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試頻道為大家推出【2017年司法考試課程!】考生可點擊以下入口進入免費試聽頁面!足不出戶就可以邊聽課邊學習,為大家的取證夢想助力!
【手機用戶】→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電腦用戶】→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法定繼承是指在被繼承人沒有對其遺產的處理立有遺囑的情況下,由法律直接規(guī)定繼承人的范圍、繼承順序、遺產分配的原則的一種繼承形式。
法定繼承作為一種繼承方式,具有以下特征:
1、法定性。
法定繼承的繼承人范圍、繼承順序和繼承份額及遺產分配原則都是由法律直接規(guī)定的,而不是由被繼承人決定的。
2、強行性。
法定繼承是由法律直接規(guī)定的,屬于強行性的法律規(guī)范,具有普遍適用的強制性法律效力,任何個人和社會組織均無權改變或排除其適用。而遺囑繼承則聽任于被繼承人的個人意志,被繼承人得就繼承人的范圍、順序和份額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安排,除法律特別規(guī)定外,被繼承人有權任意處分自己的財產。
3、親屬身份性。
法定繼承是以特定的親屬身份為前提和基礎。親屬身份權是法定繼承的本源,法定繼承則是親屬身份權的派生。各國法律關于法定繼承人的范圍、順序、繼承份額的規(guī)定,都是根據(jù)婚姻關系、血緣關系和撫養(yǎng)關系。甚至有的英國學者認為:“無遺囑繼承規(guī)則來源于十分流行的家庭概念,并且它可以說是家庭法的附錄”。
從本質上講,法定繼承關系是具有身份性質的財產關系。我國現(xiàn)行繼承法規(guī)定的法定繼承人的范圍和順序,依據(jù)的就是婚姻法對血親關系遠近的劃分,與被繼承人沒有血親關系和血緣關系較遠的親屬一般被排除在繼承人之外。而通過遺囑分配遺產與人身關系的聯(lián)系,就不是這樣密切。遺囑人可以將遺產給予與其沒有親屬關系的人,也可以給予國家或社會組織。
4、補充限制性。
法定繼承是遺囑繼承的補充。法定繼承雖作為重要的繼承方式,但只適用于無遺囑繼承或遺囑無效的情況下,所以,就其法律效力而言,遺囑繼承優(yōu)先于法定繼承。同時,法定繼承又限制著遺囑繼承的適用范圍。依據(jù)我國繼承法,遺囑人只能在法定繼承人范圍內指定遺囑繼承人,并且應當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否則將導致該部分遺囑無效。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喪失繼承權或遺囑繼承人死亡的,不適用于遺囑繼承,而是依法復歸為法定繼承。
相關知識鏈接——法定繼承的適用范圍
根據(jù)《繼承法》第27條和有關規(guī)定,法定繼承的適用范圍是:
(一)被繼承人未訂立遺贈扶養(yǎng)協(xié)議或訂立的遺贈扶養(yǎng)協(xié)議無效的;
(二)被繼承人未立遺囑或所立遺囑無效的;
(三)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或者受遺贈人放棄受遺贈的;
(四)遺囑繼承人、受遺贈人喪失繼承權、受遺贈權的;
(五)遺囑繼承人、受遺贈人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
(六)遺囑無效部分所涉及的遺產;
(七)遺囑未處分的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