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案:哥倫布豎雞蛋

字號:

哥倫布豎雞蛋
    教材說明
    〔解題〕
    這是一篇記敘文,寫航海家哥倫布發(fā)現新大陸、回到西班牙后,受到達官貴人的藐視,他巧妙地予以回擊的事,表現了哥倫布超人的聰明才智,贊揚他在成功面前不驕躁,在譏諷面前不自卑,始終堅定地去探索未知的可貴品格。
    哥倫布(1451-1506),意大利航海家。曾向葡萄牙建議向西環(huán)航以探索通向東方印度和中國的海上航路,未被采納。1485年移居西班牙。1492年8月3日,哥倫布奉西班牙統(tǒng)治者薩伯拉和斐迪南之命,攜帶致中國皇帝的國書,率船3艘,水手87名,從巴洛斯港出航。歷時10個星期,于1492年10月12日,星期五,清晨兩點,他與水手發(fā)現了新的陸地———美洲大陸。以后,他又3次西航(1493年、1498年、1502年),先后到達牙買加、波多黎各諸島及中美、南美洲大陸沿岸地帶。晚年貧病交加,抑郁而死。
    課題“哥倫布豎雞蛋”是一個主謂句,點明本文的主人公、主要事件。雞蛋是橢圓形的,無法豎著立住,但是,哥倫布卻辦到了。這使讀者產生疑惑與好奇,進而激發(fā)出閱讀期待。這就是作者擬此題所要追求的引人入勝的奇效。
    〔結構分析〕
    本文共10個自然段,可分為3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寫哥倫布發(fā)現新大陸后,受到達官貴人的忌妒、藐視與譏諷。
    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寫酒會上,面對譏諷,哥倫布與達官貴人比賽豎立雞蛋,獲得勝利。這是本文的重點,寫了三個層次。其一,酒會上,達官貴人譏諷哥倫布。其二,達官貴人都不能把雞蛋豎立住。其三,哥倫布穩(wěn)穩(wěn)當當地把雞蛋立了起來。
    第三部分(第8~10自然段),寫對哥倫布豎立起雞蛋的議論。議論有兩類,達官貴人訕笑,認為這樣豎立雞蛋太簡單;哥倫布認為,簡單的事也需要人去發(fā)現、證實,站在后面指手畫腳是無用的。
    〔語意理解〕
    “他是干什么的?他不是從意大利來的窮海員嗎?像他這樣的人,能穿洋過海?真是天大的笑話!”
    這是達官貴人藐視、譏諷哥倫布的惡毒語言。上文交代了故事背景。1492年,哥倫布率船隊穿越大西洋發(fā)現美洲大陸,他是世界上第一個踏上美洲大陸的航海家。鑒于他的功勛,哥倫布晉升了高官,并且受到國王與王后的重視。于是引起達官貴人的忌妒,有了藐視、譏諷的惡語。“達官貴人”,指職位高的官吏和地位尊貴的人物。達官貴人都屬于上流社會,這些人長年吃喝玩樂,養(yǎng)尊處優(yōu),無所事事,養(yǎng)成嚴重的歧視貧民的畸形心理。面對哥倫布的出身、功績與地位變化,自然升起極強的忌妒之心。譏諷的話共4句,3個問句,1個感嘆句。第1句是明知故問,意在藐視哥倫布的低微出身。第2句用疑問口氣回答第1句的問題,強調哥倫布是外國人,又是窮困的海員。第3句質疑哥倫布航海的業(yè)績的可靠性,在他們看來,這么大的業(yè)績應出自出身高貴的西班牙航海家。第4句是感嘆句,污蔑哥倫布航海成功是謊言,是“天大笑話”,表達達官貴人的氣憤與強烈的忌妒心。
    “哥倫布沉默了一會兒。他從盤子里拿起了一個雞蛋,對他們說:‘太太們,先生們,你們誰能把這個熟雞蛋立起來?’”
