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自學(xué)考試《普通邏輯》模擬試題整理

字號:


    天空吸引你展翅飛翔,海洋召喚你揚帆啟航,高山激勵你奮勇攀登,平原等待你信馬由韁……出發(fā)吧,愿你前程無量,考入理想院校!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 供您查閱。
    【第一套】
    一、單項選擇題
    1.“地球的衛(wèi)星”這一概念是( )。
    ①單獨概念 ②普遍概念
    ③否定概念 ④屬性概念
    ②
    2.“書不可不讀,報不可不看”這一語句中的“書”和“報”這兩概念都屬于( )。
    ①屬性概念 ②集合概念
    ③非集合概念 ④否定概念
    ②
    3.在語句“人民警察是一支特別能戰(zhàn)斗的隊伍”和“人民警察應(yīng)該成為遵紀過法的模范”中,“人民警察”這一個概念( )。
    ①在兩句中都是集合概念
    ②在兩句中都是非集合概念
    ③在前一句中是集合概念,在后一句中是非集合概念
    ④在前一句中是非集合概念,在后一句中是集合概念
    ③二、多項選擇題
    1.“紅的物體"這一概念是( )。
    ①普遍概念 ②肯定概念
    ③實體概念 ④屬性概念
    ⑤單獨概念
    ①②③
    2.“不聰明”這個概念是( )。
    ①單獨概念 ②普遍概念
    ③實體概念 ④屬性概念
    ⑤否定概念
    ②④⑤
    3.在下列概念中,既是單獨概念、又是集合概念的有( )。
    ①大興安嶺森林 ②叢書
    ③澎湖列島 ④犯罪集團
    ⑤高等學(xué)校
    ①③
    4.下面五組概念中,不具有從屬關(guān)系的有 ( )。
    ①衛(wèi)星——月球 ②主刑——刑罰
    ③法院——刑庭 ④鳥——動物
    ⑤性質(zhì)命題——主項
    ③⑤
    5.在下列概念的概括中,正確的有( )。
    ①概念——思維形式 ②矩形——平行四邊形
    ③鯨——哺乳動物 ④正當(dāng)防衛(wèi)——合法行為
    ⑤法院——國家審判機關(guān)
    ①②③④
    6.在下列概念的限制中,不正確的有( )。
    ①桃花——白色的桃花 ②地球——北半球
    ③侵犯財產(chǎn)罪——搶劫罪 ④推理——前提
    ⑤數(shù)——奇數(shù)
    ②④
    7.下列定義中,不正確的有( )。
    ①生命就是生命體的生理現(xiàn)象
    ②命題是對事物情況有所斷定的思維形式
    ③期刊是每月定期出版的刊物
    ④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⑤親屬是指跟自己有血緣關(guān)系或婚姻關(guān)系的人
    ①③④
    8.下列語句中,屬于劃分的有( )。
    ①歷史可分為古代史、現(xiàn)代史、中國史與外國史
    ②玉石可分為軟玉和硬玉
    ③全異關(guān)系包括反對關(guān)系和矛盾關(guān)系
    ④性質(zhì)命題包括主項、謂項,聯(lián)項和量項
    ⑤婚姻法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yǎng)子女和繼子女
    ②③⑤
    9.“他在這篇文章中用錯了六個詞匯”在使用概念方面( )。
    ①沒有錯誤 ②有錯誤
    ③把集合概念誤用為非集合概念了
    ④把非集合概念誤用為集合概念了
    ⑤把屬種概念并列使用了
    ②③
    10.在下列定義中,犯“定義過寬”錯誤的有( )。
    ①感性認識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
    ②商品是勞動產(chǎn)品
    ③正方形是四邊相等的四邊形
    ④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
    ⑤刑法是國家制定的具有強制性的規(guī)范性文件
    ①②③⑤
    4.“中華民族是勤勞、善良的”中的“勤勞”與“善良”這兩個概念( )。
    ①都是實體概念
    ②前者是實體概念而后者是屬性概念
    ③都是屬性概念
    ④前者是屬性概念而后者是實體概念
    ③
    5.“命題”與“概念”這兩個概念間的關(guān)系是( )。
    ①從屬關(guān)系 ②全異關(guān)系
    ③交叉關(guān)系 ④全同關(guān)系
    ②
    6.“中國”與“北京”這兩個概念間的關(guān)系是( )。
    ①真包含關(guān)系 ②交叉關(guān)系
    ③真包含于關(guān)系 ④全異關(guān)系
    ④
    7. “愛因斯坦是世界的科學(xué)家”中的“愛因斯坦”與“世界科學(xué)家”這兩個概念之間是( )。
    ①真包含于關(guān)系 ②真包含關(guān)系
    ③交叉關(guān)系 ④矛盾關(guān)系
    ①
    8.“兩條不相交的直線叫做平行線。”這一定義( )。
    ①是正確的
    ②犯了“定義過寬”的錯誤
    ③犯了“定義過窄”的錯誤
    ④犯了“循環(huán)定義”的錯誤
    ②
    9.將“中國”概括為“亞洲國家”,限制為“上海市”,則( )。
    ①概括與限制都正確
    ②概括與限制都錯誤
    ③概括正確而限制錯誤
    ④概括錯誤而限制正確
    ③
    10.“概念可分為單獨概念和普遍概念;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這一語句作為劃分,則( )。
    ①是正確的
    ②犯了“劃分過寬”的錯誤
    ③犯了“多標(biāo)準劃分”的錯誤
    ④犯了“多標(biāo)準劃分”和“子項相容”的錯誤
