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貴州高考生物二輪模擬試題及答案

字號:

1.下列關于細胞的分子組成與結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人體不同組織細胞核內的DNA相同,蛋白質不同
    B生物體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自由水
    C細胞學說認為一切生物都由細胞發(fā)育而來
    DmRNA的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根本原因
    分值: 6分 查看題目解析 >
    2
    2、牽?;ǖ念伾呻S液泡中的酸堿度不同而發(fā)生變化,如液泡為堿性時顯藍色,中性時顯紫色,酸性時顯紅色,生理機制如下,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圖示相關物質中共有5種堿基,8種核苷酸
    B基因R的化學本質是DNA分子上有遺傳效應的片段
    C圖中a、b的過程是同時進行的,也能夠發(fā)生在原核細胞中
    D蛋白R是一種載體蛋白
    分值: 6分 查看題目解析 >
    3
    3. 三位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英國科學家文卡特拉曼·拉馬克里希、托馬斯·施泰茨和阿達·尤納斯,構筑了二維核糖體模型來顯示不同的抗生素是如何抑制核糖體功能的。當今醫(yī)學上很多抗生素類藥物都是通過抑制病菌的核糖體來達到治療目的的。根據以上材料,推測下列有關核糖體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治療病菌感染所用的抗生素應該對人體的核糖體功能無抑制作用
    B可用抗生素抑制核糖體功能達到治療甲型H1N1流感的目的
    C抗生素抑制了病菌核糖體的功能,病菌無法存活
    D抗生素可能是通過抑制核糖體的功能抑制了翻譯過程
    分值: 6分 查看題目解析 >
    4
    4.下列有關細胞和生物體的描述,正確的是( )
    A醋酸洋紅染液能將洋蔥根尖細胞染色體染色,體現了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B在失重狀態(tài)下,因生長素不能進行極性運輸,水平放置的幼苗根尖失去了向地性
    C同種鳥類間可通過鳴叫傳遞信息,說明鳥類高級神經中樞具有語言功能
    D細胞膜的組成成分膜磷脂、膜蛋白都與突觸興奮的傳遞有關
    分值: 6分 查看題目解析 >
    5
    5.下圖所示為人體維持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幾種調節(jié)系統的關系模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在X處、Y處分別給予一個相同的刺激,可觀察到電表指針發(fā)生了2次和1次偏轉。
    B在Z處加入某種藥物后,再刺激軸突的X處,發(fā)現沖動的傳遞被阻斷,可能該藥物抑制了突觸后膜的功能
    C從圖中看出,神經遞質的受體有兩種
    D圖中的激素 b可以起到催化作用,來調節(jié)細胞代謝
    分值: 6分 查看題目解析 >
    6
    6.下列實驗設計中,設計思路和研究過程最相近的一組是( )
    ①卡爾文追蹤檢測14CO2在小球藻光合作用中轉化成有機物的途徑,發(fā)現卡爾文循環(huán)
    ②沃森和克里克根據DNA衍謝圖譜、通過計算和模型建構,發(fā)現了DNA雙螺旋結構
    ③林德曼對賽達博格湖的能量流動進行定量分析,發(fā)現能量傳遞效率約為10~20%
    ④魯賓和卡利用18O分別標記H2O和CO2,發(fā)現只有供給H218O的小球藻釋放18O2,證實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來自于水
    ⑤赫爾希和蔡斯用32P和35S分別標記的T2噬茵體,分別侵染大腸桿菌,攪拌離心后檢測放射性的分布,發(fā)現DNA是遺傳物質
    ⑥斯他林和貝利斯將狗的小腸黏膜與稀鹽酸混合磨碎,制成提取液,注入狗的靜脈中,發(fā)現了胰液分泌的激素調節(jié)
    A①和⑤B②和③C④和⑤D④和⑥
    分值: 6分 查看題目解析 >
    簡答題(綜合題) 本大題共69分。簡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7
    人*瘤病毒(HPV)是一種DNA病毒,可誘發(fā)細胞癌變。目前,科技人員正千方百計地研究HPV疫苗,以有效預防某些類型的癌癥。如下左圖表示A、B兩婦女在1到5月份血漿中人*瘤狀病毒抗體的相對含量(其中婦女A在1月份接種了相應的疫苗,兩人均在4月份感染了人*瘤狀病毒)。據圖的回答下列問題:
    7.該特異性免疫屬于____________免疫,兩人體內的B細胞需要在病原體和___________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分化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婦女A感染人*瘤狀病毒時,____________產生的量較接種相應疫苗時多,說明再次感染病毒后免疫應答____________。
    9.抗體屬于分泌蛋白,主要分布于_____(2分)中,與其合成和分泌有關的細胞器有_____(2分)
    分值: 9分 查看題目解析 >
    8
    上右圖一表示空氣中的CO2含量對某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圖二表示一天24小時蔬菜大棚內CO2濃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水平虛線為實驗開始時大棚內的CO2濃度)。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0.兩圖中光合作用強度和呼吸作用強度相等的點有________,此時細胞中能產生[H]的部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圖二中積累有機物最多的點是________(1分)。
    11. 經過24小時后,I點CO2含量低于A點,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圖一中限制N點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值: 9分 查看題目解析 >
    9
    2011年3月11日13時46分,日本本州島附近海域發(fā)生強烈地震,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發(fā)生爆炸并引發(fā)核危機。同時,地震也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等眾多方面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13.核電站爆炸會釋放大量放射性物質到大氣中,這些放射性物質中放射性碘占很大比例。由于碘是合成 _____________(激素)的重要原料之一,因此人體內 (腺體)是聚集碘的主要場所。
    14.核輻射可能會導致基因突變。下列四幅圖所示變異類型中,屬于基因突變的是( )(3分)
    15.如下右圖中Ⅱ1、Ⅱ3分別患有血友病(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和先天性癡呆(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圖中Ⅰ代全正常。由于Ⅰ1、Ⅰ3兩家都在某核電廠附近生活,他們欲向該廠索賠。你認為哪家勝訴的可能性大?(Ⅰ1家或Ⅰ3家) 。
    分值: 9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0
    果蠅的灰身和黑身、剛毛和截毛(剛毛變短,稱“截毛”)為兩對相對性狀,分別受基因A、a和D、d控制??蒲行〗M用一對表現型都是灰身剛毛的雌雄果蠅進行雜交實驗,發(fā)現其結果與理論分析不吻合,隨后又用這對果蠅進行多次實驗,結果都如上表所示。請據圖回答:
    16.對上述遺傳現象進行分析,體色性狀中的顯性性狀是 。體色和剛毛長短這兩種性狀中屬于伴性遺傳的是 。
    17.理論上子代中灰身剛毛雌果蠅的基因型有 種,灰身剛毛雌果蠅與黑身剛毛雌果蠅的比例為 。
    18.該實驗結果與理論分析不吻合的原因是基因型為 或 的個體不能正常發(fā)育成活。若要進一步獲得更明確的結論,可以選擇純合灰身截毛雌果蠅和純合灰身剛毛雄果蠅進行雜交實驗(XDY和XdY視為純合)。若后代雌:雄=1:1,則 (2分)的個體不能正常存活;若后代 (2分),則 (2分)的個體不能正常存活。
    分值: 12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1
    [生物——選修1 生物技術實踐](15分)生活飲用水已經過沉淀、過濾、加氯消毒等處理,含微生物很少,但當水源不潔凈或處理達不到要求時,仍然會含相當量的微生物甚至含有致病性微生物。供水管道破損及二次供水等環(huán)節(jié)也可能導致生活飲用水的污染。因此生活飲用水的微生物安全性日常檢測是很重要的。我國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GB5749—85)中規(guī)定生活飲用水中細菌總數不得大于100個/mL,總大腸菌群不得大于3個/L。
