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司法考試《卷三》單選模擬試題答案

字號:


    司法考試頻道為大家推出【2017年司法考試課程!】考生可點擊以下入口進入免費試聽頁面!足不出戶就可以邊聽課邊學習,為大家的取證夢想助力!
    【手機用戶】→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電腦用戶】→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A。本題考查民事法律行為的主體資格及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進行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法律后果。《民法通則》第12條明確規(guī)定:"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只能進行與其年齡、智力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
    "顯然,年僅11歲的蔡某花1000元買掌上電腦這一行為是與其年齡不相稱的,因此,根據《民法通則》第57條關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不能獨立實施的民事行為無效的規(guī)定,蔡某購買掌上電腦的行為無效。又根據《民法通則》第61條之規(guī)定,民事行為被確認無效的,當事人因此取得的財產,應當返還給對方,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損失。這里商場雖因退貨會遭受損失,但作為監(jiān)護人的蔡某的父母并沒有任何過錯,除非商場能證明蔡某買掌上電腦已征得了其父母同意人在商場方面來說,售貨員疏略蔡某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事實而賣給其掌上電腦,其本身是有過錯的。因此,商場應自行承擔因雇員的過錯所遭受的損失,無條件給蔡母退貨。
    2.A。本題考公民住所地確定標準。參見《民法通則》第15條,《民通意見》第9條。
    3.A。根據《民法通則》第16條規(guī)定: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jiān)監(jiān)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jiān)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jiān)護能力的人擔任監(jiān)護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jiān)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對擔任監(jiān)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guī)定的監(jiān)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jiān)護人。"所以從上面的規(guī)定中可以看出,未成年人的監(jiān)護人的擔任是有一定的順序的,首先是未成年人的父母,只有在其父母已經死亡或者喪失監(jiān)護能力時才可以由其他順序人擔任。所以本題中選項B、C、D都是錯誤的。
    4.C。本題考委托授權行為與代理合同的區(qū)別。委托授權行為是基于一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而為的行為;代理合同是代理人與被代理人訂立的合同,是雙方法律行為。
    5.D。本題考善意取得制度。原物由占有人轉讓給善意第三人(即不知占有人為非法轉讓而取得原物的第三人)時,善意第三人一般可取得原物的所有權,所有權人不得請求善意第三人返還原物??蓞⒄铡睹裢ㄒ庖姟返?9條。
    6.C。本題考連帶責任保證的范圍。參見《擔保法》第28條。
    7.D。本題考查抵押登記的效力?!稉7ā分幸?guī)定的抵押登記的效力共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針對《擔保法》第42條規(guī)定的財產,抵押登記是抵押合同生效的要件;另一種則是針對第43條規(guī)定以外范圍以外的財產, "當事人以其他財產抵押的,可以自愿辦理抵押物登記,抵押合同自簽訂之日起生效。當事人未辦理抵押物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本案中進行抵押的財產--電腦并不屬于《擔保法》第41條規(guī)定的情況,因此抵押登記是對抗第三人的條件。唐某與賈某之間的抵押合同沒有經過登記,抵押合同自簽訂之日起生效,但不能對抗第三人,因此賈某無權要求宋某返還電腦。
    8.B。本題考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侵權的民事責任的承擔。參見《民法通則》和133條,《民通意見》第160條。
    9.C。本題考無因管理主體的承擔。此例李某的行為是無因管理。對無因管理之債,《民法通則》第93條規(guī)定,管理人 "有權要求受益人償付由此支付的必要費用"。此題無因管理所得210地,可扣除由此支出的工資、運費30元,應歸還張某(受益人)180元。小販賣出所得400元與無因管理之債無關。無因管理人也不應取得超過無因管理必要支出的費用或報酬。
    10.B。本題考遺贈扶養(yǎng)協議和遺囑的效力順序。參見《繼承法》第31條第1款和《繼承法意見》第5條。
    11.A。參見《著作權法》第17條:受委托創(chuàng)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過合同約定。合同未作明確約定或者沒有訂立合同的,著作權屬于受托人。故本案中該畫的著作權歸甲所有,丁的行為侵犯了甲的著作權。