    【第二套】
    一、單項選擇題
    1.“這家商店的每一件商品都不是假冒偽劣產(chǎn)品”這一命題的主項是( )。
    A. 這家商店 B. 這家商店的商品
    C. 這家商店的每一件商品 D. 商品
    C
    2."哪有一個歷史人物不是受歷史條件制約的"這一命題的邏輯形式是( )。
    SAP B. SEP C. SIP D. SOP
    A
    3.“沒有一個人不愛自己的家鄉(xiāng)”這一語句所表達的命題,它的( )。
    A. 主項和謂項都周延 B. 主項周延而謂項不周延
    C. 主項和謂項都不周延 D. 主項不周延而謂項周延
    B
    4."李某被判有期徒刑"與"李某被判無期徒刑"間的真假關(guān)系是( )。
    A. 可同真,可同假 B. 可同真,不可同假
    C. 可同假,不可同真 D. 不同真,不同假
    C
    5."并非所有律師都是精通法律的"與"所有律師都不是精通法律的"這兩個命題之間具有( )。
    A. 反對關(guān)系 B. 差等關(guān)系 C. 矛盾關(guān)系 D. 下反對關(guān)系
    B
    6."有的商品并不是符合質(zhì)量標(biāo)準的產(chǎn)品"這個命題的詞項周延情況是( )。
    A. 主項和謂項都周延 B. 主項周延而謂項不周延
    C. 主項和謂項都不周延 D. 主項不周延而謂項周延
    D
    7.從命題"沒有一個同學(xué)會游泳"真,能推知( )。
    A.“沒有一個同學(xué)不會游泳”真
    B. "每一個同學(xué)都會游泳"真假不定
    C. “并非沒有一個同學(xué)不會游泳”真
    D. "至少有一個同學(xué)會游泳"真
    C
    8.下列推理形式有效的是( )。
    A. SOP→POS B. SAP→SIP
    C. SEP→SAP D. POS→SOP
    B
    9."有的疑問句是表達命題的語句"隱含的命題有( )。
    A.有的不表達命題的語句不是疑問語句
    B. 有的表達命題的語句不是非疑問句
    C. 有的疑問句不是表達命題的語句
    D. 有的非疑問句不是表達命題
    B
    10.當(dāng)SIP真而SOP假時,則S與P之間的外延關(guān)系可能是( )。
    A.全同關(guān)系或交叉關(guān)系
    B. 真包含關(guān)系或真包含于關(guān)系
    C. 全同關(guān)系或真包含于關(guān)系
    D. 全同關(guān)系或真包含關(guān)系
    C
    11.當(dāng)S與P之間具有真包含關(guān)系或真包含于關(guān)系時,則可斷定命題( )為真。
    A. SAP B. SOP C. SIP D. SEP
    C
    12."某甲的行為是故意犯罪"與"某甲的行為是過失犯罪"之間具有( )。
    A. 矛盾關(guān)系 B. 反對關(guān)系
    C. 差等關(guān)系 D. 下反對關(guān)系
    A
    二、多項選擇題
    1.當(dāng)概念S與P處于從屬關(guān)系時,可得出( )。
    A. SAP真 B. SAP真假不定 C. SEP假
    D. SIP真 E. SOP真
    B C D
    2.“位于建設(shè)路的那家外資商場開業(yè)了”這一命題屬于( )。
    A. 全稱命題 B. 單稱命題 C. 特稱命題
    D. 肯定命題 E. 否定命題
    B D
    3.下列命題中,主項、謂項不都周延的有( )。
    A.并不是人人都會有這個機會
    B. 在這次行動中,沒有一個犯罪嫌疑人逃脫
    C. 沒有法律不具有階級性
    D. 甲隊獲得了冠軍
    E. 有相當(dāng)一部分同學(xué)順利通過了這次考試
    A C D E
    4.在下列命題中,主、謂項都不周延的有( )。
    A.有不少人認同他的觀點
    B. 這家商店的商品幾乎都是打折的
    C. 并非犯罪分子都不懂法律
    D. 有的邏輯學(xué)家同時又是數(shù)學(xué)家
    E. 某廠三分之一左右的技術(shù)員是女同志
    A B C D E
    5.已知“凡被告都有辯護權(quán)”為真時,可以推知命題( )為真。
    A.沒有一個被告沒有辨護權(quán)
    B. 并不是有的被告沒有辨護權(quán)
    C. 有的被告有辨護權(quán)
    D. 凡被告都沒有辨護權(quán)
    E. 有的被告沒有辨護權(quán)
    A B C
    6.已知“有些肯定命題的謂項是周延的”為假,則可推知命題( )為真。
    A. 有些肯定命題的謂項不是周延的
    B. 有些肯定命題的謂項是不周延的
    C. 所有肯定命題的謂項都是周延的
    D. 所有肯定命題的謂項都不是周延的
    E. 沒有肯定命題的謂項是周延的
    A B D E
    7.已知S與P處于真包含于關(guān)系或交叉關(guān)系時,可以斷定( )。
    A. SAP真 B. SEP假 C. SIP真
    D. SOP真假不定 E. SAP真假不定
    B C D E
    8.下列各組命題中,具有反對關(guān)系的有( )。
    A. “沒有一部文學(xué)作品是寫真人真事的”與“任何文學(xué)作品都是寫真人真事的”
    B. “白色污染是有害的”與“白色污染是無害的”
    C. “并非一切公司都是有限責(zé)任公司”與“并非有些公司是有限責(zé)任公司”
    D. “這棵樹是楊樹”與“這棵樹是松樹”
    E. “該行為是正當(dāng)防衛(wèi)”與“該行為不是正當(dāng)防衛(wèi)”
    A B D
    9.當(dāng)“有的傳遞關(guān)系不是對稱的”真時,可以斷定下列命題( )為假。
    A.有的傳遞關(guān)系是對稱的
