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2017吉林長春中考語文、物理、化學考題

字號:

中考昨日開始,記者通過長春市教育局了解到,7月8日成績可查,同時特長生、藝術生在7月1日進行專業(yè)測試,7月12日開始進行普通高中錄取工作。
     今明兩天的考試安排是:
    6月28日 8:30~10:30
    數(shù)學
    6月28日 14:00~15:40
    思想品德、歷史合卷
    6月29日 8:30~10:10
    外語
    6月29日 14:00~16:00
    漢語文
     7月1日~7月3日,報考特長生、藝術實驗班、藝術學校的考生將進行專業(yè)測試。請考生家長保持通訊暢通,按高中學校的測試通知和要求,帶好測試所需備品,到所報考高中學校指定地點參加測試。未接到測試通知的考生,請及時與所報考的高中學校聯(lián)系。
     7月8日開始長春市將公布中考成績。考生和家長可登錄“長春招生信網(wǎng)”(www.cczsb.com)查詢中考成績。
     考生對中考成績有異議的,可于7月9日前向初中畢業(yè)學校申請查分,但不能查卷。7月9日,初中畢業(yè)學校上報查分名單。
     7月10日,向初中畢業(yè)學校反饋查分結果,查分的考生可到初中畢業(yè)學校咨詢。
     今年長春共有59962名考生走進中考考場。
    ■點評長春中考試卷
    語文:考查基本能力和素養(yǎng) 指向明確
     語文學科特級教師王幫閣,綠園區(qū)教研員、正高級教師姜東接受采訪時表示,今年中考語文科目緊密圍繞增強對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yǎng)、核心價值的考查,同時注意初高中銜接,進一步凸顯了語文學科在中考科目體系中獨具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優(yōu)勢功能。
     王幫閣老師認為,本次語文試卷結構相對穩(wěn)定,所考內容都在課標、考綱的范圍內,沒有偏、難、怪題。但他也表示:“如果缺少平時的積累、沒有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與應變能力,只憑死記硬背和模式化的答題習慣,想取得高分并不容易?!痹嚲碇R覆蓋面較廣,試題具有鮮明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特點。兩位老師一致認為:綜合實踐題結合了書寫考查,是本年度的又一亮點、新點。本次試卷名句積累與運用減少了題干信息,指向更明確了;文言文閱讀檢測了平時基本閱讀前提下的理解認知水平;名著閱讀聯(lián)系了課本中的重點篇章,降低了難度。
    作文點評
    點評人:
    孫立權 東北師大附中語文特級教師
    劉海昕 東北師大附中明珠校區(qū)語文教師 長春市十佳教師
     生活,是好的老師,亦是豐富的素材庫。今年長春市的中考語文作文題目《我的改變》,語言平實、外延寬泛,從生活的故事中來,到生活的反思中去,讓考生痛痛快快地講述了破繭成蝶的經(jīng)歷。
     今年題目大的特點是“向內轉”,由審視他人轉向審視自己。作文不僅是生活見聞史的記錄,更是心靈成長史的記錄。作文即做人??忌X得寫起來很舒服,有話說,回歸生活的本真,關注成長的變化,不再追求高大上的選材,擺脫了不食人間煙火的空文。
     在考場上,考生放下緊張的情緒,插上回憶的翅膀。哪怕走進考場的一刻、書寫試卷的此時、揮別校園的昨天都可以是好的選材。“改變”可大可小,可以是學業(yè)技能,可以是為人處世;可以是師生同窗的幫助,可以是父母親友的呵護;可以是順境進步的喜悅,可以是逆境崛起的激動。這樣的題目打破了套路化作文,給了學生廣闊的空間,指向積極。
     學生習慣了向前走,缺乏回頭總結的過程。是“改變”,就會有前后變化的過程,就會有變化前后的對比。有對比才有發(fā)言權,有什么比看到自己的成長、進步更自豪的呢?貼近生活,就貼近了創(chuàng)作的起點,就貼近了文學的真善美。
     這樣的作文,是接地氣的,是走心的。直擊心靈,感情才會真摯;小處落筆,才會深刻反思;百花齊放,才會彰顯個性化的色彩,充分表達個體豐富的情感體驗。從生活的改變出發(fā),以心智的成長收束。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正所謂“小生活,大學問”!
