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優(yōu)秀作文:百善孝為先

字號:

有一種孝叫做依靠。15歲的何久定生活在一個偏僻的鄉(xiāng)村里,他從小就沒了母親,父親年老體弱,沒有工作,僅靠一份低保生活,家徒四壁。15歲的他卻比同齡人成熟得多。他一邊努力學習,一邊用他那瘦小的肩膀挑起了這個破碎的家。每逢周末他都到工廠里做散工,以賺取自己和父親的生活費。他不畏艱難,苦中求樂。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床給父親做飯、挑水,走2個小時的山路去上學。盡管再苦再累,他的臉上還是時常保持著微笑。何永定表示,不管今后生活困頓或幸福,他都永遠是父親最堅定、最可靠的依賴。一份美好的孝心,是獻給父親的真誠的依靠。
    有一種孝叫做讓奶奶放心。“奶奶,我來替爸爸養(yǎng)活你?!边@是12歲的張俊最令奶奶感動的一句話。8歲那年,爸爸因車禍去世,媽媽悲傷過度失去了理智,最終離家出走。從此張俊便與年幼的弟弟和體弱多病的奶奶相依為命。星期天,當同齡的孩子拿著父母給買的玩具滿天跑時,他一早便挎上了小籃子到山里采藥去了。山藥、柴胡、黨參、天麻,這些中草藥是小張俊眼中最難得的寶貝,因為它們可以換來好多錢,這樣奶奶就可以不用辛苦為別人洗那么多的衣服了。哪次山藥采得多了,他就去鎮(zhèn)上給奶奶買點水果?!懊繉W期必須拿到一張獎狀,回去讓奶奶高興;在學校決不能犯錯誤,免得奶奶擔心;自己能做的事,決不能讓奶奶操心。讓奶奶放心我和弟弟!”這是張俊座佑銘中的一段話。一份美好的孝心,是讓奶奶放心。
    古語道:百善孝為先。孝是人們與生俱來的品質(zhì),只不過,有些人的孝心被生活的飛塵所掩蓋了。有些同學厭煩父母的嘮叨,常常與父母頂嘴。殊不知,那些嘮叨滿載著父母的愛。有些同學,從未關懷過父母,把父母當成自己的金庫,有時還埋怨父母,殊不知愛不是無底洞,父母也需要愛。烏鴉能反哺,羔羊會跪乳,難道新世紀的我們還不如烏鴉和羔羊嗎?
    答案無疑是否定的。社會上孝順的人還是很多的。永遠做媽媽的“貼身小棉襖”的王冰月難道不是嗎?從小到大,一如既往帶著母親去上學的曹秋芳難道不是嗎?上了大學也不忘為了給母親掙醫(yī)藥費的蘇玉雙難道不是嗎?世間處處有真情,人間處處有孝心。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孝其實很簡單,只要你用一顆真誠的心去愛每一個愛你的家人,就算是一句普通的關心與問候,給父母一個可靠的肩膀,別讓父母擔心你的所作所為,照顧好你自己,就足矣。孝,便是如此。(本文運用議論文寫作技巧:3+3即三個詳寫事例,包括兩正一反、三個略寫事例。議論小結(jié),排比句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