    B. 所有傳遞關(guān)系不是對稱的
    C. 所有傳遞關(guān)系是對稱的
    D. 并非有的傳遞關(guān)系不是對稱的
    E. 傳遞關(guān)系不都是對稱的
    C D
    10.當(dāng)命題“沒有哺乳動物是會飛的”假時,能斷定命題( )。
    A.“沒有哺乳動物不是會飛的”真
    B. “哺乳動物不是會飛的”假
    C. “并非沒有哺乳動物是會飛的”真
    D. “有些哺乳動物是會飛的”真
    E. “有些哺乳動物是不會飛的”真假不定
    B C D E
    11.當(dāng)命題SIP與SOP同真時,主項與謂項的外延關(guān)系可能是( )。
    A.全同關(guān)系
    B. 真包含關(guān)系
    C. 真包含于關(guān)系
    D. 交叉關(guān)系
    E. 全異關(guān)系
    B D
    12.已知命題“這些公司都不是三資企業(yè)”真時,不能斷定為真的命題有( )。
    A.這些公司都是三資企業(yè)
    B. 這些公司有的不是三資企業(yè)
    C. 這些公司幾乎都是三資企業(yè)
    D. 這些公司沒有一個不是三資企業(yè)
    E. 這些公司有相當(dāng)一部分是三資企業(yè)
    A C D E
    13.當(dāng)命題“有些集團不是犯罪集團”為真時,不能斷定為假的命題有( )。
    A.有些集團是犯罪集團
    B. 所有集團都不是犯罪集團
    C. 所有集團都是犯罪集團
    D. 并非所有集團都不是犯罪集團
    E. 沒有一個集團不是犯罪集團
    A B D
    【第三套】
    一、單項選擇題
    1、“甲乙二人中至少有一個人是一等獎獲得得“,該語句所表達的命題,可用公式表示為( )
    A、 p∧q B、pVq C、p→q D、SIP
    B
    2、若“并非只有陳某是北京人,他才會說北京話”為真,則( )
    A、“陳某是北京人”必然為真
    B、“陳某不是北京人”必然為真
    C、“陳某會說北京話”必然為假
    D、“陳某不會說北京話”必然為真
    B
    3、與“并非該犯罪團伙的成員都是北方人并且都是慣犯”這個負命題等值的命題是( )
    A、該犯罪團伙的成員都不是北方人,
    并且,該犯罪團伙的成員都不是慣犯
    B、該犯罪團伙的成員都不是北方人,
    或者,該犯罪團伙的成員都不是慣犯
    C、該犯罪團伙的成員不都是北方人,
    并且,該犯罪團伙的成員不都是慣犯
    D、該犯罪團伙的成員不都是北方人,
    或者,該犯罪團伙的成員不都是慣犯
    D
    4、設(shè)A為一個命題,對于任意命題B而言,若要使得“只有A,才B”為真,則A的真假值必須是( )
    A、真值 B、假值 C、真值或者假值 D、真值并且假值
    A
    5、“如果今天下雨,我們就不去郊游”,這個命題等值于( )
    A、只有今天下雨,我們才不去郊游
    B、如果我們今天沒去郊游,則天下雨了
    C、如果我們今天去郊游,則今天沒有下雨
    D、今天沒有下雨,我們也不去郊游
    C
    6、下列陳述中,能反駁“只有進正規(guī)大學(xué),才能成才”這一論斷的是( )
    A、進過正規(guī)大學(xué),很多都成才了
    B、進了正規(guī)大學(xué),成才就有希望
    C、不進正規(guī)大學(xué),也能成才
    D、不想成才,就沒有必要進正規(guī)大學(xué)
    C
    7、若“如果張某不是肇事者,那么劉某就是肇事者”為假,則下列命題中必然為真的命題是( )
    A、只有張某是肇事者,劉某才不是肇事者
    B、如果張某是肇事者,那么劉某就不是肇事者
    C、或者張某是肇事者,或者劉某是肇事者
    D、雖然張某不是肇事者,但劉某是肇事者
    B
    8、某人涉嫌某案件而受到指控。法庭辯論中,控辯雙方有如下辯論:
    公訴人指控:如果被告人作案,則他必有同伙。
    律師辯護:這不可能。
    辯護律師的本意是想說明他的當(dāng)事人不是作案人,但當(dāng)事人自己則認為辯護律師的辯護是愚蠢的,這是因為( )
    A、辯護律師沒有下面反擊檢察官的指控
    B、辯護律師承認他的當(dāng)事人既是作案人又有同伙
    C、辯護律師不承認他的當(dāng)事人作案,卻承認他有同伙
    D、辯護律師承認他的當(dāng)事人作案,但不承認他有同伙
    D
    9、“如果p,那么q”這一命題為假,則可必然推出( )
    A、p和q兩者都是真的
    B、p假時,q一定是真的
    C q假時,p一定是真的
    D、p和q兩者都是假的
    C
    10、偵查員甲、乙、丙、丁通過調(diào)查了解,對“10.23”案件的嫌疑犯李XX、趙XX作了如下的斷定:甲:“我認為趙XX不是兇犯?!?乙:“或者李XX是兇犯,或者趙XX是兇犯?!北骸叭绻頧X是兇犯,則趙XX不是兇犯?!??。骸拔铱蠢頧X和趙XX都是兇犯?!逼瓢负笞C實上述斷定中只有一句是假的。據(jù)此,就可推知( )。
    A、李XX和趙XX都是兇犯
    B、甲說假話,并且李XX不是兇犯
    C 李XX是兇犯,且丙說真話(真值表第二行)
    D、趙XX是兇犯,但李XX不是兇犯
    【第四套】
    一、單項選擇題:
    1、一個有效三段論,若大前提為MOP,則小前提只能是( )。
    MAS B、SEM C、MES D、SAM
    A
    2、“凡大師都不拘小節(jié),凡瀟灑的人都不拘小節(jié),可見,瀟灑的人都是大師”,這個三段論( )。
    A、犯了“小項擴張”的邏輯錯誤
    B、犯了“大項擴張”的邏輯錯誤
    C、犯了“中項不同一”的邏輯錯誤
    D、犯了“中項不周延”的邏輯錯誤
    D
    3、“邏輯是證明的工具,直覺不是邏輯,因此,直覺不是證明的工具?!边@個三段論( )。
