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試題及答案2

字號:

2017年上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將于3月11日進行,請考生做好備考準備,迎接考試,小編在此預祝大家取得好成績。
    課程推薦:小編在此為大家中公網校課程,套餐、免費試聽體驗>>點擊查看詳情】
    【幼兒課程】→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小學課程】→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中學課程】→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l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主張讓兒童在實際生活中學習,提出"教育即生長"、"學校即社會"的教育家是( ).
    A.盧梭
    B.杜威
    C.赫爾巴特
    D.夸美紐斯
    2.( )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是教學內容的表現(xiàn)形式,是師生之間傳遞信息的工具.
    A.教學工具
    B.教學環(huán)境
    C.教學設施
    D.教學媒體
    3.下列選項中哪一項不是研究課題的來源?( )
    A.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
    B.對已有教育理論的質疑
    C.教學課題的提出
    D.教育科學研究規(guī)劃
    4.課外活動不包括( ).
    A.社會活動
    B.科技活動
    C.文學藝術活動
    D.選修課
    5.以實踐作業(yè)為主的興趣小組屬于( ).
    A.技術小組
    B.學科小組
    C.藝術小組
    D.體育小組
    6.研究發(fā)現(xiàn)兒童的學習過程中存在"關鍵期",這體現(xiàn)了個體身心發(fā)展的( ).
    A.階段性
    B.差異性
    C.不平衡性
    D.順序性
    7.根據(jù)經典條件反射作用理論,食物可以誘發(fā)狗的唾液分泌反應,則唾液是( ).
    A.中性刺激
    B.無條件刺激
    C.條件反應
    D.無條件反應
    8.根據(jù)心理活動的傾向性,可以把人的性格分為( ).
    A.內向與外向
    B.順從與獨立
    C.理智、情感與意志
    D.A型與B型
    9.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對題目瀏覽、測查、完成情況的監(jiān)視及對速度的把握主要采用了( ).
    A.認知策略
    B.元認知策略
    C.管理策略
    D.復述策略
    10.學生中常見的焦慮反應是( ).
    A.交往焦慮
    B.上學焦慮
    C.考試焦慮
    D.課堂焦慮
    11.班級管理方法中早提出目標管理的是( )
    A.德魯克
    B.馬卡連柯
    C.杜威
    D.布魯納
    12.對學生日常學習生活進行管理的目標屬于( ).
    A.常規(guī)管理目標
    B.非常規(guī)管理目標
    C.日常管理目標
    D.生活管理目標
    13.我國中小學開設的語文、數(shù)學、外語等課程屬于( ).
    A.活動課程
    B.潛在課程
    C.綜合課程
    D.學科課程
    14.需要層次理論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理論在動機領域的體現(xiàn),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是
    這一理論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他認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種,其中高級的需要是( ).
    A.生理的需要
    B.歸屬和愛的需要
    C.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
    D.安全的需要
    15.通常在某一教學活動告一段落或完成之后所進行的評價稱為( ).
    A.配置性評價
    B.形成性評價
    C.診斷性評價
    D.總結性評價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1.小學班主任的常規(guī)工作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簡述綜合實踐活動的性質與特點.
    3.簡述智力的性別差異.
    4.簡述教育科學研究的方法
    5.簡述教學評價的分類.
    三、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下面是一位教師的教育案例:
    為了讓班會開得更成功,我為我們班選了一篇課文改寫了劇本.
    第二天,把我的計劃和大家說了說,全班同學都很高興,這時我聽到了一段小聲議論:"老師怎么選這篇課文,又長又不好演.""你管呢,讓你演什么你就演什么唄.""我可不想演."聽到這兒,我的心一沉,原來是王渺.下課,我把她叫到辦公室請她談自己對演課本劇的想法.她說:"老師,我覺得您選的課文不好,而且您每次都是寫好了劇本讓我們演,您應該讓我們自己來試一試."她的話讓我突然意識到他們并不希望老師什么都是"包辦代替",他們長大了.于是,我把導演的任務交給了王渺同學,她高興地接受了任務,開始和同學商量演哪一課.然后找我做參謀,幫我做道具.課本劇表演得非常成功,我和孩子們一同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
    問題:這個案例給我們留下的思考是什么?請你結合新課程理念談談自己的看法.
