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衛(wèi)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基礎試題及答案(3)

字號:

A型題
    1. 在標本的采集與送檢中不正確的做法是
    A. 嚴格無菌操作,避免標本被污染
    B. 采取局部病變標本處,要嚴格消毒后采集
    C. 標本采集后必須盡快送檢
    D. 根據(jù)不同疾病以及疾病的不同時期采集不同標本
    E. 標本作好標記,詳細填寫化驗
    公衛(wèi)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頻道為大家推出【2017年公衛(wèi)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課程!】考生可點擊以下入口進入免費試聽頁面!足不出戶就可以邊聽課邊學習,為大家的取證夢想助力!
    【手機用戶】→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電腦用戶】→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2. 下列哪種方法不是測定細菌對藥物敏感度的方法?
    A. 紙碟法
    B. 小杯法
    C. 凹孔法
    D. 試管法
    E. 電泳法
    3. 關于直接涂片染色鏡檢的敘述,下列哪項是正確的?
    A. 適用于所有細菌感染疾病的初步檢查
    B. 方法簡便易行,但均不能快速鑒定細菌
    C. 只適用于形態(tài)和染色性上具有特征的病原菌
    D. 其結果必須結合臨床表現(xiàn)方有診斷價值
    E. 以上都不是
    4. 分離培養(yǎng)細菌一般需多少時間?
    A. 8~16小時
    B. 12~16小時
    C. 14~20小時
    D. 16~24小時
    E. 18~24小時
    5. 利用細菌生化反應鑒定細菌是根據(jù)
    A. 細菌酶酶活性差異
    B. 細菌毒素活性差異
    C. 細菌酶含量的差異
    D. 細菌分解代謝產(chǎn)物的差異
    E. 細菌毒素種類的差異
    6. 以下描述不正確的是
    A. 凡能破壞病毒成分和結構的理化因素均可使病毒滅活
    B. 滅活的病毒不能保留其抗原性
    C. 滅活的病毒仍可保留紅細胞吸附的活性
    D. 滅活指病毒已失去傳染性
    E. 乙型肝炎病毒需加熱100℃10分鐘才能被滅活
    7.目前遠期預防病毒感染常用
    A. 化學藥物
    B. 免疫血清
    C. 減毒活疫苗
    D. 單克隆抗體
    E. 以上都不是
    8.有關死疫苗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 接種量大
    B. 接種次數(shù)較多
    C. 介導細胞免疫良好
    D. 易保存
    E. 生產(chǎn)方法簡單
    9.下列何種藥物不是抗病毒的藥物
    A. 病毒唑
    B. 無環(huán)鳥苷(阿昔洛韋)
    C. 疊氮二脫氧胸苷(AZT)
    D. 干擾素
    E. 頭孢菌素
    10.制備人用疫苗生產(chǎn)中首選的細胞株是
    A. 原代細胞
    B. 二倍體細胞
    C. 人胚肺WI-26和WI-38細胞株
    D. 傳代細胞系
    E. 器官培養(yǎng)
    11.病毒分離鑒定中常用的方法
    A. 動物接種
    B. 雞胚接種
    C. 組織塊培養(yǎng)
    D. 器官培養(yǎng)
    E. 細胞培養(yǎng)
    12.病毒感染的微生物學檢查方法結果的準確性,關鍵取決于
    A. 病毒種類
    B. 病毒毒力
    C. 病毒抗原性
    D. 標本的正確采集和送檢
    E. 機體免疫力
    13.直接和能說明病毒在組織細胞中生長的指標是
    A. pH值改變
    B. 紅細胞吸附
    C. 干擾現(xiàn)象
    D. 細胞病變
    E. 蝕斑
    14.下列哪項鑒定真菌的主要微生物學檢查法是錯誤的?