    A、犯了“四概念”的邏輯錯誤
    B、犯了“大項擴張”的邏輯錯誤
    C、犯了“中項不周延”的邏輯錯誤
    D、是有效的,沒有邏輯錯誤
    B
    4、以PIM為大前提、MAS為小前提構(gòu)成三段論,則( )。
    A、不能必然推出結(jié)論 B、能必然推出SAP
    C、能必然推出SIP D、能必然推出SOP
    C
    5、大前提為PAM,小前提為MAS的有效三段論,其結(jié)論只能是( )。
    A、SAP B、SEP C、SIP D、SOP
    C
    二、多項選擇題:
    1、以“有選舉權(quán)的人都是年滿18歲的人”作大前提構(gòu)成三段論推理,若加上小前提( )。
    A、“審判員都是年滿18歲的人”,可得出“審判員都是有選舉權(quán)的人”
    B、“少先隊員不是有選舉權(quán)的人”,可得出“少先隊員不是年滿18歲的人”
    C、“人大代表都是有選舉權(quán)的人”,可得出“人大代表都是年滿18歲的人”
    D、“有選舉權(quán)的不都是公務(wù)員”,可得出“公務(wù)員不都是年滿18歲的人”
    E、“小學(xué)生不是年滿18歲的人”,可得出“小學(xué)生都不是有選舉權(quán)的人”
    C E
    2、“因為SAM,所以SEP”,這一有效的省略三段論,其省略的大前提可能是( )。
    MAP B、MEP C、MOP D、POM E、PEM
    B E
    3、一個有效三段論的小項、大項和中項分別為S、P、M,且P在結(jié)論中周延,則該三段論的大前提不可能是( )。
    A、PAM B、MOP C、MAP D、PIM E、POM
    C D E
    4、下列三段論推理形式中,有效的有( )。
    A、MEP B、MAP C、PAM D、PAM E、MIP
    SAM SOM SOM MAS SAM
    —— —— —— —— ——
    SEP SOP SOP SIP SIP
    A C D
    5、以MAP為大前提,SIP為結(jié)論的有效三段論,它的小前提可以是( )。
    A、MIS B、MAS C、SAM D、SIM E、SOM
    A B C D
    三段論推理的應(yīng)用
    1、“常有理”的推理
    小王的綽號叫“常有理”。有一天,幾個青年工人正在議論要講真話,反對講假話的問題。小王突然插話說:“什么真話,謊話,世界上根本沒有人能說謊話。”大家感到他這個說法很新鮮,立即問他:“為什么呢?”
    小王回答說:“說謊話就是說不存在的東西嘛,而說不存在的東西是不可能的,那當(dāng)然說謊話也就是不可能的了。既然如此,還有誰能說謊話呢?”大家一聽,都說小王不愧是“常有理”,連“說謊”這種常見的現(xiàn)象都否認,而且還能說出“理由”來。
    有,小王所以的車間的團支部,組織青年討論如何對待流行音樂。會上,大家一致認為:對流行音樂要有分析,我們應(yīng)該抵制那些內(nèi)容和感情都不健康的所謂“流行音樂”。這時,小王又發(fā)表了一通議論:“這個意見是真理,我們都贊成這個意見,所以,我們大家都是真理。”小王的這一番話引起了人們的哄堂大笑。
    請問:小王的這兩個推理對不對?為什么?
    小王的這兩個推理,都是違反三段論的規(guī)則的,因而都是錯誤的。
    三段論的基本規(guī)則之一是:在一個三段論中,必須有,而且只能有三個不同的概念。違反這條規(guī)則,就會犯“四概念”的邏輯錯誤。
    現(xiàn)在,我們來分析一下小王的兩個推理。
    我們可以把小王的第一個推理整理成這樣的一個三段論:
    說不存在的東西是不可能的
    說謊話是說不存在的東西
    ————————————
    所以,說謊話是不可能的
    小王的第二個推理,可以整理為如下一個三段論:
    這個意見是真理
    我們都是贊成這個意見的
    ————————————
    所以,我們是真理
    細細一分析,就會發(fā)現(xiàn)兩個前提中有四個概念:“這個意見”、“真理”和“我們”、“贊成這個意見的”。
    2、a是北婆羅洲土著人嗎?
    我們假定:
    (1)所有的愛斯基摩土著人都是穿黑衣服的;
    (2)所有的北婆羅洲土著人都是穿白衣服的;
    (3)絕沒有穿白衣服的同時又穿黑衣服的人;
    (4)a是穿白衣服的一個人。
    請你根據(jù)以上的條件,判定以下兩個判斷哪一個是正確的?
    (1)a是北婆羅洲土著人。
    (2)a不是愛斯基摩土著人。
    “a是北婆羅洲土著人”這個判斷為假;“a不是愛斯基摩土著人.”這個判斷為真。理由是題目給的四個條件,可以構(gòu)成兩個三段論推理:
    “所有的北婆羅洲土著人都是穿白衣服的”(大前提),
    “a是穿白衣服的”(小前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是北婆羅洲土著人”,
    必須犯“中項兩次不周延”的錯誤。
    “所有的愛斯基摩土著人都是穿黑衣服的”(大前提)
    “a是穿白衣服的”,亦即“a不是穿黑衣服的”(小前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不是愛斯基摩土著人”
    這一結(jié)論合乎三段論的各條推理規(guī)則,因而是正確的。
    3、奇妙的邏輯
    “洋奴會說洋話。你主張讀洋書,就是洋奴,人格破產(chǎn)了!受人格破產(chǎn)的洋奴崇拜的洋書,其價值從可知矣!但我讀洋文是學(xué)校的課程,是政府的功令,反對者,即反對政府也。無父無君無政府黨,人人得而誅之?!?BR>    “你說中國不好。你是外國人么?為什么不到外國去?可惜外國人看你不起……”
    “你說甲生瘡。甲是中國人,你就是說中國人生瘡了。既然中國生瘡,你是中國人,就是你也生瘡了。你既然也生瘡,你就和甲一樣。而你只說甲生瘡,則竟無自知之明,你的話還有什么價值?”