    12.C。本題考查清算組的職責。依據《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企業(yè)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50條規(guī)定: "清算組的主要職責是:(一)接管破產企業(yè)。向破產企業(yè)原法定代表人及留守人員接收原登記造冊的資產明細表、有形資產清冊,接管所有財產、賬冊、文書檔案和章、證照和有關資料。破產宣告前成立企業(yè)監(jiān)管組的,由企業(yè)監(jiān)管組和企業(yè)原法定代表人向清算組進行移交。(二)清理破產企業(yè)財產,編制財產明細表和資產負債表,編制債權債務清冊,組織破產財產的評估、拍賣、變現;(三)回收破產企業(yè)的財產,向破產企業(yè)的債務人、財產持有人依法行使財產權利;(四)管理、處分破產財產,決定是否履行合同和在清算范圍內進行經營活動。確認別除權、抵銷權、取回權;(五)進行破產財產的委托評估、拍賣及其他變現工作;(六)依法提出并執(zhí)行破產財產處理和分配方案;(七)提交清算報告;(八)代表破產企業(yè)參加訴訟和仲裁活動;(九)辦理企業(yè)注銷登記等破產終結事宜;(十)完成人民法院依法指定的其他事項。"選項ABD分別符合第(三)、(四)、(六)項規(guī)定。而清算組無權指定債權人會議主席,依據該規(guī)定的第39條第2款規(guī)定和第42條。只有人民法院和債權人會議才有權指定債權人會議主席,故選項C中清算組的行為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
    13.C。本題考查董事會會議決議董事責任?!豆痉ā返?18條規(guī)定: "董事會會議,應由董事本人出席。董事因故不能出席,可以書面委托其他董事代為出席董事會,委托書中應載明授權范圍。董事會應當對會議所議事項的決定作成會議記錄,出席會議的董事和記錄員在會議記錄上簽名。董事應當對董事會的決議承擔責任。董事會的決議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或者公司章程,致使公司遭受嚴重損失的,參與決議的董事對公司負賠償責任。但經證明在表決時曾表明異議并記載于會議記錄的,該董事可以免除責任。"據此,賈某應免責。孫某遂沒出席會議,但解某依其授權投票應當對其產生約束力,故孫某應對公司損失負賠償責任。選項C正確。
    14.D。
    15.C。本題考查合伙人份額的轉讓?!逗匣锲髽I(yè)法》第21條第1款規(guī)定: "合法企業(yè)存續(xù)期間,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轉讓其在合伙企業(yè)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財產份額時,須經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第22條規(guī)定:"合伙人依法轉讓其財產份額的,在同等條件下,其他合伙人有優(yōu)先受讓的權利。"甲將其份額轉讓與其妹丁,并未經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因此,該轉讓行為無效。在3萬元的價格下,乙、丙均享有優(yōu)先受讓的權利。所以,C選項正確。
    16.B?!吨型夂腺Y經營企業(yè)法實施條例》第28條規(guī)定,合營各方應當按照合同規(guī)定的期限繳清各自的出資額。中外合作企業(yè)對此期限沒有規(guī)定。《外資企業(yè)法實施細則》第30條規(guī)定,外國投資者可以分期繳付出資,但后一期出資應當在營業(yè)執(zhí)照簽發(fā)之日起3年內繳清。
    17.C。《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è)法實施條例》第28條規(guī)定: "合營各方應當按照合同規(guī)定的期限繳清各自的出資額。逾期未繳或者未繳清的,應當按合同規(guī)定支付遲延利息或者賠償損失。"
    18.A。根據《票據法》第68條第1款規(guī)定,匯票的出票人、背書人、承兌人和保證人對持票人承擔連帶責任,參加承兌者也應是承擔連帶責任的匯票債務人成員,上述人員對持票人受到拒絕承兌或拒絕付款承擔無條件地給付匯票全部金額的責任。持票人可以按《票據法》第68條第2款的規(guī)定,自由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追索對象。被追索人清償債務時,持票人應當交出匯票和有關拒絕證明,并出具所收到利息和費用的收據。被追索者清償債務后,與持票人享有同一(追索)權利,再向其他匯票債務人行使追索權。依此順序,直至該匯票的債權債務關系因履行或其他法定原因而消滅為止。根據《票據法》第69條規(guī)定,當持票人為出票人的,對其前手無追索權;當持票人為背書人的,對其后手無追索權。
    19.D。保險法第27條第2款規(guī)定: "人壽保險的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保險人請求給付保險金的權利,自其知道保險事故發(fā)生之日起五年不行使而消滅。"
    20.C。民事訴訟法律關系,是指在民事訴訟中,人民法院與當事人以及其他訴訟參與人之間形成的,并受民事訴訟法所調整的以訴訟上的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一種社會關系。民事訴訟法律關系主體一方恒定為人民法院。
