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心理學模擬試題及答案2

字號:

一、單項選擇題
    1.心理學家研究認為,態(tài)度的核心成分是( )。
    A.認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為傾向成分
    D.認知與情感成分
    2.心理定勢對解決問題具有( )。
    A.積極作用
    B.消極作用
    C.既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作用
    D.沒有作用
    3.兒童能運用表象來表現(xiàn)他們的世界所發(fā)生的事并能據(jù)此進行想象,從而獲得知識。這種認知表征是( )。
    A.動作表征
    B.符號表征
    C.映象表征
    D.表象
    4.教“果實”時。教師不僅提供某一果實,還提供了顏色、大小、形狀不同,可食與不可食,硬與軟的各種果實。這運用了心理學中所說的( )。
    A.感知覺
    B.比較
    C.判斷
    D.變式
    5.要使學習效果、不易遺忘,過度學習應達到( )。
    A.50%
    B.100%
    C.150%
    D.200%
    6.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是令其( )。
    A.產(chǎn)生成就感
    B.觀察榜樣
    C.相信自己
    D.認識自己
    7.一個測驗或測量工具能夠正確測量所要測量的屬性或特征的程度被稱為( )。
    A.效度
    B.信度
    C.區(qū)分度
    D.難度
    8.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三個主要特點是( )。
    A.獨創(chuàng)性、流暢性、新穎性
    B.獨創(chuàng)性、流暢性、變通性
    C.流暢性、變通性、新穎性
    D.流暢性、靈活性、變通性
    9.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反對形式訓練說,提出了遷移的( )。
    A.相同要素說
    B.概括化理論
    C.關系轉換說
    D.學習定勢說
    10.一般而言,對學習動機的激勵作用的是將學習成敗歸因于( )。
    A.努力程度
    B.能力高低
    C.任務難度
    D.運氣好壞
    答案:
    1.B2.C3.C4.D5.C6.C7.A8.179.A10.A

    

    

    

    點擊免費試聽>>>
    

    點擊免費試聽>>>
    

    點擊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