    你讀了上述的三段文字,一定會禁不住發(fā)笑:這簡直是奇談怪論!是的。這是魯迅在《論辯的魂靈》一文中所概括的當(dāng)時頑固派和許多反改革者的奇談怪論。
    請問:從三段論的角度來分析,上述的三段奇談怪論包含著哪些邏輯錯誤?
    從三段論的角度來分析,本題中的三段論所包含的邏輯錯誤是不少的。
    “洋奴會說洋話。你主張讀洋書,就是洋奴,人格破產(chǎn)了!”這幾句話,其實包含著兩個三段論:
    洋奴會說洋話
    你主張讀洋書
    _______________
    所以,你就是洋奴
    洋奴會說洋話
    你主張說洋話
    ————————
    所以,你是洋奴
    仍然是四個概念。如果我們再把“會說洋話”同“主張說洋話”當(dāng)著同一個意思,那么,由此而得出“你是洋奴”的結(jié)論,也違反了“中項至少要周延”的規(guī)則,也是錯誤的。
    洋奴是沒有人格的(被省略的大前提)
    你是洋奴(前一個推理的結(jié)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你是沒有人格的(“人格破產(chǎn)了!”)
    這是個省略了一個大前提的推理,這個推理就其結(jié)構(gòu)形式來說是正確的,但是,它的大小前提卻是虛假的。
    “你說甲生瘡。甲是中國人,你就是說中國人生瘡了?!边@里包含著這樣的一個三段論:
    甲生瘡
    甲是中國人
    ________________
    所以,中國人生瘡
    這個推理顯然違反了“前提中不周延的項在結(jié)論里也不得周延”這一條三段論的規(guī)則。
    4、這是一條魚嗎?
    少先隊員小夏和小蔡,在動物園里看到水池中的海豚正在做著各種有趣的動作,逗得他倆大笑不止。突然,池中另一只動物浮了起來,但他們都不認識這是什么。
    “大概是一條什么大魚吧!”小夏說。
    “不,這不是魚?!毙〔陶f。
    “為什么呢?”
    “老師不是說過嘛,凡是海豚都不是魚,這只水生動物不是海豚,所以,它就不是魚嘛。”
    “不,正因為海豚不是魚,這只水生動物又不是海豚,所以,這只水生動物才是魚呢!”小夏反駁說。
    就這樣,他倆誰也說服不了誰。
    請你也想一想,那只浮上水面的動物是不是魚?小夏和小蔡的爭論誰是誰非呢?
    從題目來看,我們是無法斷定那只浮上水面的水生動物究竟是不是魚的。也就是說,小夏和小蔡的結(jié)論都是不正確的,根據(jù)不足的。他們的推理都違反了三段論的一條重要規(guī)則:由兩個否定判斷作前提,不能推出結(jié)論;如果前提中有一個是否定判斷,結(jié)論必然是否定判斷。
    為什么一個正確的三段論必須遵守這條規(guī)則呢?
    這是因為,如果在前提中,兩個前提是否定判斷,那就表明,大項、小項在前提中都是分別同中項互相排斥的(即在外延上不重合的),這樣,大項與小項就不能通過中項的媒介而形成確定的聯(lián)系,因而也就無法得出確定的必然結(jié)論。比如:
    一切有神論者都不是唯物主義者
    某人不是有神論者
    ————————————
    ?
    為什么前提之一是否定判斷時,結(jié)論必然是否定判斷呢?這是因為,如果前提中有一個是否定判斷,另一個則必然是肯定判斷(否則兩個否定判斷是不能得出結(jié)論的),這樣,中項在前提中就必然與一個項(大項或小項)是否定關(guān)系,與另一個項是肯定判斷。這樣,大項同小項通過中項而聯(lián)系起來時,自然也就只能是一種否定關(guān)系,因而結(jié)論必然是否定判斷了。
    按照這條規(guī)則,不難看出小夏和小蔡的推理都是錯誤的了。因為小蔡所以提出那只剛浮到水面的動物不是魚,是用了這樣一個推理:
    凡海豚都不是魚
    這只水生動物不是海豚
    ————————————
    所以,這只水生動物不是魚
    很明顯,這一推理正好違反了“由兩個否定判斷作前提不能得出結(jié)論”的規(guī)則。因此,即使這只剛浮上水面的水生動物果真不是魚(比如是海豹),這一推理也仍然是不合乎邏輯的,其結(jié)論事實上的真,也只是偶然碰巧而已,根本不具有任何邏輯上的必然性。
    小夏的推理同樣是不合乎邏輯的。因為,小夏所運用的是這樣一個推理。
    凡海豚不是魚
    這只水生動物不是海豚
    ——————————
    所以,這只水生動物是魚
    很明顯,這同樣違反了前述的規(guī)則的,而且比小蔡的錯誤更為明顯。因為,前述規(guī)則還告訴我們,前提中只要有一個否定判斷,結(jié)論就應(yīng)是否定判斷,但在小夏的推理中,由兩個否定判斷的前提,卻得出了一個肯定判斷的結(jié)論,這不是更加不合乎邏輯嗎?