    2.張三是某小學三年級的學生.班主任老師反映該學生學習習慣差,作業(yè)拖拉,懶散,紀律松散,上課愛說閑話,甚至隨意離開位置,平時課余時間都沉迷于網絡游戲,放學后經常出入學校附近網吧,也愛和班級同學打架,愛搞惡作劇,如把粉筆灰撒進同學飯盒里,上課無故拍打周圍同學肩膀,影響同學聽課.經班主任老師了解,張三一家三口,父親常年在上海打工,很少回家,母親在一個綜合市場擺攤位賣服裝.平時張三都是由母親照顧.雙休日基本上會跟隨母親在市場內,綜合市場里人多事雜,絕大多數(shù)人都不怎么注意言行舉止,導致張三平時出現(xiàn)不文明的語言和行為.母親因忙于生意,對兒子疏于管理,待到兒子犯錯時則是一頓打罵,而爺爺奶奶非常溺愛孩子,平時寵愛有加.
    問:(1)張三的種種行為是不良品德行為嗎?請給出診斷的依據(jù).
    (2)結合本案例,試述小學生不良品德行為產生的原因.
    (3)針對張三的這種情況,請結合實際情況,提出當今小學生德育工作的具體措施.
    四、教學設計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20分)
    七律?長征
    毛澤東
    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
    鳥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軍過后盡開顏.
    請在上述材料中任選其一,就課堂教學目標及教學過程(譬如課堂導入、講授新知等)進行教學設計.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B【解析】杜威從實用主義出發(fā),反對傳統(tǒng)的教育以學科教材為中心和脫離實際生活.主張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學習,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學校即社會"和"從做中學".
    2.D【解析】教學媒體是教學中具有獨特意義的因素,是教學內容的載體.
    3.C【解析】教育科學研究課題的來源十分廣泛,概括起來主要有: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對已有教育理論的質疑;對教育文獻信息的分析;教育科學研究規(guī)劃.
    4.D【解析】選修課不屬于課外活動,它屬于課堂教學.旨在考查課外活動定義.
    5.A【解析】以實踐作業(yè)為主的興趣小組屬于技術小組.
    6.C【解析】關鍵期的存在表明身心發(fā)展具有不平衡性.
    7.D【解析】無條件反射引發(fā)的反應是無條件反應.
    8.A【解析】根據(jù)心理活動的傾向性,可以把人的性格分為內向型與外向型.
    9.B【解析】略.
    10.C【解析】學生中常見的焦慮反應為考試焦慮.
    11.A【解析】略.
    12.A【解析】略.
    13.D【解析】語文、數(shù)學、外語等分別屬于不同的學科.
    14.C【解析】自我實現(xiàn)是一種高級需要.
    15.D【解析】總結性評價又稱終結性評價,通常是在某一教學活動告一段落或完成之后所進行的評價.
    二、簡答題
    1.【答案要點】(1)了解學生.了解學生是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前提.
    (2)組織和培養(yǎng)班集體.組織和培養(yǎng)班集體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
    (3)建立學生檔案.班主任在全面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對掌握的材料進行分析處理,并將整理結果分類存放起來,建立學生的檔案.建立學生檔案一般分四個環(huán)節(jié):收集--整理--鑒定--保管.
    (4)個別教育.要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大限度的發(fā)展,班主任就必須深入了解每一個學生,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5)班會活動.班會活動是班主任進行教育活動的重要手段,是培養(yǎng)優(yōu)良班集體的重要方法,也是養(yǎng)成學生活動能力的基本途徑.
    (6)協(xié)調各種教育影響.
    (7)操行評定.操行評定是以教育目的為指導思想,以"學生守則"為基本依據(jù),對學生一個學期內在學習、勞動、生活、品行等方面的表現(xiàn)所做出的小結與評價,主要由班主任負責.
    (8)班主任工作計劃與總結.班主任工作計劃一般分為學期計劃、月或周計劃,以及具體的活動計劃.
    2.【答案要點】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以學生的經驗與生活為核心的實踐性課程,與其他課程相比,綜合實踐活動具有如下特性:
    (1)整體性.世界具有整體性,文化作為世界的一部分也具有整體性,人的個性同樣具有整體性.綜合實踐活動主題的選擇范圍應包括學生本人、社會生活和自然世界.對任何主題的探究都必須體現(xiàn)個人、社會、自然的內在整合,體現(xiàn)科學、藝術、道德的內在整合.綜合實踐活動必須立足于人的個性的整體性,立足于每一個學生的健全發(fā)展.
