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章節(jié)模塊:學習動機

字號:

考生想要一舉拿下教師資格考試,光看書還是不夠的,誠意整理了2017年中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章節(jié)模塊,希望大家喜歡!
    一、學習動機的概念[了解]:學習動機,是指激發(fā)和維持個體的學習行為,并促使個體的學習活動朝向一定的學習目標進行的一種內部啟動機制。
    二、學習動機的成分[了解]:學習動機的兩個基本成分是學習需要和學習期待。
    (一)學習需要與內驅力
    奧蘇伯爾認為,學生成就動機主要由三個方面的內驅力組成,即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和附屬內驅力。
    認知內驅力是一種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識、系統(tǒng)地闡述并解決問題的需要。
    自我提高內驅力是指個體由自己的學業(yè)成就而獲得相應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附屬內驅力是指個體為了獲得長者(如教師、家長等)的贊許和同伴的接納而表現出來的把工作、學習搞好的需要。
    (二)學習期待與誘因
    學習期待是個體對學習活動所要達到目標的主觀估計。
    誘因是指能夠激起有機體的定向行為,并能滿足某種需要的外部條件或刺激物。
    三、學習動機的功能 [了解]: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維持功能
    四、學習動機的分類[了解]:(一)高尚的動機與低級的動機
    (二)近景的直接性動機和遠景的間接性動機
    (三)內部學習動機和外部學習動機
    五、學習動機理論[熟悉]:(一)強化理論
    學習動機的強化理論是行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家提出來的,他們不僅用強化來解釋學習的發(fā)生,而且用它來解釋動機的產生。
    1、強化可以引起學習動機
    2、強化可以增強學習動機
    (二)需要層次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是這一理論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
    馬斯洛認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種,它們由低到高依次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自我實現作為一種級的需要,包括認知、審美和創(chuàng)造的需要。
    (三)成就動機理論
    成就動機是個體努力克服障礙、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決某一問題的愿望或趨勢。
    成就動機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
    他認為個體的成就動機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力求成功的動機;另一類是避免失敗的動機。
    (四)成敗歸因理論
    人們做完一項工作之后,往往喜歡尋找自己或他人取得成功或遭受失敗的原因,即歸因一一人們對自己或他人行為結果的原因做出的解釋或推論。
    韋納把歸因分為三個維度:內部歸因和外部歸因、穩(wěn)定性歸因和非穩(wěn)定性歸因、可控制歸因和不可控制歸因;
    又把人們活動成敗的原因即行為責任主要歸結為六個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務難易、運氣(機遇)好壞、身心狀態(tài)、外界環(huán)境等。
    其價值和作用表現在:
    1、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動發(fā)生的因果關系
    2、有助于根據學習行為及結果來推斷心理特征
    3、有助于從特定的學習行為及結果來預測個體在某種情況下可能產生的學習行為。
    (五)自我效能感理論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們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從事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這一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出。
    班杜拉在他的動機理論中指出,人的行為受行為的結果因素與先行因素的影響。行為的結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說的強化。
    強化分為三種:一是直接強化,即通過外部因素對學習行為予以強化;二是替代性強化,即通過一定的榜樣來強化相應的學習行為或學習行為傾向;三是自我強化,即學習者根據一定的評價標準進行自我評價和自我監(jiān)督,從而來強化相應的學習行為。
    六、學習動機的培養(yǎng)與激發(fā)[了解]:(一)學習動機的培養(yǎng)
    1、利用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的互動關系培養(yǎng)學習動機
    改變差生的惡性循環(huán)需要注意 :
    (1)改變學生的成敗體驗;
    (2)改善學生的知識技能掌握狀況
    2、利用直接發(fā)生途徑和問接轉化途徑培養(yǎng)學習動機
    (二)學習動機的激發(fā)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fā)式教學
    2、根據作業(yè)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
    3、充分利用反饋信息,妥善進行獎懲
    4、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繼續(xù)努力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fā)式教學
    實施啟發(fā)式教學的關鍵在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2、根據作業(yè)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
    一般情況下,動機水平增加,學習效果也會提高。但是,動機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動機水平超過一定限度,學習效果反而會降低。美國心理學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認為,中等程度的動機水平最有利于學習效果的提高。(考點)
    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簡稱倒“U”曲線)
    的動機水平與作業(yè)難度密切相關:任務較容易,動機水平較高;任務難度中等,動機水平也適中;任務越困難,動機水平越低。隨著任務的難度增加,動機的水平有逐漸下降的趨勢。
    3、充分利用反饋信息,妥善進行獎懲
    要使反饋成為一個有效的激勵措施,它必須是明確、具體且及時的。
    4、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繼續(xù)努力
    在學生完成某一學習任務后,教師應指導學生進行成敗歸因。無論對優(yōu)生還是差生,歸因于主觀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因為歸因于努力,可使優(yōu)等生不至于過分自傲,能繼續(xù)努力,以便今后能繼續(xù)成功;使差生不至于過度自卑,也能進一步努力學習,以爭取今后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