    【第五套】
    1.在語句“人民警察是一支特別能戰(zhàn)斗的隊伍”和“人民警察應(yīng)該成為遵紀守法的模范”中,“人民警察”這一個概念(c)。
    A.在兩句中都是集合概念 B.在兩句中都是非集合概念
    C.在前一句中是集合概念,在后一句中是非集合概念
    D.在前一句中是非集合概念,在后一句中是集合概念
    2.“命題”與“概念”這兩個概念間的關(guān)系是(b)。
    A.從屬關(guān)系 B.全異關(guān)系 C.交叉關(guān)系 D.全同關(guān)系
    3.將“中國”概括為“亞洲國家”,限制為“上海市”,則(c)。
    A.概括與限制都正確 B.概括與限制都錯誤 C.概括正確而限制錯誤D.概括錯誤而限制正確
    4."哪有一個歷史人物不是受歷史條件制約的"這一命題的邏輯形式是( a )。
    A. SAP B. SEP C. SIP D. SOP
    5."并非所有律師都是精通法律的"與"所有律師都不是精通法律的"這兩個命題之間具有(b)。
    A. 反對關(guān)系 B. 差等關(guān)系 C. 矛盾關(guān)系 D. 下反對關(guān)系
    6."有的商品并不是符合質(zhì)量標(biāo)準的產(chǎn)品"這個命題的詞項周延情況是(d)。
    A. 主項和謂項都周延 B. 主項周延而謂項不周延
    C. 主項和謂項都不周延 D. 主項不周延而謂項周延
    7.下列推理形式有效的是(b)。
    A. SOP→POS B. SAP→SIP C. SEP→SAP D. POS→SOP
    8、設(shè)A為一個命題,對于任意命題B而言,若要使得“只有A,才B”為真,則A的真假值必須是( a )
    A、真值 B、假值 C、真值或者假值 D、真值并且假值
    9、“如果p,那么q”這一命題為假,則可必然推出( c )
    A、p和q兩者都是真的 B、p假時,q一定是真的
    C q假時,p一定是真的 D、p和q兩者都是假的
    10、偵查員甲、乙、丙、丁通過調(diào)查了解,對“10.23”案件的嫌疑犯李XX、趙XX作了如下的斷定:甲:“我認為趙XX不是兇犯?!?乙:“或者李XX是兇犯,或者趙XX是兇犯?!北骸叭绻頧X是兇犯,則趙XX不是兇犯?!??。骸拔铱蠢頧X和趙XX都是兇犯?!逼瓢负笞C實上述斷定中只有一句是假的。據(jù)此,就可推知( c )。
    A、李XX和趙XX都是兇犯 B、甲說假話,并且李XX不是兇犯
    C 李XX是兇犯,且丙說真話 D、趙XX是兇犯,但李XX不是兇犯
    11、一個有效三段論,若大前提為MOP,則小前提只能是( a )。
    A、MAS B、SEM C、MES D、SAM
    12、大前提為PAM,小前提為MAS的有效三段論,其結(jié)論只能是( c )。
    A、SAP B、SEP C、SIP D、SOP
    13、“邏輯是證明的工具,直覺不是邏輯,因此,直覺不是證明的工具?!边@個三段論( b )。
    A、犯了“四概念”的邏輯錯誤 B、犯了“大項擴張”的邏輯錯誤
    C、犯了“中項不周延”的邏輯錯誤 D、是有效的,沒有邏輯錯誤
    14、以“如果p那么q”和“并非(q并且r)”為前提進行演繹推理,能必然推出的結(jié)論是(c)
    A、如果非p那么非r B、如果q那么p
    C、如果p那么q ,并且如果q那么r D、如果r那么p
    15、以“A、B、C三人中至少有一人是作案人”和“B不是作案人”這兩個命題作前提進行演繹推理,可必然推出結(jié)論( a )。
    A、如果A不是作案人,那么C就是作案人。 B、A和C都是作案人
    C、A、C二人中至少有一人不是作案人 D、A和C都不是作案人
    二、多項選擇題
    1.在下列概念中,既是單獨概念、又是集合概念的有( ac )。
    A.大興安嶺森林 B.叢書 C.澎湖列島 D.犯罪集團
    E.高等學(xué)校
    2.下面五組概念中,不具有從屬關(guān)系的有 ( ce )。
    A.衛(wèi)星——月球 B.主刑——刑罰
    C.法院——刑庭 D.鳥——動物 E.性質(zhì)命題——主項
    3.當(dāng)概念S與P處于從屬關(guān)系時,可得出( bcd )。
    A. SAP真 B. SAP真假不定 C. SEP假
    D. SIP真 E. SOP真
    4.在下列命題中,主、謂項都不周延的有(abcde)。
    A.有不少人認同他的觀點 B. 這家商店的商品幾乎都是打折的
    C. 并非犯罪分子都不懂法律 D. 有的邏輯學(xué)家同時又是數(shù)學(xué)家
    E. 某廠三分之一左右的技術(shù)員是女同志
    5.已知“有些肯定命題的謂項是周延的”為假,則可推知命題(abde)為真。
    A. 有些肯定命題的謂項不是周延的 B. 有些肯定命題的謂項是不周延的
    C. 所有肯定命題的謂項都是周延的 D. 所有肯定命題的謂項都不是周延的
    E. 沒有肯定命題的謂項是周延的
    6、當(dāng)(pVq)為假時,則(ace )
    A、(p→q)為真 B、(p∧q)為真 C、(p←q)為真
    D、(~p→q)為真 E、(~pV~q)為真
    7、“并非本案嫌疑人既是錢某,又是劉某”,這個命題等值于(abe)
    A、本案嫌疑人或者不是錢某,或者不是劉某
    B、本案嫌疑人如果是錢某,那么就不是劉某
    C、本案嫌疑人如果不是錢某,那么就是劉某
    D、本案嫌疑人既不是錢某,也不是劉某
    E、只有嫌疑人不是劉某,才是錢某
    8、以MAP為大前提,SIP為結(jié)論的有效三段論,它的小前提可以是( abcd )。
    A、MIS B、MAS C、SAM D、SIM E、SOM
    9、下列推理形式中,有效的是( ab )。
    A、(p→~q) ∧q→~p B、(~p←q) ∧q →~p C、(pV~q) ∧p →~q
    D、(pV~q) ∧q →~p E、[(p→q) ∧(r→s) ∧(~pV~r)]→(~q V~s)
    10、以“或者張某或者李某或者王某認識作案人”為一個前提構(gòu)成演繹推理,若加上另一個前提(bd)。
    A、“如果張某認識作案人”,則可推出“王某和李某都認識作案人”
    B、“如果張某和李某都不認識作案人”,則可推出“王某認識作案人”
    C、“如果李某不認識作案人”,則可推出“王某和李某都認識作案人”
    D、“如果張某不認識作案人”,則可推出“王某或李某認識作案人”
    E、“如果張某或王某認識作案人”,則可推出“李某認識作案人”
    三、分析題
    1、何得壽被暗殺了。審判員前往調(diào)查。他問村里的治保委員李吉祖:“何得壽是怎么死的?”