    (2)實踐性.綜合實踐活動以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和社會實踐為基礎發(fā)掘課程資源,而非在學科知識的邏輯序列中構建課程.綜合實踐活動以活動為主要開展形式,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
    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做"、"考察"、"實驗"、"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動中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fā)展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3)開放性.綜合實踐活動面向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尊重每一個學生發(fā)展的特殊需要,其課程目標具有開放性.綜合實踐活動面向學生的整個生活世界,它隨著學生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其課程內容具有開放性.綜合實踐活動關注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所產生的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和個性化的創(chuàng)造性表現(xiàn),其評價標準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動過程與結果均具有開放性.
    (4)生成性.綜合實踐活動的本質特性是生成性,這意味著每一個活動都是一個有機整體,而非根據(jù)預定目標進行機械操作.隨著活動的不斷展開,新的目標不斷生成,新的主題不斷生成,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興趣盎然,認識和體驗不斷加深,創(chuàng)造性的火花不斷迸發(fā),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生成性的集中表現(xiàn).而對綜合實踐活動的整體規(guī)劃和周密設計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為了使其生成性發(fā)揮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
    (5)自主性.綜合實踐活動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學生的自主性的充分發(fā)揮開辟了廣闊的空間.他們自己選擇學習的目標、內容、方式及指導教師,自己決定活動結果呈現(xiàn)的形式,指導教師只對其進行必要的指導,不包攬學生的工作.
    3.【答案要點】(1)男女智力的總體水平大致相等,女性智力分布較均勻.男性智力分布的離散程度比女性大.就是說很聰明的男性和很笨的男性都比女性多,智力中等的女性多.
    (2)男女的智力結構存在差異,各自具有自己的優(yōu)勢領域.具體來說,男性偏優(yōu)于抽象邏輯,喜歡數(shù)學、物理和化學等學科.女性長于形象思維,喜歡語言、歷史、人文等學科.
    (3)具體到各個年齡階段,男女智力發(fā)展速度和水平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女性智力表現(xiàn)較早,男性智力表現(xiàn)較晚.
    4.【答案要點】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1)觀察法.(2)調查法.(3)實驗法.(4)個案法.(5)歷史法.(6)比較法.
    教育科學研究的新興方法:(1)教育行動研究.(2)教育質性研究.(3)教育敘事研究.
    5.【答案要點】(1)根據(jù)評價的時間和作用可分為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
    (2)根據(jù)評價的標準可分為相對評價、絕對評價和個體內差異評價.
    (3)根據(jù)評價主體可分為自找評價和他人評價.
    (4)根據(jù)評價的方法可分為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
    (5)根據(jù)教學評價涉及的層次與范圍可分為宏觀評價、中觀評價和微觀評價.
    三、材料分析題
    1.【答案要點】在教育教學中,要適當?shù)胤攀?讓學生自己去創(chuàng)造、去實踐,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開發(fā)潛能,追求獨特.
    (1)從師生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引導者,促進以學習能力為重心的學生整個個性的和諧、健康的發(fā)展.
    (2)新課程要求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轉變學習方式,要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主要目的.要積極引導學生從事實驗活動和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樂于動手、勤于實踐的意識和習慣,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
    2.【答案要點】(1)張三的行為是屬于不良品德行為,張三上課經常心不在焉,學習習慣差;上課喜歡干擾課堂教學,經常無故離開座位;課余時間沉溺于網絡游戲;言行舉止不文明,常與師生發(fā)生沖突;行動怪異,不熱心集體活動,等等;張三的這些特點符合不良品德行為診斷的標準.
    (2)原因:①社會環(huán)境中消極因素的影響.如社會上各種錯誤思想和不良風氣,社會文化生活中不健康的精神垃圾;各種惡習的人的引誘,尤其是壞人的教唆等.②家庭教育不當.家長缺乏表率作用,無視自己的行為所產生的不良后果.爺爺奶奶的溺愛、遷就.這容易養(yǎng)成子女任性、自我中心、無能為力、專橫、懶惰、依賴等消極的性格特征,以至發(fā)展成為不良品行.③學校教育的失誤.
    (3)措施:①組織學習,營造氛圍;發(fā)揮課堂主渠道的作用;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②激發(fā)情感,榜樣引導.用身邊的榜樣引導或用名人的事跡激勵.③重視實踐,樹立品行.積極開展德育實踐活動.讓德育體驗化、生活化,在實踐中豐富學生的道德情感.
    四、教學設計題
    【參考設計】略.
    新東方網課推薦:2017年教師資格順利課程??!點擊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