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作文題源自山東教育廳巡視員張志勇演講

字號:

6月7日上午,2017年高考結(jié)束了語文科的考試。今年浙江高考作文題是“有位作家說,人要讀三本大書:一本是‘有字之書’,一本是‘無字之書’,一本是‘心靈之書’。對此你有什么思考?寫一篇文章,對作家的看法加以評說?!?BR>    據(jù)記者了解,“人要讀三本大書”,來自山東省教育廳巡視員張志勇幾年前在山東省實驗中學讀書節(jié)上的一個演講,演講的題目是《人生必讀的三本大書》。
    原文如下:
    張志勇:人生必讀的三本大書(節(jié)選)
    一
    人生要讀好的第一本大書是無字之書。
    無字之書,就是生活本身這本大書。誰讀好生活這本大書,誰就會變得日益聰明智慧起來。今天,我們的高中生朋友,不能說讀書不多,不能說讀書時間不長,但是,我們讀的書,其結(jié)構(gòu)本身有大問題,的問題就是生活實踐這本大書用的時間太少,用的心思不夠。
    生活之書讀得少有什么危害?的危害就是腦子越來越不靈敏,越來越麻木,越來越呆,越來越笨。人的大腦發(fā)育,人的大腦運動,是離不開生活之樹的潤澤和養(yǎng)護的。這里,生活實踐既能滿足大腦運動的有氧需求,也能提供更加豐富的大腦發(fā)育和運動的刺激。同時,生活實踐之于大腦運動的結(jié)果,最終體現(xiàn)為大腦對人生、對生活的感悟、體驗、認知,這些又都轉(zhuǎn)化為大腦的靈性。因此,在生活實踐面前,在生活實踐的挑戰(zhàn)之中,腦子會越用越靈,越用越聰明。
    在某種意義上,我們可以說,讀好無字之書,就是讓大腦作有氧運動。因為生活這本無字之書,常常使大腦需要運用新的問題解決模式才能應對,這對大腦思維活動是具有極大的挑戰(zhàn)性的。
    讀好無字之書,讓人生更加聰明智慧。
    二
    人生要讀好的第二本大書是有字之書。
    有字之書,就是人類用文字記載下來的人類社會古今中外的經(jīng)典知識。
    今天的人類,為什么能夠做到思接千載、視通萬里?不能不感謝我們的老祖宗發(fā)明了文字,如果沒有文字,僅僅通過口耳相傳,很難想象我們今天人類文明會發(fā)展到如此繁榮的程度。
    今天,我們的高中生讀書不少,但我們讀的書通常教科書、考試書、作業(yè)書多了些,除生活之書少了些之外,人類經(jīng)典書也太少了。同學們!我知道,你們的父母、你們自己都想考個好大學,這是一件天經(jīng)地義的好事、人生大事!沒有什么人能否定它的正義性。但是,只讀好上面的書,并不能為你們打開通向理想大學的光明大道,因為無論是為今天的高考做準備,還是為明天的就業(yè)謀生做準備,僅有死的書本知識,都是遠遠不夠的。無論是人文精神的塑造,還是綜合素養(yǎng)的培育,都離不開人類的經(jīng)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