    21.C。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開庭審理的方式。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20條的規(guī)定,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或者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以外,應當公開進行。離婚案件,涉及商業(yè)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本案屬于涉及商業(yè)秘密的案件(商業(yè)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夠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22.D。本題考查管轄問題?!睹袷略V訟法》第23條規(guī)定:下列民事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4)對被監(jiān)禁的人提起的訴訟。原告住所地為丁市,因此選D項。
    23.C。本題考查人民法院管轄權爭議的解決途徑?!睹袷略V訟法》第37條第2款規(guī)定: "人民法院之間因管轄權發(fā)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解決不了的,報請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可見,人民法院發(fā)生管轄權爭議時,應當先由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才報請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睹裨V法意見》第36條第1款對"共同上級人民法院"作了解釋:"如雙方為同屬一個地、市轄區(qū)的基層人民法院,由該地、市的中級人民法院及時指定管轄;同屬一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兩個人民法院,由該省、自治區(qū)、直轄區(qū)的高級人民法院及時指定管轄;如雙方為跨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協商不成的,由高人民法院及時指定管轄。"
    24.D。本題考查企業(yè)法人合并、分立后的訴訟當事人問題。《民法訴意見》第50條規(guī)定: "企業(yè)法人合并的,因合并前的民事活動發(fā)生的糾紛,以合并后的企業(yè)為當事人;企業(yè)法人分立的,因分立前的民事活動發(fā)生的糾紛,以分立后的企業(yè)為共同訴訟人。"因此,本案應當由分立后的兩個公司作為共同被告,答案為D。
    25.D。《民訴法》第127條規(guī)定: "法庭辯論按照下列順序進行:(一)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fā)言;(二)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三)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fā)言或者答辯;(四)互相辯論。法庭辯論終結,由審判長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順序征詢各方后意見。"
    26.C。本題考查適用特別程序案件的審理方式。按照特別程序審理案件一般實行獨任制,但是《民事訴訟法》第161條規(guī)定了例外情形。該條規(guī)定: "選民資格案件或者重大、疑難的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審理;其他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適用特別程序審理的案件中,采取合議庭審理有兩種情形:一是選民資格案件;二是重大、疑難案件。選民資格案件無論案情如何,都必須采取合議庭審理的方式。而其他案件一般實行獨任制,只有在影響重大、案情復雜情況下才采取合議庭審理的方式。
    27.A。本題考委托中國律師代理訴訟的原則。涉外民事訴訟的外籍當事人,可以委托本國人擔任訴訟代理人,也可以委托本國律師以非律師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而且當然可以委托中國律師擔任訴訟代理人。故只有A錯誤。
    28.A?!吨俨梅ā返?0條第1款規(guī)定: "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或者請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方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另一方請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
    29.B。本題考查對仲裁裁決有撤銷權的人民法院?!吨俨梅ā返?8條第1款規(guī)定: "當事人提出證據證明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一)沒有仲裁協議的;(二)裁決的事項不屬于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委員會無權仲裁的;(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違反法定程序的;(四)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五)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對仲裁裁決的撤銷權體現了法院對仲裁的監(jiān)督,有撤銷權的法院應當是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因此B選項正確。
