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司法考試《卷一》經濟法知識點輔導:稅法概述

字號:


    一、稅法概述
    (一)稅法的概念和調整對象
    1.稅收的概念與特征。稅收是國家為了實現(xiàn)其職能的需要,憑借政治權力,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對滿足法定課稅要件的自然人和法人所征收的貨幣或實物。一般認為,稅收具有三個基本特征:(1)法定性;(2)強制性;(3)無償性。
    2.稅法的概念與體系。稅法是調整稅收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稅法由稅收體制法、稅收征納實體法、稅收征納程序法等子部門法所組成。其中,稅收 征納實體法主要包括商品稅法、所得稅法、財產稅法和行為稅法。商品稅法主要包括增值稅法、消費稅法、營業(yè)稅法、關稅法和煙葉稅法等。所得稅法主要包括企業(yè) 所得稅法(2007年3月我國將《外商投資企業(yè)和外國企業(yè)所得稅法》和《企業(yè)所得稅暫行條例》合并,制定統(tǒng)一適用內外資企業(yè)的《企業(yè)所得稅法》)和個人所 得稅法。財產稅法主要包括資源稅法、房產稅法、土地增值稅法、土地使用稅法、耕地占用稅法、契稅法、車船稅法等。行為稅法主要包括印花稅法等。
    3.稅法的調整對象。稅法的調整對象是稅收關系。稅收關系是相關主體在稅收活動中所發(fā)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總稱。
    (二)稅收法律關系
    1.稅收法律關系的概念。稅收法律關系是由稅收法律規(guī)范確認和調整的,國家和納稅人之間發(fā)生的具有權利和義務內容的社會關系。稅收法律關系的一 方主體始終是國家,稅收法律關系主體雙方具有單方面的權利與義務內容,稅收法律關系的產生以納稅人發(fā)生了稅法規(guī)定的行為或者事實為根據(jù)。
    2.稅收法律關系的要素。稅收法律關系的要素包括:(1)稅收法律關系的主體,也稱為稅法主體,是指在稅收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當事 人,主要包括國家、征稅機關、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2)稅收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指稅收法律關系主體所享有的權利和所承擔的義務,主要包括納稅人的權利義 務和征稅機關的權利義務。(3)稅收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指稅收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主要包括貨幣、實物和行為。
    (三)稅法的構成要素
    稅法的構成要素是指構成稅法所必需的基本要件,主要包括稅法主體、征稅對象、稅基、稅目、稅率、稅收減免、納稅地點、納稅時間和稅法責任等。
    稅法主體是指在稅法中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當事人,主要包括征稅主體和納稅主體。征稅主體包括國家和征稅機關,納稅主體包括納稅人和扣繳義務 人。納稅人是稅法規(guī)定的享有稅收權利、負有納稅義務的自然人和法人。征稅對象是稅法規(guī)定的征稅客體,一般包括商品、所得、財產等。稅基,又稱為計稅依據(jù), 是稅法規(guī)定的計算應納稅額的依據(jù)。稅目是稅法規(guī)定的征稅的具體品目,是對征稅對象的分類和細化。稅率是稅法規(guī)定計算應納稅額的比率。包括定額稅率、比例稅 率和累進稅率三種基本形式。稅基乘以稅率就是應納稅額。稅收減免是稅法規(guī)定的對特定主體或客體予以減稅或免稅的特別優(yōu)惠措施。其中,減稅是對應納稅額少征 一部分稅款,免稅是對應納稅額的全部免除。納稅地點是稅法規(guī)定的納稅人繳納稅款的地點。納稅時間是稅法規(guī)定的納稅人繳納稅款的期限和日期。稅法責任是稅收 法律關系主體因違反稅收法律規(guī)范而應承擔的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