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級語文《愛蓮說》導學案

字號:

一: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并把握詞、語句,疏通文意。
    2、學習本文托物言志和襯托的手法。
    3、認識古代仁人不慕榮利,安貧樂道,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
    資料袋:
    1、 了解“說”這種文體
    "說"就是古代—種以議論為主的文體,既可以說明議論,也可用來抒發(fā)感情。本文就是一篇借物詠志諷世的散文。
    2、了解作者和寫作背景
    周敦頤,宋代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字茂叔?!霸笔撬篮蟮闹u號。
    周敦頤非常博學,而且人品很高,胸懷磊落,為官清正,深得民心,為百姓所愛戴?!稅凵徴f》是他在公元1068年擔任南康郡守時寫下的。他曾帶領(lǐng)屬下在官署的一側(cè)挖池種蓮,后人稱為"愛蓮池"。每當夏秋之交,蓮花盛開,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風吹過時,田田荷葉輕搖,朵朵鮮花頷首,陣陣馨香撲面。周敦頤憑欄放目,觸景生情,深感官場的黑暗,深愛蓮花的高潔,寫下了的《愛蓮說》。
    二、學習過程 :
    (一)、讀準字音。
     周敦頤 ( ) 可愛者甚蕃 ( ) 出淤( )泥而不染
    濯( )清漣( )而不妖 不蔓( )不枝 可遠觀而不可褻( )玩焉
    花之隱逸( )者也 噫( ) 陶后鮮( )有聞
    (二)課堂探究
    1、積累重點詞語,疏通文意
    蕃: 獨: 染: 濯: 益: 植:
    褻: 鮮: 宜:
    2、 重點句子翻譯: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香遠益清,亭亭凈植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三)合作探究:(一)
    1、作者把蓮花比作-------------
    2、文章從生長( ),體態(tài)( ),氣質(zhì)( )三方面寫蓮的。
    3、---------------(句),贊美了蓮--------------------.
    合作探究:(二)
    1、課文寫了蓮,還寫了( )和( )花,分別比作( )( )。
    2、文章運用了( )寫法,抒發(fā)了作者( )情感。
    三、思維拓展:
    聯(lián)系蓮花,,談談君子形象對我們今天如何做人,完善自我品行修養(yǎng)的啟示。
    四、當堂檢測:
    1、《愛蓮說》選自《 》,作者 ,是 時的 家.
    2、《愛蓮說》的結(jié)構(gòu),我們可以概括為:一條線索,即以 為線索;兩個陪襯,即以 為蓮的總陪襯,以 和 作為蓮的旁襯和反襯;
    3、《愛蓮說》中用來比喻君子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4、比喻君子通達事理,行為方正,美名遠揚的句子是:
    5、比喻君子志潔行廉,莊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6、“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7、文中能概括蓮的高貴品質(zhì)的一句話是:
    8、作者描寫蓮花,為什么要先寫陶淵明愛菊,世人愛牡丹?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答:
    9、本文贊揚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比喻君子不與惡濁世風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許。但在我們生活中常聽到人們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樣看待這兩種觀點的呢?
    答:
    10、《愛蓮說》在寫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種事物來抒發(fā)情感,我們稱這種寫法為:
     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例句:我愛蓮花,因為它出淤泥而不染,
     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我愛 ,
     因為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