    19.檢驗細菌的含量時,可以將水樣進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釋,然后將不同稀釋度的水樣用涂布器分別涂布到瓊脂固體培養(yǎng)基的表面進行培養(yǎng),記錄菌落數量,進而計算出樣本中的菌株數。這種微生物的計數方法獲得的菌落數一般 (小于、大于或等于)活菌的實際數目。
    20.用該方法對微生物進行計數時是否需要設置對照組? (1分)
    為什么? 。
    21.分別取0.1 mL已稀釋102倍的水樣分別涂布到三個瓊脂固體培養(yǎng)基的表面進行培養(yǎng),培養(yǎng)基記錄到大腸桿菌的菌落數分別為155、158、170,則每升原水樣中大腸桿菌數為 。
    22.為了更進一步的研究,需要純化大腸桿菌。下圖是采用純化微生物培養(yǎng)的兩種接種方法接種后培養(yǎng)的效果圖,請分析接種的具體方法。獲得圖A效果的接種方法是 ,圖B效果的接種方法是 。某同學在用A方法純化土壤中的細菌時,發(fā)現培養(yǎng)基上的菌落連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 。為了防止雜菌污染,有同學建議加入抗生素,你覺得可以嗎? 。
    分值: 15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2
    【生物-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15分)
    科學家通過利用PCR定點突變技術改造Rubisco酶基因,提高了光合作用過程中Rubisco酶基因對CO2的親和力,從而顯著提高了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請回答下列問題:
    23.PCR過程所依據的原理是 ,該過程需要加入的酶是 。利用PCR技術擴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據這一序列合成 。
    24.該技術不直接改造Rubisco酶,而通過Rubisco酶基因進行改造,從而實現對Rubisco酶的改造,其原因是 。和傳統基因工程技術相比較,定點突變最突出的優(yōu)點是獲得的產物一般是自然界中 (填“存在的”或“不存在的”),PCR定點突變技術屬于 工程的范疇。
    25.可利用定點突變的DNA構建基因表達載體,常用 法將基因表達載體導入植物細胞,將該細胞經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培育成幼苗,從細胞水平分析所依據的原理是 。
    12 第(1)小題正確答案及相關解析
    正確答案
    DNA雙鏈復制(2分) 耐高溫的DNA聚合酶(或Taq酶)(2分) 引物(2分)
    解析
    PCR技術是DNA擴增技術,所以其原理是DNA雙鏈復制,過程需要加入的酶是耐高溫的DNA聚合酶(或Taq酶)。利用PCR技術擴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據這一序列合成引物。
    考查方向
    考查蛋白質工程的理解記憶。
    解題思路
    依據教材中相關知識作答。
    12 第(2)小題正確答案及相關解析
    正確答案
    蛋白質空間結構較為復雜,改造困難(2分) 不存在的(2分) 蛋白質工程(1分)
    解析
    由于蛋白質空間結構較為復雜,改造困難,所以該技術不直接改造Rubisco酶,而通過Rubisco酶基因進行改造,從而實現對Rubisco酶的改造,和傳統基因工程技術相比較,定點突變最突出的優(yōu)點是獲得的產物一般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填“存在的”或“不存在的”),PCR定點突變技術屬于蛋白質工程的范疇。
    考查方向
    考查蛋白質工程的理解記憶。
    解題思路
    依據教材中相關知識作答。
    12 第(3)小題正確答案及相關解析
    正確答案
    農桿菌轉化法(2分) 植物細胞的全能性(2分)
    解析
    常用農桿菌轉化法將基因表達載體導入植物細胞,將該細胞經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培育成幼苗,從細胞水平分析所依據的原理是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考查方向
    考查基因工程的過程及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的原理。
    解題思路
    依據教材中相關知識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