    30.B。本題考仲裁協議。仲裁協議獨立存在,合同的變更、解除、終止或者無效,不影響仲裁協議的效力。本題中,在一份設有仲裁條款的合同,雖然合同效力已經終止,但該仲裁協議仍然有效。
    31.C。本題考查法人的劃分。根據法人成立的基礎,可以將法人劃分為社團法人和財團法人,這是傳統(tǒng)民法的基本分類。社團法人是以社員權為基礎的人的集合。公司、合作社、各種協會等是典型的社團法人,與《民法通則》第50條規(guī)定的社會團體法人不同。財團法人是指為一定目的進行使用的各種財產,各種基金會組織、慈善組織等都是典型的財團法人。
    32.D。本題考代位繼承的相關知識,參見《繼承法》第11條。
    33.D?!逗贤ā返?4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xù)生效的,依照其規(guī)定。"第94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五)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根據第二項的規(guī)定,選項A正確。第107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因此,選項C正確。第108條:"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因此,選項B正確,而選項D錯誤。
    34.A。本題考查委托合同。《合同法》第406條規(guī)定: "有償的委托合同,因受托人的過錯給委托人造成損失的,委托人可以要求賠償損失。無償的委托合同,因受托人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委托人造成損失的,委托人可以要求賠償損失。"本條是關于受托人注意義務的規(guī)定。受托人依委托合同為有償或無償的不同,承擔不同的責任。有償的委托合同因為是一種交易行為,純?yōu)楂@利,因此主觀上只要有過錯就要承擔賠償責任;而無償的委托合同中,只有委托人單方面獲得利益,在這種權利義務關系不平等的前提下,受托人應比在有償委托下承擔的注意義務輕,才有助于獲得一種補充的平衡,因此他在輕過失的情況下,不承擔責任。這一規(guī)定與無償保管合同的規(guī)定是一致的。A項錯誤。第407條規(guī)定:"受托人處理委托事務時,因不可歸責于自己的事由受到損失的,可以向委托人要求賠償損失。"受托人處理委托事務所獲得的利益歸屬委托人所有,受托人因此受有損失的,也應由委托人承擔方顯公平。因為若無委托,則這樣的損失就會直接針對委托人發(fā)生,而與受托人無關。B項正確。第410條規(guī)定:"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可以隨時解除委托合同。因解除合同給對方造成損失的,除不可歸責于該當事人的事由以外,應當賠償損失。"委托關系建立在當事人信任關系的基礎上,若一方對另一方的信任有所動搖時測不問客觀上是否有理由,均應準許其終止委托合同。雙方當事人可隨時行使解除權,而無須征得對方的同意。C正確。第400條規(guī)定:"受托人應當親自處理委托事務。經委托人同意,受托人可以轉委托。轉委托經同意的,委托人可以就委托事務直接指示轉委托的第三人,受托人僅就第三人的選任及其對第三人的指示承擔責任。轉委托未經同意的,受托人應當對轉委托的第三人的行為承擔責任,但在緊急情況下受托人為維護委托人的利益需要轉委托的除外。"轉委托發(fā)生后,受托人原則上從原有的委托關系中解脫出來,但因為次受托人是由受托人選任的,因此若次受托人明顯欠缺處理委托事務能力的,受托人應對委托人因此受到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此外,受托人對次受托人有發(fā)出指示的權利,若受托人的指示不當而使委托人受到損失的,受托人應予負責。因此D正確。
    35.C。本題考查贈與合同。所有類型的合同都是雙方法律行為,贈與合同屬單務合同而非單方法律行為,因此A的陳述不正確。根據《合同法》第186條的規(guī)定: "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guī)定。"因而BD項的陳述不正確;另外,根據第188條的規(guī)定:"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贈與人不交付贈與的財產的,受贈人可以要求交付。"
    36.B。本題考查承攬合同的分包問題?!逗贤ā返?53條規(guī)定: "承攬人應當以自己的設備、技術和勞力,完成主要工作,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承攬人將其承攬的主要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的,應當就該第三人完成的工作成果向定作人負責;未經定作人同意的,定作人也可以解除合同。"第254條規(guī)定:"承攬人可以將其承攬的輔助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承攬人將其承攬的輔助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的,應當就該第三人完成的工作成果向定作人負責。"從這兩條中可以看出,針對分包對象的不同,法律后果有所不同。對于主要工作,承攬人不能將承攬的主要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這是原則,如無相反約定,承攬人必須親自完成主要工作,因此D正確;對于輔助工作,承攬人可以將輔助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而無須經得定作人同意,本題中,齒輪制造工作相對于整個的機床制造工作來說,是輔助工作,因此甲可以不經定作人同意而交由乙來完成,因此A正確。甲和乙之間的分包合同是承攬人和第三人之間的合同,根據合同相對性原則,分包人乙不是直接向定作人負責任,而是由承攬人甲向定作人承擔責任,因此B錯誤C正確。