    A. 標本直接鏡檢
    B. 玻片小培養(yǎng)鏡檢
    C. 大培養(yǎng)觀察菌落形態(tài)
    D. 玻片小培養(yǎng)觀察菌落
    E. 培養(yǎng)觀察菌落色素
    15. 目前真菌感染的防治措施不包括
    A. 注意清潔衛(wèi)生
    B. 提高機體免疫力
    C. 接種真菌疫苗
    D. 多以外用藥治療各種癬癥
    E. 使用酮康唑等抗真菌藥
    B型題
    問題 16.~19
    A. 死疫苗
    B. 活疫苗
    C. 類毒素
    D. 亞單位疫苗
    E. 核酸疫苗
    16. 百日咳桿菌菌苗
    17. 莢膜多糖疫苗
    18. 破傷風類毒素
    19. 卡介苗
    問題 20~24
    A. 抗毒素
    B. 抗菌血清
    C. 丙種球蛋白
    D. 細胞因子
    E. 治療性疫苗
    20. TAT
    21. 抗炭疽桿菌血清
    22. 胎盤球蛋白
    23. 白細胞介素
    24. 干擾素
    問題 25~28
    A. 人工主動免疫
    B. 人工被動免疫
    C. 兩者均可
    D. 兩者均否
    25. 為緊急預防某些傳染病而注射抗血清可產(chǎn)生
    26. 注射破傷風類毒素可產(chǎn)生
    27. 注射干擾素
    28. 注射BCG
    問題29~31
    A. 動物接種
    B. 細胞培養(yǎng)
    C. 兩者均是
    D. 兩者均否
    29.早用于病毒分離培養(yǎng)的方法是
    30.敏感而特異的分離培養(yǎng)流感病毒的方法是
    31.目前常用的病毒分離培養(yǎng)的方法是
    問題 32~34
    A. 減毒活疫苗
    B. 基因工程疫苗
    C. 兩者均是
    D. 兩者均否
    32.我國目前用的乙肝疫苗是
    33.我國目前用的麻疹疫苗是
    34.我國目前用的人用狂犬病疫苗是
    問題 35~37
    A. 核酸雜交
    B. ELISA法
    C. 兩者均是
    D. 兩者均否
    35.檢測病毒抗原可用
    36.檢測病毒核酸可用
    37.檢測病毒抗體可用
    X型題
    38. 病原菌鑒定的一般程序包括:
    A. 直接涂片鏡檢
    B. 分離培養(yǎng)
    C. 生化試驗
    D. 血清學試驗
    E. 動物試驗
    39. 細菌學診斷標本的采集與送檢正確做法是:
    A. 采集標本時應注意無菌操作,盡量避免雜菌污染
    B. 用于分離的標本均需冷藏快送
    C. 采集標本應在使用抗菌藥物之前
    D. 盡可能在疾病早期以及抗菌藥物使用前采集標本
    E. 根據(jù)病程、病期的不同,采取不同標本
    40. 從可疑病例中分離病毒,采集標本時應注意
    A. 采集病人急性期標本
    B. 采集病變部位的標本
    C. 標本應注意冷藏
    D. 標本應盡快送實驗室
    E. 如欲觀測抗體效價的變化,應采集早期與恢復期雙份血清
    41.病毒感染的檢查主要包括
    A. 病毒的分離培養(yǎng)
    B. 病毒的鑒定
    C. 藥敏試驗
    D. 血清學診斷
    E. 光鏡直接檢查
    42. 抗真菌藥物包括
    A. 兩性霉素B
    B. 克霉唑
    C. 制霉菌素
    D. 益康唑
    E. 酮康唑
    參考答案
    A型題
    1.B
    2.E
    3.C
    4.E
    5.D
    6.B
    7.C
    8.C
    9.E
    10.C
    11.E
    12.D
    13.D
    14.D
    15. C
    B型題
    16.A
    17.D
    18.C
    19.B
    20.A
    21.B
    22.C
    23.D
    24.D
    25.B
    26.A
    27.B
    28.A
    29.A
    30.D
    31.B
    32.B
    33.A
    34.D
    35.B
    36.A
    37.B
    X型題
    38.ABCDE
    39.ACDE
    40.ABCDE
    41.ABDE
    42. 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