    李吉祖說:“何得壽愛摸人家的零星東西,比如偷些瓜菜之類。同時,平時偷東西多在風(fēng)夜,何得壽被害的那天晚上也是刮風(fēng)。依我看,是那晚他和另外的賊串聯(lián)偷盜,因為分贓不均,被同伙殺害了?!?BR>    生?!?BR>    審判員又問:“何得壽認識這個土匪嗎?” “不認識”。
    審判員想了一想之后,得出結(jié)論,何得壽不是被共謀盜竊犯殺害的。
    讀了以上的一段文字,請回答:李吉祖的說法是否合乎邏輯?審判員為什么否定了李吉祖的結(jié)論?他的判斷是否合乎邏輯呢?
    李吉祖的回答是不合乎邏輯的。因為他作出的論斷的理由是不充分的。他斷定何得壽是被共謀盜竊犯殺害的理由僅僅是:何得壽平常偷東西多在風(fēng)夜,被殺害的那天也是風(fēng)夜,所以,那天晚上他一定是出來偷東西。偷東西為什么會被殺害?李認為是被共謀盜竊犯殺害的。
    姑且不說后一個推理,僅就前面這一個推論來說,就是不合乎邏輯的。他的想法可以整理成這樣一個三段論:何得壽偷東西的日子多數(shù)是風(fēng)夜,被殺害的那天是風(fēng)夜,所以,被殺害的那天就是何得壽偷東西的日子。這個推論違反了三段論的中項至少要周延的規(guī)則,因而結(jié)論并非是必然的。
    審判員的想法是合乎邏輯的。他作了如下三個推論:
    (1)如果何得壽是因分贓不均被共謀盜竊犯所殺害,那么,那天夜里村內(nèi)鄉(xiāng)外必然有誰家的東西被竊;可是按李吉祖的說法,那天晚上沒有誰家的東西被竊,可見何得壽不可能是因為分贓不均而被共謀盜竊犯殺害。
    (2)如果何得壽是共謀盜竊犯,那么,他一定同人合伙偷過東西,或者認識這些人;可是,何得壽并沒有同人合伙偷過東西,或者認識這些人,可見何得壽不可能是共謀盜竊犯。
    (3)如果何得壽是被共謀盜竊犯所殺害,那么,何得壽必然是共謀盜竊犯;但按前述推論,何得壽不可能是共謀盜竊犯,所以,何得壽不可能是被共謀盜竊犯殺害。
    這三個推理,都是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都合乎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邏輯規(guī)則,因而在其前提正確的條件下,其結(jié)論也是必然正確的。
    2、在美國芝加哥,有一家大百貨商店被人盜竊了一批財物。芝加哥警察局經(jīng)過偵察,拘捕了三個重大的嫌疑犯:山姆、湯姆與吉寧士。后來,又經(jīng)過審問,查明了以下的事實:
    罪犯帶著贓物是坐汽車逃掉的;
    不伙同山姆,吉寧士決不會作案;
    湯姆不會開汽車;
    罪犯就是這三個人中的一個或一伙。
    請問:在這個案子里,山姆有罪嗎?
    在這個案子里,山姆肯定是有罪的。
    我們可以這樣來推理:
    如果湯姆無罪,那么,罪犯就或是山姆,或是吉寧士。假如山姆就是罪犯,那他當(dāng)然有罪。而假如吉寧士是罪犯,那他一定是和山姆共同作案的(因為不伙同山姆是決不作案的)。所以,在湯姆無罪的情況下,山姆是有罪的。
    如果湯姆有罪,那么他必定要伙同一個人去作案(因為他不會開汽車)。他或者伙同山姆,或者伙同吉寧士。如果伙同山姆,那么山姆當(dāng)然有罪。如果伙同吉寧士,那么山姆還是有罪,因為吉寧士只有伙同山姆才會作案。
    或者湯姆無罪,或者湯姆有罪,總之,山姆是有罪的。
    以上的推理,顯然是運用二難推理。我們?nèi)绻屑毜胤治鲆幌?,就可以看出這里包含著三個二難推理。
    (1)從假設(shè)湯姆無罪推出山姆有罪。其具體的二難推理過程為:
    假如山姆是罪犯,那么山姆當(dāng)然有罪;假如吉寧士是罪犯,那么山姆也有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總之,山姆有罪
    這是簡單構(gòu)成式的二難推理。
    (2)從假設(shè)湯姆有罪推出山姆有罪,運用的也是二難推理。即:
    如果湯姆伙同山姆作案,那么山姆當(dāng)然有罪;如果湯姆伙同吉寧士作案,那么山姆還是有罪
    或者伙同山姆,或者伙同吉寧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總之,山姆有罪
    這也簡單構(gòu)成式的二難推理。
    (3)把以上兩個假設(shè)結(jié)合起來,也是一個二難推理。即:
    如果湯姆無罪,那么山姆是有罪的;如果湯姆有罪,那么山姆還是有罪的;
    或者湯姆無罪,或者湯姆有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總之,山姆有罪
    這也是個簡單構(gòu)成式的二難推理。
    3、在一個鄉(xiāng)村法院的法庭上站著三個人,其中每一個人要么是當(dāng)?shù)氐霓r(nóng)民,要么是逃到這里來的小偷。法官知道,當(dāng)?shù)剞r(nóng)民的回答總是真的,而小偷的回答總是假的。但是,法官不知道,他們之中誰是當(dāng)?shù)氐霓r(nóng)民,誰是小偷。
    因此,法官就依次從左向右地向他們提出問題。他先向左邊的一個人提出一個問題:“你是什么人?”這個人回答以后,法官就轉(zhuǎn)向站在中間和右邊的人,向他們提問說:“他(指站在左邊的人)回答的是什么?”對此,站在當(dāng)中的人回答說:“他(指站在左邊的人)說他是農(nóng)民?!闭驹谟疫叺娜藙t回答說:“他說他是小偷。”
    請問:站在當(dāng)中和右邊的人是什么人呢?是農(nóng)民還是小偷?