    37.C。本題考查行紀合同有關的法律問題。所謂行紀合同,按照《合同法》第414條的規(guī)定,是指行紀人以自己的名義為委托人從事貿易活動,委托人支付報酬的合同。故A是正確的?!逗贤ā返?18條規(guī)定: "行紀人低于委托人指定的價格賣出或者高于委托人指定的價格買入的,應當經委托人同意。未經委托人同意,行紀人補償其差額的,該買賣對委托人發(fā)生效力。行紀人高于委托人指定的價格賣出或者低于委托人指定的價格買入的,可以按照約定增加報酬。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61條的規(guī)定仍不能確定的,該利益屬于委托人。"據此規(guī)定B正確,C不正確?!逗贤ā返?19條規(guī)定:"行紀人賣出或者買入具有市場定價的商品,除委托人有相反的意思表示的以外,行紀人自己可以作為買受人或者出賣人。行紀人有前款規(guī)定情形的,仍然可以要求委托人支付報酬。"食品是具有市場價格的商品,故D正確。故選C。
    38.A。本題考查侵犯著作權行為的法律責任。侵犯著作權行為的情節(jié)輕重不同,侵權人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類型也不同?!吨鳈喾ā返?6條規(guī)定了只需承擔民事責任的11種侵犯著作權行為,該法第47條規(guī)定了不僅要承擔民事責任,還應承擔行政責任、刑事責任的8種侵犯著作權行為。第46條第10項規(guī)定 "未經表演者許可,從現場直播或者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或者錄制其表演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因此A選項中的侵權行為,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后,不必再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予以行政處罰。BCD選項分別為《著作權法》第47條規(guī)定的第l、3、5種情形,除承擔民事責任以外,還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9.B。本題考查《商標法》中有關期間的規(guī)定。選項D是《商標法》第41條第2款中規(guī)定的撤銷權行使的期間, "已經注冊的商標,違反本法第13條、第15條、第16條、第31條規(guī)定的,自商標注冊之日起5年內,商標所有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裁定撤銷該注冊商標。對惡意注冊的,馳名商標所有人不受5年的時間限制。"選項A是第43條規(guī)定的對裁定不服的上訴期間,即商標評審委員會作出維持或者撤銷注冊商標的裁定后,應當書面通知有關當事人。當事人對商標評審委員會的裁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0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選項B是第49條規(guī)定的對商標局決定不服申請復審的期間,即"對商標局撤銷注冊商標的決定,當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5日內向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復審,由商標評審委員會作出決定,并書面通知申請人。選項C的依據是第53條的規(guī)定,即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的,如當事人對處理決定不服,可以自收到處理通知之日起15日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40.A。參見《公司法》第186條。
    41.C。本題考查子公司的相關內容。公司設立子公司屬于轉投資行為,依據《公司法》第12條規(guī)定: "公司可以向其他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并以該出資額為限對所投資公司承擔責任。公司向其他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的,除國務院規(guī)定的投資公司和控股公司外,所累計投資額不得超過本公司凈資產的50%,在投資后,接受被投資公司以利潤轉增的資本,其增加額不包括在內。"選項A、B正確。第13條第2款規(guī)定:"公司可以設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企業(yè)法人資格,依法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可見母公司與子公司是相互獨立的法人,由于不同的法人可以登記不同的經營范圍,子公司的經營范圍顯然不受母公司的經營范圍的限制,故選項C錯誤,選項D正確。
