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效果評估的形式
(一)正式評估和非正式評估
評估類型 | 含義 | 適用 | 優(yōu)點 |
非正式評估 | 評估者依據(jù)自己的主觀性判斷,而不是事實和數(shù)字來加以證明。 | 把一些抽象的問題數(shù)據(jù)化,再對這些數(shù)據(jù)進行客觀的分析,這是一件復雜而又不切實際的事,此時采用非正式評估較合適 | 減少一般評估給培訓對象帶來的緊張不安,增強了信息資料的真實性和評估結論的客觀性和有效性; |
方便易行,從成本收益角度看很值得 | |||
不會給受訓者造成太大的壓力 | |||
正式評估 | 具有詳細的評估方案、測度工具和評判標準。信度較高。 | 評估結論要被高級管理者用來作為決策的依據(jù),或者為了向特定群體說明培訓效果時 | 在數(shù)據(jù)和事實的基礎上作出判斷,使評估結論更有說服力; |
更容易將評估結論用于書面形式表現(xiàn)出來; | |||
可將評估結論與初計劃比較核對。 |
(二)建設性評估和總結性評估
評估類型 | 含義 | 優(yōu)點 | 注意 | ||
建設性評估 | 在培訓過程中以改進而不是以是否保留培訓項目為目的的評估。(非正式的、主觀的) | 有助于培訓對象學習的改進,幫助培訓對象明白自己的進步,從而使其產(chǎn)生某種滿足感和成就感。 | 確定適當?shù)脑u估頻率 | ||
評估類型 | 含義 | 適用 | 注意 | ||
總結性評估 | 在培訓結束時,對受訓者的學習效果和培訓項目本身的有效性所進行的評估。(正式的、客觀的) | 當評估結論將被作為決定給予受訓者某種資格;為組織決策者提供依據(jù) | 只能用于決定培訓項目取舍,不能作為培訓項目改進依據(jù); | ||
只能用于決定是否給受訓者某種資格,而無助于受訓者學習的改進; | |||||
評估者需對受訓者進行階段性測試 | |||||
培訓目標和預期培訓效果必須對培訓者和受訓者而言都是清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