竄,那么大的一片,怎么能不載著他們的夢?
我在想:祖國100周年生日的時候,不,80周年甚至70周年生日的時候,我會去北京,到天安門城樓下,一起歡呼,為祖國助威,為祖國喝彩。
10年后,祖國,北京,等著我。
……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qiáng)則國強(qiáng)。
我是中國人。我為你自豪。
中國這個詞,在我的記憶里幾乎沒什么意義,如果定要說出個含義來,無非就是我是中國人、我說中文之類的,當(dāng)然,我也只停留在我是中國人、我說中文的小淺槽里了。
但是有時候,人的意識會在一瞬間爆發(fā)出來,就像是在氧氣瓶里被燒紅的鐵絲一樣,迸發(fā)出光亮的火星。我就是這樣。
這要從國慶節(jié)前夕說起。
9月30日晚,在被各大電視臺渲染過的濃烈的國慶60周年的氣氛里,《復(fù)興之路》開演了。在這之前,我看了很多視頻、文字等資料,來感受發(fā)生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的榮辱。我只是個不起眼的90后,我記憶的容囊也只不過十幾年而已,但看到歷經(jīng)磨難,第一次在天安門升起的五星紅旗飄揚(yáng)在蔚藍(lán)的天空上時,毛澤東的宣告詞就已向世界證明了中國的存在。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就是這句話,它歷經(jīng)了多少滄桑歲月,歷經(jīng)了多少艱苦磨難,即使是60年后的今天再聽這18個字,仍然是沉重的,也是自豪的。
那時候,我深深地為她感到驕傲。
可以說,《復(fù)興之路》是講了一個故事,從“東亞病夫”到現(xiàn)代化強(qiáng)國的故事。我邊看邊和奶奶聊天,也是在聊一個故事,一個真實的故事。
奶奶說,她學(xué)生時代(大約是50年代)生活非常艱難,吃不飽穿不暖是最普遍的現(xiàn)象。她那時候?qū)W習(xí)成績好,但這卻讓家人越來越犯困,每臨近新學(xué)期時,就把土豆、棉花等買到集市上去,一拉就是一大車,完全靠人工,就是這樣有時候還得借錢才能湊夠?qū)W費(fèi)。奶奶說,那時候上學(xué)真不容易。
初中畢業(yè)時,村里只有兩人考上了高中,奶奶就是其中之一。可是,盡管是好的成績,依然沒走出農(nóng)村,去她向往的大城市。高二時,奶奶的父親病倒了,看病需要花錢,家里再也沒有能力讓她上學(xué)了。為了生活,她白天去地里務(wù)農(nóng),夜里還經(jīng)常紡棉花。
后來更是艱難,奶奶婚后為了供兒女們讀書,又是整日整夜的為生活奔波。那時候掙工分,奶奶就和那些大男人們一樣地干,耪地,除草,種麥子,收玉米等,一樣也沒少干過。后來,我爸爸上了大學(xué),家里也一天天的好起來了。奶奶總說,我們這一輩是最幸福的。也許相比起來,我們真的很幸福。
到現(xiàn)在,生活水平高了,奶奶還經(jīng)?;貞浧穑f那時的苦日子,你們怎么能懂?
奶奶今年67歲,我覺得她的整個過去就是新中國的見證。這個見證,真的承載了太多太多的東西。
我這樣聽著她說過去的一點一滴,晚會也在緊張有序地進(jìn)行著。但是我想,我或許可以接上她的后半截記憶,也就是從九幾年開始。
朦朧的記得,我四五歲的時候我們這兒還沒有電視(我父母那兒有),只有個收音機(jī),爺爺很愛聽相聲,各種的新聞趣事都是從小道上得知,然后就越傳越變味兒了。到零零年后,我們村開始家家戶戶安電話,一時間流行起電話來。到零七年左右,開始流行手機(jī),幾乎人手一部。到現(xiàn)在,又開始流行安電腦了,上網(wǎng)的人在我們村也越來越多……
似乎我的記憶就這么點,但我卻覺得彌足珍貴。
我和奶奶就這樣一下聊到了10點多,晚會《復(fù)興之路》卻一點一點的接近尾聲。最后一個節(jié)目好像是祝福祖國60周歲的生日,這60年來,我只擁有十幾年的記憶,只感受了十幾年的變化,但是,這卻只是冰山一角。
10月1日,期待了很久的閱兵儀式如期而至。從8點開始就看央視直播,他們都不在家,我一個人抱著遙控安靜又激動地等待著。主持人一遍又一遍的渲染著國慶的氣氛,時間一秒一秒的過去,離閱兵式也越來越近。期待久了的事,到眼前卻格外顯得平靜。
據(jù)說,今年的閱兵式里有很多80后、90后,這不免讓我激動不已。一下想起了29日的國慶晚會上的一個節(jié)目,其中一個80后志愿者說,祖國100周年的生日時,我們要榜上有名。
是啊,100周年,也就是40年后,到那時,我們要榜上有名,我們也是出色的一代。
閱兵式正式開始了,莊嚴(yán)肅穆的天安門廣場頓時顯得格外炫目。升旗儀式開始,我情不自禁地和他們一起唱起來。此時的歌聲,絕不僅僅是一首國歌那么簡單了,她代表的是十三億的中華兒女,是歷經(jīng)5000年洗禮的中國大地,還是少年中國的希望所在。
接下來的是胡錦濤檢閱官兵,更增添了一份莊重:
同志們好!
同志們幸苦了!
底氣十足的慰問,展現(xiàn)了中國軍人的風(fēng)采,那沉重有力的回答聲,激蕩著頭頂?shù)奈逍羌t旗:為人民服務(wù)!
接下來,一排排方隊走過天安門,整齊,威武,瀟灑。訓(xùn)練了近一年的戰(zhàn)士們,踏破了無數(shù)雙皮鞋,就為了等待這一天的到來。
新型坦克,核武器,現(xiàn)代化通訊設(shè)備,一一亮相天安門。沒有哪一刻像現(xiàn)在離祖國這么近,仿佛能看到她展翅欲飛的翅膀,或是正在凌空的翱翔,甚至,能聽到那緊促而有力的呼吸。
過了一會兒,一隊隊飛機(jī)隆隆而來,飛過人民紀(jì)念碑上空。群眾歡呼著,雀躍著,中國從此真的飛起來了。
彩車方隊,群眾*方隊,到最后的青少年方隊。此時我才體會到梁啟超說的“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qiáng)則國強(qiáng)”的真正含義。我想,這句話用在今天再合適不過了。
印象很深的一個場景是最后一個了吧,氣球飛滿了天空,孩子們又蹦又跳的。五彩的氣球,擠著鬧著往上竄,那么大的一片,怎么能不載著他們的夢?
我在想:祖國100周年生日的時候,不,80周年甚至70周年生日的時候,我會去北京,到天安門城樓下,一起歡呼,為祖國助威,為祖國喝彩。
10年后,祖國,北京,等著我。
……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qiáng)則國強(qiáng)。
我是中國人。我為你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