    這是哥倫布對達官貴人的還擊。他面對達官貴人的藐視、嘲笑、譏諷,沒有采取一般的做法———用憤怒、有力地語言去反擊,或憤而拂袖離席。他反擊的方法很巧妙,先“沉默了一會兒”,平靜一下心緒,思考采取的態(tài)度與策略。他的沉默只“一會兒”,說明哥倫布非常聰明、成熟、有涵養(yǎng),能迅速沉靜并拿出對策。接著提出將熟雞蛋豎立起來的挑戰(zhàn)。熟雞蛋是不可能立起來的,他知道達官貴人必敗。以“挑戰(zhàn)”對“譏諷”,讓他們以簡單的事都做不好的慘敗而自取其辱,實在是高明。哥倫布說話,既有禮貌,不失一個有修養(yǎng)的“上將”,又有挑戰(zhàn)性;既平靜,又充滿自信和對達官貴人的蔑視。
    “即使是簡單的事,也需要有人去發(fā)現,去證實。站在后面指手畫腳是無用的,關鍵在于誰能夠先突破?!?BR>    這兩句話極具哲理性,是哥倫布的傳世名言。第1句講出這樣的道理:創(chuàng)造不單指對重大問題的解決,發(fā)現并證實簡單的未知,也是創(chuàng)造,也是對人類的貢獻,因此,也是值得贊揚的。第2句說明只說不做,即或頭腦再聰明,也毫無意義,有意義的是大膽而積極地去探索,并力爭先成功。第1句講明創(chuàng)造的本質,第2句承接第1句鼓勵人們率先實踐對未知的探究。哥倫布用簡單的問題抨擊了達官貴人的傲慢與藐視,又用這兩句話闡述深刻的哲理,回擊了達官貴人,捍衛(wèi)了自己的尊嚴。
    〔寫作特點〕
    1.以簡馭繁,以事說理。
    本文闡述了深刻的道理,但作者卻僅寫了一個極平常又簡單的事例:豎立熟雞蛋。達官貴人面對一個小小的熟雞蛋,束手無策,哥倫布卻輕而易舉地立了起來。后從這個簡單的事例中總結出了一番大道理。以簡馭繁,以事說理,容易使人理解與信服。
    2.對比的反襯作用。
    本文寫兩類人,一類達官貴人,一類是哥倫布。前者傲慢無禮,愚蠢無能;后者謙和沉穩(wěn),聰明機智。前者浮躁妒嫉,后者冷靜高雅。兩相對比,達官貴人的舉止言談反襯了哥倫布的智慧與氣度。
    教學建議
    〔教學目標〕
    1.通過讀《哥倫布豎雞蛋》的故事,讓學生懂得要想創(chuàng)造令人矚目的偉業(yè)必須具備什么事情都要親自去實踐、去發(fā)現的精神和自信心。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4個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后一個自然段中哥倫布離席而去時所說的話的含義。
    〔教學準備〕
    一個煮熟的雞蛋。
    〔教學時間〕
    建議本課教學1課時。
    〔閱讀建議〕
    本課教學可以學生的自讀自悟為主。
    1.激趣導入。
    ⑴教師拿出一個煮熟的雞蛋,以游戲的方式讓學生豎雞蛋。
    ⑵游戲結束,教師設疑,哥倫布是用什么辦法豎起雞蛋的?他為什么要豎雞蛋?引導學生進入“快樂讀書屋”。
    2.讀書交流。
    ⑴小組互動,小組內互讀課文,比一比誰讀得正確、流利。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什么事。
    ⑵集體交流。圍繞剛才的問題進行討論,培養(yǎng)學生自讀自悟的能力。
    3.理解感悟。
    讓學生談自己讀書的體會和受到的啟發(fā),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4.檢查識字。(小組交流,集中反饋)
    5.實踐活動。
    搜集一些哥倫布的小故事,進一步了解他的業(yè)績。
    資料
    〔哥倫布〕克里斯托弗•哥倫布,偉大的航海家。他出生于1451年11月25日至1月30日之間。曾四次率領西班牙船隊進行遠航。1492年10月12日是人類歷重要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刻之一。哥倫布踏上了美洲大陸,勇敢地橫越大西洋,開創(chuàng)了一個人類社會全方位交往的時代。1502年4月,哥倫布第四次揚起了探求新的土地和財富的航帆,但在航行中被痛風病和惡性瘧疾折磨。1504年,克里斯托弗•哥倫布已精疲力竭了,1506年5月20日,作為海軍上將、“印度”島嶼和大陸的國王和總督的哥倫布平靜地離開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