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第二學期期中考試試卷

字號:

一、語文基礎知識
    1.讀拼音寫詞語。
    wàng tú
    xī miè
    lóu tī
    pú sà
    jié duàn
    biān fú
    zhàng ài
    méi guī
    bǐng bào
    wēi xié
    2.選擇正確讀音,打上“√”。
    號召(zhào zhāo)
    殲滅( jiān qiān )
    魔爪(zhuǎ zhǎo)
    挑釁(xìn pàn )
    同仇敵愾(qì kài)
    悄然無聲(qiǎo qiāo)
    鍥而不舍(qiè qì)
    明晃晃(huǎng huàng)
    3. 照樣子寫詞語。
    相貌堂堂(ABCC式)( )
    無邊無垠(ABAC式)( )
    金燦燦(AAB式)( )
    4.看到這農(nóng)具,你想到了哪幾句詩?
    鐮刀  耬木  犁  鋤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選詞填空
    既??又??
    不是??而是??
    不僅??而且??
    盡管??還是??
    (1)金色大廳內(nèi)部( )配備了現(xiàn)代化的照明音響設備,( )裝飾華麗,色彩和諧。
    (2)( )外面下著大雨,郵遞員叔叔( )堅持把報刊送到訂戶手中。
    (3)蝙蝠在夜間飛行,( )靠眼睛,( )靠聽覺來辨別方向,確認目標的。
    (4)我們( )要學好各門功課,( )要鍛煉好身體。
    6. 課文內(nèi)容精彩回放。
    (1)你從_________,春潮是你的豐采;你向東海奔去,________ 。
    (2)活躍了一天的太陽,依舊________ 。
    (3)在外洞找泉水的來路,原來________下方的孔隙流出。
    (4)興盡晚回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將下列句子補充完整,再選擇其中一句談談自己的理解。
    (1)不入虎穴,_________。
    (2)兼聽________,偏聽________。
    (3)________,謙受益。
    (4)良藥苦口利于病,________。
    我對第_________句的理解是:_________
    二、閱讀理解
    三顧茅廬
    劉備兩次前往隆中拜訪諸葛亮,誠心誠意地邀請他出山,輔佐自己實現(xiàn)統(tǒng)一中國的大業(yè),可是都沒有見著他。
    冬去春來,劉備決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結拜兄弟關羽和張飛都不同意。
    張飛嚷道:“這次用不著大哥親自去,他如果不來,我只要用一根麻繩就把他捆來了!”劉備生氣地說:“你一點兒也不懂尊重人才,這次你就不要去了!”張飛答應不再無禮,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們來到隆中,只見那里的山岡蜿蜒起伏,好像一條等待時機騰飛的臥龍。山前幾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水清澈見底,茂密的竹林清翠欲滴,景色秀麗宜人。
    離諸葛亮的住處還有半里多路,劉備就下馬步行。到了諸葛亮的家,劉備上前輕輕敲門。出來開門的童子告訴他們,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劉備讓童子不要驚醒先生,吩咐關羽、張飛在門口休息,自己輕輕地走進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前的臺階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諸葛亮翻了個身,又朝里睡著了。又等了一個時辰,諸葛亮才悠然醒來。劉備快步走進草堂,同諸葛亮見面。
    諸葛亮分析了群雄紛爭的形勢,提出了三分天下,后取勝的策略。劉備聽了茅塞頓開。
    諸葛亮出山后,劉備把他當做自已的老師,兩人同桌吃飯,同榻睡覺,一起討論天下大事。劉備高興地對關羽、張飛說:“我得到諸葛先生,就像魚兒得到水一樣啊!”
    1.聯(lián)系上下文,寫出詞語的意思。
    (1)三顧茅廬__________________
    (2)茅塞頓開__________________
    2.從短文中找出恰當?shù)脑~語填空。
    山岡( )
    松林( )
    溪水( )
    竹林( )
    3.在文中找出一個打比方的句子寫在橫線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劉備拜訪諸葛亮的目是_________。
    5.課文第_________自然段具體寫了劉備第三次拜訪諸葛亮的經(jīng)過。
    (1)第二自然段寫______________
    (2)第三自然段寫______________
    從劉備“下馬步行” “輕輕敲門” “恭恭敬敬地站” “快步走”等詞句,我們能體會出劉備__________________。
    (3)第四自然段寫_________。我們能從中體會出諸葛亮是一個 ________的人。
    三、習作
    “嘗試”也就是試一試,這是非常有意思的實踐活動。它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然而,不管怎樣,它都會使你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感悟,有所收獲。請你選擇生活中曾經(jīng)歷的嘗試,把題目《那是 的嘗試》補充完整,寫一篇400字以上的記敘文。要求內(nèi)容具體,感情真摯,語句通順,有一定的條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