    42.D。本題考查個人獨資企業(yè)的管理人員的禁止性義務?!秱€人獨資企業(yè)法》第20條: "投資人委托或者聘用的管理個人獨資企業(yè)事務的人員不得有下列行為:(一)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或者收受賄賂;(二)利用職務或者工作上的便利侵占企業(yè)財產;(三)挪用企業(yè)的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四)擅自將企業(yè)資金以個人名義或者以他人名義開立賬戶儲存;(五)擅自以企業(yè)財產提供擔保;(六)未經投資人同意,從事與本企業(yè)相競爭的業(yè)務;(七)未經投資人同意,同本企業(yè)訂立合同或者進行交易;(八)未經投資人同意,擅自將企業(yè)商標或者其它知識產權轉讓給他人使用;(九)泄露本企業(yè)的商業(yè)秘密;(十)法律、行政法規(guī)禁止的其它行為。"考查法律對于個人獨資企業(yè)投資人委托或者聘用的管理個人獨資企業(yè)事務的人員不得從事的行為的規(guī)定,要求熟悉該法條的列舉事項?!秱€人獨資企業(yè)法》第19、20、38條規(guī)定了投資人與受托人或被聘用人的權利義務關系,系本法之難點:(1)投資人與受托人、被聘用人之間是委托合同關系,故出資人對后者的職權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2)受托人、被聘用人依委托合同應盡到誠信、勤勉義務,具體體現為第20條所列的10項義務,重點在于第(三)(五)、(六)、(七)、(八)項義務;(3)受托人、被聘用人違反合同義務,應對投資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4)個人獨資企業(yè)事務管理模式有三種:投資人自行管理、委托管理、聘用他人管理。
    43.A
    44.D。A對,《票據法》第11條規(guī)定: "因稅收、繼承、贈與可以依法無償取得票據的,不受給付對價的限制。但是,所享有的票據權利不得優(yōu)于其前手的權利。 前手是指在票據簽章人或者持票人之前簽章的其他票據債務人。"B對,《票據法》第4條第4款規(guī)定:"本法所稱票據權利,是指持票人向票據債務人請求支付票據金額的權利,包括付款請求權和追索權。"C對D錯,《票據法》第17條規(guī)定:"票據權利在下列期限內不行使而消滅:(一)持票人對票據的出票人和承兌人的權利,自票據到期日起2年。見票即付的匯票、本票,自出票日起2年;(二)持票人對支票出票人的權利,自出票日起6個月;……"
    45.A。本題考訴訟代表人的權利。代表人訴訟中的代表人的訴訟行為對其所代表的當事人發(fā)生效力,但代表人變更、放棄訴訟請求或者承認對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時,必須經被代表的當事人同意。
    46.A。本題考普通共同訴訟。當事人一方或雙方在2人以上,訴訟標準是同一種類,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并審理并經當事人同意,為普通的共同訴訟。在普通的共同訴訟中,甲、乙、丙三人沒有共同的權利和義務。這三個房屋租賃關系彼此是獨立的,而不是甲、乙、兩三人共同租賃丁的一間房屋。所以A錯誤,B正確。普通的共同訴訟,訴訟標準是同一種類,法院合并審理要經當事人同意。所以C、D正確。故選A。
    47.A。本題考缺席判決。被告提出反訴,而原告未經法院許可中途退庭的;被告經兩次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被告中途退庭的,人民法院可以缺席判決。
    48.D。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公示催告程序的終結?!睹袷略V訟法》第196條規(guī)定, "利害關系人應當在公示催告期間向人民法院申報。人民法院收到利害關系人的申報后,應當裁定終結公示催告程序,并通知申請人和支付人。"《民事訴訟法意見》第230條規(guī)定,"利害關系人在公示催告期間向人民法院申報權利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終結公示催告程序。利害關系人在申報期屆滿后,判決作出之前申報權利的,同樣應裁定終結公示催告程序。"第23條規(guī)定,"利害關系人申報權利,人民法院應通知其向法院出示票據,并通知公示催告申請人在指定的期間察看該票據。公示催告申請人申請公示催告的票據與利害關系人出示的票據不一致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駁回利害關系人的申報。"由上述規(guī)定可知,BC選項正確,屬于應當依法終結公示催告程序的情況。關于D項,根據《民事訴訟法意見》第232條規(guī)定,"在申報權利的期間沒有人申報的,或者申報被駁回的,公示催告申請人應自申報權利期間屆滿的次日起1個月內申請人民法院作出判決。逾期不申請判決的,終結公示催告程序。"因此D項是錯誤的。至于A項,申請人在公示催告期間撤回申請的,法院可以進行裁定,終結公示催告程序。
    49.A。本題考查法院管轄?!睹袷略V訟法》第24條規(guī)定,因合同糾紛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地被告提起的訴訟,如果合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簽訂或者改履行,或者訴訟標的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或者被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有可供扣押的財產,或者被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代表機構,可以由合同簽訂地、合同履行地、訴訟標的物所在地,可供扣押財產所在地,侵權行為地或者代表機構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
    50.C。本題考仲裁程序。仲裁員因回避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職責的,應當依照本法規(guī)定重新選定或者指定仲裁員。因回避而重新或者指定仲裁員后,當事人可以請求已進行的仲裁程序重新進行,是否準許由仲裁庭決定;仲裁庭也可以自行決定已進行的仲裁程序是否重新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