    點評人:
    鐘平 《作文與考試》初中版主編
     今年的作文題不難,延續(xù)了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和心靈成長的命題軌跡?!拔摇泵鞔_了主體,“”限定了應是內心體驗深刻的改變?!案淖儭弊鳛轭}眼,內涵也很明確,應是思想意識、精神世界的改變。而作為改變的內容是豐富多元的,比如一個興趣愛好的興起改變了自己單調的生活,一個靈感創(chuàng)意的想法改變了僵化的思維,一個溫暖親切的笑容改變了疏離的人際關系,失敗后的堅持改變了對成功的認識,一個動人的生活場景改變了對親情的疏忽……不管是哪種生活素材,在寫作時都要在“改變”前有鋪墊,在“改變”后有領悟,這樣才會讓后面的改變更為醒目、明確。
     題目和往年一樣,都是記敘自己的成長事件,“我的改變”比2016年的“曬曬我的收獲”,內涵要求更有深度,比2015年的“師師生生不了情”外延更為寬廣,算是不錯的命題。
    點評人:
    王幫閣 語文學科特級教師,曾多次承擔中考命題任務并擔任組長
     今年的命題作文《我的改變》,文題非常好,人人有話可講,人人有生活可寫,學生能暢所欲言,文題既平實直白,又含意豐富,有較好的故事性。文題充滿了正能量,便于引導學生樹立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又能較好的防止宿構套作等,提高考試的信度和效度。這個選題外延較寬,讓學生有事可寫。延續(xù)了這幾年注重學生自身成長的主題,強調學生對生活積累、情感的認知,引導學生抒發(fā)真情實感。
    物理:注重基礎,貼近學生的生活
     曾多次參與長春市命題并任組長的特級教師王顯峰對物理試題給予高度評價:
     一、 難易適度,加強應用性
     今年的中考物理試題,在題目的編排上注重基礎,貼近學生的生活,使試題與日常生活、日常教學息息相關。覆蓋面較廣,幾乎涉獵到初中范圍內的全部核心知識,對學生的考查比較全面。如天氣現(xiàn)象中的霧凇的形成、生活中常見的水中倒影現(xiàn)象、體育訓練中的實心球的使用、常見家用電器的工作原理等,體現(xiàn)出濃厚的生活氣息。
     二、重“質性考查“,關注靈活性
     本試卷重視考查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本質理解,關注對學生靈活運用物理知識能力的培養(yǎng)??芍^基礎性和靈活性兼顧,特別重視對科學探究能力的考查,體現(xiàn)出物理課程的開放性和實踐性。探究問題設計科學合理,圍繞重難點問題、核心知識進行考查,同時試題的設計多元開放,恰當切入,充分體現(xiàn)出對科學思維、物理過程的考查。
     三、穩(wěn)中求新,體現(xiàn)創(chuàng)新性
     總體上,今年的物理試題,立意新、情景新、素材新、角度新,同時體現(xiàn)出鮮明的地域特色,如:從長春國際馬拉松比賽到伊通河自由大橋的爆破,讓學生關注我們身邊的物理知識。對于拉分題的設計,不是從文字上設置障礙,不是在繁難的計算中做文章,而是從學生的實驗能力方面切入,如浮力知識的考查,采用了全新的素材和背景,選擇題第5題體現(xiàn)了多個知識點的融合。
     四、人本情懷,注重細節(jié)
     命題素材來源于課本、生活,讓學生倍感親切,有助于緩解學生的緊張心理。雖然有難題,但是從整張試卷上看,難易度的設計按序展開、梯度合理,同時圖文并茂、表述清晰、文字簡練,沒有過于復雜的題干,減少了學生的閱讀量。一些插圖的呈現(xiàn)很具趣味性,有利于學生的作答。
     五、注重內涵,凸顯導向性
     試題著眼于考查學生對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深刻理解,對實驗探究的考查有所加強。有些習題僅靠死記硬背、題海訓練是很難正確作答的。幾道頗有難度的試題,學生如果沒有長期的實驗積累,就難以把握試題內涵。
    化學:重視實驗考查,彰顯學科特色
     曾多次參與長春市命題并任組長的呂慧老師對化學試題充分認可,認為2017年試題堪為近幾年的經(jīng)典之作。
     她認為,2017年長春市中考化學試題從試題素材、知識點考查以及情景設置等方面,著力引導考生關注以實驗為基礎的化學學科特色,通過挖掘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情境素材,編制以基礎知識考查為主體、實踐能力考查為主導的試題,符合國家考試大綱修訂的思路,體現(xiàn)長春市中考命題的特點,對長春市初中化學教學發(fā)展方向起到了引領作用,對進一步深化教師以提高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的教學實踐起促進作用。
     一、重視實驗考查,彰顯學科特色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既是化學學科的研究手段,更是學生科學素養(yǎng)提升的重要載體。因此要求常規(guī)課堂上要重視實驗教學,提高學生實驗的開出率,培養(yǎng)實驗綜合能力。近幾年,中考化學試題中對實驗的考查均占試題總量的30%以上。
     二、試題體現(xiàn)初高銜接,滲透“方法重于知識”思想
     命題人員充分考慮到了試題對于教學的導向作用,引導初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思維方式,關注科學方法的養(yǎng)成,如第14題中的第(3)問完全符合初中課標和考綱的考查范圍,也為高中元素周期律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充分體現(xiàn)了試題對初高有效銜接的引領。
     三、呈現(xiàn)真實化學問題,考查學生實踐能力
     2017年長春中考化學試題廣泛聯(lián)系實際,考查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如第15題,以教材中學生或教師必做的重點實驗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關注細節(jié)并勤于實踐,學會運用化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而不是靠一味刷題提高應試能力。同時試題立意還與時代和國家的發(fā)展同步,倡導“青山綠水”的環(huán)保思想,體現(xiàn)了綠色化學理念,如第20題的尾氣循環(huán)利用,第22題的充分利用資源變廢為寶等。
     總之,在初中化學的教學中要注重學科思想的建立,學習中注意方法,不能靠題海戰(zhàn)術,不能靠死記硬背,要引導學生在實驗中去觀察、思考、探究,并把所學的知識進行實踐運用,以培養(yǎng)能力為重點,這是化學學科的靈魂,將對學生終身受益。
    本組稿件 新文化記者 劉佳音 王璇