    站在當(dāng)中的人是農(nóng)民,站在右邊的人是小偷。
    法官是這樣推理的:
    對于“你是什么人?”這個問題,第一個被審問的人(即站在左邊的人)必然是回答“我是本地農(nóng)民”。這個結(jié)論是可以通過一個二難推理而得出的。即:
    如果他是本地的農(nóng)民,那么他必然說自己是本地的農(nóng)民(因為他說真話)
    如果他是逃到這里來的小偷,那么他也會說自己是本地的農(nóng)民(因為他說假話)
    要么他是農(nóng)民,要么他是小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總之,他都說自己是本地農(nóng)民
    既然第一個被訊問的人必然說“我是本地的農(nóng)民”,那么進一步判定第二個、第三個被訊問的人是什么人的問題就容易了。因為第二個被訊問的人回答說“他說他是農(nóng)民”,這是如實地復(fù)述了第一個被訊問人的回答,即講的是真話,所以第二個被訊問的人是農(nóng)民。因為第三個被訊問的人回答說“他說他是小偷”,是不真實地復(fù)述第一個被訊問的人的回答,即說的是假話,所以第三個被訊問的人乃是小偷。
    4、有一天深夜,倫敦的一幢大公寓連續(xù)發(fā)生三起刑事案件。一起是謀殺案,住在四樓的一個下院議員被人用手槍打死了。一起是盜竊案,住在二樓的一個名畫收藏家珍藏的五幅16世紀的油畫被竊了。一起是****案,住在底樓的一個芭蕾舞演員被暴徒****了。
    報警之后,警方立即派出大批刑警趕到作案現(xiàn)場。根據(jù)罪犯在作案現(xiàn)場留下的指紋、足跡、血跡和搏斗痕跡,警方斷定這三起案件分別由三個罪犯單獨作案的(事后也證明這個判斷是正確的)。后來,又經(jīng)過三個月的偵查,終于搜集了大量的確鑿證據(jù),依法逮捕了A、B、C三個罪犯。在審訊中,A、B、C三個罪犯的口供如下:
    A供:
    (1) C是殺人犯,他出于私仇把議員殺掉了;
    (2) 我既然被捕了,我當(dāng)然要編造口供,所以,我并不是一個十分老實的人;
    (3) B是****犯。
    B供:
    (1) A是的大盜,那天晚上,去盜竊油畫的就是他;
    (2) A從來不說真話;
    (3) C是****犯。
    C供:
    (1)盜竊案不是B作了;
    (2) A是殺人犯:
    (3)那天是晚上,我在這個公寓里的確是作過案的。
    以上口供,說明其中有一個罪犯供認屬實,他講的全部是真話;其中一個罪犯極不老實,他供認的全部是假話;另一個罪犯供認的有真有假。
    請問:A、B、C各犯什么罪?
    要判定A、B、C各犯什么罪,首先要通過邏輯推理,確定他們之中哪一個罪犯是供認全部屬實的,哪一個罪犯是不老實的,哪一個罪犯的口供是有真有假的。
    仔細分析A、B、C的口供,我們就可以看出,從B的口供或C的口供入手分析,是不能得出結(jié)論的;從A的口供入手,就可以得出一個明確的結(jié)論。
    這里的關(guān)鍵在于:你能否熟練地運用各種推理形式。因為A的第二個口供“我既然被捕了,我當(dāng)然要編造口供,所以,我并不是一個十分老實的人”,同題目給定的條件聯(lián)系起來,可以構(gòu)成一個由假言判斷和聯(lián)言判斷結(jié)合組成的復(fù)雜推理,從而得出結(jié)論:A的口供有真有假。請看這個推理:
    如果A是供認屬實的罪犯,那么,他就不會說自己要編造口供
    如果A是不老實的罪犯,那么,他就不會承認自己“我并不是一個十分老實的人”
    現(xiàn)在A說自己會編口供,而且承認自己不十分老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A不是供認屬實在罪犯,也不是不老實的罪犯
    從這個推理的結(jié)論出發(fā),就可推出A的口供是有真有假的。
    既然判定了A的口供有真有假,那么,B的口供就只能是或者全真,或者全假。但B的第二個口供“A從來不說真話”顯然是句假話(因為A的口供有真有假,并不是“從來不說真話”),因此,B的口供不可能全真。既然不能全真,當(dāng)然就只能全假,所以,B是不老實的罪犯。
    通過選言推理,即可推定C是口供屬實的罪犯,也就是說:C的口供全部是真話。從C的口供中,就可以得知,A是殺人犯。盜竊犯要么是B,要么是C;既然不是B(因C已供認“盜竊案不是B作的”),當(dāng)然是C。余下的B,自然就是****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