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訪問學者章瑩穎在美國已經(jīng)失蹤多日了,遺憾的是,案情至今仍無突破性進展。她的父親章榮高說,家里人都希望她回去,美國這里太不安全。 梳理2016年以來的媒體公開報道發(fā)現(xiàn),留學生安全事件中,被搶劫、故意殺害、性侵等惡性事件偏多。2014年7月,24歲的赴美留學生紀欣然在回宿舍的路上遭遇搶劫,頭部受重傷,回到公寓后身亡。2016年5月,在德國的中國女留學生李洋潔,外出跑步時遭到一對德國情侶性侵后暴力致死。同年12月,留學生張瑤在羅馬被搶,試圖追回個人物品的過程中因遭遇意外不幸離世。從年齡來看,22歲以下大學新生受傷害多。而據(jù)公開信息統(tǒng)計,海外女留學生出現(xiàn)安全問題占比達45%。中國外交領事保護中心王鶴鳴認為,海外留學生人身安全面臨的主要風險有三類,一是當?shù)厣鐣伟惨l(fā)的問題;二是不少留學生缺乏安全防范意識;三是留學生年齡日趨年輕化,心理調適能力較差,也容易導致自身安全問題。
但是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教育觀念的改進,越來越多的中國家長把孩子將留學作為一條出路。據(jù)專門從事中國留學生心理咨詢工作的咨詢師崔紅表示,想要有一個成功的留學體驗,需跨越“三道壕溝”:“代溝”、“文化溝”、“時空溝”。這些學生在海外留學時與當?shù)貙W生格格不入,與此同時,在假期回到中國后,又發(fā)現(xiàn)很難與昔日的中國同學相處。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家長就要多關注孩子。家長也要學會使用新型社交工具方便與國外的孩子聯(lián)系。同時,家長也不要只關心孩子在外面的學習成績,要多關注他們的日常生活。除此以外,父母多了解孩子留學所在國家的文化,甚至可以關注那里的新聞。
什么樣的孩子適合出國?這需要家長理智衡量孩子的各方面條件。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和性格離不開家庭氛圍與家庭教育,總體來看,家庭成員關系融洽的家庭出來的孩子更適合出國留學,因為他們更有安全感。從小自立性強,曾參與過很多社會實踐或課外活動,比較自信、有良好自理與自制能力的孩子,有恒心有毅力的孩子更適宜出國。
另外:家長也不要只關心孩子在外面的衣食住行和學習成績,要多關注他們的心理變化。要花時間、花心思問問他們平時都交些什么朋友,與室友關系怎么樣,有什么煩心事,未來有什么計劃等等。父母還要多了解孩子留學國家的文化,包括新聞、體育和娛樂,這樣才能讓溝通變得有內容,不停留在空洞的說教上。
家長不應功利地談論或要求孩子,或與其他孩子進行攀比,不能把留學看做一個必須出成果的投資行為。安全是大事,安全問題需要多方共同維護,留學生必須不斷提高自身安全意識,力爭將人身、財產安全降到低。此外,不同國家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留學生在出國之前需要做足功課,在與不同國家同學打交道時應多給予對方一些尊重,以免產生不必要誤會,也更有利于自己融入當?shù)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